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农业的区位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4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是指农业的绝对区位,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是指相对区位,即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如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
辨析比较 区位与布局的区别和联系,如表3-1所示。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还有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图3-1所示。
图3-1(1)自然因素(如表3-2所示)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主导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也是不相同的,如表3-4所示。
记忆要诀气候地形育土壤,运输机械找市场。
旱区水源蕴绿洲,劳力政策有影响。
误区警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
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
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人类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通过培育良种,使我国橡胶的种植范围由热带扩展到22°N,双季稻的种植由华南推广到江淮地区。
②对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如北方冬季通过建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改造热量、光照、通风和湿度条件;丘陵缓坡,通过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等措施,使本因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发展农业的时间和地区适宜发展农业。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附注: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周围交通便利的地方(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的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知识扩展: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本节重点之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它也是农业生产中必要的投入要素光、热、水、土、地形综合影响着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区位。
地理高一必修 2 第三章知识点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 的产品。
广义农业是对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总称,狭义农业仅指其中的 种植业或农作物生产。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希望能帮 助到您。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下列农业类型单位产值的排序:
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4、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1农业的区位选择本章知识框架:
本节知识点框架: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附注: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周围交通便利的地方(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的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知识扩展: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本节重点之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它也是农业生产中必要的投入要素——光、热、水、土、地形综合影响着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区位。
不同区位气候状况会影响农作物种类;不同地形、土壤类型适合发展不同农业类型。
总的说来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是经
常发展变化的。
此外,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其中交通运输条件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而对自给农业而言,则影响较小。
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策鼓励或抑制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2、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为本节另一个重点。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当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为此,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到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由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过来经营规模则会缩小。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3、根据对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分析,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区位选择是本节的难点。
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农业区位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农业部门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环境效益。
因此,选择农业区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②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养鱼、果园、农作物种植;③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类型所需水量的多少,以及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
4、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