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49
一、机构信用代码的含义机构信用代码是从信用的角度编制的用于识别机构身份的代码标识,以人民银行派发的结算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为基础编制。
代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共18位,包含5个数据段,从左至右依次是1位准入登记管理机构类别、2位机构类别、6位行政区划代码、8位顺序号、1位校验码。
二、机构信用代码的基本属性要建立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相对应的、覆盖全社会的、能准确识别机构身份的、架起信息共享桥梁的“机构经济身份证”,机构代码一般应具备以下五种属性:一是唯一性,用以唯一识别、区分不同的机构;二是广覆盖性,应涵盖各种类型的机构;三是经济性,应与机构和个人的经济和信用活动密切相关,要尽可能覆盖具有经济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并且不增加机构成本;四是实用性,在社会日常经济活动中频繁使用、易于推广;五是兼容性,不影响其他代码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能够准确、全面对应其他代码,起到连接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桥梁作用。
三、机构信用代码的特点机构信用代码除具有唯一性、广覆盖性、经济性、实用性、兼容性五个特性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机构信用代码系统包含了机构的身份信息,与各登记部门的代码信息系统建立对应关系,能够准确、全面对应其他代码,起到连接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桥梁作用。
机构信用代码可以实现机构身份识别功能,还可以通过查询原始发码机构的数据库,获取更多信息。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建成后,如何应用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二是不影响其他代码的发放和使用,机构信用代码只是覆盖现有编码;三是代码免费发放,不给机构造成负担。
四、机构信用代码的作用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对于推动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反腐防腐工作开展、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助力和谐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推动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
金融账户分为个人账户与机构账户两个部分。
个人账户以居民身份证为标识,识别个人身份,落实个人金融账户实名制。
机构账户应有类似的身份证标识,识别机构身份,落实机构账户实名制。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介绍1. 简介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是一个用于识别和跟踪机构信用的编码系统。
该系统通过给每个机构分配一个唯一的代码,使得机构的信用信息能够被准确地管理和查询。
机构信用代码在商业、金融、政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供信用服务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功能机构信用代码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2.1 机构识别每个机构通过机构信用代码能够被准确地识别。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记录了各种类型的机构,如公司、银行、政府部门等,并根据不同机构类型提供了相应的代码规则。
通过机构信用代码,可以快速获取机构的基本信息和信用评级。
2.2 信用评级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提供了信用评级功能,用于评估机构的信用状况。
根据机构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行业背景等因素,系统会给出相应的信用评级。
这些评级在金融领域的借贷、投资等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
2.3 信用查询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支持信用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机构信用代码查询机构的信用信息。
查询结果包括机构的基本信息、信用评级、信用历史等内容,帮助用户了解机构的信用状况。
2.4 信用管理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提供了信用管理功能,用于记录和管理机构的信用信息。
系统会定期更新机构的信用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等。
通过信用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实时监控机构的信用状况,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3. 代码规则机构信用代码采用一定的编码规则,以确保每个代码的唯一性和合法性。
具体的代码规则如下:3.1 代码长度机构信用代码的长度通常为14位,但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求,长度可能有所调整。
3.2 代码组成机构信用代码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承载不同的含义。
典型的代码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家代码:表示机构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行政区代码:表示机构所在的行政区划。
•机构类型代码:表示机构的类型,如公司、银行、政府部门等。
•顺序号:用于区分同一行政区内同类型机构的不同实体。
3.3 代码生成机构信用代码通常由相关机构或指定机构负责生成。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版本 <1.0>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目录1.总体概述 (1)1.1.功能概述 (1)1.2.系统功能结构 (1)1.3.系统用户与角色 (2)1.4.客户端机器配置要求 (3)2.用户登录 (3)3.信息查询 (4)3.1.精确查询 (4)3.2.代码证查询 (6)3.3.代码作废查询 (8)4.数据录入 (9)4.1.代码申请材料录入 (9)4.2.代码信息更新 (14)4.2.1.已发码信息更新 (15)4.2.2.未发码信息更新 (18)5.代码证管理 (22)5.1.代码证发放 (22)5.2.代码证补换发 (28)5.2.1.代码证补发 (28)5.2.2.代码证换发 (31)5.3.代码证注销 (34)5.4.代码作废 (37)5.5.主管行变更发起 (40)5.6.主管行变更确认 (42)6.数据核对 (46)6.1.数据核对 (46)6.1.1.匹配异常数据确认 (46)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46.1.2.机构标识项确认 (71)6.1.3.机构合并确认 (84)6.2.数据核对情况查询 (89)6.2.1.匹配异常数据查询 (89)6.2.2.机构标识项确认查询 (93)6.2.3.机构合并确认查询 (94)7.用户管理 (95)7.1.用户管理 (95)7.2.辖内用户查询 (100)7.3.密码修改 (101)8.统计管理 (101)8.1.人民银行代码发放统计 (101)8.2.人民银行反洗钱查询统计 (104)8.3.金融机构代码发放统计 (107)8.4.金融机构反洗钱查询统计 (108)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41.总体概述1.1. 功能概述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支持用户在线录入、更新、修改机构信息;发放、补发、换发或注销代码证;查询机构信息及代码证信息;查看数据核对信息并进行核对操作;新建、修改用户信息;查询代码证发放及反洗钱查询情况统计。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金融账户出现了虚假开户和各种违法经济行为的发生。
目前,有些机构一次开户终身不变,甚至机构关闭后仍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而且,客户在办理存款、汇款、贷款等业务时,金融机构识别机构身份的手续是非常繁琐的,使工作太过于繁琐和麻烦。
通过机构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机构信用代码作为机构的身份证能够为金融机构开展机构账户主体资格审查、身份核实、风险分析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与个人身份证件互为补充。
同时,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服务时将大大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为企业构建安全、有效、规范、易操作的系统管理平台。
本文通过研究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总体业务需求,结合实际应用方案,对系统整体实现功能进行划分,确定了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实现情况,并通过用例图及用例描述对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功能模块进行阐述。
根据对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实现技术及技术架构,系统采用B/S技术,将WEB三层体系结构与机构信用代码管理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采用SSH框架技术,实现了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管理信息化。
通过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功能架构设计,确定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6个功能模块,研究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方法,并通过类图及时序图对系统功能的实现类和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通过运行系统功能,展示系统部分功能实现效果图,然后对其实现功能简单描述,展示系统实现中所用到的部分代码,并对系统功能测试用例进行描述。
最后本文对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实现功能做简单的总结,并阐述系统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助于进一步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共享,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也可对腐败行为形成震慑,有助于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
关键词:信用代码、人民银行、信用管理、B/S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机构信用代码是人民银行以金融业务为基础建立的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覆盖所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的、各种类型的机构。
二代征信系统机构代码摘要:1.二代征信系统简介2.机构代码的作用3.机构代码的分类4.机构代码的申请与维护5.机构代码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6.机构代码的重要性及影响正文:二代征信系统是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金融市场提供准确、全面的信用风险评估服务。
在二代征信系统中,机构代码是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唯一标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机构代码是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二代征信系统中的“身份证号”,它由一串数字和字母组成,具有唯一性和固定性。
机构代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构代码是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二代征信系统中的唯一标识,有助于确保信用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机构代码,可以准确地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与其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匹配,避免信息错误和混淆。
其次,机构代码有助于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共享。
通过机构代码,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可以在二代征信系统中进行快速查询和比对,为金融机构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审批服务。
再次,机构代码有助于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监管。
通过机构代码,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信用风险。
机构代码根据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类型、性质、注册地等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等非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二代征信系统申请和维护机构代码。
申请机构代码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提交相关资料,经过二代征信系统的审核和备案后,方可获得机构代码。
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定期对机构代码进行维护,确保机构代码信息的准确性。
机构代码在金融业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可以通过二代征信系统查询客户的机构代码,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为信贷审批提供依据。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机构代码进行风险控制、反洗钱等方面的业务操作。
总之,二代征信系统机构代码在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版本 <1.0>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目录1.总体概述 (1)1.1.功能概述 (1)1.2.系统功能结构 (1)1.3.系统用户与角色 (2)1.4.客户端机器配置要求 (3)2.用户登录 (3)3.信息查询 (4)3.1.精确查询 (4)3.2.代码证查询 (6)3.3.代码作废查询 (8)4.数据录入 (9)4.1.代码申请材料录入 (9)4.2.代码信息更新 (14)4.2.1.已发码信息更新 (15)4.2.2.未发码信息更新 (18)5.代码证管理 (22)5.1.代码证发放 (22)5.2.代码证补换发 (28)5.2.1.代码证补发 (28)5.2.2.代码证换发 (31)5.3.代码证注销 (34)5.4.代码作废 (37)5.5.主管行变更发起 (40)5.6.主管行变更确认 (42)6.数据核对 (46)6.1.数据核对 (46)6.1.1.匹配异常数据确认 (46)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46.1.2.机构标识项确认 (71)6.1.3.机构合并确认 (84)6.2.数据核对情况查询 (89)6.2.1.匹配异常数据查询 (89)6.2.2.机构标识项确认查询 (93)6.2.3.机构合并确认查询 (94)7.用户管理 (95)7.1.用户管理 (95)7.2.辖内用户查询 (100)7.3.密码修改 (101)8.统计管理 (101)8.1.人民银行代码发放统计 (101)8.2.人民银行反洗钱查询统计 (104)8.3.金融机构代码发放统计 (107)8.4.金融机构反洗钱查询统计 (108)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41.总体概述1.1. 功能概述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支持用户在线录入、更新、修改机构信息;发放、补发、换发或注销代码证;查询机构信息及代码证信息;查看数据核对信息并进行核对操作;新建、修改用户信息;查询代码证发放及反洗钱查询情况统计。
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长度为18位的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包括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拓展资料】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和信用。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这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尽管中央多次强调加快改革进程,但由于具体工作涉及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也被称为改革的“硬骨头”。
如何破解部门利益阻挠,啃下这根硬骨头呢?总理在会上指出,社会信用代码的科学性要反复论证,而改革推进的力度和速度都不能放松。
由于改革已入深水区,触动部门利益将不可避免。
但这不应成为改革的“拦路虎”,更不能变成改革不了的“孤岛”。
标准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
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
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机构、法人、其他组织、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概念作出了规定。
嵌入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
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确保社会信用代码不会重码。
换言之,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完美“遗传”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操作说明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操作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2年3月目录1系统建设背景22系统建设目标33系统总体思路44系统业务框架65数据采集75.1采集范围75.2采集方式75.3采集内容75.4采集时点和频率96代码发放和管理96.1柜台新增代码106.2代码信息维护136.3代码发放146.4代码作废177代码信息查询187.1精确查询187.2模糊查询198系统管理208.1用户管理218.1.1用户所在机构218.1.2用户角色及权限218.1.3用户管理原则238.1.4用户管理操作248.2统计功能269系统访问方式和配置要求279.1系统访问方式279.2配置要求281系统建设背景长期以来,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使用不同的代码标识标准,各机构之间甚至同一机构内部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对同一主体都可能采用不同的代码标识方式,从而使属于同一主体的信息分列在两个名义主体名下,严重影响了对同一主体信息的匹配和整合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对同一主体行为的全面了解和认识,给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切实帮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履行“了解你的客户及客户业务”的义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预防腐败工作开展,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按照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要求,人民银行决定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目前持续识别客户身份、更新客户信息操作困难、渠道不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相关法规制度中对客户身份资料的保存和更新成本过高。
因此,人民银行也希望通过建立机构信用代码制度,集中金融部门的整体力量,共同解决机构客户身份识别难的问题。
人民银行在深入研究国内现有各种机构代码制度的基础上,决定为每一个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立基本结算账户的机构派发一个唯一的、终生不变的信用代码,同时建立信用代码与其他常用机构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机构信用代码把现有机构代码关联起来,实现不同系统、不同机构之间同一主体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机构信用代码规则
机构信用代码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用于标识机构身份的一种代码,由18位的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
具体规则如下:
1. 前3位数字代表机构的经济类型,其中1代表国有企业,2代表集体企业,3代表股份合作企业,4代表联营企业,5代表其他联营经济组织,6代表国有独资公司,7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8代表股份有限公司。
2. 第4位到第8位数字代表机构的行政区划代码,由当地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进行统一编码。
3. 第9位到第13位数字代表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进行核发。
4. 第14位到第18位数字代表机构的其他信息代码,包括机构成立年份、注册资本等信息,由机构自行申请并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网站上进行公示。
以上就是机构信用代码的规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使用说明1. 简介机构信用代码系统(Institutional Credit Code System)是一个用于标识和管理机构信用信息的系统。
该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可追溯的机构信用信息标识码,以便机构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比对和查询。
2. 注册与登录使用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之前,用户需要先注册一个账号并登录系统。
注册过程中,用户需要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如姓名、邮箱、联系电话等。
3. 机构信用代码的生成机构信用代码是一个由系统生成的唯一标识码,用于标识和查询机构信用信息。
生成机构信用代码的过程如下:1.用户先登录系统。
2.在系统主界面中,选择“生成机构信用代码”选项。
3.输入机构的基本信息,如机构名称、注册地、行业分类等。
4.系统根据输入的信息自动生成机构信用代码。
5.用户可以选择将生成的机构信用代码保存在本地或复制到剪贴板。
用户可以使用机构信用代码来查询相关机构的信用信息。
查询过程如下:1.用户登录系统。
2.在系统主界面中,选择“查询机构信用信息”选项。
3.输入要查询的机构信用代码。
4.系统根据输入的机构信用代码查询相关机构的信用信息,并显示在界面上。
用户可以对机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添加、编辑和删除机构信用信息。
管理过程如下:5.1 添加机构信用信息1.用户登录系统。
2.在系统主界面中,选择“添加机构信用信息”选项。
3.输入机构的基本信息,如机构名称、注册地、行业分类等。
4.点击“保存”按钮,系统将自动为该机构生成一个唯一的机构信用代码。
5.2 编辑机构信用信息1.用户登录系统。
2.在系统主界面中,选择“编辑机构信用信息”选项。
3.输入要编辑的机构信用代码。
4.修改机构的相关信息。
5.点击“保存”按钮,系统将保存修改后的机构信用信息。
5.3 删除机构信用信息1.用户登录系统。
2.在系统主界面中,选择“删除机构信用信息”选项。
3.输入要删除的机构信用代码。
4.确认删除操作,系统将删除该机构的信用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推进,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两个代码在营商环境的培养、企业信息的管理以及政府监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定义、由来、运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组织机构代码查询的定义和由来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一编制和管理的一种组织标识代码。
它是由全国各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发放,用于标识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是一个包含字母和数字的18位代码,在标识企事业单位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组织机构代码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我国对企业的管理开始发生转变。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引入了组织机构代码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组织机构代码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二、组织机构代码查询的运用1. 营商环境建设组织机构代码查询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注册成立时就需要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这个代码将作为企业的唯一标识。
在办理各类企业事务时,企业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进行验证。
这样的举措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重复注册和虚假登记。
同时,由于组织机构代码是唯一的,因此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混淆和误解,提高工作效率。
2. 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组织机构代码查询是企业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重要工具。
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信息登记和资料存档时,需要提供组织机构代码。
这样一来,相关部门就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
政府机关能够对企业的注册情况进行管理,及时了解企业的规模、产业结构、所属地域等信息。
这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定义和由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统一编制和管理的一种新的企业标识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在组织机构代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来的,它是一个18位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