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郑州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30.19 KB
- 文档页数:11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碑帖临摹》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盖章):书法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504美术学专业基础(三)(碑帖临摹)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碑帖临摹》考试大纲适用于美术学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
碑帖临摹是书法学的专业基础,考察学生对传统经典碑帖风格的理解、技法的掌握、章法的合理运用等诸方面的能力。
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书法修养和审美能力,能正确理解传统经典碑帖的风格、笔法特征,并具备相应的临摹表现能力。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碑帖临摹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按照试题要求在规定纸张上现场临摹。
三、考试内容
各种字体的经典碑帖。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碑帖临摹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工具要求:考生须自备毛笔、墨汁、毡垫等书写工具。
试卷纸张现场发放。
临摹要求:实临。
不得出现多字、漏字、错字,字数完整。
笔法、结构准确,章法、形式合理。
在反映碑帖书体特征基础上,提倡生动自然的书写。
备注:“685美术学概论”参照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其他专业《美术学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设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报考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机构基本理论、机构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系统掌握普通零件和简单机械的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利用所学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上的问题。
三、考试内容及范围1、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杆组拆分;确定机构的级别。
以及机构的组成;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条件;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类等基本概念。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以及瞬心,三心定理等基本概念。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运动副中的摩擦力的确定和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以及摩擦角、摩擦圆、总反力等基本概念。
4、机械的效率和自锁对机构的效率进行计算,确定运动副和简单机构的自锁条件。
5、机构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设计计算及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关系。
以及静平衡、动平衡、许用不平衡量等基本概念。
6、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最大盈亏功的求法(能量指示法),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及1个周期中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的大小及相位。
7、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设计方法。
以及曲柄摇杆机构的特性、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等基本概念。
8、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反转法进行凸轮机构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以及凸轮基圆,转角,压力角,从动杆的位移,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等在凸轮设计中的关系,常用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9、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及啮合参数计算,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及几何尺寸计算。
以及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斜齿圆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
10、齿轮及其设计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11、其他常用机构关于棘轮与槽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12、机械设计总论机器的组成及其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
考试科目849,刑法学、民法学 ; 专业代码:0301
一、 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考试科目4包含两门课程:刑法学与民法学。
《刑法学》是研究有关犯罪与刑事责任的一切问题的学科。
《刑法学》分总论和分论,前者研究刑法总则的规定,后者研究刑法分则的规定。
主要内容是: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犯罪概说、犯罪构成、故意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与定罪、刑事责任概说、刑罚的观念与刑罚体系、刑罚的裁量与执行、刑罚的免除与消灭、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
考生通过对《刑法学》上述基本理论的掌握,了解《刑法学》的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司法实践的问题。
《民法学》是法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主要内容:民法总论、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和侵权责任。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了解民法学的最新进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民法问题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法学科学学位考试科目3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解析)
三、考试内容
(一)刑法学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郑州大学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水利与环境学院984工程力学第四单元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工程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其内容包含理论力学的静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要求理解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基本概念,能够对物体及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和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
材料力学部分要求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具有将杆类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能分析杆件的内力,并绘出相应的内力图,能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会处理简单的一次超静定问题,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初步的认识,并能进行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能分析简单压杆的临界载荷,并进行稳定性校核等计算。
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工程力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简答题、填空题、计算题三、考试内容命题学院(盖章):水利与环境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84工程力学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其中:A、理论力学部分,占考试内容的30%左右;B、材料力学部分,占考试内容的70%左右。
1.理论力学考试内容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汇交力系和静力分析方法力偶理论平面任意力系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空间力系重心考试要求熟悉力的基本性质和刚体上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约束和约束反力等概念。
熟悉汇交力系的简化方法、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掌握应用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桁架内力的方法;熟悉力、力矩和力偶之间的关系以及力偶矢量的概念,掌握力偶的合成方法、力偶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熟悉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掌握固定端约束、固定铰支座和活动铰支座的约束反力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的平衡问题;了解平面任意力系与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平行力系的差别;掌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郑州大学2021 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体育学院(校本部)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346《体育综合》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体育综合》是体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体育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体育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或训练、管理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体育学专业综合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一)运动训练学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1.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2.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3.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2.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3.导向激励与健康保证训练原则4.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5.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6.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1.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2.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3.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训练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运用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3.操作性训练方法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1.运动训练负荷概述2.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3.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4.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5.运动负荷的项群特征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架构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运动训练过程的调控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1.教练员的认知2.教练员的执教3.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4.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二)运动生理学第一章骨骼肌机能1.肌纤维的结构2.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肌纤维的收缩过程4.骨骼肌特性5.骨骼肌的收缩形式6.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第二章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血液的理化性质第三章循环机能1.循环系统概述2.心脏生理3.血管生理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5.运动与心血管功能第四章呼吸机能1.呼吸的概念2.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3.气体交换和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5.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体温第六章内分泌功能1.内分泌、内分泌系统与激素2.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3.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4.运动与内分泌功能第七章运动技能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生理本质2.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3.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第八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1.基本概念2.有氧工作能力3.无氧工作能力第九章身体素质1.身体素质2.力量素质3.速度素质4.耐力素质5.平衡、灵敏、柔韧和协调第十章运动性疲劳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3.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4.运动性疲劳的判断第十一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进入工作状态3.稳定状态4.恢复过程第十二章特殊环境与运动1.高原环境与运动2.高原应激3.高原服习4.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5.高原训练的要素第十三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功能。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学基础是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探讨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有关利益、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分析政治各个要素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了解政治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
试卷结构(题型):简答题、论述题等三、考试内容命题学院(盖章):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17 政治学基础(一)政治与政治学考试内容1.政治2.政治学考试要求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2.重点关注政治的社会地位3.掌握政治学的内容构成4.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5.理解并掌握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二)政治关系考试内容1.利益的涵义2.利益关系的涵义3.共同利益的含义4.利益矛盾的含义5.政治权力的涵义6.政治权利的定义考试要求1.掌握利益及其构成因素2.理解并掌握利益的内在矛盾3.掌握利益矛盾的定义与分类4.重点了解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5.掌握政治权力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6.掌握政治权力的涵义及特性7.理解并掌握政治权力的作用8.掌握政治权利的涵义及特性9.重点了解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三)政治行为考试内容1.政治统治2.政治管理3.政治参与考试要求1.掌握政治统治的含义和特征2.理解并掌握政治统治的基础及特征 3.重点掌握政治统治的作用4.掌握政治管理的定义及特征5.掌握政治管理的职能6.理解并掌握政治管理的方式(分阶段和类型总结)7.重点掌握政治管理的作用8.掌握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征9.掌握政治参与的类型10.理解并掌握政治参与的方式11.理解并掌握政治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12.重点掌握政治参与的作用(四)政治体系考试内容1.国家的本质2.国家形式3.国家机构4.政党5.政党制度6.政治社团考试要求1.重点掌握政党的本质和特征2.掌握政党的作用3.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4.理解政治团体的含义及特征5.重点掌握政治社团的作用(五)政治文化考试内容1.政治文化的定义2.政治心理3.政治社会化考试要求1.了解并掌握政治心理定义和特征2.掌握政治心理的基础3.重点理解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4.重点掌握政治心理的作用5.了解政治思想定义和特征6.掌握政治思想的作用7.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和特点8.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媒介9.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0.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六)政治发展考试内容1.政治革命2.政治改革3.政治民主考试要求1.了解政治革命及特征2.掌握政治改革的含义及特征3.重点掌握政治改革的作用4.重点掌握政治民主的含义和特征5.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的民主 6.重点掌握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7.重点掌握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四、考试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郑州大学202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925物理化学(五)
需带函数计算器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示例: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去寻找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用物理的理论及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的一般理论问题。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化学热力学;二、化学动力学。
学习物理化学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物理化学研究化学反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整个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的能量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组成、多相平衡体系及界面特征、电化学反应与平衡、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工业催化、应用化学专业。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
三、考试内容
命题学院(盖章):化学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物理化学(五)925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含参考书目清单)
第 1 页。
郑州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新闻与传播业务实践能力的测评与考核。
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评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目的在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扎实理论功底和全面实践能力的“全媒体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题型1.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分析题等三、考试内容1.新闻传播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考生系统识记所学新闻传播业务的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传播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熟悉媒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功能,理解媒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熟悉媒介经营管理应遵循的媒介伦理与法规等。
正确使用新闻传播专业术语,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准确、合理的论述。
运用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分析及评论。
2.新闻传播的业务实践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运用所学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融合新闻生产、新媒体创意与策划、广告与公关策划等基本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全媒体要求的具体实践任务等。
3.新闻传播的前沿把握能力知晓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业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价值创造等方面的影响,熟悉新闻传播业的理论前沿,能够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会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新闻传播业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
郑州大学202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公共卫生学院353卫生综合可带计算器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卫生综合》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盖章):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53卫生综合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卫生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卫生综合》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主干课程的综合试卷。
主要包括以下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流行病学》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应用。
《卫生统计学》部分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不同资料类型的描述及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条件及实现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卫生统计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营养素的主要功能及常见缺乏并的防治,掌握不同人群营养的需求、人体营养评价的方法以及指导策略,掌握常见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食品卫生基本概念、各类食品的常见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的防治等。
《环境卫生学》主要探讨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同环境介质及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健康损害作用及影响因素,掌握不同环境介质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监测和监督的基本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学的最新进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树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防治工作的正确观点;掌握劳动条件及其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方法,掌握职业性疾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国内外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郑州大学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第一附属医院352口腔综合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52《口腔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考试测试考生对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口腔临床医学综合专业知识。
二、考试形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1.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胚胎学,口腔颌面部开始发育的时间,形成的各面突、面突联(融)合的时间、过程,所形成的面部组织、器官及常见的发育异常;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组织、器官及其镜下的组织学表现;牙体、牙周各组织的形成过程;口腔组织学,牙体、牙周、粘膜、涎腺各器官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其结构特点;熟悉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病变;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一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等。
2.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局部解剖:上、下颌骨、蝶骨、颞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的开闭口运动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表情肌、咀嚼肌、腭咽部肌各自肌群的位置、起止点、形态和功能;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及其腺导管的走行、开口部位、临床应用、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颈总动脉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位置、性质及功能;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分布、临床应用;颈内动脉的行程;面前静脉、颞浅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面后静脉、面总静脉、颌内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应用;腮腺淋巴结、下颌下腺淋巴结、面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颈外侧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颈段的组成、行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三叉神经分支的起止行程、分支、管理分布,及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及其变异;面神经管段的分支,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分支的起止行程,分布区域及损伤时造成的面瘫结果;掌握舌下神经的纤维成份、分支、支配范围及其临床应用。
082064《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晶体结构、相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材料的相图、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等。
重点掌握晶体学基础知识,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特征,材料的相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共价晶体的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的特征,位错的柏氏矢量、类型、判断、运动、能量及交互作用,各类面缺陷;扩散现象和条件,扩散方程、扩散方程的解及其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扩散的分类和影响扩散的因素;滑移与孪晶变形,纯金属及合金的变形强化,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动态回复再结晶;相律及应用,纯金属的结晶理论、晶核的形成、晶核的成长;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二元相图的分析;铁碳相图;固溶体的凝固理论、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三元相图。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原子间的结合键的类型和特点,原子间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固体结构(以金属材料为主)一些概念和术语,晶体学基础知识,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标注,晶面间距和晶带定理,三种典型晶体结构(bcc、fcc、hcp)的特征;固溶体的分类、特点和性质,影响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中间相的类型和特点;离子(硅酸盐晶体)晶体、共价晶体的特点。
第三章晶体缺陷一些概念和术语,晶体结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的特征,点缺陷的类型、特征和平衡浓度公式;位错类型(刃型、螺型、混合型位错)的判断及其特征,柏氏矢量的意义及特征,位错的运动、交割和增殖(F-R源、双交滑移机制等),位错分解与合成,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各类面缺陷的类型和特征。
第四章固体中原子和分子的运动一些概念和术语,扩散条件,扩散方程、扩散方程的解及其应用,扩散的原子理论(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扩散的分类和影响扩散的因素;离子晶体中的扩散的特点。
第五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一些概念和术语,晶体的塑性变形实质、方式—滑移、孪生;位错理论解释各类塑性变形等问题的应用:如:固溶强化、细晶(晶界)强化、弥散(沉淀)强化、形变强化(加工硬化)的机理;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动态回复再结晶;高聚物材料变形的特点。
第六章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一些概念和术语,相平衡、相律及应用,纯金属凝固的过程、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能量条件和结构条件及相关公式;过冷度对结晶过程和结晶组织的影响;纯金属的结晶理论、晶核的形成、形核的类型、形核率及影响因素,晶核的成长,控制结晶组织的措施。
第七章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一些概念和术语,相图的表示和测定方法,二元合金相图中的几种平衡反应,几种基本类型的二元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共析相图)的分析,典型合金的平衡和不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组织。
熟练杠杆定律在这几种相图中的应用(计算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的百分含量)、相图与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固溶体的凝固理论(成分过冷的判据以及它对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
C相图;标出各特性点、线、对于Fe-Fe3C相图特别要求:非常熟练的掌握并会画出Fe-Fe3相区。
说明各特性点的温度、碳浓度及意义;各特性线的温度、意义(三个衡温反应)。
Fe-Fe3C 相图中各区域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利用杠杆定律计算任意温度两相区的相组成物、组织组成物的百分含量;熟悉Fe-C合金中P、A、F、Fe3C、Ld、L’d、一次Fe3C、二次Fe3C、三次Fe3C、共晶Fe3C、共析Fe3C的特征;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δ-Fe←→γ-Fe←→α-Fe;铁碳合金中七大类合金合金(工业纯铁、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共晶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室温组织;给出各类Fe-Fe3C合金的室温显微组织;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普通碳钢的分类、牌号及用途;铸锭与钢锭组织有何特点,形成的原因和控制铸态组织的工艺方法,铸锭与钢锭组织的缺陷。
第八章三元相图一些概念和术语,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成分三角形及特殊线、直线法则、重心法则、杠杆定律、相区接触法则、蝶形规律);三元匀晶、三元简单共晶、三元复杂共晶相图的立体图、等温(水平)截面和垂直(变温)截面、投影图的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四、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题型:填空题、判断题、名词区别和综合题等。
试卷结构:每年可以适当调整。
083151《金属热处理原理》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金属热处理原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以及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相变的影响因素。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重点掌握1、金属固态相变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奥氏体的晶体结构、组织形态和性能;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奥氏体形成的动力学特点、经验公式、影响奥氏体形成的因素;奥氏体晶粒度概念、影响奥氏体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及控制.3、珠光体转变珠光体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珠光体力学性能的因素;珠光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先共析相的析出条件、组织特征;珠光体形成的动力学特点和影响因素.4、马氏体转变马氏体的晶体结构,马氏体的形成的条件、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马氏体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马氏体的形成的热力学条件、Ms点的物理意义、影响Ms点的因素,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类型和特点,马氏体的性能特点、强化机制、性能与形态的关系.5、贝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贝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Bs的物理意义、形成过程,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特点和影响因素,贝氏体的性能特点、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差异,魏氏组织及其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6、7、回火转变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和产物的特征,淬火钢在回火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转变的影响,回火脆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止或减轻的方法,回火转变产物与过冷奥氏体分解产物的区别8、合金的时效机理合金固溶处理、时效的基本概念9、实验实验原理、方法、过程与结果分析(二)一般掌握1、固态相变的热力学、固态相变的动力学,热处理的作用。
2、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非平衡组织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过热、过烧及其校正3、珠光体转变晶体学,合金钢过冷奥氏体高温分解产物、非铁合金中的共析转变4、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马氏体转变的机理,马氏体转变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和弹性马氏体5、贝氏体转变晶体学,魏氏组织及其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6、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过程的转变曲线和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的转变曲线比较,二曲线的应用7、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机理,回火脆性产生的机理8、合金的时效机理,合金的时效时性能的变化四、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是非题、比较概念、简答题、综合题。
试卷结构:选择题15%、填空题15%、判断是非题10%、比较概念15%、简答题24%综合题2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064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Material Sciences》课程类型:限选课总学时:96 讲课学时:80 实验学时:16学分:6适用对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普通化学》、《材料热力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材料的亚稳态。
本课程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验证理论、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如材料加工成型、材料热处理、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学、材料测试、材料的近代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提供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原子间的键合,晶体学基础、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特征、离子晶体的结构、共价晶体的结构、晶体的对称性、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材料的相结构;相律、纯金属的结晶理论、晶核的形成、晶核的成长;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二元相图及其分析、铁碳相图;固溶体的凝固理论、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三元相图;扩散现象及本质,扩散方程的解及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滑移与孪晶变形、纯金属及合金的变形强化、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动态回复再结晶,材料的强化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约为68时,具体章节及学时分配如下:绪论 2学时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 2学时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间的结合键第三节高分子链第二章固体结构 10 学时第—节晶体学基础第二节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三节合金相结构第四节离子晶体的结构第五节共价晶体的结构第六节聚合物晶体结构第七节非晶态结构第三章晶体缺陷 10学时第一节点缺陷第二节位错第三节表面与界面第四章固体中原子和分子的运动 6学时第—节扩散现象及扩散方程第二节扩散的原子理论第三节扩散热力学分析第四节反应扩散第五节影响扩散的因素第六节离子晶体中的扩散第七节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第五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0学时第一节弹性和粘弹性第二节晶体的塑性变形第三节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第四节金属的热变形、蠕变及超塑性第五节高聚物材料的变形第六章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4学时第一节单元系相变的热力学及相平衡第二节纯晶体的凝固第三节高分子的结晶特征第七章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12学时第一节相图的表示和测定方法第二节相图热力学的基本要点第三节二元相图分析及应用第四节二元合金的凝固理沦第五节高分子合金概述第八章三元相图 8学时第一节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节三元匀晶相图第三节三元共晶相图第四节三元包晶相图第五节形成稳定化合物的三元相图第六节三元相图的相平衡特征第七节三元相图举例第九章材料的亚稳态 2学时第一节纳米晶材料第二节准晶态第三节非晶态材, , 料第四节固态相变形成的亚稳态合计共80时四、实践环节本课程安排4个与其内容相关的实验实验一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 4学时实验二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4学时实验三金相试样的制备 4学时实验四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4学时合计共16学时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适当安排学生课堂讨论,每章都留一定量的习题和思考题(除思考题外,书面作业一般在4~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