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图样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85
1. 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绘图前应准备好绘图用的工具和仪器。
根据图形的复杂程度,确定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大小。
画底图。
首先画图框线和标题栏,然后布图。
加深图线。
在加深图线前,应检查和校核图形是否有画错的或漏画的图线,一经发现应及时改正。
标注尺寸。
首先用HB(或B)铅笔将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全部画好,然后再统一注写尺寸数字。
填写标题栏。
加粗图框线,修饰图面。
徒手图也称草图,是用目测来估计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借助绘图工具,徒手绘制的图样。
绘制草图时应做到图形准确、线型分明、比例匀称,并应尽可能使图线光滑、整齐。
具体画线方法如图1–13和图1–14所示。
2. 徒手绘图的方法作正多边形通常都是用等分圆周的方法绘制。
绘制过程为:确定多边形的中心,以中心到多边形的角点的距离为半径绘圆,等分圆周,连接各等分点即可完成多边形的绘制。
对于三边、六边等特殊的角度,应尽量利用三角板量取角度。
斜度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其大小以它们夹角的正切来表示,并将此值化为1﹕n的形式标注斜度时,需在1﹕n 前加注斜度符号“”,且符号方向与斜度方向一致。
斜度符号的高度等于字高h。
斜度的定义、画法及其标注方法如图所示。
2. 锥度锥度是指正圆锥体的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对于圆锥台,则为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的差与圆锥台的高度之比),并将此值化成1﹕n的形式。
标注时,需在1﹕n前加注锥度符号“”,且符号的方向应与锥度方向一致。
锥度符号的高度等于字高h。
锥度的定义、画法及其标注方法如图所示。
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经常需要用一个已知半径的圆弧来光滑连接(即相切)两个已知线段(直线段或曲线段),称为圆弧连接。
此圆弧称为连接弧,两个切点称为连接点。
为了保证光滑的连接,必须正确地作出连接弧的圆心和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被连接的线段都要正确地画到连接点为止。
如图所示。
画连接弧时,需要用到平面几何中以下两条原理。
机械制图及其相关标准的变化摘要:综合近年来最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系统指出了机械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分析了绘图用图线、视图画法与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力学性能符号以及形位公差基准符号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介绍了国家标准最新规定的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注法、CAD制图标准等。
关键词:机械制图图样画法与标注国家标准一、机械制图与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众所周知,机械制图与技术制图标准是机械制图常用的基础性国家标准。
以前,机械制图一直使用1984年版《机械制图》系列国家标准。
为了与新版国际标准接轨,以及与我国现行的《技术制图》标准相协调统一,自1995年以来,我国陆续对1984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
到目前为止,1984年版《机械制图》标准除了GB/T4457.4—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GB/T4458.3—1984《机械制图轴测图》、GB/T4460—1984《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三项标准仍为现行有效版本外,其余《机械制图》标准均被修订。
这些新修订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均等同或修改采用相应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
机械制图及相关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见表1。
表1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二、机械制图标准的主要变化1 图线1)增加了粗虚线这一线形。
以前的标准只规定细虚线一种,所以,机械制图中所使用的虚线也一直是细虚线。
按新标准规定,粗虚线应用于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以前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用粗点画线表示,现在已改为用粗虚线表示。
而粗点画线现在只用于限定范围表示线,如:表示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限定不镀(涂)的范围、限定形位公差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范围等。
这一点应加以注意。
2)粗线与细线的宽度比例由3:1改为2:1。
即新标准加宽了细线的宽度。
同时,取消了0.18mm这一图线宽度系列。
这个系列被旧标准列为尽量避免采用的线宽。
此外,新标准将0.5mm和0.7mm两种线宽列为优先采用的线宽,这是旧标准所没有的。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1 线型及应用(表1)表1 线型及应用表1(续)2 新旧《图线》标准的主要区别2.1 机械制图用线型由8种增至9种,新增了粗虚线。
2.2 粗细线线宽比改为2∶1。
2.3 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
2.4 剖切符号的线型为粗实线(原为粗实线的1~1.5倍)。
2.5 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
2.6 轨迹线由细点化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
2.7 双折线原标准仅作断裂处的边界线使用,在新标准中还可以当作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3 图线宽度的选用在选择图线宽度和组别时,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大小、比例和缩微复制的要求确定。
应优先采用0.5和0.7两种线型组别,见表2。
表2 线型组别4 图线的画法4.1 线素的长度:除No.01线型外,构成其它线型的线素长度,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中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并明确指出手工绘图时,线素的长度应符合规定。
表3列出了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所规定的线型有关的线素长度。
表3 线素长度及适用线型(摘自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在绘制机械图样时,应根据表3所规定的线素长度画细虚线、粗虚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和细双点画线。
4.2 双折线的画法: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都没有对双折图2图1线的画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但包含有图线规定的GB/T 14665—1998《机械工程 CAD制图规则》和GB/T 18686—2002《技术制图 C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均明确规定双折线应按图1所示的画法画。
4.3 图线相交时的画法:当图样上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图线相交时,图线应相交于画处。
也就是说不能相交于间隔或点处。
如图2所示(注意左上方图的图线相交是不正确的)。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标注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标注尺⼨的⽅法。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现⾏标准编号现⾏标准名称分类基本表⽰法GB/T 17451-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4558.1-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 17452-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断⾯视图GB/T 4558.6-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断⾯视图GB/T 16675.1-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法第⼀部分:图样画法GB/T 4557.2-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T 4558.2-2003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法GB/T 4558.3-1984机械制图轴测图GB/T 4558.4-2003机械制图尺⼨标注GB/T 16675.2-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法第⼆部分:尺⼨注法GB/T 4558.5-2003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尺⼨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15754-1995技术制图圆锥的尺⼨和公差标注GB/T 131-1993机械制图表⾯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基本规定GB/T 14689-1993技术制图图纸幅⾯及格式GB/T 14690-1993技术制图⽐例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GB/T 45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 17453-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剖⾯区域表⽰⽅法GB/T 4557.5-1984机械制图剖⾯符号特殊表⽰⽅法GB/T 4459.1-1995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法GB/T 4459.2-2003机械制图齿轮表⽰法GB/T 4459.3-2000机械制图花键表⽰法GB/T 4459.4-2003机械制图弹簧表⽰法GB/T 4459.5-1999机械制图中⼼孔表⽰法GB/T 4459.6-1996机械制图动密封表⽰法GB/T 4459.7-1998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法GB/T 19096-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图形符号GB/T 4460-1984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相关细节请查询中国标的细节GB 4457.4-84 《机械制图图线》GB 4457.5-84 《机械制图剖⾯符号》1 基本规则1.1 机件的真实⼤⼩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及绘图的准确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