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41
产汇流计算-图文第七章流域产流、汇流计算研究内容:流域产流机制及产流计算方法;流域汇流原理及汇流计算方法。
研究目的:通过产流计算,由设计暴雨过程推求设计净雨过程;通过汇流计算,由设计净雨过程推求设计洪水过程。
如第二章所述,流域降雨形成径流的过程可分为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
本章讲述流域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
产流计算是扣除降雨的各种损失,推求净雨过程的计算;汇流计算是利用净雨过程推求径流过程的计算。
第一节降雨径流要素的分析计算一、降雨特性分析降雨特性通常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面积、降雨中心、降雨分布等要素,已如前述。
天然降雨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流域上如有若干个雨量站,对于一场实际降雨,各站的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会有所不同。
(一)单站降雨特性分析1.降雨强度过程线时雨强为纵坐标,相应时间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图7-1,2线),称为瞬时雨强过程线。
2.降雨量累积曲线降雨过程也可用降雨量累积曲线表示。
降雨量累积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是自降雨开始时起到各时刻的累积雨量(图7-1,3线)。
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坡度即是该时刻的瞬时雨强,而某一时段的平均坡度就是该时段内的平均雨强。
3.降雨强度~历时曲线用降雨强度过程线可以分析绘制降雨强度~历时曲线。
统图7-1某雨量站一次降雨过程线及累积雨量曲线计降雨强度过程线中各种历时1—时段平均雨强过程线;2—瞬时雨强过程线;3—累积雨量过程线的最大平均雨强(图7-2,a),以最大平均雨强为纵坐标,相应历时为横坐标即可点绘出降雨强度~历时曲线(图7-2,b)。
由图7-2(b)可以看出,降雨强度~历时曲线是一条下降曲线,说明最大平均降雨强度随历时增长而减小。
时间(h)历时(h)图7-2(a)不同历时平均雨强统计示意图图7-2(b)雨强~历时曲线(二)流域降雨特性分析1.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水文计算往往需要推求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流域平均雨量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和等雨量线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