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481.86 KB
- 文档页数:1
一、填空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范畴是油气藏及其形成与分布。
2.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流体、储集层和盖层、圈闭。
3.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包括碳、氢。
4.石油馏分中汽油的馏程为35-190℃,柴油的馏程为260-320℃。
5.石油组分包括烃(烃包括饱和烃和芳烃)和非烃(包括胶质和沥青质)。
二、名词解释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狭义的天然气指地壳上部存在的各种天然气体,包括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油田水:广义油田水: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油田水: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三、简答1.高硫原油和低硫原油的区别高硫原油:S%>1%低硫原油:S%<1%2.高氮原油和低氮原油的区别高氮原油:N%>0.25%低氮原油:N%<0.25%3.轻质油、中质油、重质油、超重油的区别相对密度:轻质油:小于0.9 中质油0.9~0.93 重质油0.93~0.98 超重油/天然沥青:大于0.98 4.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区别5.干气和湿气的区别干气:C2+<5% 湿气:C2+>5%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盖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储集层:具有连通孔隙、能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
盖层: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存油气,是因为具备了两个特征:孔隙性(指储集层内孔隙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它直接决定岩层储集油气的数量)和渗透性(控制了储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孔隙度: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来表示,孔隙度可以分为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孔隙:广义:岩石内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空间(孔、洞、缝)。
狭义:岩石内除裂缝之外的各种空间(孔)。
*裂缝:岩石因破坏作用而产生的面状孔隙(裂隙)。
*总孔隙度:也称绝对孔隙度(Φt),是指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Vt)与岩石体积(Vb)的比值。
课程号: 0601111 《层序地层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评分标准、参考答案考试形式:开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论述地震相分析中的形态标志:名称,特征与地质意义。
(20分)通过研究地震相单元的外部几何形态及其空间展布,可以了解总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地质背景。
外部几何形态可以分为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形和充填型等等。
(3分)1.席状(或板状) (2分)席状反射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于平行,厚度相对稳定,一般出现在均匀、稳定、广泛的前三角洲、浅海口、半远洋和远洋沉积中。
2.席状被盖 (2分)反射层上下界面平行,但弯曲地盖在下伏沉积的不整合地形之上,它代表一种均一的、低能量的、与水底起伏无关的沉积作用。
席状披盖一般沉积规模不大。
往往出现在礁、盐丘、泥岩刺穿或其它古地貌单元之上。
3.楔状 (2分)也是常见的外形之一,其特点是在倾向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厚,而后地层突然终止,在走向方向则常呈丘状。
楔状代表一种快速 、不均匀下沉作用,往往出现在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大陆斜坡侧壁的三角洲、浊积扇、海底扇中。
4.滩状 (2分)其特点是顶部平坦而在边缘一侧反射层的上界面微微下倾。
一般出现在陆架边缘、地台边缘和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5.透镜状 (3分)特点是中部厚度大,向二侧尖灭,外形呈透镜体。
一般出现在古河床、沿岸砂坝处,有时在沉积斜坡上也可见到透镜体。
6.丘形 (3分)丘形的特点是凸起或层状地层上隆,高出于围岩。
上伏地层上超于丘形之上,大多数丘形是碎屑岩或火山碎屑的快速堆积或者生物生长形成的正地形。
不同成因的丘形体具有不同的外形。
根据外形上的差别,可以分为简单扇形复合体或复杂扇形复合体(如水下扇、三角洲朵叶)、重力滑塌块体、等高流丘、碳酸盐岩岩隆(礁和滩)。
7.充填型 (3分)充填型主要特点是充填在下伏地层的低洼地形之上。
根据外形的差别可划分为河道充填、海槽充填、盆地充填和斜坡前缘充填等等。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绪论基本知识: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基本知识:1.石油2.生物标志化合物3.油气显示4.石油旋光性5.石油荧光性6.石油凝固点7.石油的馏分8.湿气和干气 9.非伴生气 10.气顶气 11.气藏气 12.固态气水合物 13.煤层气14.伴生气15.凝析气 16.天然气(狭义) 17.非常规气藏 18.底水和边水19.油水的矿化度20.油田水 21.油矿物 22.油气苗 23.同位素效应 24.同位素类型曲线25.同位索分馏作用思考问题:1.简述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2.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3.蒂索和怀特(1978)提出的石油分类。
4.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5.油田水的分类(Sulin,1948) 。
6.油田水的来源。
7.油田水的产状。
8.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9.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碳氢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基本知识:1.束缚孔隙2.渗透性储集层3.孔隙结构4.相对渗透率5.有效孔隙度6.流体饱和度7.有效渗透率 8.储集层(岩) 9.合油气层 10.储集模式 11.圈闭盖层 12.盖层的自封闭13.区域盖层 14.盖层的微渗漏 15.盖层 16.闭合度 17.油气柱高度思考问题:1.简述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成因。
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3.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几种类型?4.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5.如何评价储集岩的物性?6.如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7.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砂岩储集性的成岩后生作用有哪些?9.影响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因素有那些?10.沉积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的不均一性有几种类型?11.成岩后生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成岩后生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其他岩类储集层有哪些岩类?12.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如何评价盖层的好坏?13.盖层的封闭机制。
14.盖层的岩石类型。
考试方式:闭 卷时 间:120分钟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系题 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A卷1. 油气差异聚集2. 天然气水合物3. 生物标志化合物4. 生油门限5. 滚动勘探开发6. 深盆气藏7. 次生油气藏8. 含油气盆地二、填空(28分)1. 石油的荧光性取决于 ,石油中 不具有荧光性。
石油具有旋光性的原因是 。
(2分)2. 烃源岩是指 ;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主要地化指标类型包括 、 、 等。
(2分)3. 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 ,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沉积因素有、 、 、 等。
(2分)4.区域性盖层是指 的盖层。
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 、 、 、 等。
(3分)5. 驱使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有 、 、、 等。
(2分)6.某盆地存在A、B两套暗色泥岩层,有机质类型均为Ⅱ1型,R o 值分别为0.4%、2.3%。
目前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的天然气E、F,它们的甲烷含量分别为98%、91%,其δ13C1分别为-68‰、-31‰。
试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 类型,来源于层源岩;F为 类型,来源于 层源岩。
(2分)7.凝析气藏的形成,要求烃类物系中气体量 液体量,地温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 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 压力。
在右图中画出凝析气的分布范围(3分)8.不存在氧化作用的情况下,随着石油运移距离的增加,石油密度和粘度逐渐 ,裸露型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 。
(1分)9.油气输导体系是指。
优势运移通道是指 ,它控制着运移油气总量的绝大部分。
有效运移通道是指 。
(3分)10. 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形成和保存储量丰富的油气藏,取决于是否具备 、 、、 、 、 等成藏要素以及它们的时空配置关系。
这些要素可归结为四个成藏基本条件: 、 、 、。
(3分)11.含油气系统研究内容包括基本要素和动态过程两部分,动态过程包括: 、、 、 等 ;描述含油气系统特征的关键图件有:、 、 、等。
考试课程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 学时: 40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 30 分)1、石油2、储层3、盖层4、复合圈闭5、有效相渗透率6、含油气盆地7、原油氧化变质作用8、初次运移 9、生油窗 10、干酪根二、选择题(每题 1分。
25分)1、石油地质学诞生在 年。
a. 18591900b. 19011925c. 19491959d. 192619602、石油中碳和氢平均含量约为 。
a. 51%b. 67%c. 87.5%d. 97.5%3、陆相石油具有 特征。
a. 高蜡低硫b. 高蜡高硫c. 低蜡低硫d. 低蜡高硫4、海相石油δ 13 C 值一般 。
a. 小于29‰b. 大于29‰c. 等于27‰d. 大于27‰5、有效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 。
a. 小于 1b. 大于 1c. 小于 1.5d. 大于 0.956、石油中饱和烃含量与馏分比重之间关系一般为 。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线性关系7、若石油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含是为 20%,芳烃和 NSO 化合物含量为 19%,该石油属于 。
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8、石油的颜色通常是在 下观察确定的。
a. 反射光b. 折射光c. 透射光d. 偏光9、固态气水合物的产状属于 。
a. 凝析气b. 水溶气c. 伴生气d. 分散型气10、 干气中 C + 2 含量一般定义为 。
a. >5%b. >2%c. <5%d. <10%11、油田水(ClNa)/Mg>1 属于 。
a. 硫酸钠型b. 重碳酸钠型c. 氯化镁型d. 氯化钙型12、裂缝型储层抽象成立方体模型时,孔隙度(e为裂缝宽度,d为裂缝间距)为a. e/db. 2e/dc. 3e/dd. 4e/d13、储层中某流体相对渗透率变化范围 (注:md为毫达西)。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题库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1.石油地质学2.干酪根3.区域盖层4.生物标志化合物5.内陆裂谷盆地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
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a. 1859—1900年;b. 1901年-1925年;c. 1926年—1960年;d. 1961年—现今。
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75%—80%;b. 82%—83%;c. 85%—90%;d. 83%—87%。
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9%—11%;b. 11%—20%;c. 11%—14%;d. 21%—24%。
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a. 单调减少;b. 单调增加;c. 从增加到减少;d. 没有规律。
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b. 高硫低蜡;c. 高硫高蜡;d. 低硫低蜡。
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Ni/V大于1;b. V/Ni大于1;c. Ni/V等于1;d. V/Ni等于2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a. 氯化钙型;b. 氯化镁型;c. 硫酸钠型;d. 重碳酸钠型。
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e/d;b. 2e/d;c. 3e/d;d. e/(18d)。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2.孔隙结构3.测井相4.储集单元5.岩屑迟到时间6.裂缝性储集层7.可采储量8.油层有效厚度9.地温梯度10.井位校正1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地质特征;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_______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__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______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储量。
机密★启用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代码: 827 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
*:模拟。
地大期末考试试题### 地大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学中,地壳的厚度大约是多少?A. 5公里B. 10公里C. 20公里D. 30公里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内部圈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3.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橄榄石4. 地壳板块运动是由以下哪种力量驱动的?A. 重力B. 地幔对流C. 太阳辐射D. 月球引力5. 以下哪种岩石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A. 沉积岩B. 变质岩C. 火成岩D. 火山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地壳中最常见的三种矿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地壳板块运动产生的主要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和________。
9. 地壳的厚度在大陆部分平均为________公里,而在海洋部分平均为________公里。
10. 地壳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发散边界、________边界和________边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地壳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12. 描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板块构造理论对现代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
14. 分析地壳中矿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质资源开发的意义。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假设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0公里,计算地壳的总体积(假设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
16. 如果地壳板块每年移动5厘米,请计算100年内该板块移动的总距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试题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来制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1.石油:2•门限温度:3.相渗透率:4.地层圈闭:5.油气二次运移:6•油气聚集:7.二级构造单元:& CPE:二、问答题(共42分)1•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6分)2 •简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10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10 分)4 •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10 分)5 •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三、分析作图题(10分) 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
1•在平面图上有 A 、B 、D 三个圈闭,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 、Cb 、Cd 表示),圈出闭合面积(用斜线表示)。
2.计算每 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 、hb 、hd 表示)。
3•判断圈闭类型。
1—地层顶直构造等音线虹〕;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四、论述题(共24 分)6分)0123 IKn fc. . jfc —■…乂 鼻12.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12分)《课程名称》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2005 ─ 2006 学年 第 2 学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A 卷)注意:1、本试卷共 2 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固态气水合物: 2.门限温度: 3.有效孔隙度: 4.地层油气藏: 5.油气初次运移: 6.油气聚集带: 7.含油气盆地: 8.CPI 值: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与海相石油相比,陆相石油具有低芳香、含蜡量 、含硫量 、δ13C 值 的特征。
2.石油的烃类化合物(族)组成包括: 、 、 、 。
3.干酪根热降解过程中, 起着控制作用, 起补偿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寻找年轻的 盆地和古老的 盆地。
4.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指标有: 、 、 。
5.能作为盖层的常见岩石类型有: 、 、 。
6.根据地球动力学背景,含油气盆地可分为: 、 、 三大类型。
三、问答题(共40分)1.试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10分) 2.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
(10分)3.不整合油气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画出剖面图说明各类型特征。
(10分) 4.试述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适用条件、聚集特征及意义。
(10分)四、论述题(共26分)1.从油气运移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远景区。
(13分)2.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3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有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互相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的百分比,称为有效孔隙度。
4.地层油气藏: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中聚集了油气,称为地层油气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卷二)(考生注意:填空题可直接在试卷上作答,其余题目一律完成于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个小题,满分20分)1、石油2、储集层3、油气藏4、含油气盆地5、干酪根6、油气显示7、流体势 8、油田水的矿化度 9、生储盖组合 10、泥火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个空格,满分10分)11、从组成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来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及_______等三类储集层。
12、根据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13、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满分30分)14、简述底辟背斜与刺穿接触构造的区别和联系。
15、简述盖层的三种主要封闭机制。
16、简述烃源岩排烃过程中微裂缝的形成机理。
四、论述题(从以下3题中任选2题作答,每题15分,满分30分)17、试述石油成因的现代理论之要点。
18、试述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19、试论断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满分10分)20、图1为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分布的组合剖面模式图。
试根据图中所示:(1)指出代号分别为①,②,……,⑿的油气藏之类别(细分到小类);(2)确定圈闭形成的先、后顺序。
图1 渤海湾油气藏组合剖面模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卷二)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个小题,满分20分)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储集层:能够存储和渗滤流体(油、气 、水)的岩层。
3、油气藏: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
4、含油气盆地: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
5、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 : 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9.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12. 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2003——2007人文地理学2006——2007经济地理学2004环境与资源经济学2004,2006——2007地学遥感概论2004,2007地球化学2002——2004,2006——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海洋科学导论2007高等数学2000——2007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石油构造分析2004岩石学2004,2006——2007古生物地史学2002——2007地层学原理2004大学化学2004,2007生物化学2007理论力学2007环境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 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2002——2004结晶学与矿物学2007结晶学2002——2004,2006环境学基础2007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仪器分析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沉积环境与沉积相2005——2006分子生物学2004资源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土地资源学2004——2007土地利用规划2004,2006土地利用规划学2007土地经济学2003——2007(注:2006年试卷共2页,缺第2页)国土资源学2002——2003普通地质学2002——2007地球物理学基础2002——2004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海洋地球化学2004,2007海洋地质与资源2007海洋地质学2002——2007构造地质学2002——2004,2006——2007板块构造学2004矿床学2002——2004,2006——2007海洋沉积学2007应用沉积学2002——2004,2006——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矿产普查与勘探2002——2004,2006——2007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4石油地质学2002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3——2004,2006——2007石油构造分析2004C语言2002——2007地质学基础2002——2007地理信息系统2007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2002——2003地理信息系统(A)[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2004地理信息系统(B)[地学信息工程专业]2004,2006管理学原理2002——2007油层物理2002——2003油气(层)物理学2004,2006——2007煤田地质2004数据库原理2004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油钻井与完井工程2007气测井2004工程学院材料力学2006——2007结构力学2007土力学2002——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石油构造分析2004板块构造学2004测量平差2002——2007测绘学概论2007工程力学2002——2007(注:2002年的试卷缺页)岩体力学2004,2006——2007钻井工艺原理2005安全系统工程2002——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摄影测量学2005——2006地基与基础20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C语言程序设计2003——2007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2005——2007电子技术基础2002——2007勘查地球物理概论2006——2007工程地质学基础2002,2004——2006连续介质力学2004浅层地球物理概论2007地球物理学概论2002——2006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大气物理2007普通生物学2007生物化学2007遗传学2007细胞生物学2007分子生物学2004水文地质学2003——2007水文地质学基础2002环境学导论2002,2004,2006——2007环境评价与规划2007工程地质学2003——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板块构造学2004环境学原理2004——2007环境学概论2003——2004生态学2006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环境化学2004——2006水污染控制工程2005——2006珠宝学院工艺美术史2004,2006——2007首饰设计快题(徒手)2007普通地质学2002——2007计算机基础2004,2006——2007宝石学2005——2007结构素描2004——2005艺术史论2004,2006环境艺术2005环境艺术设计快题(徒手)2004——2005动画创作(徒手)2005高等数学2000——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无机化学2004——2007物理化学2002——2004,2006——2007分析化学2002——2007有机化学2002——2007材料学概论2002——2007高分子化学2006——2007应用矿物学2004,2006粉末冶金学2004材料晶体学2007晶体学2004,2006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程序设计2005——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地学遥感概论2004地图学2003——2004,2006——2007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史2007产品设计快题(徒手)2007机械设计2002——2005,2007数字电路2007电路、信号与系统2003——2007信号与系统200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自动控制原理2007机械制图2002——2003机械制造工艺学2004——2006计算机学院高等数学2000——2007数据结构2000——2007(注:2000年的试卷共3页,缺P3)程序设计2005——2007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运筹学2004——2005,2007微观经济学2005——2007会计(初级会计学60%、中级财务会计40%)2006——2007会计学原理2004——2005财务管理2004——2007中级财务会计2004——2005旅游区规划与管理2004——2007旅游学概论2004——2007矿产勘查与评价2004,2006,2007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2002——2007管理学原理2002——2007管理学2004土地管理学2004国土资源学2002——2003产业经济学2004,2006政法学院哲学基础2007科学社会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综合(民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各占50%)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综合知识(行政法、民法总论、经济法基础理论各占50分)2004,2006,200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4——2007(注:2004年试卷名称为“资源环境法学”,2005年试卷名称为“环境资源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2004,200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2007公共政策2004——2007政治学基础2009公共管理学2007,2009行政管理学2004——200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2——2007普通心理学2004——2006教育心理学2004——2006健康心理学2005安全心理学2005——2006社会统计学2002——2004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4,2006地质学基础2002——2007现代科技基础知识2003——2006管理心理学2006艺术与传媒学院广电新闻基础知识(新闻理论、广电基础知识各占50%)2007传播学理论与方法2007艺术学基础理论2007艺术设计基础2006——2007艺术史论2004,2006计算机动画基础2007曲式与作品分析2005——2007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2003——2007二外俄语2004——2007二外法语2003——2007二外日语2004——2007二外英语2004,2006——2007翻译与写作2002——2007综合英语2007英语综合考试2002——2006英语语言文化基础2007俄语综合2007俄语写译2004,2007综合俄语2004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6数学与物理学院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2002——2007数学分析2002——2004,2006——2007普通物理2007普通物理学200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02——2007量子力学2007物理光学2007体育部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07高等教育学研究所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教育学2004,2006——2007教育管理学2004,2006——2007教育经济学2007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心理学2004——2006心理学健康2004普通心理学2004——2006 教育心理学2004——2006 健康心理学2005。
石油工程专业期末复习题库:地质大学及答案一、选择题1. 石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A. 生物残骸B. 火山喷发C. 地球外物质D. 地球内部物质答案:A2.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油藏的类型?A. 砂岩油藏B. 碳酸盐岩油藏C. 页岩油藏D. 金属矿油藏答案:D3. 油井生产过程中,用来描述油井生产能力的是?A. 生产压差B. 采油指数C. 生产速率D. 油井产量答案:B4.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A. 注水B. 热力刺激C. 生物刺激D. 化学驱油答案:D5. 地层压力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油藏压力B. 确定油藏类型C. 确定油藏边界D. 确定油藏产能答案:A二、填空题1. 油藏压力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油藏的地质结构、油藏的类型、油藏的采收率2. 油井的生产压差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油井的产量、油井的井口压力、油藏的压力3. 油藏的分类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油藏的岩石类型、油藏的压力、油藏的温度4. 油藏的开发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探索阶段、评价阶段、生产阶段5. 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注水、热力刺激、生物刺激三、简答题1. 请简述油藏的形成过程。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2. 请简述油井的生产压差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3. 请简述油藏分类的主要依据及其意义。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4. 请简述油藏开发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5. 请简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四、论述题1. 请论述油藏压力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2. 请论述油井生产过程中,如何判断油井的生产能力。
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指岩样未经酸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有机质产物。
具有游离性和还原性,分散在岩石中,与石油性质接近。
是最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2&值3可燃冰(固态气水合物)4次生油气藏5力场强度6有效渗透率7输导层8地层油气藏二:简答题1、rock-ev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1聚集性天然气特点和类型2水动力圈闭的特点和类型3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三:论述题(3选2)1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与干酪根有关)2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机理3举例说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盖层微渗漏2石油3伴生气4成烃坳陷5含油饱和度二:简述题1不整合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2岩性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3石油化合物组成及特点4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5天然气分类方法三:论述题1油气藏充分条件2成烃演化阶段3断层和油气聚集4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圈闭之现代概念2储集层3油气运移4天然气水合物5生物标志化合物6干酪根6油气运移7饱和度中值压力、8油气聚集方式9甲烷水合物二:简述题1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2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3背斜油气藏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1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2试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3影响砂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等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和(),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是:(),()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地层圈闭,(),复合圈闭。
3沉积岩中不容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称为()4通常要从()()和()等三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作出定性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