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编制介绍[1]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40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摘要:本文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教授,在2005年5月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会上的主题发言,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从用能特点出发,对建筑物和建筑用能途径进行了新的分类,给出各类的现状,问题和节能潜力。
在此基础上列出为实现建筑节能所需要的主要技术与产品研究领域和政策研究与保障机制。
文中列出的关键技术研究为:基于模拟分析的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新型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与部品;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热泵技术;降低输配系统能源消耗的技术;中央空调的温度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建筑自动化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楼字式燃气驱动的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燃煤燃气联合供热和未端调峰技术以及节能灯,节能灯具与控制。
与政策与保障机制相关的研究问题为:建筑能耗数据的统计系统;住宅能耗标识方法与保障机制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评估与用能配额制;各种建筑用能装置的能耗标识标准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围护结构采暖空调节能政策北京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会发言人简介:江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由教委派往英国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2001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建筑物理委员会委员,建设部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ASHRAE学会会员,英国CISB 学报海外编委,《暖通空调》杂志编委,英国通风学报编委;江亿教授是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
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
围绕此目标,江亿教授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
江亿院士的建筑节能观主都觉得建筑节能这件事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提出了万元GDP的产值要降低能耗20%,各地政府也都把这个建筑节能作为一个实现重大战略目标的一个主要的措施。
于是各种建筑节能的技术就都纷纷而出,但是我今天就想利用这个机会简单地分析一下各种各样的建筑节能技术,看看它们在什么样的场合,哪些地区、条件环境下适合,哪些地方又不是太适合。
首先看中国的建筑能源状况,按照各种方面的统计目前我们国家有400亿平米的建筑物,其中240亿在农村,160亿在农村,但是主要能源消耗在建筑物里面城市占大头,农村由于相对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建筑资源消耗量比较少。
加起来是两笔帐,我们现在采暖用到了我们国家总的煤产量的12%,除了这12%之外其他的用能都变成电力的话,占了我们国家电力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样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用能占了整个商品能源的20%到22%这么一个比例。
这个比例数虽然不是非常大,但是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制造出口大国,相当多的能源消耗用在产品加工上了。
尽管这样建筑运行还占到20%和22%是比例非常大的了。
看和国外比是什么状况,这个图是中国每平米建筑物和美国、加拿大、日本、西欧这些国家来比,这是城市建筑每平米的建筑用能。
可以看出来尽管我们城市比农村高的过,但是现在每年的耗电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加拿大的三分之一,是欧洲的一半。
在看人头每个人消耗在建筑物里面的能源情况,跟美国比咱们城市是2千瓦时每年每人,所以是美国的七分之一是欧洲和日本的三分之一。
这是刚刚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年度报告,它是两个星期之前在我们的能耗楼里面WWWF的理事长在我们那宣布的,这里面的横坐标是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指数生活水平,纵坐标叫生态足迹,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平均每个人占用了地球上多少资源,所以越往这边走,就表示这个国家的人生活水平越高,越满意、越幸福,这个高的走表现你占用的自然资源越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环境越厉害,破坏越大。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8.03.09•【文号】建科函〔2018〕36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建科函〔2018〕36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做好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规定,我部对现行《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并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印发的《报表制度》执行期为2017-2019年。
各年度相关统计报表报送截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5月31日、2019年5月31日和2020年5月31日。
二、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报表制度》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本地区统计工作分工,安排必要的人力、物力和工作经费,认真落实各项统计任务。
三、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报表制度》要求遴选样本建筑,建立规范的统计数据填报和审核机制,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报送质量。
要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应用,建立本地区民用建筑能源消耗总量及强度控制分解目标。
四、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将《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建筑节能工作考核的内容。
《报表制度》可在我部门户网站()下载,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请及时与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或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系。
联系人及方式: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孟光胥小龙联系电话:************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刘海柱丁洪涛联系电话:************、58934962电子邮件:*************附件:1.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2.《国家统计局关于批准执行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的函》(国统制[2018]18号)3.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3月9日。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全球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建筑能耗一直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也是建筑行业适应节能环保趋势、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
其次,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能技术要求、节能措施等方面。
其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技术要求则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而节能措施则是指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如合理选用建筑材料、优化建筑结构、改善建筑环境等,以实现建筑节能。
最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也可以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内容和实施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应当深入学习和贯彻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提高节能意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宣传、培训和监督,以确保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效实施,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谈建筑能耗与节能第一篇: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谈建筑能耗与节能《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谈建筑能耗与节能》1长江流域的特点是:冬季短,室外温度多在0oC左右;夏季长,普遍需要空调;有一两个月的梅雨期,需要除湿;地表水资源丰富,尽管水质不佳,但可以利用其热量或冷量。
对于这种气候与自然条件,应该发展各种热泵方式,系统解决采暖和空调需求。
热泵系统并不是只能提供冷风和热风,也可以发展地板或吊顶辐射等方式,同时另外发展一套夏季和梅雨季可使用的除湿系统。
这样的系统,以电力为动力,可以获得很高的能源利用率,应该是长江流域地区重点发展的建筑环境控制方式。
2推广各种屋顶遮阳、外墙遮阳贴膜??、窗户外遮阳等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加强各种自然通风手段,通过自然通风缩短空调运行时间;开发和推广主动或被动式除湿装置,降低室内湿度,适当提高室内空调温度等,都可以产生更大的节能效果。
3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空调主要是排除室内发热量、除湿以及消除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可能通过改善外墙外窗的保温来实现50%的节能目标。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建筑能耗应控制的具体指标。
4尽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我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20%以上。
虽然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与发达国家相当,但目前仍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综合采取各项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可以使用电量降低20%~50%。
这些技术措施包括:尽可能用水循环替代空气循环输送冷热量;采用新的水系统循环方式,减少各类调节用水阀,使用变频水泵充当调节手段;采用各类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能量;发展新的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方式;改善系统的运行调节和管理。
根据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发展出一套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低能耗大型公共建筑技术,可大大缓解由于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型公共建筑比例的增长将造成的城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与此同时,也有可能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国际前列。
能源消耗标准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变得愈发凸显。
然而,对能源的滥用和浪费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并合理利用资源,各行业需要遵循一定的能源消耗标准。
本文将从建筑、交通、制造业等不同行业的视角来探讨能源消耗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严格规范能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重要且常见的能源消耗标准:1. 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选择节能材料和设备,并合理运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2. 用能管理:建筑物应配备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浪费。
系统应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能源回收利用:建筑物中常常产生大量的废热、废水等。
应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废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减少浪费。
二、交通行业交通行业是能源消耗最为庞大的领域之一。
为了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需要制定以下能源消耗标准:1. 车辆能效标准:国家应制定车辆能效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生产更加节能的汽车,通过引进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等技术手段来减少能源消耗。
2. 公共交通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优化交通网络和线路规划,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从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三、制造业制造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也是其中能源浪费程度较高的行业。
以下是一些能源消耗标准的建议:1. 节能设备使用:制造业应优先选择能效较高的设备,并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能源。
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能源管理体系:制造业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设立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工作小组等方式,监测和管理能源使用情况,并及时采取节能措施。
3. 推广清洁能源:制造业应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降低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