浅析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302.45 KB
- 文档页数:2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是两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本文将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腺细胞中的质子泵酶的活性,减少胃腺细胞对质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目的。
替普瑞酮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减少胃酸的生成,从而降低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胃酸的分泌过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
胃酸过多不仅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还会对胃壁产生损伤,导致溃疡的发生。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联合使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胃黏膜的炎症程度。
一项研究观察了30名慢性胃炎患者,给予他们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联合治疗8周,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也有所改善。
该治疗方案在减少胃溃疡的发生率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优点不仅在于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改善症状和胃黏膜的炎症,还在于这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互补,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胃炎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这两种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头晕、腹泻等。
对于严重的慢性胃炎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可能无法完全控制胃酸分泌,需要结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可以实现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 徐胜东, 高晓红, 王晓刚, 等.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疗养医学, 2006, 15(6): 487-488.2. 葛伟, 张立新, 高建梁.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681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11, 51(40): 83-8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论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疗法和西医药物疗法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总体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炎症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慢性胃炎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到本院就诊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a组60例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b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a、b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5.00%;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
结论:奥关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幽门螺杆茵根除率高,值得临床适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75-02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根据病灶位置和病因的差异,主要可分为特殊型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大类[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愈加细化,使得慢性胃炎发病率逐年增加。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的治病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hp),随着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化诊疗手段的在消化内科临床诊断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因此,彻底清除幽门螺旋菌是治愈慢性胃炎的关键[2]。
本院对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
随机分为a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0~70岁,平均(44.30±5.40)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2.4±3.5)个月。
b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3.90±6.10)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2.9±3.6)个月。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慢性胃炎诊断:均符合《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3]:(1)有嗳气、恶心、反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2)胃镜检查hp为阳性。
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周有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2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胃炎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
法莫替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6-26,28)
【作者】周有际
【作者单位】530700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9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J], 陆裕敏
2.90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J], 罗运飞
3.82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J], 兰洣;陈思炬
4.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J], 纪丙君
5.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J], 张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一、何谓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仅及胃粘膜的表层上皮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主要限于粘膜表层,即粘膜层的上1/3处。
粘膜充血、水肿或渗出。
主要见于胃窦部,亦可发生在胃体,有时见少量糜烂和出血。
某些患者在胃窦部有较多糜烂灶,或伴有数目不等的隆起性糜烂,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胃腺体正常。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三、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有的患者可无症状和特征,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
兹将本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作一归纳。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
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
一、实验背景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2.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理。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院消化科门诊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2. 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抗生素等。
(2)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针灸取穴: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肝俞、内关、太冲。
采用针刺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1)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的改善程度。
(2)胃镜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的改善情况。
(3)实验室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胃蛋白酶原、胃液pH值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四、实验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胃镜检查:实验组治疗后的胃黏膜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实验室指标:实验组治疗后的胃泌素、胃蛋白酶原、胃液pH值等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实验结论1.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胃黏膜情况及实验室指标。
2.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胃黏膜损伤、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关。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这与针灸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密切相关。
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评估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慢性胃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治疗效果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估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呢?治疗慢性胃炎的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饮食调理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慢性胃炎治疗是否有效。
一、临床症状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如胃痛、胃酸倒流、恶心等,并观察其症状的变化情况,可以初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二、病理学评估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胃镜检查观察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粘膜上的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可以初步判断治疗的效果。
如果炎症减轻、粘膜修复,说明治疗有效。
三、功能性评估功能性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胃功能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
临床常用的功能性评估指标包括胃酸分泌功能、胃动力指标等。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是否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胃酸分泌功能的指标可以通过胃酸分泌试验来评估,如果胃酸分泌功能有所改善,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四、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是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观察胃部的形态、器质性病变等,来判断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结果,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病变减轻、瘢痕形成等情况,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五、生化指标评估生化指标评估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胃黏蛋白、胃泌素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和修复情况,从而评估治疗效果。
在评估治疗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种评估方法的结果,而不是单一依据某一项指标。
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来确定治疗效果。
浅析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30/42);且不良反应率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减少烟酒的食用,确保生活的规律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临床效果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method of 84 cases of chronic gastrit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has treated,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were 4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meprazole treatment,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famotidin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90.48%(38/42)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1.43%(30/42);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7.14%(3/4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4.29%(6/4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is effective,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at the same time should reduce tobacco consumption during treatment,to ensure that the regularity of lif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Chronic gastritis;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不同病因而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有较高的发病率。
浅论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方法选取在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到我院诊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数据。
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中,治愈22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73.3%。
结论临床上采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同时给予患者有效保健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76-02慢性胃炎主要是指由于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此种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力因素等,主要发生在患者的的胃部,导致患者由此出现胃部不适、上腹胀、嗳气、恶心、早饱等,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如果治疗不及就可能发生癌变。
一、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慢性胃炎的临床意义有二,①反复发作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生活品质;②极少数慢性胃炎可以发展为胃癌。
尽管过去有学者提出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潰疡有关,但是近年来,这一观点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同样过去曾认为慢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目前对此普遍持否定看法,甚至认为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也极少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一) 消化不良症状消化不良是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
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要特点是慢性和反复发作。
(二)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极少部分慢性胃炎可发展为胃癌。
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分析报告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本文对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就该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1. 病史回顾该患者为一名35岁的男性,平时工作繁忙,经常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
在近几个月内,他出现了胃部不适、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并伴有胃灼热感。
症状初期温和,但患者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已持续数周。
2. 临床表现该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胃灼热感、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
他还抱怨经常感觉饥饿,但一旦进食就会引起胃部不适。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胃肠蠕动音正常。
3. 实验室检查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呈浅表性糜烂,伴有充血和水肿。
胃液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阳性,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数值正常。
4. 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鉴别诊断方面,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5. 治疗方案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建议采取以下治疗方案:首先,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使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其次,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卫生。
此外,可使用抗酸药物缓解症状,如H2受体拮抗剂和铝镁混悬液。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必要时可进行个体化调整。
综上所述,本文对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通过详细的病史回顾、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仅以一例患者作为案例分析,无法代表所有慢性胃炎患者的情况,实际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探讨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作为治疗这一疾病的新型药物,其临床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及病因1. 临床症状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感、干呕、嗳气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比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酸呕、咽部不适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2. 病因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胃黏膜受损、胃酸过多、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慢性胃炎的病变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而反流性食管炎又会加重慢性胃炎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二、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 黛力新的药理作用黛力新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炎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的生长,降低胃部的炎症反应,同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
2. 艾司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艾司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H+/K+ ATP酶,从而有效降低胃酸的分泌。
它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减轻食管黏膜的损伤,并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3. 临床应用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其药物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上也证实了其治疗效果的良好。
1. 临床疗效观察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医生对慢性胃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黛力新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持续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发现使用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胃疼痛感减轻,胃灼热感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临床观察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胃肠道不适等。
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临床观察,探究中药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疗效。
本文将就临床观察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及方法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共纳入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中药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中药组的疗效观察。
二、中药组的治疗法中药组的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治疗方案包括xxx中药。
该中药以其具有益胃消食、抗炎镇痛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
患者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中药,并持续观察其疗效。
三、临床观察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中药组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的患者整体症状减轻,胃肠道不适感明显减少,消化功能得到恢复。
此外,中药组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也显示胃黏膜炎症程度较对照组低。
这一结果证实了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的良好疗效。
四、慢性胃炎治疗的优势除了中药组的显著改善之外,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还有一些其他优势。
首先,中药治疗相对温和,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其次,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对全身健康的恢复也有一定帮助。
五、讨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药对慢性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样本量较小,耗时较长等。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研究的可靠性,并对中药治疗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结起来,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发现,中药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为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治疗具有温和的特点,且对患者整体身体状况的改善也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本研究面临一些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机制。
相信随着进一步研究的开展,中药将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析三九胃泰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其中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
然而,这些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
因此,许多患者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其中三九胃泰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三九胃泰颗粒是一种以中药为基础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
这些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
三九胃泰颗粒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三九胃泰颗粒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如上腹部疼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且治疗效果持久。
同时,三九胃泰颗粒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病变,促进胃黏膜愈合。
三九胃泰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胃黏膜病变,且不良反应较少。
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创作本文时,我遵循了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以确保文章内容具有深度和内涵。
我引出了慢性胃炎这一疾病,并指出了三九胃泰颗粒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接着,我详细分析了三九胃泰颗粒的成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结果,以证明其在缓解慢性胃炎症状方面的疗效。
然后,我讨论了三九胃泰颗粒的优点,如不良反应较少、调节免疫力等,并提醒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我强调了个性化治疗和医生指导的重要性,以保证治疗效果。
在整篇文章中,我注重情感表达,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慢性胃炎患者所面临的困境。
同时,我通过详细分析和讨论,展示了三九胃泰颗粒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样一来,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三九胃泰颗粒的疗效,还能从中获得有关疾病治疗和药物使用的有益信息。
浅析慢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7-08-22T11:37:43.95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作者:吴芳[导读]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不同病因而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红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30/42);且不良反应率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减少烟酒的食用,确保生活的规律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临床效果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method of 84 cases of chronic gastriti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has treated,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were 4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meprazole treatment,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famotidin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90.48%(38/42)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1.43%(30/42);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7.14%(3/4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4.29%(6/4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is effective,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at the same time should reduce tobacco consumption during treatment,to ensure that the regularity of lif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Chronic gastritis;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famotidine;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不同病因而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有较高的发病率。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1]:慢性胃炎多见于急性胃炎后,由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致使胃部的黏膜引发水肿等。
若不及时诊治患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胃镜证实。
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
排除糖尿病者、严重心肝功能不全者、对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药物过敏者。
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18.5)岁,病程1.5~6.5年,平均病程(4±2.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49.5±16.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2.5)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奥美拉挫(国药准字H20093560),每日早晚两次,20 mg/次,饭前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法莫替丁(国药准字H20067641),2次/d,20 mg/次,睡前服用。
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治疗的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 疗效标准根据《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疗效标准》[2]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等级,显效:患者上腹胀、早饱、嗳气、上腹痛或不适、恶心等症状全部消失,采用胃镜检查未见胃粘膜糜烂或者充血水肿;有效:患者上腹胀、嗳气、恶心及上腹痛等有所改善,采用胃镜检查患者胃粘膜糜烂或充血水肿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仍有上腹胀、上腹痛、嗳气或恶心等症状,未得到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采用软件SPSS20.0对该次所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
2 结果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影响两组患者治疗的因素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吸烟、不规律进食及刺激性食物均能够影响治疗效果。
3 讨论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在不同程度上有黏膜功能化生、萎缩。
大多慢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中表现有腹胀、反酸、便血等的症状。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3]: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所在。
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方便且经济实惠,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对有害物质进行隔离或吸附,进而在患者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最终加快患者胃粘膜的修复[4]。
奥美拉唑属于弱碱性药物,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属于R与S型光学异构体混合物,患者服用之后能够特异地分布在胃粘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在胃壁细胞小管这种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成活性物质,进而有效抑制H+、-K+与-ATP酶活性,从而隔断胃酸分泌[4-5]。
我国学者卢艳华[6]就在文献表明奥美拉挫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药物。
法莫替丁是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对分泌的胃酸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使病变的胃黏膜、水肿得到快速的复原,增加使胃黏膜的血流量,最终起到保护黏膜血管的作用。
将两者药物联合使用,可使药效发挥到最佳状态,且价格低廉,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理想药物。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67%,且不良反应率为6.25%,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奥美拉唑的疗效,与学者傅明健、莫翠毅研究相一致[7-8]。
尽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主要的发病原因,但临床通常认为是多种病因的综合作用导致发生慢性胃炎,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生,但其作用原理尚不明确。
已有众多学者对影响胃炎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9-10],表明:人们日常生活中酗酒、进食刺激性食物、咸食、过量吸烟、喝过热饮料等都会引起发病。
通过该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不规律饮食、偏热饭食。
由于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会损伤人体胃黏膜,长期吸烟还能够导致胃酸分泌过量,促使胆汁返流进入胃部从而破坏胃黏膜,控制胰腺分泌碳酸氢根,进一步导致中和胃酸的功能下降。
同时会降低黏膜中前列腺素含量,而前列腺素具有保护人体胃肠道粘膜的功效。
饮食不规律可能会直接损坏胃黏膜,破坏原有正常黏膜屏障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间接诱导炎症介质,浸润细胞,对胃黏膜血液灌流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导致慢性胃炎。
由于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症状明显,再治疗仅可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重则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胃溃疡或者胃癌等,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慢性胃炎患者除了要坚持对症治疗以外,还应进行的必要注重科学调理,减少诱发因素,进而有效缓解病情。
如果患者仅仅重视治疗,忽视日常调理,一发病就用药物治疗,待症状有所缓解,依然我行我素,不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该病反复发作。
针对该病的控制预防可以在未完全了解病因及机理的条件下进行,只要对病因中的主要环节进行合理干预就可有效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较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同时减少吸烟及不规律进食、刺激性食物,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焦艳光.慢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49-50.[2]周建中,陈泽民,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318-319.[3]陈文忠.不同性别的慢性胃炎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02-103.[4]汪传臻.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1(35):182-183.[5]陈荣皇.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93-94.[6]卢艳华.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50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064-1065.[7]傅明健.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2):27.[8]莫翠毅.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医学美学美容,2013(8中旬刊):107-108.[9]陈莹,和丽梅,李红樱,等.慢性胃炎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2):8-11,26.[10]郭清,黄铁婷.慢性胃炎治疗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