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重点: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 格式:doc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5
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专题讲解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总论:⑴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的发展)→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⑵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⑶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17世纪到19世纪初: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⑴背景: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⑵主要事件有:①、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②、1791—1818年海地革命(杜桑·卢维杜尔);③、1815—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后引退);④、葡属巴西独立。
⑶性质:反对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⑷特点: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的不同,两者虽然都完成了独立,但后者并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后来的发展也不同。
2、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中期)⑴背景: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
殖民主义者与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在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亚洲各国民族矛盾激化。
⑵性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⑶五次大起义:爪哇人民反荷起义、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⑷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⑸特点: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是旧式的民族运动。
高一历史13课手写知识点作为高一学生,历史课程是我们所必修的科目之一。
历史课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培养我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高一历史的第13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用手写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1. 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于1979年,是伊朗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 这次革命推翻了伊朗的蒙哥王朝,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 革命由伊斯兰教的精英组成的民众运动发起,旨在建立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
2.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是由苏联1999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一系列冲突。
- 苏联试图支持阿富汗共产党政权,但遭到了阿富汗民兵和外国势力的抵抗。
- 这场战争持续了9年,对阿富汗和周边地区造成了广泛的破坏。
3. 冷战的结束:- 冷战是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一场全球意识形态冲突。
- 冷战于1991年结束,主要原因是苏联的解体和共产主义体制的崩溃。
-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以及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开始。
4.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始于1978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点。
- 这一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交流的扩大。
-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国际组织。
- WTO成立于1995年,取代了之前的关贸总协定(GATT)。
- WTO的目标是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规范国际贸易规则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6.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强调市场自由和私有财产。
- 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主张社会公有制和平等分配。
- 这两种体制在经济组织、资源配置和社会政策上存在根本差异。
通过手写整理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同时,手写的过程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和思维能力。
第3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亚洲的觉醒(民族民主运动)1、历史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 经济结构 :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② 社会结构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 ;※ 点拨 :资本主义的成长,使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成为亚洲觉醒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原因 ;(3)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入,亚洲国家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 ;2、“亚洲觉醒”的含义(1)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民族意识觉醒 ;反帝性 ;(2)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意识觉醒 ; 反封建性 ;(3)旧式农民战争逐渐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 ;4、亚洲觉醒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6、印度1905~1908年民族解放运动 ;(1)历史背景 :① 国内背景 :19世纪下半期,印度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 组织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 印度国大党 ;(亚洲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 ☆ 要求实现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 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运动概况 :① 兴起 :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 ;② 领导 :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 ;☆ 主张 :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 ;☆ 要求 :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 ;③ 斗争 :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 直接原因 :英国殖民当局逮捕提拉克 ;☆结果:罢工工人同军警☆认识:成为20世纪初印度反斗争的高潮;☆意义:标志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④斗争形式: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历史背景: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武装起义为主;4、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特点(1)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并且主要发生在非洲北部);(2)领导阶级是旧式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3)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4)成果不一,有的取得完全胜利,有的失败,沦为殖民地;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1、独立后的拉美社会(1)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盛行;(2)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大地主的军事独裁专制);(3)文化思想:天主教仍保持着传统的影响;2、历史背景(1)大地产制和考迪罗制,严重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反封建性(2)军事独裁者投靠、勾结外国势力,使得帝国主义势力重新渗入拉美,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反帝性3、典型事件: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910年至1917年;(2)历史背景①独立后的墨西哥长期混乱;②迪亚斯30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后台:美国支持;代表:大地主、天主教会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投靠美帝国主义;对内:采取压榨和镇压政策;※点拨:迪亚斯的反动统治,激起了墨西哥人民的强烈不满,激化了矛盾;。
2008年第11期兰州学刊N o.112008总第182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ra.l N o.182 #历史研究#土耳其与伊朗伊斯兰革命杜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伊朗与土耳其两国都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性大国。
因而两国关系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1979年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王朝在伊朗的统治。
两国在此之前的密切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伊朗新政权建立后实施了较为激进的伊斯兰化的外交政策。
虽然伊朗的外交政策带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土耳其政府在伊朗革命不久便迅速承认了霍梅尼政权。
土耳其还以克制的态度对待伊朗的激进政策。
并且拒绝与美国一道制裁伊朗。
总体上来看,两国关系在伊朗革命的危机当中平稳度过,而且为土耳其政府在随后的两伊战争中的中立政策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霍梅尼;伊朗;土耳其;关系[中图分类号]K1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5-3492(2008)11-0132-02作者简介:杜军,男,宁夏隆德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史。
一、伊朗伊斯兰革命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一)霍梅尼政权对外政策的伊斯兰化1979年伊朗爆发了以霍梅尼为宗教领袖的伊斯兰革命。
腐朽没落的巴列维王朝在声势浩大的革命面前摇摇欲坠。
不久,于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从此,伊朗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后,霍梅尼利用自己作为革命最高领袖的威望和地位建立国家政治、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制度,在国内推行/全盘伊斯兰化0的政策。
这项政策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领域的伊斯兰化。
伊朗/外交政策伊斯兰化体现为激进的第三世界主义和伊斯兰主义,即所谓-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
0[1]霍梅尼政权将美国视为/大撒旦0,是伊斯兰民族的压迫者和敌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被伊朗视为异己,伊朗执政党伊斯兰共和党在党纲中将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0。
世界历史《第二册》复习题资料1.材料一:1917年11月8日《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
⑴材料中的“自己”指哪个阶层?“临时政府”是通过什么革命推翻的?⑵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负责保证“真正”的革命秩序的?结果怎样?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象征着什么?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的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革命的胜利为什么开辟了人类功史新纪元?⑷材料的引文的发布机构是什么?⑸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府?它为什么被推翻?⑹工兵代表苏维埃是什么性质的政权?答:⑴无产阶级;俄国的十月革命。
⑵苏维埃俄国同德国和奥匈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分配给农民使用;1918年3月把着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俄共(布)领导苏俄人民加强红军建设,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进一步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结果:1920年底取得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⑶象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领导人:列宁;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政权: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过去的一切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
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薜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⑷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⑸资产阶级政府;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与妄图用战争来消灭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第六专题亚洲的崛起考点1亚洲革命风暴一、起因19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四、意义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考点2亚洲的觉醒一、起因19世纪末2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1、朝鲜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一、鸦片战争英国发动(1840—1842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①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争;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世界史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一、(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同步)早期殖民活动:1.葡萄牙以点为主:(1)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取了大量财富。
(2)以亚洲为主:到16世纪早期,已控制了欧洲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
它侵占马六甲、又侵占“香料之国”摩鹿加群岛。
1553年,又入居中国澳门;在美洲:1500年,巴西。
2.西班牙以面为主:(1)(劳动力)贩奴+ (粮食)庄园→金银(目的)(2)以美洲为主:美洲土著居民印地安人种族几乎灭绝,黑奴贸易使非洲土著劳动力锐减;在亚洲:菲律宾。
3.(影响)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1)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2)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3)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为了把拉丁美洲殖民地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
)1.一个开始标志:(法属)海地:杜桑•卢维杜尔(利用拿破仑革命)1791年爆发起义,1804年独立。
2.两个阶段:第一高潮:1810-1815利用拿破仑1810年征服西班牙,西属拉美人民开展民族独立运动;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西班牙王室复辟;到1815年,各地的独立政权大多遭到镇压。
第二高潮:1816-1825英美干涉,1823《门罗宣言》。
3.三个中心:1810年墨西哥:伊达尔哥领导墨西哥人民争取独立(“多洛雷斯呼声”)。
1816年维内瑞拉:玻利瓦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阿根廷:圣•马丁阿根廷、秘鲁、智利。
1822年,为了统一独立运动力量,打击西班牙军队,圣马丁主动引退,军队交由玻利瓦尔统一指挥。
4.四个意义:5.背景:根本原因:拉美社会的发展受到殖民主义的阻碍。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2课时)一、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本单元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时期。
教师先要求学生按世界史的四大线索进行归纳,然后教师点拨分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列强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2)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掀起反殖、反封的新高潮。
(3)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第二国际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4)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开始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二、主干知识整合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注意比较)(1)经济发展。
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美国、德国的垄断最为突出,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各国不平衡加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下降,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经济也有较快发展。
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2)政治发展。
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政治领域的变化:首先,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及其政治干预能力的增强,国家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强,垄断资本家也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其次,以比较健全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
第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是比较典型的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同时,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的国家,如俄日。
2.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注意前后比较)(1)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强和殖民统治的加深,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客观上又使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步壮大,成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详细教案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觉醒”一节内容,请问:性质(学生: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事件:(学生: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导入]在开始讲课前,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们知不知道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据考古学家证实至少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就有了战争。
关于战争是最早记载是BC2800年,从那一年到今天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有人作过统计,发现没有战争记载的竟然只有一年,但是1914年以前的战争都是局部的、区域性的。
而1914年爆发的则是一场灾难空前的世界性的大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授]材料:学生生阅读,老师解释何为热兵器,何为冷兵器(热兵器即火枪和火炮为代表的大多需借助火药作为能源的武器,威力巨大,只要掌握操作就可使一个小孩变成“万人敌”。
在其前的数千,乃至上万年间,冷兵器一直是唯一的作战工具,以刀、剑等为代表。
)由材料可见:战争是残酷的,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发生战争呢?为何要爆发世界大战呢:见书本的第一个标题: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矛盾。
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又有哪些矛盾呢?我们一起来看材料:材料一可见,经济增长速度有快有慢,经济实力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材料二可得出,政治民主化发展不平衡,一、二总的来说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可得出,工业或经济实力与所占的殖民地不成正比,也就是出现了倒挂现象。
于是产生了矛盾,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指出三对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通过刚才材料可知:根源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基本矛盾三个问题要求同学们作好笔记!随着矛盾加剧,有共同利益或相同立场的国家便走在了一起形成军事集团,当时形成了两个直接对立的军事集团,再看第二个问题: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学生看书的时间为5分钟。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学习总结一、比拟印度和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1.一样点(1)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
(2)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3)在斗争中,人民群众都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2.不同点(1)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
(2)社会性质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土耳其是英法的半殖民地。
(3)斗争手段不同:印度主要是实行非暴力不合作的对抗斗争,土耳其是武装斗争。
(4)任务不同:印度人民是反帝斗争,土耳其是在反帝的同时还进展反封建的斗争。
(5)结局不同:印度反帝斗争暂时走向低潮,土耳其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共和国,开场了历史开展的新阶段。
(6)有无外援:土耳其革命得到苏俄的大力援助;印度无外力力量援助。
二、对“亚洲觉醒〞先驱的比拟三、亚洲觉醒时期的主要斗争类型、特点及重要意义1.类型(1)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人民的起义。
如中国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斗争、朝鲜义兵运动。
(2)资产阶级的改进运动。
如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3)资产阶级革命。
如中国的辛亥革命以及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2.特点(1)从性质上看,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鲜明性质。
在这一时期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旧式的农民起义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内容。
领导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提出了比拟明确的斗争纲领,举起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全新的旗帜。
(2)从形式上看,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集合,形成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广阔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洪流。
在斗争中,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党或革命团体,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纲领或口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从结果上看,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各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和妥协性,致使运动大多以失败告终。
第4课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教学目的一、学生掌握的知识:印度民族起义。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
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占西女王。
提拉克。
二、学生应认识:1.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积极向亚洲扩张,将亚洲纳入它们的殖民体系。
亚洲各国殖民化加深、民族矛盾激化,终于酿成了亚洲的反殖革命风暴,印度是最突出的代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
随着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亚洲掀起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3.占西女王、提拉克等人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强的民族意志和强烈的爱国王义感情。
三、能力培养:l.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及其新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联系;从印度民族运动参加阶层的分析、讨论爱国主义问题。
2.进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不是孤立现象,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必然反映;民族、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探讨。
导入新课: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
垄断资产阶级积极向外扩张,出现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高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侵略的加剧伴随着欧美各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了那些国家的落后。
亚洲是列强侵略的重点地区,而印度则又是英国侵略的主要对象。
1.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和掠夺十八世纪中期开始逐步蚕食印度。
到19世纪中期已占据了印度大约2/3的土地。
为了更好地控制印度,英国殖民者还招募了一些印度人进入殖民军队加以训练。
叫做“土兵”。
2.殖民侵略和掠夺的后果英国对印度的巧取豪夺,从印度榨取大量财富。
然后把这些财富运往英国本土,促成了英国工业的突飞猛进,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场”。
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小结第1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单元小结与测评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横] 主题一世界文明的早期发展 1 .四大文明古国2 .四大文明古国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低平,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 致河水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
3 .世界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垃展埃及更明的T 展\业强时期一势力曾jfi 到两河流域 西非文明扩展L 古巴比虹国.亚述帝国势力的延钟 嘛脐文明扩展1古代希胎人以移民方式扩大除■响披斯帝国~I 谷元价白。
妃,兴起于留明离原 而用iii 大帝国 ■:历山大羸怔,建立了跑暗欧 ------------ 1 ・一非一―的大帝国 孔镇帝国(孔雀帝国时期,佛较成为世界性泉教如丽N 电用国「丁 :洲,J 也%向 -------------- 1变我了一马的内湖岫上衣潘 西亚也朝法求■向东■向西、向南传播 致小宝血I 西亚由钺技术.如强到埃昂和济册等朝中睡中 起稣r •胖尼基的字理文字r 逐渐流行, 鼻本在东方泣牝为阿拉写字母.而传瑕成希__(腾=母和报丁字母加例交流桑汉?朝和野马帝国■通过髭瑞芝路, 型4J.双方有同接的短贺向文化交流古代文明呈现出至元发展格局人类文明的产生古把文明的务元特点I —|靠文片技展一L白套界的帚M文剪的交流主题二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波斯帝国⑴亚历山大东征①开始: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
②战果: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①消极意义: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积极意义: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的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键入文字]
高中历史复习重点: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高中历史复习重点: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一、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20世纪初伊朗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开明士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上层僧侣发动的君主立宪活动加强。
在俄国1905年革命影响下,
同年12月德黑兰、大不里士、设拉子等城市爆发了由僧侣领导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和罢工。
群众要求召开议会,制定宪法,斗争持续8个月。
②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在凯末尔领导下进行的。
1920年,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
国民议会,当选主席。
1923年,签订《洛桑合约》,十月,大民议会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安卡拉,凯末尔任主席。
凯末尔进行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凯末尔改革。
二、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朗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英俄两国控制的半殖民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