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事故案例选编
- 格式:doc
- 大小:544.00 KB
- 文档页数:28
危化品事故案例教训《危化品事故案例教训:敲响安全的警钟》前言:危化品,就像一群住在我们身边的“小怪兽”。
它们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发挥神奇的作用。
可一旦这些“小怪兽”失控了,那可就不得了啦,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灾难就会一股脑儿地跑出来。
咱们今天就来讲讲那些危化品事故的案例,从里面吸取教训,可别让这些“小怪兽”再撒野啦。
案例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这个案例的素材啊,就取自真实发生的事件。
那是一个平常的夜晚,谁也没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就像一个装满了“定时炸弹”的大盒子。
这里面存放着各种各样的危化品,它们本该被小心翼翼地看守着。
仓库里的危化品就像一群脾气暴躁的小伙伴,相互之间要是“闹起别扭”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那天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像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被轻轻推倒了一样,一个小火星,也许是一个小小的静电火花,就点燃了其中一种危化品。
这一下可不得了,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一样,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周围的危化品看到“火兄弟”来了,也跟着“凑热闹”。
爆炸接二连三地发生,那声音啊,就像雷神在发怒,轰隆隆的。
火光冲天,把黑夜都照成了白昼。
附近的建筑就像纸糊的一样,被炸得七零八落。
消防员们勇敢地冲向火场,就像一群无畏的勇士冲向恶魔。
可是这恶魔太强大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消防员们冲得东倒西歪。
这起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啊,就像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凋谢了。
家庭破碎了,就像一个完整的拼图被打散了,怎么也拼不回去了。
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就像一个原本装满财宝的大船突然沉到了海底。
总结反思:这起事故告诉我们啊,危化品的管理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存放危化品的仓库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来建设,就像给这些“小怪兽”建造一个坚固的牢笼。
监管也得跟上,不能让任何危险的隐患像小偷一样悄悄溜进来。
2023版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序尊敬的读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借鉴过去的事故经验,预防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特编撰了《2023版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该汇编旨在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确保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案例一:某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在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内,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有机溶剂泄漏,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有机溶剂蒸气弥散到了整个车间,火源一触即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案例二:危险品运输车辆事故某危险品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因超速、疲劳驾驶等原因失控侧翻,导致危险品泄漏,污染了周围环境,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案例三:储罐泄漏事故某化工园区内的储罐因腐蚀严重,发生泄漏。
由于施工作业不当,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流入了周围的水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
四、案例四:化学品火灾事故某化工厂的仓库发生了化学品火灾,由于应急措施不力,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大面积的火灾灾害,严重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案例五:化学品中毒事故某化工企业的员工因接触到有毒化学品,导致中毒,严重危害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后续调查发现,是由于化工企业没有做好有毒化学品的防护措施和培训教育工作。
六、案例六:化学品溢漏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的成品仓库发生了化学品溢漏事故,导致周围环境受到了污染,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七、案例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不当某企业发生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急处理不当,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化和严重后果。
相关部门因为缺乏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经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八、案例八:危险化学品事故隐瞒失实某企业发生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后,企业隐瞒了真相,导致了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爆炸、火灾、泄露等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起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1.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在2024年8月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起因是仓库管理不规范,存储大量违规进口的危险化学品,并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储存措施。
同时,港口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这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2. 美国Bhopal化工厂泄漏事件1984年12月,印度Bhopal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致命的气体泄漏事故,导致数千人死亡和成千上万人受伤。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化学品事故之一、事故的起因是化工厂不当操作和缺乏安全设备,导致甲醛和异氰酸甲酯等危险物质泄漏。
此外,厂方对泄漏事故上报和紧急响应不及时,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3.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系统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成员来自Aum Shinrikyo新興宗教组织。
他们在地铁中同时释放了沙林毒气,导致12人死亡和上千人受伤。
沙林是一种神经毒剂,对人体具有极高的毒性。
这次事件揭示了国内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些事故案例揭示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起因和影响。
首先,不合规操作和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许多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设备或仓库管理不善而导致的。
其次,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制度使得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此外,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也需要引起全球的高度警惕。
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监管和安全管理。
厂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遵循规范操作和使用合格设备。
危化品事故案例危化品事故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特性及其本身的缺陷或外部条件的影响,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件。
危化品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严格管理。
以下将介绍一些危化品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危化品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13日,中国大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危化品事故。
当时,大连市金州区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硝化甘油爆炸事故,导致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该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严格,导致了硝化甘油泄漏并发生爆炸。
案例二,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的危化品事故。
当时,位于天津港的一家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了大规模爆炸,造成了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数百栋建筑被毁,数千辆车辆被烧毁。
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天津港及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调查显示,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危险化学品仓库存在违规储存、违规施工等问题,管理不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2019年3月1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硫酸泄漏事故。
事故导致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数十人出现呼吸道不适症状。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了硫酸泄漏,造成了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
以上案例反映了危化品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严重威胁。
为了防范和减少危化品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危化品的安全生产,加强对危化品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危化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化工厂事故案例选编6 27 北京东方化工厂罐区特大火灾事故 1997 年 6 月 27 日晚 21 时 26 分许,北京东方化工厂罐区发生了特大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 9 人死亡,伤 37 人, 20 余座 1 000~ 10 000 m3 装有多种化工物料的球罐被毁, 直接经济损失约 3 亿余元人民币。
这是一起国内外罕见的特大事故,在国内外造成很大的影响。
尽管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原因是卸轻柴油时作业人员错开错关阀门,使轻柴油进入了满载的石脑油罐,致使石脑油大量冒顶溢出,遇到火源发生了爆炸和燃烧。
这惨重的损失,血的教训,每一位高危险行业从业人员都应牢牢记取!【事故经过】 1997 年 6 月 27 日 21 时 05 分左右,在罐区当班的职工闻到泄漏物料异味。
21 时 10 分左右,操作室仪表盘有可燃气体报警信号显示。
泄漏物料形成的可燃气体迅速扩散。
21 时 15 分左右,油品罐区工段操作员张和调度员郑去检查泄漏源。
21 时 26 分左右,可燃物遇火源发生燃烧爆炸,其中泵房爆炸破坏最大。
石脑油 A 罐区易燃液体发生燃烧。
爆炸对周围环境产生冲击和震动破坏,造成新的可燃物泄漏并被引燃,火势迅速扩散,乙烯 B 罐因被烧烤出现塑性变形开裂,1/ 1321 时 42 分左右,罐中液相乙烯突沸爆炸。
此次爆炸的破坏强度更大,被爆炸驱动的可燃物在空中形成火球和火雨向四周抛撒;乙烯 B 罐炸成 7 块,向四处飞散,打坏管网引起新的火源,与乙烯 B 罐相邻的 A 罐被爆炸冲击波向西推倒,罐底部的管线断开,大量液态乙烯从管口喷出后遇火燃烧。
爆炸冲击波还对其它管网、建筑物、铁道上油罐车等产生破坏作用,大大增加了可燃物的泄漏,火势严重扩散,大火至 1997 年6 月 30 日 4 时 55 分熄灭。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属北京遥测地震台网宝坻地震台记录到两次地震。
第一次发生的时间范围为 21 时 26 分 38. 4 秒至 28 分 27.4 秒,第二次发生的时间范围为 21 时 40 分 57. 8 秒至 42 分47. 8 秒。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化学品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13日,中国大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当时,一家化工厂的硝化纤维素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当,导致硝化纤维素发生了自燃,最终引发了爆炸。
这起事故给当地的居民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案例二,2015年8月12日,美国田纳西州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当时,工厂中储存的氯化氢泄漏,导致周边地区的居民被迫疏散,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工厂在氯化氢储存和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导致泄漏事件的发生。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关注,也促使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案例三,2019年5月20日,印度孟买市郊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当时,工厂中存放的甲醛泄漏,导致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向周边地区扩散,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工厂在化学品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导致了泄漏事件的发生。
这起事故引起了印度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和监管。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化学品安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和监管,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视和警惕,共同为化学品安全做出努力。
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年近年来,我国化工及危险化学品行业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问题。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影响之大,不仅可以影响直接涉事企业和人员,更会对周边环境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以下是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汇编:1. 2013年,河南安阳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当时该厂正在生产氯化钠,一声巨响后厂房就化为焦炭。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工人在操作中违规使用没被检测过的草酸铵。
2. 2014年,山东淄博某大型化工企业突发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现场多次爆炸,周边居民和环境受到极大威胁。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企业内部未按规定排查和管控火灾隐患。
3. 2015年,天津港发生“8·12”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该事故是由危险品仓库内多种危险品混储所导致。
4. 2016年,江苏徐州一家化工企业因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引起社会关注。
涉事企业因环境污染被罚款1.3亿元人民币。
5. 2017年,湖南岳阳市的一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突发火灾,火灾现场发生了爆燃和化学反应,导致多人死亡。
经调查,该企业存在违章建筑、违规生产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6. 2018年,重庆市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导致8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企业排放的氨气量超过环保标准,并未及时采取措施遏制泄漏。
7. 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发生一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3人死亡。
现场救援时,由于缺少有效的防护手段,导致多名救援人员受伤。
以上事故案例充分说明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产业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生产和环保安全。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和问责力度,避免事故发生并降低其影响。
危化品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危化品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下面将就几起危化品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危化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2015年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港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危化品爆炸事故,造成了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成千上万户家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经调查,事故起因是因为存放大量危险化学品的仓库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并且存在违规施工等问题。
在爆炸发生后,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被释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案例二,2019年山西运城危化品运输车辆爆炸事故。
2019年10月14日,山西运城市发生了一起危化品运输车辆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受伤。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起因是由于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随后引发了爆炸。
事故发生后,大量有害气体泄漏,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
案例三,2017年江苏南京危化品企业泄漏事故。
2017年7月16日,江苏南京市一家危化品企业发生了一起有机硅原料泄漏事故,导致多人中毒。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起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有机硅原料,导致泄漏。
事故发生后,大量有机硅气体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以上几起危化品事故案例,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危化品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危化品安全工作。
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做好危化品的储存、运输和处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危化品企业的监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危化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危化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危化品安全事故案例选编目录一、压滤机事故案例 (3)二、液氨事故案例 (4)事故一:2013年6月3日6时许,吉林省德惠市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灾 (4)事故二:2005年河南周口市骏马化工有限公司“8.13”液氨泄漏火事故 (7)事故三:2000年浙江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17”液氨泄漏事故 (7)事故四:1988年湖北汉阳县氮肥厂“4.11”液氨泄露事故 (7)事故五:1987年安徽省毫州市化肥厂液氨贮槽“6 .22”爆炸事故 . 8事故六:1983年河北省南皮县化肥厂“3.15”冰机带入液氨 (9)事故七:1990年江苏省丰县化肥厂“7.21”氨水贮槽爆炸事故 (10)三、煤气事故案例 (11)事故一:2011年江苏常州中岳铸造厂“6.11”煤气中毒事故 (11)事故二:2010年河北武安普阳钢铁公司“1.4” 重大煤气泄漏事故12 事故三:2005年北京市首钢总公司“10.26”煤气泄漏事故 (14)四、气瓶爆炸事故 (15)五、油、可燃气等罐爆炸事故案例 (22)事故一: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渣罐爆炸 (22)事故二:2005年吉林石化分公司“11.13”特大爆炸事故 (22)事故三:2007年上海太平洋燃气有限公司加油站“11.24”发生爆炸事故 (23)事故四:1984年墨西哥城“11. 19”液化石油气站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25)事故五:2003年广州市人和液化石油气站“6.21”爆炸事故 (27)事故六: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6.27”油罐爆炸事故 (28)危化品安全事故案例选编一、压滤机事故案例(一)事故概述事故一:2010年12月17日13时06分左右,曲靖分公司锌厂渣过滤工序2#压滤机油缸端盖突然崩裂,崩断物飞出撞击到正在巡查经过2#压滤机的员工头部,致使该员工头部受伤并于当日14时30分死亡。
本次事故导致1人死人,直接经济损失41万元。
事故原因:经调查确认事故直接原因为油缸材质及焊接质量存在内在缺陷,形成疲劳裂纹源,最终导致脆性断裂。
事故二:2013年6月9日17时05分左右,曲靖分公司锌厂渣过滤工序3#压滤机在压榨时油缸端盖崩裂,撞到油缸端部防护罩,经防护罩变形缓冲及遮挡作用,端盖未崩断飞出,但机头和机尾严重变形。
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导致设备停用。
事故直接原因:事故经调查确认直接原因为油缸设计安全系数偏低,焊接强度不足,频繁工作引发油缸焊接部位疲劳损伤,压滤机压榨时油压升高,最终导致油缸端部焊缝断裂。
(二)经验教训1、两起事故的直接表现均为油缸端盖崩裂,说明油缸是压滤机的薄肉部位,危险性较高,应针对压滤机油缸专门进行强度检测和计算,对强度不足及存在设计制造缺陷的油缸一律进行更换,并增设防护设施,确保安全。
2、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均为内在质量缺陷,说明目前压滤机设计制造标准及质量监管还存在漏洞,应在工程、技改项目中对分离设备的选型应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选用自动化程度高、品牌过硬、质量可靠的压滤机产品,或采用其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分离设备替代压滤机。
3、近年来公司范围内发生过多起压滤机安全事故,说明目前我们对压滤机的安全管理工作还不到位,应对压滤机的操作使用、日常点检、保养维护和改造更新等方面特别重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排除隐患,整改缺陷,规范管理,确保设备满足安全条件,为职工操作提供安全保障。
二、液氨事故案例(一)事故概述事故一:2013年6月3日6时许,吉林省德惠市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灾2013年6月3日6时许,吉林省德惠市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发生爆炸并引发1.7万平方米厂房火灾,由于爆炸冲击波、氨气、火灾有害气体侵害和火势阻隔及逃生通道的关闭,导致当班人员撤离困难,截至6月3日20时,已造成120人遇难,70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
现场图片:事故二:2005年河南周口市骏马化工有限公司“8.13”液氨泄漏火事故2005年8月31昨日上午,河南省周口市区建设路东段的周口市骏马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一辆罐车在充装液氨时,因罐车软管破裂造成液氨泄漏,并因静电火花起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轻度中毒。
事故直接原因:罐车软管破裂造成的,并因静电火花起火。
事故三:2000年浙江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17”液氨泄漏事故2000年12月17日0时50分,建德市新化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因合成液氨槽氨阀门进口中腔破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12人受伤。
直接原因:因该阀门破裂处周围最小壁厚仅2.3mm。
周围平均壁厚也只有3.7mm,因此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间接原因:该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
事故四:1988年湖北汉阳县氮肥厂“4.11”液氨泄露事故1988年4月11月晚8时,湖北汉阳县氮肥厂2号液氨贮槽液计玻璃管突然断裂,液氨溢出,现场一片白雾,视线不清,值班主任甲带氧气呼吸器进现场想关贮槽阀门堵漏,最后在墙角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一是液位计玻璃管安装不稳定,导致疲劳断裂,液氨溢出;二是现场抢救、指挥不当,监护措施不力,致使甲感到不适时,无力脱出现场。
事故教训:液位计安装应符合质量要求,应用高压板式液位计取代玻璃管式液位计,或采用磁性翻板液位计;到事故现场处理应有可靠救护设备,配戴氧(空)气呼吸器,救护应由两人同去,互相监护。
事故五:1987年安徽省毫州市化肥厂液氨贮槽“6 .22”爆炸事故1987年5月31日停车检修,至6月20日开车时,发现液氨数量不足,即向市蛋品厂借用液氨贮槽去太和化肥厂求援液氨。
21日运回740Kg,22日又去装790Kg,在返回途中,路经某乡农贸市场时,氨罐尾部冒出白烟,随后发生爆炸,把重74.4kg的后封头向后推出64.4m,直径0.8m、重约770Kg的罐体挣断4股八号铅丝组成的加固绳,冲断氨罐支架及卡车龙门架,摧毁驾驶室,挤死驾驶员,途中撞死3人后停在97米远处。
喷出的大量白色氨雾,87位农民灼伤中毒,汽车后部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庄稼被烧毁。
最后造成10人死亡19人有后遗症,47人中毒。
事故原因:一是液氨贮罐质量低劣。
①该贮罐全部焊缝均未开坡口,焊缝熔合面极小,焊接质量极差,X光探伤表明,焊缝全部未焊透;②封头冲刷问题严重,无直边,封头直径与焊体直径不相等,平均错边7.5cm,最大错边15cm,为允许值的10倍;③集油筒与筒体焊接角缝不合要求,开孔无加强,焊后未进行整体退火处理和探伤;④不经批准,随意将该罐由固定式改为移动式,作为液氨贮槽,没有徘气口,没有进氨口,每次充装时需卸下安全阀接上充氨接管,还要拧开压力表接头,充当放气口。
二是压力容器管理混乱。
该厂没有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该罐本系化肥厂所有,未办任何手续借给蛋品厂用,化肥厂失去1台设备,无人问津。
装液氨反而向蛋品厂打借条借用。
其他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充装液氨时对氨罐的技术检验等制度均没有,连危险品运输证和挂危险品标志都未办理。
驾驶员还酒后开车通过人员聚集场所。
.终于酿成这起化肥行业少见的特大事故。
事故教训:氨罐制造必须由持证单位进行,并按压力容器制造规定制造和检验;厂部要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查,不合要求的贮槽坚决停用;贮运液氨必须按规定进行;应按规定充装,严禁超装。
事故六:1983年河北省南皮县化肥厂“3.15”冰机带入液氨爆炸事故1983年3月15日由于合成工段氨冷器加氨过量,1名冰机操作工检查不细,未及时发现,以致大量液氨进入冰机气缸,又未及时处理,造成冰机气缸超压爆炸,该操作工被炸身亡。
冰机带氨水氨水带入冰机的危害和液氨带入冰机相似。
因氨水也不可压缩,少量带入时会发生响声,损坏活塞、活塞环和阀片,大量带人时会造成气缸超压而发生爆炸。
在小氮肥厂中已发生数起由于氨水带入冰机而引起气缸和顶盖爆炸的事故。
由于冰机带液氨可以从“结霜”中预先得知,而冰机带氨水则只能从声音和机声震动判断,故其事故的隐蔽比带液氨更大。
事故原因:一是由于冰机吸气量过大或氨冷器加氨量少,使气氨总管压力降得过低,吸收氨水泵压力较高,氨水送入气氨总管从而进人冰机;二是吸收岗位开停车不当,在开车或停车时,将氨水送入气氛总管。
事故七:1990年江苏省丰县化肥厂“7.21”氨水贮槽爆炸事故1990年7月21日,江苏省丰县化肥厂的氨水储槽为上下连体的筒体,中间用12mm钢板隔开,上部为浓氨水储槽,下部为稀氨水储槽。
由于浓氨水储槽顶盖被腐蚀穿孔,决定予以更换。
更换时,仅对浓氨水储槽进行了隔离置换,但系统未停车,位于其下部的稀氨水储槽仍在运行。
在新顶盖就位后,先焊接顶盖最高部位的放空管,3人在顶盖上操作,焊完后撬动顶盖找正时,突然发生爆炸,顶盖飞出,储槽中间的隔板翻转180。
后落人稀氨水储槽的槽内。
在槽顶盖上作业的3人均被炸死。
事故原因:一是该储槽下部的稀氨水储槽没有退出生产,稀氨水储槽的放空管口处敞开,开始曾用布遮盖,以防止火花掉入,但在固定副塔向槽内压液时,布脱落,未发现,在放空管周围形成可燃性气体,在上面动火时,火花落下便引爆了下部的氨水储槽;二是检修无专人负责,组织不落实;三是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只考虑上部浓氨水槽的隔离,没有考虑下部稀氨水槽的有效隔离。
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完善阀门等承压设备的采购、检验、入库、保养、领用的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
2.从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员工配置,制度建设,措施落实上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3.修订和完善企业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善通信设备,购置配置防护救援器具。
4.对液氨槽的隐患进行整改。
三、煤气事故案例事故一:2011年江苏常州中岳铸造厂“6.11”煤气中毒事故2011年6月11日上午9点15分左右,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的常州市中岳铸造厂在生产过程中,1名铸造工在冲天炉炉顶处理故障时发生煤气中毒,随后有5名工人及1名合同制消防员参与施救,由于方法不当,相继发生煤气中毒,共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
该起事故是一起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发生事故的中岳铸造厂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当天在生产过程中,1名铸造工到冲天炉顶部查看时不慎一氧化碳中毒跌入炉内,在厂长组织人员营救过程中,另有6人中毒,其中1名是消防员。
事故二:2010年河北武安普阳钢铁公司“1.4” 重大煤气泄漏事故2010年1月4日11时45分,河北普阳钢铁公司因江苏省南京三叶公用安装公司承建的煤气管道工程发生煤气泄漏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
次日8时40分,该公司提供事故死亡7人、伤9人。
河北普阳钢铁公司是一家钢铁产能600万吨、职工八千余人的特大型民营企业,中国企业五百强,是武安市的重点利税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