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第5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 格式:ppt
- 大小:542.00 KB
- 文档页数:31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 财政的职能主要有( )。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财政监督2.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
A. 公共产品B. 外部效应C. 信息不充分D. 自然垄断3.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分割性D. 排他性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 企业B. 国家C.家庭 D. 社会团体与组织5. 财政产生的条件有( )。
A. 社会条件B. 文化条件C. 经济条件D. 历史条件E. 政治条件6. 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是( )。
A. 海上灯塔B. 汽车尾气C. 企业对资源的配置D. 义务教育二、判断题1.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2. 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公共产品。
( )3. 税负不变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 )4. 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政治条件。
( )三、名词概念1. 财政2. 市场失灵3. 外部效应4. 公共产品5. 资源配置四、问答题1. 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表现。
2.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3.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4. 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 )。
A.政府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D.财政政策2.当产生( )的结果时,是因为购买性支出增加。
A.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B.社会生产萎缩C.资本的利润率降低D.国民收入增加3.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财政支出总量及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也增长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也下降C.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D.绝对量下降,相对量增长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运行模式是( )。
第1套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分割性D. 排他性2.财政用于文教科卫方面的支出属于( )。
A.补偿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3.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农民自身B.商业银行C.社会力量D.国家财政4. 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存款 B.国债 C.税收 D.罚款5.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设立偿债基金B.依靠财政盈余C.通过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6. 我国的预算体系由( )组成。
A. 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B. 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 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D. 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7.按预算的编制方法的不同,国家预算可分为( )。
A.零基预算B.增量预算C.复式预算D.单式预算8. 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
A.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 扩张性财政政策C.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财政政策9.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主体,包括( )。
A.国家税务局B.海关C.地方税务局D.代扣代缴单位10.整个税收征管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
A.税务登记B.纳税申报C.税款征收D.税务检查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括号里标√或×)1. ( )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 ( ) 通常在经济衰退阶段,转移性支出会自动降低。
3. ( )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政府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4. ( ) 财政收入规模与财政支出规模密切相关,但在变化趋势上一般不具有一致性。
5. ( ) 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发行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第一二章:单项选择1.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B )A.纯公物品B.混合物品C.私人物品D.以上都不是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B )。
A.花园B.国防C.教育D.私人住宅3、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B )。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C )。
A.公务员的工资B.法院法官的工资C.企业职工的工资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5.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C)A 生产力的发展B 剩余产品的出现C 国家的产生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6 .把财政思想上升到理论进行论述,使财政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A)B凯恩斯C萨缪尔森D马斯格雷夫7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BA 财政平衡政策B 财政结余政策C 财政赤字政策D 略有赤字政策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 A )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B.计划失灵C.GNPD.GDP9、如果政府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 B )。
A.物价水平下降或就业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或就业增加C.就业机会减少或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10、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在近期内应( B )。
A.公平优先,兼顾效率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牺牲公平以实现效率- D.牺牲效率以实现公平三、多项选择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ABCD )。
A.垄断B.公共物品C.外部效应D.信息不充分E.无形之手2、经济稳定包含(ABC )多重含义。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D.发展E.增长3、一般来说,下列(CDE)是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又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财政与税收》课程练习题《财政与税收》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①企业②国家③家庭④社会团体与组织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①生产环节②分配环节③交换环节④消费环节3.( )形式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①财政分配②信贷分配③价格分配④工资分配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③实现国家职能④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5.主张“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国家财政”的观点是()①国家分配论②价值分配论③国家资金运动论④社会共同需要论5.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6.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7.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 )①私人产品②混合产品③公共产品④集体产品8.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的是( )①海上灯塔②汽车尾气③企业对资源的配置④义务教育9.下列那一项不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①充分就业②税负不变③物价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10.马斯格雷夫的财政三职能包括( )①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稳定经济②配置资源、监督管理、稳定经济③配置资源、收入分配、稳定经济④配置资源、监督管理、维护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有()①社会条件②文化条件③经济条件④历史条件⑤政治条件2.奴隶制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是()①战争②王室费用③祭祀④兴修水利支出⑤纳贡支出3.下列属于产生正外部性的例子有( )①知识或发明的产生②河水污染③对传染病的预防④滚滚浓烟⑤员工培训4.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政治作用和经济作用在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有( )①反对垄断,鼓励竞争②维护经济稳定③克服外部性④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⑤促进社会公平5.综合现有的政府失灵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存在,政府失灵的表现和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垄断②政府决策失效③“寻租”④投票悖论⑤政府决策执行失效5.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有( )①个人的初始禀赋差异②垄断③劳动能力的丧失④商业欺诈⑤产品品质6.财政职能是指财政的内在功能与职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财政职能包括:( )①维护国家②配置资源③分配收入④稳定经济⑤监督管理三、名词解释题1.财政2.社会总产品3.国民收人4.外部性5.帕累托最优6.价格分配四、简答题1.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2.简述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