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79
正常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三种:雌二醇、雌酮、雌三醇。
雌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和一些性征的发育包括乳房、子宫,小剂量的雌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大量雌激素可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卵泡成熟时大量雌激素可激发LH排卵峰。
一)雌孕激素分类1、雌激素药物的分类:天然雌激素:雌二醇类有戊酸雌二醇,还有17β雌二醇,结合雌激素就是倍美力。
合成雌激素有两类:甾体类有乙炔雌二醇,非甾体类己烯雌酚、尼尔雌醇。
2、孕激素分类:天然孕激素,合成孕激素:分为17羟孕酮衍生物和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
天然孕酮就是黄体酮,17羟孕酮衍生物如补佳乐和达英35都是属于醋酸环丙孕酮。
三种孕激素有什么区别?醋酸环丙孕酮有强的抗雄激素的作用,通过雄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抗雄激素,这是它的最大特性。
睾酮衍生物可能没有这种抗雄的作用。
三种孕激素的比较,无雄激素的活性,但是有首过效应,治疗剂量比较大,难耐受。
17羟孕酮衍生物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加强雌激素对血脂的有利影响。
克龄蒙是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戊酸雌二醇2mg前21天用,后10天醋酸环丙孕酮1mg。
一个周期完成,服药方便。
二)雌激素的应用。
雌激素应用目的:1缺雌激素的病人,2有些病人可能不缺雌激素,但是由于某些临床需要,要利用雌激素的特性解决临床上的某些问题。
第一个目的用在雌激素缺乏的病人,哪些疾病属于雌激素缺乏的疾病,闭经的病人缺雌激素,绝经的病人也缺雌激素。
另外药物引起的雌激素缺乏也需要补充,这三大类是临床上常需要用雌激素的。
第二类不缺雌激素,但是要用雌激素的某些功能解决某些问题。
比如功血的病人需要止血,还有人工内膜,这些不缺雌激素,但是需要用它的某些功能。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到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应该由卵巢来分泌,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分泌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的改变,来月经。
如果雌激素量大了之后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小剂量可能会促进垂体分泌,大剂量可能会抑制垂体分泌。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郭涛,韩字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
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
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第二时相,即围排卵期;第三时相,相当于黄体期。
药物的第一时相:为第1~6片(黄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05mg;第二时相:为第7~11片(白色),每片含炔雌醇0. 04 mg,左炔诺孕酮0. 075 mg;第三时相:为第12~21片(褐红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125 mg。
其配方与我国的单相复方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相比,每一个周期中三相片的孕激素用量减少近40%,避孕效果可靠,剂量低,能控制月经周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及减少撤药性出血,血脂在正常范围内[1],也可减少皮脂的分泌,对面部痤疮、多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相避孕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除避孕外,是临床调节月经周期、作为性激素治疗的良好选择。
1. 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每片含炔雌醇0. 035 mg,环丙孕酮2 mg。
该药的孕激素环丙孕酮是通过竞争雄激素受体而阻断雄激素作用的,是孕激素中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的。
除避孕外,该药还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特别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形成结节的痤疮(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表现。
治疗至少应持续6~9个周期才能显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停药后易于恢复排卵。
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一、简介
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性激素,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雌激素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雌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a:促进卵巢的发育和功能
b: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准备子宫妊娠
c:维持乳腺的正常发育
2、雌激素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a: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形成
b:维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强度
c: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a:保护血管的内皮层功能
b:降低血脂水平
c:调节血液凝固功能
三、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a: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b:雄激素缺乏症的治疗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2、扩张疗法
a:宫颈扩张
b:阴道扩张
c:乳房扩张
3、调节疗法
a:不孕症的治疗
b:月经失调的治疗
c: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四、附件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以下内容:1、雌激素的药品说明书
2、雌激素的临床试验数据
3、雌激素的治疗方案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替代疗法:指通过给予人体体外合成的物质来代替机体缺乏的天然物质,以达到某种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2、扩张疗法:指通过扩张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方法来治疗相关疾病或改善相关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3、调节疗法:指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来治疗相关疾病或改善相关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全文结束。
雌激素的临床特点及使用方式关于雌激素一、单纯雌激素类药物1、天然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结合雌激素2、半人工合成雌激素:戊酸雌二醇3、人工合成雌激素:尼尔雌醇,炔雌醇二、雌激素的给药途径:口服、经皮、经阴道、鼻腔。
1、口服雌激素的代谢特点:天然雌激素经消化道吸收,但易在肝内破坏,故口服效果远较注射差,经过微粒化处理后,目前有17β雌二醇口服制剂供临床使用。
人工合成雌激素:炔雌醇、炔雌醚或乙烯雌酚等在肝内破坏较慢,口服吸收效果好,作用较持久。
雌激素在血液中大部分与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也可与白蛋白非特异性结合。
部分以葡萄糖醛酸及硫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也有部分从胆道排泄并形成肝肠循环。
2、经皮的特点:采用透皮吸收技术研制而成,避免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小剂量、持续补充雌激素,达到治疗作用,对慎用情况中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有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需要激素治疗时,推荐应用经皮途径。
3、口服与经皮比较口服:肝脏首过效应,给药剂量较大,需要肝脏酶的参与,副作用增加;增加静脉血栓风险(OR=3.5);增加乳腺癌风险(OR1.38);增加胆囊疾病风险(RR1.74);每日服药,依从性差。
经皮: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较口服给药剂量显著降低。
副作用较低;降低静脉血栓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乳腺癌发生风险极低;胆囊疾病风险更低;无需每日服药,依从性好。
可能有皮肤过敏、皮疹、瘙痒、药片脱落等情况。
4、阴道用雌激素安全性1)对子宫内膜影响:低剂量短期应用,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小,使用3—6个月,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的发生率低,不必定期加孕激素对抗;长期应用:药物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加用孕激素的必要性、时机、剂量和方式等问题,尚待研究,宜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或适时行内膜活检。
2)对乳腺影响:经阴道用低剂量雌激素对乳腺癌发病率的远期影响未见报道。
现有资料提示阴道用低剂量雌激素,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及不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
雌激素(类激素)的临床应⽤及其毒副作⽤
临床上,由于⼥性⽉经不调(经期不准、⼦宫发育不全、功能性⼦宫出⾎、绝经期综合症),或者不孕症、回奶等等。
医⽣会使⽤雌激素类药物,如:⼄烯雌酚、黄体酮类,长期使⽤雌激素会对治疗者产⽣药物的毒副作⽤,如:恶⼼、呕吐、厌⾷、视⼒下降、体型肥胖,严重的会导致⼦宫出⾎,肝肾功能减退。
由于雌激素的使⽤,替代了⾃⾝的激素分泌,⽽出现“满⽉脸、⽔⽜背”、体型臃肿、腹围增⼤,乳房及内脏下垂。
所以,在⼥性激素、性器官发⽣异常时,⾸先考虑采⽤中医中药调理和治疗。
有些药物说明书中,并未将激素的所有毒副作⽤罗列清楚,加之病⼈对药物的使⽤没有清醒的认识和知识,⼀旦出现药物临床得毒副作⽤时,将会使病⼈的机体免疫功能明显
下降。
性激素的的临床应用
性激素的临床应用
一、性激素概述
性激素是一类在人体内起调节性别发育和生殖系统功能的激素。
主要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分别由睾丸和卵巢分泌。
性激素不仅影
响性别发育和生殖功能,还对全身骨骼、心血管系统、代谢功能等
都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雄激素的临床应用
1:雄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睾丸功能不全、男性更年期综合
征等患者,常用药物有睾酮、地屈孕酮等。
2:睾丸激素治疗癌症:睾丸素在某些癌症治疗中具有抗肿瘤
作用,如睾丸素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1:雌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卵巢功能不全、女性更年期综合
征等患者,常用药物有雌二醇、醋酸雌二醇等。
2:避孕药物:常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通过抑制排
卵和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成,起到避孕作用。
3:雌激素治疗乳腺癌:在某些乳腺癌治疗中,通过抑制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数据、图表、病例报告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雄激素:指睾丸分泌的激素,包括睾丸酮等。
2:雌激素:指卵巢分泌的激素,包括雌二醇等。
3:替代疗法:指用药物替代体内缺乏的激素,以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4:更年期综合征: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
雌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种类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雌二醇和雌酮,人工合成品有已烯雌酚.炔雌酮.炔雌醚等。
[作用]1.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地发育和成熟;使子宫内膜增生,在孕激素的协同下使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变化,形成月经周期;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阴道上皮增生,浅表细胞角化。
2.小剂量时能促进垂体前叶催乳激素分泌,促使泌乳。
较大剂量时,可以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排卵;对抗雄激素的作用;干扰催乳素的作用,抑制泌乳。
3.有促进骨质致密的作用,增加骨质钙化,加速骨骺愈合。
4.可使胰岛素的水平升高,但葡萄糖的耐量下降,促进胆固醇的降解和排泄,因而降低血中胆固醇;促进正氮平衡;直接促进子宫和肝脏合成蛋白。
[给药途径和分布.排泄]口服吸收迅速,也可以通过皮肤.粘膜.皮下.肌肉等途径吸收。
主要在肝脏缓慢代谢,其代谢物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物,从尿和胆汁中排出,也存在肝肠循环。
[用途]1.治疗绝经期综合症: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用雌激素抑制促性腺的分泌而使其症状减轻。
2.治疗子宫发育不全.闭经或月经过少:可与孕激素配合使应用。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适当合用孕激素以调整月经周期。
4.治疗乳房胀痛和回乳(配合VE应用):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乳汁分泌,缓解胀痛。
5.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和女阴干枯。
6.治疗前列腺癌和青春期痤疮。
7.用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药用激素种类和用法]*已烯雌酚(已菧酚)片剂:0.5mg,1mg,2mg。
一次0.25~1mg,一日0.25~6mg。
注射剂:0.5mg/1ml,1mg/1ml,2mg/ml。
一次0.5~1mg,一日0.5~6mg,肌肉注射。
*已烷雌酚(人造雌酚)片剂:1mg,5mg。
一日3次注射剂:3mg/1ml,5mg/ml。
一次1~5mg,一周2~3次,肌注。
*炔雌醇(已炔雌二醇):(性状与稳定性)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郭涛,韩字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
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
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第二时相,即围排卵期;第三时相,相当于黄体期。
药物的第一时相:为第1~6片(黄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05mg;第二时相:为第7~11片(白色),每片含炔雌醇0. 04 mg,左炔诺孕酮0. 075 mg;第三时相:为第12~21片(褐红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125 mg。
其配方与我国的单相复方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相比,每一个周期中三相片的孕激素用量减少近40%,避孕效果可靠,剂量低,能控制月经周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及减少撤药性出血,血脂在正常范围内[1],也可减少皮脂的分泌,对面部痤疮、多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相避孕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除避孕外,是临床调节月经周期、作为性激素治疗的良好选择。
1. 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每片含炔雌醇0. 035 mg,环丙孕酮2 mg。
该药的孕激素环丙孕酮是通过竞争雄激素受体而阻断雄激素作用的,是孕激素中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的。
除避孕外,该药还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特别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形成结节的痤疮(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表现。
治疗至少应持续6~9个周期才能显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停药后易于恢复排卵。
各种性激素来源及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绒促性素的临床应用一.女性激素:1.雌二醇: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先经LH刺激卵泡内膜分泌睾酮,再经颗粒细胞在FSH刺激下转化为雌二醇,即“双细胞双促性素作用模式”。
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也有分泌。
2.雌三醇:在胎儿的里生成的,在肝脏里经16α羟基化后,在胎盘里芳构化而成为雌三醇。
3.孕酮:卵巢黄体分泌。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5.催乳素、FSH、LH:垂体前叶。
二、男性激素:1.睾酮:95%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5%由肾上腺分泌。
2.雌二醇:睾酮在FSH作用下生成雌二醇。
(其余同女性)临床应用:1.雌激素1.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妇女,雌激素分泌下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升高,引起平衡失调,导致绝经期综合征。
雌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减轻症状。
2.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修复出血创面,中止不规则出血。
与孕激素配伍应用,可调整月经周期。
3.替代治疗卵巢功能不全、闭经、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患者,以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与孕激素合用,可形成人工月经周期。
4.乳房胀痛部分妇女停止授乳后,发生的乳房胀痛,可用大剂量雌激素制剂抑制乳汁分泌,解除胀痛。
5.晚期乳腺癌绝经期5年以上的乳腺癌可用雌激素治疗,缓解率可达40%左右。
绝经期以前的患者禁用,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雄激素分泌减少,同时有抗雄激素作用,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7.痤疮(粉刺)多见于青年男女,因过多的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引起皮脂腺堵塞所致,故可用雌激素治疗。
8.骨质疏松绝经期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可用雌激素与雄激素合并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9.其他老年性阴道炎及女阴干燥症,局部应用雌激素也有效。
与孕激素合用,可避孕。
2.孕激素1.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成熟和脱落,引起子宫出血时,应用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协调一致地转为分泌期,故可维持正常的月经。
雌激素的临床应用(二)引言概述:
雌激素是一类重要的性激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雌激素的临床应用为主题,分别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乳腺癌、静脉血栓和皮肤衰老五个方面,探讨雌激素的具体应用和作用机制。
正文:
一、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1. 缓解热潮红和出汗症状
2. 改善情绪和睡眠障碍
3. 保护心血管健康
4. 预防骨质疏松症
5. 提高生活质量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
1.减少骨质流失和骨折风险
2.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
3.促进骨组织修复和骨形成
4.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5.应注意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三、治疗乳腺癌
1.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
2.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3.考虑卵巢功能抑制和雌激素拮抗剂的联合治疗
4.便捷的口服药物和副作用控制
5.定期随访和评估疗效
四、治疗静脉血栓
1.抗凝治疗前的评估和选择
2.雌激素的联合使用和风险评估
3.具体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4.治疗期间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5.紧急情况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治疗皮肤衰老
1.雌激素对皮肤的生理影响
2.改善皮肤水分和弹性
3.抑制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
4.减少皱纹和改善皮肤光泽
5.选择合适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总结:
雌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
通过对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乳腺癌、静脉血栓和皮肤衰老五个方面的介绍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雌激素,从而提高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伴随着雌激素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评估和控制。
雌激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雌激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激素,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雌激素的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月经周期调节、维持性功能和骨密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的性器官发育和维持性功能,调节女性月经周期和排卵,维持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还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和骨骼健康。
此外,雌激素还能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对记忆力、情绪和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来了解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由于雌激素在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雌激素可以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绝经后症状等。
通过补充雌激素,可以调节女性月经周期、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适症状,以及缓解绝经后的热潮红、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
其次,雌激素还可以用于女性的避孕和计划生育。
常见的避孕药物中就包含了雌激素,它可以抑制卵巢的排卵,达到避孕的效果。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用于男性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雌激素能促进阴茎勃起和维持,改善勃起功能障碍。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雌激素的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雌激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雌激素的新应用。
首先,雌激素可以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由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骨质疏松,而补充雌激素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其次,雌激素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等。
雌激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减轻病情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雌激素作为重要的激素之一,在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