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与社区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05.00 KB
- 文档页数:18
小区慢病护理与管理制度
一、在主管院长(站长)和护士长旳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积极参与小区慢性病旳管理工作,配合全科医师和各级防保人员制定防治措施,并协助督促执行。
三、充足发挥慢病网络旳支持作用,建立定期联络渠道,理解慢病患者动态。
四、按照慢病管理旳规定,参与建立健康档案,与医生共同负责慢病病人旳定期监测,按规定进行记录。
五、要通过多种形式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旳传播,健康行为干预,督促和指导慢性病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及护理。
六、指导慢性病患者和家眷掌握疾病护理与有关知识、技能,协助慢性病患者获得最大旳舒适与安全感。
七、协助全科医师做好慢性病患者旳治疗、复查、随访管理工作。
运用家庭访视和小区护理服务旳机会,予以慢性病患者以心理支持,协助减轻慢性病对患者导致旳精神压力。
•社区护理概述•慢性病概述•社区慢性病护理的原则与方法•社区慢性病护理的实践案例目•社区慢性病护理的挑战与对策•总结与展望录社区护理的定义与特点010*******预防疾病社区护理不仅关注已患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更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检查等活动,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通过开展社区护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促进家庭和睦社区护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服务,通过关心和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健康问题,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和睦关系。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起源发展社区护理的历史与发展类型症状慢性病患者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包括长期治疗、管理病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同时,慢性病也可能导致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挑战影响预防为主,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01020304提倡健康饮食积极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建立多学科团队定期评估调整护理计划促进团队协作综合施策,注重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及时调整护理策略个性化施治,注重患者需求的满足及心理疏导详细描述加强预防,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结词:全面、个体化、连续性、预防为重的护理服务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包括定期随访、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等。
010203040506案例一: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实践案例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实践案例三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包括定期随访、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病情等。
加强预防,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降低现状挑战对策030201人员配备不足及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现状挑战对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现状缺乏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可能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挑战对策社会对慢性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仍需加强总结:社区慢性病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01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02促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03展望:未来社区慢性病护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智能化医疗技术的应用跨学科合作的加强。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社区护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慢性病是指以长期慢性过程为特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有效的自我管理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基础。
社区护士可以通过定期的家庭访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指导其掌握自我监测技能、正确使用药物、调整饮食结构和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等。
社区护士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等。
通过这些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管理方法,减轻疾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的风险。
社区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随着慢性病患者的增多,如果所有患者都只选择到医院就诊,将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
而社区护理服务可以在社区就近提供基本的医疗照顾和护理服务,降低患者就诊的频率和负担,减少医院的工作量。
通过社区护士的定期访视和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由于疾病的不稳定而引发的急性加重,减少患者的住院和紧急求医需求。
这样就可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适时的临床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提供专业的护理团队和照料人员,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进食、个人卫生、排泄等。
社区护士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社区护理服务还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建立患者支持群体,使患者感到被关爱和关注,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150例慢性病患者均为我社区医院收治,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5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社区护理服务的意义。
结果:150例患者护理前后营养、躯体运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调节和健康责任感分数经过统计对比后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对于慢性病管理具有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同时社区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予以相应的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慢性病管理;应用意义【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04-01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深,社区管理负担为老年慢性病。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社区护理服务人员需要对其实施相应的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病情,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因为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显著增加,对护理服务水平有所要求[1]。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现将研究过程进行以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此次研究中的150例慢性病患者均为我社区医院收治,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5月,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最大者为85岁,年龄最小者为52岁,(65.8±2.3)岁为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时间为(5.2±1.2)年,70例患者为高血压,50例患者为糖尿病,30例患者为冠心病。
患者在进行诊治过程中均由上级医院实施治疗,患者经过治疗后由社区护理服务对其实施护理。
1.2 方法在社区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慢性病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进行测量,同时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督。
如果气候条件较差,护理人员应主动对患者实施服务,对患者普及相关药理知识,保证其病情的稳定。
然而因为多数患者为老年人,记忆力有所降低,此外疾病不同其用药种类和用药时间均存在差异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外人没有对其进行督促或者提醒,会出现忘记用药的现象,进而对病情稳定起到不利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