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制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390.27 KB
- 文档页数:9
标准编制说明一、前言。
编制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工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指导文档创作者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文档编制,以提高文档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二、编制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文档创作者,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文档、操作手册、用户指南等各类文档的编制。
三、编制原则。
1. 准确性,文档内容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避免错误和误导。
2. 规范性,文档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统一格式和风格。
3. 完整性,文档内容应完整,不遗漏重要信息。
4. 可读性,文档应易于理解和使用,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
5. 更新性,文档应及时更新,保持与实际操作流程的一致性。
四、编制步骤。
1.明确编制目的和对象,在开始编制文档之前,需要明确文档的编制目的和对象群体,以便确定文档内容和风格。
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文档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产品说明等。
3.组织文档结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合理组织文档结构,包括目录、标题、正文、附录等部分。
4.撰写文档内容,根据已确定的文档结构,开始撰写文档内容,确保内容准确、清晰、简洁。
5.校对和修改,完成文档撰写后,进行严格的校对和修改,确保文档内容无误。
6.定稿和发布,经过校对修改后,文档创作者应对文档进行定稿,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发布。
五、编制要求。
1.格式规范,文档应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段落间距、页眉页脚等。
2.语言规范,文档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口头语和方言,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3.图表规范,文档中的图表应清晰、准确,标注完整,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术语规范,文档中的专业术语应准确使用,避免混淆和误解。
5.排版规范,文档的排版应整齐美观,版面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六、编制检查。
文档创作者在编制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自查和互查,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七、总结。
编制标准是文档创作者必须遵守的规范,通过遵循标准的要求,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一、概述。
标准体系是指为了规范和统一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产品、服务、过程或方法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它是对某一领域内相关标准的组织、编制、实施和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体系的编制目的。
1. 促进行业发展。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行业内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促进国际贸易。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有利于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 促进科技创新。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
1. 科学性。
标准的编制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公正公平。
标准的制定应当公正公平,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尊重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 可操作性。
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广泛接受和有效实施,便于企业和组织使用。
4. 持续性。
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持续性,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四、标准体系的编制步骤。
1. 确定编制范围。
首先确定标准体系的编制范围,明确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或过程范围。
2. 调研分析。
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制定计划。
制定标准体系编制的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编制的目标和任务。
4. 制定标准。
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
5. 审查评审。
对制定的标准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评审,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 发布实施。
经过审查评审通过的标准,进行正式发布和实施,向社会公众和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五、标准体系的管理。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XX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标准名称:泡花生仁一、制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企业标准编制过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标准的基本要素参照SB/T 10439、GB/T 5009、GB 4789的要求,产品各项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检验进行规划。
三、产品的原料要求:产品所使用的花生仁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3.1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3.2花生仁应符合GB/T 1532的规定。
3.3乳酸应符合GB 2023的规定。
3.4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5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6味精应符合GB/T 8967的规定。
3.7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
3.8酵母应符合GB/T 20886的规定。
3.9脱氢乙酸钠应符合GB 25547的规定。
3.10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QB/T 2845的规定。
3.11泡小米辣椒应符合SB/T 10439的规定。
四、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花生仁为主要原料,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为辅料,经煮制、浸泡等工艺加工制成。
五、食品安全控制指标的试验验证材料:本企业标准修定后于20XX年5月25日将样品送到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在本标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六、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比较:与SB/T 10439-20XX 酱腌菜的比较七、引用标准、参考资料: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54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GB 255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QB/T 2845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SB/T 10439 酱腌菜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XX)《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XX)《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篇二:××××(单位名称)企业标准××××-××-××发布××××-××-××实施××××(单位名称)发布前言本标准是由××××公司依据JB8739-1998《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制定,补充了主回路电阻值、显示功能、断电后放电剩余能量以及电气机械特性值,明确了绝缘水平、短路关合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的具体参数。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企业《标准名称》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二、标准编制的目的三、编制原则和依据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五、标准编制中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标准名称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故标准起名XXXXXXXX。
(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1.2.3.六、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通过联机检索,未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通过联机检索,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XXXXXXXX行业的市场需求,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由于本标准为地方性基本要求,在制定过程中经常与生产企业进行沟通,本标准文本未见重大分歧意见。
九、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由于XXXXXXXX(直接)关系到XXXXXXXX,建议将《标准名称》作为企业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引导、规范)。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方案等内容) (一)技术措施(二)管理措施(三)实施方案(1)本标准由xxx发布,计划于XXXX年X月X日发布实施,由XXXX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2)XXXX应以本标准为依据,以保证XXXXXXXX;现有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考察企业目前达标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对生产工艺、设备以及XXXX设施进行改造。
十一、参考标准和资料起草单位名称XXXX年XX月XX日篇二:**企业管理标准模板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为了………………。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本标准适用于。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一、引言。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编制说明旨在规范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流程,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编制范围。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技术规范、性能参数、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三、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技术依据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合理性原则,产品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实用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实践,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编制程序。
1.确定编制任务,由企业相关部门确定需要编制的产品标准,明确编制的目的和范围。
2.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资料、市场调研数据等,为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3.制定草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产品标准的初步草案,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4.征求意见,将初步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5.修订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初步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审定发布,由企业相关部门审定最终版本的产品标准,并进行内部公示和发布,确保全员知晓。
五、编制要求。
1.技术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使用范围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测试方法,产品标准应明确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质量控制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标准修订,产品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产品标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六、总结。
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说明的要求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内容,可根据标准的实际情况对以下要求予以增减。
但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依据的说明,对理解标准中的指标确定有重要支撑作用,应予以重点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要求: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主要阐述标准制定或修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要说明标准计划下达部门、年度和计划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等。
(检测方法标准要写明适用对象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等;产品标准要写清全球产量、我国产量及占比、主要生产厂家情况等。
)二、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说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和协作单位起草标准的工作过程,以及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等。
(按主要环节的时间节点分阶段进行描述和总结,如成立起草小组、查阅文献、方法构建或技术指标确定、方法验证、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预审会及专家意见处理、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及处理、审查会及专家意见处理、报批稿形成等。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主要阐述标准制定或修订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标准主要内容中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提出和确定的论据,包括主要试验或验证(验)数据分析、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等。
修定标准时应对标准新、旧版本主要技术内容改变的说明。
四、采用国际标准主要说明采用国际标准尺度,以及与国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主要说明标准与相应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之间的衔接、协调情况。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说明各方面专家对标准主要内容(如参数、指标、试验方法)有哪些重大分歧,以及标准起草单位在修订完善标准过程中,对专家分歧意见的处理情况和处理的主要依据。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主要说明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建议及原因,如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还需说明强制的内容和理由。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主要说明贯彻实施标准所需条件,包括应采取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一、前言。
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编制企业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标准编制提供一个详细的说明模板,以便企业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目的。
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编制范围。
企业标准编制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标准等。
四、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需求,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并明确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2.制定计划,制定标准编制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任务。
3.调研分析,对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4.制定标准,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内容,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征求意见,对初步制定的标准内容进行内部征求意见和外部专家评审,完善标准内容。
6.审定发布,经过多方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后,由企业领导审定并正式发布标准。
7.实施执行,将发布的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标准内容。
8.监督检查,建立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编制要求。
1.标准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标准内容应科学、合理、实用,能够指导企业内部各项工作。
3.标准编制应注重实际操作性,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
4.标准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5.标准内容应经过多方意见征求和专家评审,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编制注意事项。
1.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标准内容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团体标准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团体标准编写是指由一个团体或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规范,其编制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团体标准编写的流程和要点,以便于各团体或组织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标准编制工作。
一、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
在进行团体标准编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标准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编制标准的目的、范围、适用对象等内容。
只有明确了标准编制的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工作。
二、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确定了标准编制的需求之后,团体或组织需要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工作组的成员应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以确保编制出的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三、制定标准编制计划。
在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之后,需要制定标准编制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编制标准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分工、编制程序等内容,以确保标准编制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收集资料和研究分析。
在制定了标准编制计划之后,工作组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进行研究分析。
这包括调研市场需求、分析技术趋势、了解国内外标准情况等内容,以便于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标准。
五、起草标准内容。
在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工作组需要开始起草标准的内容。
标准的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以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适用性。
六、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起草标准内容之后,需要征求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对标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征求意见的范围应包括专家、企业、用户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七、审定和发布标准。
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之后,工作组需要对标准内容进行审定,并最终发布标准。
发布标准后,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通过以上的步骤,团体或组织就能够完成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编制出的标准能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共包含十方面内容,包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它的职能是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标准编制说明标准编制说明。
一、前言。
标准编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统一,以便于实施和监督。
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档旨在介绍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和要点,以便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进行参考和遵循。
二、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
1. 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编制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标准的适用对象和领域,以及编制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制定标准编制计划,在确定编制标准的需求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标准编制计划,包括编制标准的时间节点、参与人员、编制流程等内容。
3. 收集资料和信息,在编制标准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与标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行业技术资料、市场调研数据等。
4. 制定标准草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制定标准的初步草案,包括标准的内容、结构、技术要求等。
5. 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制定初步草案后,需要向相关的专家、企业和用户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6. 审核和批准,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最终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确定正式标准。
7. 发布和实施,标准经过批准后,需要进行正式发布,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和实施,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标准编制的要点。
1. 确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在编制标准之前,需要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以便于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内容和结构,标准的内容和结构需要科学合理,既要符合实际应用需要,又要符合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3. 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的制定需要注重实际应用,要符合市场需求,易于操作和执行。
4. 加强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标准的实施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能力。
5. 建立标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征求意见稿)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
文件号中国标协【2019】161号。
本标准由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困扰了高压电缆界近二十年,标准参与单位组建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特性联合研究战略合作平台”,经过二年多时间的专心研究、反复试验验证、事故调研和分析研究,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机理有了充分的了解。
虽然JB/T10259《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标准中给出了一些性能项目和指标,但从二十几年的使用情况看,高压电缆出现的缓冲材料发白、烧蚀、电缆击穿等故障现象,与对半导电聚酯纤维缓冲带材料的特性了解不深入有关,特别是在高压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或与其他材料相容性未掌握,以及对缓冲层材料特性或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条件未明确规定有关。
仔细分析JB/T10259标准中阻水带的技术指标要求,其更侧重于通信电缆和光缆的要求,与高压电缆对缓冲层材料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缓冲层材料和高压电缆结构研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从故障电缆的成因机理,作为编写制定此标准的依据,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些适合高压电缆用缓冲层材料的考核要求和测试方法。
编制的目标是通过制定此标准,原材料生产企业按此标准生产缓冲层材料,电缆制造企业严格按照此标准验收原材料,这样能保证今后高压电缆不会出现缓冲层故障。
1.3主要工作过程编制本标准的前期工作:2017年4月20日在常州组织召开了高压电缆缓冲层故障研讨会。
参会人员72名,有来自高校、检测机构、电力系统、电缆制造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
此次会议研讨的内容与当前国内陆续出现高压电缆绝缘屏蔽烧伤事故相一致,所以受到相关人员特别是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的高度关注,研讨会上交流的内容有:(1)西安交通大学曹晓珑教授——《高压电缆的阻水缓冲层故障》1)介绍了国外几种高压电缆护层结构;2)常见护层故障现象,以及发生故障的条件统计;3)国外的分析结果;4)国内的初步试验分析结果;5)护层性能劣化的评估方法探讨;6)现役电缆的补偿处理技术探讨;7)改进护层设计的思考;8)建议全行业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国网电科院樊友兵高工——《高压电缆缓冲层要求及结构优化》1)国产高压电缆缓冲层结构、设置目的和作用;2)平直套和铝塑复合套对载流量的影响对比;3)国产不同缓冲层的载流量对比——热阻系数;4)国产阻水缓冲带特性与作用分析;5)改进与提升要求:(a)纵向阻水要求不高时:挤塑工艺、半导电缓冲橡胶带;(b)有纵向阻水要求时:加强阻水带设计和绕包工艺,采用金布绕包加一层阻水带绕包,对绕包带膨胀率进行控制;(c)加强工艺,减小间隙;(d)加强平直套电缆的性能测试。
(3)吴长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压电缆绝缘屏蔽局部烧伤分析及解决对策》1)“烧伤”案例;2)原因分析:(a)放电:辉光放电、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弧光放电;(b)泄露电流;3)阻水特性和护层结构;4) 缓冲层材料标准与测试方法;5)解决烧伤对策的探讨。
(4)北京供电局任志刚主任——《高压电缆故障典型案例介绍》1)北京地区高压电缆故障简介;2)典型故障特征;3)初步分析结论:导电率不合格,间隙不当。
4)困惑:(a)检测手段?(b)故障具体原因?(c)入网检测阶段如何提前发现?(5)上海电力公司蒋晓娟高工《上海电力公司类似故障案例分享》(6)广州供电局单鲁平高工——《广州供电局电缆情况汇报》(7) Prysmian海缆及高压电缆系统工程高级经理王瑛《欧洲高压电缆护层结构介绍》1)国外高压电缆结构发展历程;2)平滑铝结构;3)法国型式试验内容;4)Cigre 相关资料;5)电缆选型介绍;6)平滑铝应用。
研讨会期间代表们讨论热烈,大家受益匪浅,认为是一次接地气的研讨会,也是行业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涉及到电网安全运行的大事,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电力系统都非常关注,希望通过研讨和后续的研究工作,能够搞清楚绝缘“烧伤”的机理,提出原材料和产品结构的改进措施,研究在役高压电缆的预防检测技术等。
西安交通大学钟力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阐述了此次研讨会的意义和迫切性,倡议在“国际大电网绝缘电缆中国研究委员会”领导下成立研究工作组,由吴长顺副主任为该工作组召集人,杨娟娟博士为工作组秘书,邀请国内电缆制造企业、各电力公司、原材料供应商和有关检测机构共同参与。
研究工作组的任务是(但不局限与这些):1)制定高压电缆用半导电缓冲材料、半导电阻水缓冲材料、金属屏蔽带(布)和阻水金属屏蔽带标准;2)非线性半导电缓冲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测试方法研究;3)绝缘屏蔽“烧伤”机理研究;4)电缆护层结构和生产工艺研究;5)长期老化试验比对研究;经过二年多的研究,2019年6月1召开了课题结题会议。
会议内容如下:由国际大电网绝缘电缆中国研究委员会组织、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护层特性研究”结题研讨会于2019年6月1日在江苏常州顺利召开,有来自高校、检测机构、电力系统、电缆制造企业和原材料生产厂家的59名专家学者参会(见附件1)。
围绕该课题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特性研究报告》(后简称“研究报告”)及制定的企标ISTCW02-2019《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后简称“企标”),进行了一系列成果分享和研讨。
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包括:(1)西安交通大学中钟力生教授——生动的开场致辞1)在“六一”儿童节召开的本次研讨会有种特殊的含义:我国电缆行业逐渐走向成熟,大家开始深入思考“想干什么”的问题;2)希望我国电缆行业能“长”——有效益、“顺”——有质量;3)本课题成果将成为Cigre B1中国工作组的研究报告;4)亚洲地区(新加坡、韩国等)陆续发现此类问题,可借鉴欧洲的相关经验,或分享Cigre D1工作组的研究成果。
5)电网方面还特别关注现场检测的技术可行性。
(2)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吴长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报告》成果分享1)缓冲层多次出现问题的根源不只是电气问题,还有化学问题和材料问题;2)国内标准中对缓冲层作用的要求的差异分析,指出了容易忽略的关键点,以及国内高压电缆缓冲层设计中的不足;3)通过故障电缆解剖,发现缓冲层出现异常白色粉末现象的共性特征;4)通过白色粉末的成分分析,研究其产生的机理;5)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局部放电并不是出现白色粉末的电缆击穿的主要原因;6)从缓冲层带材耐热特性入手,研究缓冲带材电阻特性、电缆结构和承受电流能力等与带材烧蚀的关系,还提出了新的针对蓬松型缓冲带材的电阻测试方法;7)提出了改进措施的建议,包括制定新的半导电组水带标准、改进高压电缆产品标准、改进高压电缆结构设计,还提出了高压电缆生产和施工的相关注意事项。
(3)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孙利——白色粉末特性研究的模拟验证试验的内容介绍1)讲解了阻水带的阻水机理,分为碱溶涨型(我国大多数采用)和缔合型(日本有采用);2)比较分析国内外几种缓冲层带材的酸碱度;3)分析温度、压力、干燥/潮湿条件、交直流电压、直流电压极性等因素对白色粉末生成的影响。
(4)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贾欣博士——运用X射线在线无损检测方法的初步尝试1)介绍对模拟缺陷的试验方法;2)提出了采用该方法的一些建议。
(5)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吴长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企标讲解研讨会期间代表们讨论热烈,认为是一次货真价实分量十足的成果分享,也解答了行业内有迫切需要的重大问题,大家受益匪浅。
涉及到电网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大事,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电力系统都非常关注,本项目给行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早日彻底解决困扰业内人士已久的缓冲层“烧伤”的问题。
(6)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上海科辰光电线缆设备有限公司杨驰销售总监——上海科辰超高压电缆铝护套焊接轧纹生产线技术特点介绍介绍了该公司针对轧纹铝护套生产装备进行的一类列研发成果:双焊枪、轴连接绝对同步、缆芯导入系统、节距无极设定、焊接质量在线甄别系统、轧纹前后稳定装置、速度控制收线架等。
这些成果恰好契合本次研讨的关键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曹晓珑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再次强调缓冲层应满足6种电流通过并保证“连续或频繁的电气接触”的设计原则与要求,启发行业内人士应注意细节、联合起来攻坚克难!2019年7月5日,在宜兴召开标准启动会议。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在充分分析缓冲层故障的基础上,从抑制故障的形成出发,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要求和测试方法。
2.1.1通用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考核指标是针对防止高压电缆缓冲层产生故障要制定的,考核指标数据是根据大量试验研究而设定的,国内主流制造企业也能实现的。
2.1.2指导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考核项目及要求和试验方法作为解决高压电缆缓冲层故障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1.3协调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考核项目及要求和试验方法与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协调统一、互不交叉。
2.1.4兼容性原则本标准提出的考核项目及要求和试验方法充分考虑了电线电缆行业里用到的文件资料、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
2.2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为了减缓或消除缓冲层受潮后与铝护套起化学反应的相容性问题,首次提出了考核指标和测试方法;为了鉴别缓冲层材料的耐温特性,首次提出热冲击试验项目,并规定了考核要求和试验方法;首次提出了缓冲层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测试电极与高压电缆内部结构相当的设计方法,并规定了测试方法和考核要求,根据阻水粉分散性不均匀的现状,规定了体积电阻率分散性的考核要求,以及其他考核项目。
这份标准与JB/T10259比较,考虑问题的思路完全不同,是避免电缆发生缓冲层故障而设计的,是高压电缆相容性性能的要求,是高压电缆缓冲层频繁事故的技术总结,是电缆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