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07
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考试范围参照书目
第 2 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河流与流域;降水、下渗、蒸发散、径流观点。
第 3 章水文信息收集与办理;测站与站网;降水观察、水位观察、流量测试泥
沙测试及计算;
第 4 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流域降雨径流因素计算;蓄满产流计算;流域汇
流计算;河流汇流计算。
第 5 章水文预告;短期洪水预告;水文预告精度评定
第 6 章水文频次计算;有关剖析
第 7 章设计年径流剖析及径流随机模拟;拥有长久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拥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缺少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枯水径流量剖析计算
第 8 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洪水资料的剖析办理;设计洪峰流量及洪量
的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制定;设计洪水的地域构成;
第 9 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设计面暴雨量;设计暴雨时空分派的计算;
可能最大降水计算;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参照书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主编:詹道江、徐朝阳、陈元芳,中国水利水电第一版社, 2010
1 / 1。
第四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第一节概述根据第二章的论述,由降雨形成流域出口断面径流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为了进行定量阐述,将这一过程概化为产流和汇流两个阶段进行讨论。
实际上,在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产流和汇流过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这里提到的所谓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并不是时间顺序含义上的前后两个阶段,仅仅是对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概化,以便根据产流和汇流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分别进行计算。
产流阶段是指降雨经植物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过程.降雨扣除这些损失后,剩余的部分称为净雨,净雨在数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径流量,净雨量的计算称为产流计算。
由流域降雨量推求径流量,必须具备流域产流方案。
产流方案是对流域降雨径流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可以是数学方程也可以是图表形式。
产流方案的制定需充分利用实测的流域降雨、蒸发和径流资料,根据流域的产流模式,分析建立流域降雨径流之间的定量关系。
汇流阶段是指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河网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过程。
由净雨推求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称为汇流计算。
流域汇流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净雨经地面或地下汇入河网的过程称为坡面汇流;进入河网的水流自上游向下游运动,经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过程称为河网汇流.由净雨推求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必须具备流域汇流方案。
流域汇流方案是根据流域净雨计算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应根据流域雨量、流量及下垫面特征等资料条件及计算要求制定。
就径流的来源而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是由地面径流、壤中流、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组成的,这四类径流的汇流特性是有差别的.在常规的汇流计算中,为了计算简便,常将径流概化为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水源。
地面径流和壤中流在坡面汇流过程中经常相互交换,且相对于河网汇流,坡面汇流速度较快,几乎是直接进入河网,故可以合并考虑,称为直接径流,但在很多情况仍称为地面径流。
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合称为地下径流,其特点是坡面汇流速度较慢,常持续数十天乃至数年之久.目前,在一些描述降雨径流的流域水文模型中,为了更确切地反映流域径流形成的过程,采用了三水源或四水源进行模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