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20143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61
我院自己出版的教材和工程参考书主要有以下部分:
1.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基础,康锐,国防工业出版社
2.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王自力,国防工业出版社
3.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曾声奎,国防工业出版社
4. 可靠性与寿命试验,姜同敏,国防工业出版社
5. 可靠性数据分析,赵宇,国防工业出版社
6. 软件可靠性工程,陆民燕,国防工业出版社
7. 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吕川,国防工业出版社
8. 测试性测试分析与验证,石君友,国防工业出版社
9. 保障性设计分析与评价,马麟,国防工业出版社
10.安全型设计分析与验证,赵廷弟,国防工业出版社
11.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保证,付桂翠,国防工业出版社
12.软件验证与确定,刘斌,国防工业出版社
13.型号可靠性工程手册,龚庆祥,赵宇等,国防工业出版社
14.型号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规范,康锐,石荣德,肖波平,国防工业出版社
15.结构可靠性设计手册,刘文廷,国防工业出版社
16.型号可靠性工作实践范例,王自力,王维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7.系统测试性设计分析与验证,田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8.系统可靠性与维修的分析与设计,章国栋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教程,曾声奎,赵廷弟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机械产品可靠性分析与优化,张建国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1.现代质量工程,扈延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以上仅是部分教材,请根据你们的需要适当选择,大部分书在网上都可以买到,如果有困难,我可以帮助联系。
《可靠性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5080530课程名称:可靠性工程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RELIABILITY ENGINEERING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学分:1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测试技术与仪器开课时间:第八学期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刘品主编.《可靠性工程基础》修订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6月钟毓宁等编.《机电产品可靠性应用》.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年5月一、课程的教学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致使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从与时间无关的性能参数发展到与时间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即要求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尤其是我国加入WT0以后,机电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推行可靠性技术迫在眉睫。
可靠性工程基础课程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新知识的获取,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产品质量的全面认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可靠性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可靠性试验的类型、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可靠性工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一)本课程的主要章节第一章可靠性概论(1学时)可靠性基本概念,可靠性主要特征量及常用失效分布类型。
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2学时)可靠性框图的建立,串联系统,并联系统,混联系统,〃中取*表决系统,贮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一般网络的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是用来指导工程师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可靠产品的工具。
本手册集成了可靠性工程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运营的可靠性,使得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
第一章:概述本章节将介绍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的背景以及其在现代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可靠性工程的定义和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的概念也将在本章中讨论。
可靠性工程是指在产品设计的早期就考虑它们的可靠性,以确保它们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足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可靠性工程是一种跨学科的工程领域,它的关注点包括了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以及物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等领域。
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的指南,其中记录了可靠性工程的方法和工具。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期间培养可靠性思维,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用性。
第二章: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原理本章节将讨论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可靠性和保障度的定义,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一段指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
习惯上,产品在其设计寿命期内的可靠性都以其失效率来标识。
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
保障度是指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产品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保障度概念是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考虑了在产品失效后所需的维修时间,以及所需的备件数量。
稳定性是指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致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稳定性,需考虑对产品的环境、质量控制、性能测试和维护等因素。
可靠性工程技术手册中常用的可靠性分析工具包括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失效树(FT)以及可靠性数据分析。
第三章:可靠性设计本章节将探讨可靠性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可靠性设计的目标和策略,包括在设计早期考虑可靠性、选择可靠的材料和部件、设计并建立可靠的测试计划、以及使用可靠性分析工具等。
可靠性设计是指将可靠性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并采取措施来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期间具有足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