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安装技术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377.88 KB
- 文档页数:19
冷缩电缆终端接头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一、产品说明冷缩电缆终端接头是一种电力电缆连接装置,通常用于连接电缆的末端,起到终端固定、隔离、保护的作用,以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出色,能承受高压,可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
二、材料准备冷缩电缆终端接头制作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 冷缩电缆终端接头2. 电缆连接器3. 绝缘套管4. 砂纸、清洁剂5. 整流器、电热器6. 绝缘胶带、铜箔带7. 工具箱、工具(起子、刀具等)三、制作步骤1. 检查电缆:在装配前应先对电缆进行检查,确认电缆无损伤、无氧化、无灰尘,建议在进入装配现场前清洗干净。
2. 填充绝缘胶:将高温绝缘胶从接头座填充到电缆终端(操作时需要管理员进行)。
用手或木棍均匀填充,填充高度应与接头座高度相等。
3. 缩套:将绝缘套管从接头与电缆末端处缩到两端,注意尺寸的匹配,应尽量使绝缘套管均匀地附着在电缆与接头处。
4. 压接电缆:使用电缆连接器将电缆末端连接到接头上。
5. 整流器:将整流器插入接头中心。
整流器导体需要凸出8-10mm。
6. 焊接电热器:使用电热器将整流器与接头焊接。
7. 包裹铜箔带:使用铜箔带围着焊接处缠绕2圈,保持电热器的保温。
8. 电热器加热:使用电热器将整流器中心加热至约180℃,约3小时。
9. 绝缘套管缩套:使用电热器将绝缘套管中心加热至约200℃,使其缩套到焊接处。
10. 包裹绝缘胶带:将绝缘胶带从接头起始点开始开始缠绕。
缠绕时应使其紧密贴合,覆盖宽度应为绝缘胶的两倍,每层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0mm。
缠绕完毕后,应使用测试仪器对终端进行测试,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四、安装注意事项1. 在进行制作前,需要先对工具和材料进行清理和消毒,以保证无尘无垢,且不会对制作的质量造成影响。
2. 在进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接头、电缆等部件,并妥善保管材料,以防损坏。
3. 在进行绝缘胶填充时,应注意绝缘胶的均匀填充,并注意填充高度的合适性,以确保终端的良好绝缘效果。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2.2电动工具:液压钳(电动或手动型)。
2.2.3测试器具:钢卷尺、1000V兆欧表、万用表。
2.2.4其他工具:喷灯、电烙铁。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3.2现场应清洁、干燥、明亮。
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雨、防尘措施。
2.3.3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4技术准备2.4.1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2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2.3剥切铠层、打卡子3.2.3.1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特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及以下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1 电缆终端头及其所用绝缘材料应是定型产品,各部队衔接处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瓷套不得裂纹、损伤,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试验数据及合格证。
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备齐,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2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结晶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的试验单及合格证。
3 固定电缆终端头用的金属件均应是镀锌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4 中间头外壳必须密封良好,无杂质和砂眼,内壁光滑整洁,型号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铅套管含纯铅量不少于99。
9%,并能承受25标准大气压力试验。
5 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6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镀锌螺丝、电缆卡子、电缆标牌、10mm多股铜线。
3、主要机具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锉刀、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等。
2 安装机具:台钻、电锤、滑车、大绳、板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3 测试工具:绝缘摇表、钢卷尺、钢板尺、温度计、万用表、试铃及试验仪器等。
4、作业条件1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3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C°以上。
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周应搭设防风栅.5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现场具有足够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6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
浇注式电缆头:是用一个模具固定电缆头后,往里浇注环氧树脂,干燥后拆下模具就行拉,比较麻烦,不能在潮天浇注,以免受潮降低电缆头绝缘。
冷缩电缆头: 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套管。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
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主绝缘材料。
现在做电缆终端头一般都是用冷缩材料制作,操作方便简单。
一、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头分为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按安装场所分有户内式和户外式;按电缆头制作安装材料分为干包式、环氧树脂浇注式和热缩式等三类.(1)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干包式电力电缆头使用塑料带包缠电缆头制作安装不采用填充剂,也不用任何壳体,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只适用于户内低压(≤1kv)全塑或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分为户内终端头和户内中间接头,按电缆线芯截面大小,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
定额中已包含了1个ST 型手套,但终端盒、保护盒、铅套管和安装支架等项费用未包括,应另行计算。
对于全塑电缆和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其干包电缆头也可以不装设终端盒,既属于“简包电缆头”制作安装。
(2)浇注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
浇注式电力电缆头是由环氧树脂外壳和套管,配以出线金具,经组装后浇注环氧树脂复合物而成。
环氧树脂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特别是具有初始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成型容易,阻油能力强和粘接性优良等特点,因而获得广泛的使用。
主要用于油浸纸绝缘电缆,分户内式、户外式两类,并区分浇注式电缆终端头和浇注式电缆中间接头,分高压(≤10kv)和低压(≤1kv),按电缆线芯截面大小划分等级,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主材费应另计。
另外,浇注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定额未包括保护盒、铅套管和支架的制作安装,浇注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中则未包括电缆终端盒和支架的制作安装,应另行计算。
(3)热缩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
10kV电缆头制作及安装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仅适用于用10kV电缆头制作及安装。
2.工艺设备及工具2.1.电缆剪2.2.电缆下线铡刀2.3.电缆主绝缘剥皮刀2.4.液压钳2.5.斜口钳2.6.3m钢卷尺2.7.壁纸刀2.8.剪刀2.9.砂纸2.10.平锉2.11.液化气及喷枪2.12.温湿度计2.13.12×14或14×17呆扳手2.14.19mmT型扳手3.材料3.1.25mm2高压软导线(10kV)及肘型软导线终端接头3.2.与软导线配套端子3.3.OT2.5-8端子3.4.无水酒精纸3.5.绝缘胶带3.6.半导自粘带3.7.硅脂3.8.Φ30热缩管3.9.色带或黄、绿、红热缩管3.10.熔管3.11.弹簧卡子3.12.验电帽3.13.绝缘塞3.14.双头螺栓3.15.绝缘帽4.环境要求4.1.制作时所需环境:场地洁净、相对湿度在70%以下、环境温度0℃以上35℃以下。
4.2.必须光照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且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及粉尘特别是导电尘埃。
5.10kV软导线+硅橡胶不可触摸前头组装工艺5.1.工艺流程截取软导线→软导线剥皮→倒角→检验→主绝缘及应力锥清洁→涂硅脂→安装应力锥→压接端子→检验→肘型头组装→检验5.2.制作工艺5.2.1.截取软导线5.2.1.1.选择技术图纸规定的软导线,将其拉直,用卷尺精确测量所需软导线长度并做标记,用电缆下线铡刀或电缆剪将软导线剪断。
注意切口铜芯要整齐。
5.2.1.2.对30天以上未用的软导线在下料前应截去100mm(防止软导线受潮影响绝缘性能)。
5.2.1.3.下料后要把剩余软导线的断面处包扎,以防进水受潮。
5.2.2软导线剥皮5.2.2.1.试切割。
在电缆主绝缘剥皮刀上调节定位件长度(图5-1),使刀片距定位件端头的距离为50mm;调节图5-2所示的定位件长度,使刀片既不伤及线芯导体又使主绝缘较容易剥离。
图5-1 图5-25.2.2.2.从软导线端部向内量取长度为170mm并按图5-3中1所示方向旋转切割一周。
1.工程概况1.1本项目主要包括彰山电厂#2机组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施工范围主要包括6kV、400V配电室及就地控制箱马达等,其中6kV电缆为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400V铜芯电缆为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主要工程量:6kV中压头 98 个 400V低压头 2606个2.编制依据2.1《主厂房电缆敷设图》、《专业组织总设计》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L/T5161.1-2002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1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颁布3.施工具备条件及准备3.1施工应具备的条件3.1.1电缆敷设完毕,设备安装就位并验收合格。
3.1.2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
3.1.3周围环境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无尘埃和其他有害气体(如酸、碱、盐类等)的侵入。
3.2.施工准备3.2.1制作前应将所需工具和材料准备齐全,主要材料和半成品必需检验合格,并准备好施工记录表格。
3.2.2电缆鼻子应符合电缆截面。
3.2.3核对电缆截面、电压等级、芯数、型号及相位。
3.3.4测定电缆绝缘电阻,应较敷设前无显著降低。
4.劳力组织班长 1人技术员 1人安全员 1人质检员 1人安装工 4人5.主要工机具除常用电工工具外,还应有电源、电烙铁、气油喷灯、液化气、压钳、锉刀、试灯、摇表等,所有工具应擦拭干净方可使用。
6.施工进度开工日期:2004.3.30 完工日期:2004.8.207.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方案电缆整理→电缆剥切→辅助绝缘安装→电缆鼻子安装→电缆接线7.1 6kV热缩电缆头制作:7.1.1根据电缆头的接线位置固定电缆,确定剥除外护套长度。
7.1.2由外护套量取30mm铠装,用铜线将断口处铠装整齐扎牢,其余可用锯弓、螺丝刀、钢丝钳剥除。
铠装端部要平齐,不要有毛刺和凸缘。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安装电缆的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安装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电缆终端是连接电缆与设备的部分,而接头则是连接两段电缆的部分。
正确的制作和安装能确保电缆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方法、安装要点以及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缆终端制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电缆终端头。
根据电缆的型号和规格,选择相应的终端头。
终端头可以分为冷缩式和热缩式两种,按照电缆终端的阻燃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终端头。
2.准备好终端头以及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终端头的制作需要使用到绝缘套、屏蔽套、接地锥子、电缆剥离器、导体预处理液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状态良好。
3.对电缆进行剥皮。
使用电缆剥离器将电缆的绝缘层和金属屏蔽层剥离一定长度。
4.对电缆导体进行预处理。
首先用导体预处理液涂抹在电缆导体上,然后用金属刷子或砂纸擦拭导体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污垢,确保导体表面光滑。
5.安装终端头。
将终端头套在导体上,确保终端头与导体之间紧密贴合。
使用压接工具,对终端头进行压接,确保良好的接触。
6.安装屏蔽套和接地锥子。
终端头安装完成后,将屏蔽套套在终端头上,并用诱导热枪或火焰对其进行收缩。
接地锥子则需将其插在终端头上,并用螺丝固定。
二、电缆接头制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电缆接头。
根据电缆的型号和规格,选择相应的接头。
接头分为冷缩式和热缩式两种,按照电缆接头的阻燃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接头。
2.准备好接头以及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接头的制作需要使用到绝缘套、屏蔽套、接地锥子、电缆剥离器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所有工具和材料的使用状态良好。
3.对电缆进行剥皮。
使用电缆剥离器将电缆的绝缘层和金属屏蔽层剥离一定长度。
4.对电缆导体进行预处理。
同样,在接头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涂抹导体预处理液,然后用金属刷子或砂纸擦拭导体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污垢。
5.安装接头。
将接头套在导体上,并确保接头与导体之间紧密贴合。
使用压接工具,对接头进行压接,确保良好的接触。
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工艺及注意事项第一节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1.1.1条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人员进行。
1.1.2条电缆终端及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充油电缆尚应遵守油务及真空工艺等有关规程的规定。
1.1.3条在室外制作6kV及以上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热电缆。
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终端与接头施工时,应搭临时工棚,环境温度应严格控制,温度宜为10~30℃。
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
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在室内及充油电缆施工现场应备有消防器材。
室内或隧道中施工应有临时电源。
1.1.4条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二、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三、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性能要求》的规定。
1.1.5条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
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
橡塑绝缘电缆应采用弹性大、粘接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附加绝缘。
1.1.6条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
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
1.1.7条控制电缆在下列情况下可有接头,但必须连接牢固,并不就受到机械拉力。
一、当敷设的长度超过其制造长度时。
二、必须延长已敷设竣工的控制电缆时。
三、当消除使用中的电缆故障时。
1.1.8条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一、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充油电缆施工前应对电缆本体、压力箱、电缆油桶及纸卷桶逐个取油样,做电气性能试验,并应符合标准。
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检查电缆附件部件和材料应与被安装的电缆相符。
(2)检查安装工具,应齐全、完好。
(3)安装电缆附件之前应先检验电缆是否受潮,是否受到损伤,检查方法如下:用绝缘遥表遥测电缆每相线芯的绝缘电阻,1kv 及以下电缆应不小于100MΩ,6KV 及以上电缆应不小于200MΩ。
或做直流耐压试验测试泄漏电流。
(二)材料要求(1)中低压挤包绝缘电缆附件品种、特点及使用范围见表1。
中低压挤包绝缘电缆附件品种、特点及适用范围表1(2)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2。
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2(3)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见表3。
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3(4)绕包型8.7/10kV 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4。
绕包型8.7/10kV 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4(5)绕包型8.7/10kV 塑料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见表5。
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主要材料表5(6)绕包型0.6/1kV 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表6。
绕包型0.6/1kV 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6(7)预制件装配式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单芯电缆),表7。
预制件装配式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单芯电缆) 表7(8)矿物绝缘电缆头主要材料表。
1)终端头主要材料表,见表8。
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主要材料表82)中间头主要材料表,见表9。
矿物绝缘电缆中间头主要材料表9(9)制作电缆终端头所需的主要部件和材料,一般应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成套供应,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三)主要机具主要机具一缆表,见表10。
主要机具一览表表10(二)作业条件(1)有较宽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干净,并备有220V 交流电源。
(2)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在O°C 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雪、风天气中施工。
(3)高空作业应搭好平台,在施工部位上方搭建好帐篷,防止灰尘侵入。
(4)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电缆均安装完毕,电缆绝缘合格。
二、材料和质量要点(一)材料的关键要求(1)10kV 及以下电缆终端及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1)形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构和环境要求一致。
2)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3)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
护层结4)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性能要求》的规定。
(2)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
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
橡胶绝缘电缆应采用弹性大、粘接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附加绝缘。
(3)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结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 倍。
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
(二)技术关键要求(1)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这种工艺规程。
(三)质量关键要求(1)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2)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6kV 及以上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断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绝缘。
(3)lOkV 及以下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1 的要求。
电缆终端和接头中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点最小距离表11(4)在制作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对包带石墨屏蔽层,应使用溶剂擦去碳迹;对挤出屏蔽层,剥除时不得损伤绝缘表面,屏蔽端部应平整。
(5)电缆芯线连接时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
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适当。
压缩比应符合要求。
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6)三芯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12接地线截面的规定。
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
电缆芯线和接地线截面积(mm2) 表127)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用焊锡焊接接地线。
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8)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各部件的配合和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
塑料电缆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溶胶)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
(9)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终端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10)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电缆头制作安装时,操作人员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和护目眼镜,戴脚套。
(五)环境关键要求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选择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制作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环境温度及电缆温度一般应在0℃以上。
三、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1)10(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2)10(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3)10(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4)10(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5)0.6/1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6)预制装备式电缆端头制作工艺流程(7)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制工艺流程(8)矿物绝缘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二)操作工艺(1)10(6)kV 干包式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1)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
2)电缆的绝缘遥测:将电缆封口打开,用2500V 摇表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剥除电缆护层,见图1、图2。
图1 剥除电缆护层 图2 几种剥切半导电层的方法a.剥外护层:用卡子将电缆垂直固定,从电缆端口量取750mm(户内头量取550mm),剥去外护层。
b.剥铠装:从外护层断口量取30mm 铠装,用铅丝绑紧后,其余剥取。
定位 绝缘测试 套中间接头附件密封铜罐安装 灌注填充胶热缩绝缘套管导线连接热缩接头绝缘套管 剥除铜护套 安装中间连接附件测试绝缘c.剥内垫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 内垫层,其余内垫层剥取。
然后,摘去填充物,分开线芯。
4)焊接地线,见图3,用编织铜线作电缆钢带及屏蔽引出接地线。
先将编织线拆开分成三份,重新编织分别缠绕各相,用电烙铁、焊锡焊在铜屏蔽带上。
用砂布打光钢带焊接区,用铜丝绑扎后,然后和钢带焊接牢固。
在密封处的地线用焊锡填满编织线,形成防潮段。
图3 焊接地线的方法示意图5)塑料手套a.包绕绝缘自粘带:用绝缘自粘带在相应于手套袖筒部位的护套外面及相应于手套手指部位的屏蔽层外面,包绕绝缘自粘带作填充,包绕层数以手套套入时松紧合适为宜。
b.套上塑料手套:选择与电缆截面相适应的塑料手套,套在三叉根部,在手套袖筒下部及指套上部分别用绝缘胶粘带包绕防潮锥,以密封手套。
再在防潮锥外面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以半搭盖方式包绕塑料胶粘带2 层。
6)剥铜屏蔽带和半导电层由手指套指端量取55mm 铜屏蔽层,其余剥去,从屏蔽层端量取20mm 半导电层,其余剥去。
7)制作应力锥,见图4。
图4 制作应力锥示意图Ø—电缆线芯绝缘外径;Ø2 一应力锥屏蔽外径(mm);Ø1 一增绕绝缘外径、Ø1=Ø+16(mm)[Ø1=Ø+12(mm)]Ø3 一应力锥总外径,Ø3=Ø2+4(mm)清除电缆绝缘表面的半导电层残迹,用酒精将电缆表面擦拭干净。
从各线芯半导电层后5mm 处开始,将自粘带拉伸100%左右,以半搭盖方式向线芯方向绕包,包带要拉紧,使松紧程度一致,不应有打折、扭皱现象,反复往返包绕成橄榄型的增强绝缘。
然后,用半导电橡胶自粘带从电缆半导电屏蔽层上开始绕包到最大直径处,不能超过,再返回到电缆半导电层上。
再用屏蔽铜丝网覆盖在绕包的半导电屏蔽层上(也可用直径为2mm 的熔丝在绕包的半导电屏蔽层上密集缠绕),下端与电缆屏蔽铜带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lOmm,并绑扎焊牢。
用直径为Ø5mm 的粗熔断丝做一屏蔽环套在应力锥最大直径处,并与铜网焊接起来。
当采用绕包应力带作为电场处理结构式时如图5 所示,绕包应力带应从电缆半导电层(也可搭接在铜带上)开始,半搭盖绕包,如用非复合应力带时,需拉伸200%,绕包时银灰色朝外。
包绕到规定尺寸后,再回到原始位置。
在绕包层下端覆盖在电缆半导电层的一段应力带外边包一层半导电自粘带,与屏蔽铜带搭接。
图5 干包式电缆终端头1 一接线端子;2 一电缆导体;3 一电缆绝缘;4 一绝缘带绕包层;5 一应力锥;6 一接地线;7 一电缆外护层;8 一分支套;9 一相色带;10 雨罩;11 一铜带,12 一外半导电层;13 一半导电带;14 一屏蔽环;15 一铜网或熔断丝8)安装塑料雨罩(室外)按图示尺寸和设备的位置,确定线芯应保留的长度,锯去多余的线芯。
然后在线芯末端(靠近接线端子接管处)的线芯绝缘上,用塑料胶粘带包缠一突起的雨罩座,并套上雨座。
9)安装接线端子剥去线芯末端绝缘(长度为端子接管孔深加5mm),选择与线芯截面相适应的接线端子,将接管内壁和线芯表面擦拭干净,并清除氧化层和油迹,然后进行压接或焊接。
压接完后用绝缘自粘带在端子接管上端至雨罩上端一段内,包缠成防潮锥体,再在防潮锥外用PVC 粘胶带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以半搭盖方式包缠2 层。
10)包缠线芯绝缘层用绝缘自粘带在端子接管下端或雨罩下端(仅对户外而言)起至电缆分支手套指端(包括应力锥);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以半搭盖方式包缠2 层。
最后在应力锥上端的线芯绝缘保护层外,用红绿黄三色PVC 粘胶带包缠2~3 层,作为相色标志。
11)至此即可对电缆头做耐压试验,合格后核对相位,将其与设备相连接,同时应将引出的编织软接地铜线妥善接地。
(2)10(6)kV 干包式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接头制作工艺1)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