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637.00 KB
- 文档页数:152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基础理论1.1 会计概述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熟悉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命名规则1.3 会计分录与会计核算学会编制会计分录理解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第二章:会计软件操作2.1 会计软件概述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分类掌握会计软件的选型和实施方法2.2 会计软件操作流程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会计软件的报表和数据分析功能2.3 会计软件的安全与维护理解会计软件的安全性要求学会会计软件的维护和升级方法第三章:货币资金管理3.1 现金管理掌握现金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学会编制现金流量表3.2 银行存款管理理解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掌握银行存款的核对和调节方法3.3 支票、汇票和本票的管理熟悉支票、汇票和本票的种类和用途学会办理支票、汇票和本票的结算业务第四章: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4.1 应收账款管理掌握应收账款的管理流程学会使用应收账款催收函等工具进行账款回收4.2 应收票据管理理解应收票据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应收票据的背书和贴现方法4.3 预付账款管理熟悉预付账款的管理规定学会编制预付账款的核对表第五章:存货管理5.1 存货分类与计量掌握存货的分类和特点理解存货的计量方法和存货成本计算5.2 存货采购与付款熟悉存货采购程序和合同管理学会编制存货采购凭证和付款凭证5.3 存货盘点与处理掌握存货盘点的方法和程序理解存货损失的处理规定和会计分录第六章:固定资产管理6.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解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法6.2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折旧熟悉固定资产购置的程序和合同管理学会计算并应用固定资产折旧6.3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报废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条件和程序理解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影响第七章: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管理7.1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掌握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理解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方法7.2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处置学会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影响7.3 其他长期资产的管理熟悉其他长期资产的种类和特点理解其他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第八章:负债管理8.1 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管理掌握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流程学会编制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核对表8.2 债务融资与利息费用理解债务融资的特点和利息费用计算掌握债务融资的会计处理方法8.3 应付职工薪酬管理熟悉应付职工薪酬的种类和计算学会编制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第九章:所有者权益管理9.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构成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和会计处理方法9.2 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熟悉利润分配的程序和股利政策学会计算并编制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9.3 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掌握资本公积的来源和用途理解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和会计处理方法第十章:财务报表分析10.1 财务报表概述与编制熟悉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和方法10.2 财务比率分析学会计算并解读财务比率理解财务比率在企业分析中的应用10.3 财务趋势分析与预算编制掌握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学会编制财务预算和预测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基础理论: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是会计学习的基础,对于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前提。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2. 会计目标3. 会计基本原则4. 会计假设5. 会计要素6. 会计等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会计假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企业会计实训教程。
2. 投影仪:用于展示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图表。
五、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讲解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
2. 讲授: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基本原则和会计假设。
3.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强调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在会计工作中的的重要性。
六、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关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短文。
2. 评估:通过作业评分和课堂表现评分来评估学生对会计概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了解会计科目的编号和命名规则。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4. 会计科目的编号和命名规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科目编号和命名规则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企业会计实训教程。
2. 投影仪:用于展示会计科目分类和作用的图表。
五、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讲解会计科目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会计科目的关注。
2. 讲授: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科目编号和命名规则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一、引言1. 教学目标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学会编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2. 教学内容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分录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二、会计概述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会计的定义阐述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收入与费用匹配原则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假设3. 会计的发展历程手工会计阶段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信息化阶段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费用的确认与计量2.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利润3. 会计分录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会计分录的格式和编制方法四、会计科目与账户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2. 会计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账户的定义账户的作用账户的结构3. 会计账户的运用账户的开设与使用账户的转账与调整账户的关闭五、会计分录与复式记账1. 会计分录的编制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会计分录的格式和编制方法2.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金额记账法3.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六、会计账簿1.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作用账簿的定义账簿的作用账簿的分类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账簿的开设与使用账簿的转账与调整账簿的关闭3. 常用账簿及其登记方法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备查账的登记方法七、财务报表1. 财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报表的定义报表的作用报表的分类2. 财务报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3.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利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八、会计核算软件1. 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软件的定义会计软件的作用会计软件的分类2. 会计软件的运用会计软件的安装与启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会计软件的维护与升级3. 会计软件的安全与保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九、会计实务操作1. 会计分录的实务操作原始凭证的审核与编制记账凭证的审核与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与调整2. 财务报表的实务操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3. 会计软件的实务操作日常账务处理期末账务处理财务报表与输出十、会计职业素养与伦理1. 会计职业素养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责任会计职业行为规范2. 会计伦理会计伦理原则会计伦理规范会计伦理评价与监督3. 会计职业的发展与展望会计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计职业的机会与挑战会计职业的教育与培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概述难点解析: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是会计准则的基础,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概念与职能解释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会计的四大基本职能:记录、分类、汇总、报告1.2 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等探讨会计的假设条件,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等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与区别讲解常用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2.1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点2.2 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方程式的重要性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会计记录方法与会计分录3.1 会计记录方法: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和规则演示如何使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分录3.2 会计分录的编制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练习编制会计分录,包括借方和贷方的科目及金额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4.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如何根据会计数据编制资产负债表4.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如何根据会计数据编制利润表4.3 财务报表分析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练习分析财务报表,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第六章:账户式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6.1 账户式会计分录介绍账户式会计分录的格式和编制方法练习编制复杂的会计分录6.2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解释试算平衡表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根据会计分录编制试算平衡表第七章:调整分录与财务报表调整7.1 调整分录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调整分录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性讲解常见的调整分录类型7.2 财务报表的调整解释财务报表调整的必要性和目的演示如何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第八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8.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8.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讲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练习编制现金流量表第九章:会计软件的应用9.1 会计软件概述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市场上常见的会计软件9.2 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讲解会计软件的应用流程和操作步骤练习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第十章:会计实训案例分析10.1 会计实训案例的选择与分析解释如何选择适合的会计实训案例练习分析会计实训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会计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石,理解并掌握这些原则对于后续会计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企业会计实训教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目标(1)理解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账户的登记方法;(3)学会编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4)能够进行会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企业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与目标;(2)会计基本假设;(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会计科目与账户(1)会计科目的设置;(2)账户的登记方法。
3.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1)会计凭证的编制;(2)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4. 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利润表的编制;(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5. 会计分析(1)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2)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理论、概念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会计操作流程和实务操作;3. 练习法: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点评;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2. 实训软件:企业会计实训教学软件;3. 参考资料:相关教材、案例、实训指导书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实训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企业会计基本理论;第9-16课时:会计科目与账户;第17-24课时: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第25-32课时:会计报表与会计分析。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企业会计实训教材;2. 实训软件:提供企业会计实训软件,供学生实际操作;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企业会计案例,用于分析讨论;4. 在线资源:提供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政策法规等,供学生拓展学习。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基础概念1.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阐述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讲解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科目与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列举常见的会计科目和账户1.4 会计记录方法讲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则演示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过程第二章:会计凭证与账簿2.1 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阐述会计凭证在会计记录中的重要性2.2 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方法介绍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的分类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和步骤2.3 账簿的定义和分类解释账簿的概念列举常见的账簿类型:日记账、总账、明细账、日记账2.4 账簿的登记方法讲解账簿的登记原则和方法演示账簿的登记过程第三章:资产的核算3.1 资产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资产的概念列举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3.2 货币资金的核算讲解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方法演示货币资金的记账过程3.3 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核算解释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概念讲解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核算方法3.4 长期资产的核算讲解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演示长期资产的记账过程第四章:负债的核算4.1 负债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负债的概念列举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4.2 应付账款和债务的核算讲解应付账款和其他负债的概念演示应付账款和其他负债的记账过程4.3 长期负债的核算讲解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演示长期负债的记账过程4.4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方法第五章:收入的核算5.1 收入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收入的概念列举收入的分类:销售收入、其他收入5.2 销售收入的核算讲解销售收入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演示销售收入的记账过程5.3 其他收入的核算讲解其他收入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演示其他收入的记账过程5.4 费用和成本的核算解释费用和成本的概念讲解费用和成本的核算方法第六章:利润的核算6.1 利润的概念和计算解释利润的概念讲解利润的计算方法:收入费用= 利润6.2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讲解营业外收支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演示营业外收支的记账过程6.3 利润分配的核算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6.4 会计损益表的编制解释会计损益表的概念和作用讲解会计损益表的编制方法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目的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阐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7.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7.3 利润表的分析讲解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演示利润表的分析方法7.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第八章:税务会计8.1 税务会计的概念和作用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阐述税务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8.2 增值税的核算讲解增值税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演示增值税的记账过程8.3 所得税的核算解释所得税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解所得税的记账过程8.4 其他税费的核算讲解其他税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演示其他税费的记账过程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审计的概念阐述审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9.2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阐述内部控制对企业运营的作用和重要性9.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讲解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概念和区别阐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作用和重要性9.4 审计报告的编制和解读解释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审计报告的编制方法和内容第十章:会计软件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阐述会计软件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10.2 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讲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演示会计软件的使用过程10.3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解释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的步骤讲解会计软件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0.4 会计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讲解会计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演示会计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的过程第十一章:预算编制与控制11.1 预算编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预算编制的概念阐述预算编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11.2 预算的类型和编制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预算:运营预算、资本预算演示预算编制的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11.3 预算控制的概念和过程解释预算控制的概念阐述预算控制的步骤和技巧11.4 预算分析与评价讲解预算分析的方法演示预算评价的指标和过程第十二章:成本会计12.1 成本会计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成本会计的概念阐述成本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12.2 成本的分类和计算讲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演示成本计算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12.3 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工具12.4 作业成本管理解释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演示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第十三章:金融会计13.1 金融会计的概念和特点解释金融会计的概念阐述金融会计在金融行业中的特点13.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核算讲解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概念演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记账过程13.3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解释金融工具的概念讲解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3.4 金融风险与金融衍生品解释金融风险的概念讲解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和风险管理第十四章:国际会计14.1 国际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国际会计的概念阐述国际会计在跨国企业中的重要性14.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讲解IFR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演示IFRS对财务报告的影响14.3 外币会计解释外币会计的概念讲解外币会计的记账方法和汇率变动的影响14.4 国际税务会计解释国际税务会计的概念讲解国际税务会计的筹划和合规第十五章:会计职业发展与伦理15.1 会计职业的概念和发展解释会计职业的概念阐述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15.2 会计职业道德和伦理讲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演示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和规范15.3 会计职业教育和认证解释会计教育和认证的重要性讲解会计专业学位和认证的获取方法15.4 会计职业的未来展望解释会计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探讨会计职业的未来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为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企业会计实训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企业会计实训的电子教案,学生应能够:1.理解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3.能够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4.理解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企业会计的概述–企业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企业会计的主要操作方法–企业会计的常用软件工具3.会计软件的使用–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会计软件的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功能4.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原则–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5.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和作用–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6.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
2.实践操作:学生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并进行实际案例的操作和分析讨论。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地考察,了解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
2.实验报告: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和案例分析报告。
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企业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试。
五、教学资源1.企业会计教材:提供企业会计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的教材。
2.会计软件:提供会计软件的使用教材和实践操作环境。
3.实际案例:准备一些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企业会计的概述授课讲解、讨论1节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授课讲解、实践2节会计软件的使用授课讲解、实践操作2节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授课讲解、实践3节财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授课讲解、讨论2节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讨论4节期末考试考察1节七、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占30%: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
企业会计实训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企业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要素1.1 企业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 会计科目与账户1.5 会计分录与会计恒等式第二章:企业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2.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2.2 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2.3 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2.4 应收票据与银行承兑汇票2.5 实训案例: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的核算第三章:企业存货与固定资产3.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方法3.2 存货的采购与销售3.3 存货的盘点与处理3.4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折旧方法3.5 实训案例: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核算第四章:企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4.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4.2 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4.3 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4.4 应付工资与福利费4.5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4.6 实训案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五章:企业收入、费用与利润5.1 收入的分类与确认5.2 销售收入与提供劳务收入5.3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5.4 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5.5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5.6 实训案例:收入、费用与利润的核算第六章:长期投资与合营安排6.1 长期投资的分类与核算6.2 股权投资与债券投资6.3 合营安排的识别与核算6.4 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6.5 实训案例:长期投资与合营安排的核算第七章: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7.1 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7.2 货币市场工具与资本市场工具7.3 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与核算7.4 金融资产转移与套期保值7.5 实训案例: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第八章:企业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8.1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8.2 应付股利与股票股利8.3 资本公积金与盈余公积金8.4 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8.5 实训案例: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的执行第九章:会计报表与财务分析9.1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9.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编制9.3 利润表的结构与编制9.4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编制9.5 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与披露9.6 实训案例: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十章:会计软件应用与实训10.1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2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使用10.3 会计数据输入与处理10.4 会计报表的与输出10.5 实训案例:会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重点解析重点解析:1. 企业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要素: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及其分类,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