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第八章 溃疡性结肠炎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81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
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
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英文名称】 Ulcerative Colitis基本概述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
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病理与病因1、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
虽有多种学说,但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
细菌的原因已经排除,病毒的原因也不象,因为疾病不会传染,病毒颗粒也未能证实。
克隆病患者血清溶酶体升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为正常。
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因为白人中犹太人为非犹太人的2~4倍,而非白人比白人约少50%,Gilat等对特拉维也夫的犹太人的研究中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为3.8/10万,而丹麦哥本哈根为7.3/10万,英国牛津7.3/10万和美国明尼苏达州7.2/10万。
此外,女性与男性比例也仅0.8而其他报道为1.3。
显然地理上和种族上的差异影响本疾病的发生。
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在已明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配对对照病例相比并无异常的诱因。
再者,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
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病人血中具有对正常结肠上皮与特异的肠细菌脂多糖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体。
再者,淋巴细胞经结肠炎病员的血清培养可变为对结肠上皮有细胞毒性。
此外在结肠炎病人的T和B淋巴细胞群中发现有改变。
但以后认识到这些异常并非疾病发生所必须,而是疾病活动的结果。
事实上,Brandtzueg等清楚地证明并非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残留腺体中组织水平免疫球蛋白活动有缺陷,IgA运输正常,而IgG免疫细胞反应为对照病员的5倍。
《溃疡性结肠炎》课件-(含多场合)《溃疡性结肠炎》课件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主题是溃疡性结肠炎。
这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它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导致肠壁发炎、溃疡和出血。
接下来,我们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来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一、定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它主要影响大肠,特别是结肠和直肠。
这种疾病的特征是肠壁发炎、溃疡和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肠道狭窄和穿孔。
二、病因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这种疾病,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2.环境因素:饮食、吸烟、药物和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性结肠炎。
3.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机制,负责抵抗病原体。
然而,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正常肠道组织,导致炎症和损伤。
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轻重不一,且因人而异。
常见症状包括:1.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通常伴随着腹痛和里急后重。
2.腹痛:疼痛通常在腹部左侧或下腹部,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和呕吐。
3.便血:由于肠壁溃疡和出血,患者的大便可能带有血液或黏液。
4.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消瘦、贫血等。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痛、皮肤病变、眼睛炎症等肠外表现。
四、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
1.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史等信息。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听诊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营养状况。
4.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手段。
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肠壁状况,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维持缓解和预防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概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因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重要限于结肠的粘膜,体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诊疗】在排除菌痢、阿米巴痢、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 Crohn 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可按下列原则诊疗:①根据临床体现,结肠镜检查之 1、2、3 三项中之一及/或粘膜活检能够诊疗本病。
②根据临床体现及钡剂灌剂灌肠有①②或③之一项者能够诊疗本病。
③临床体现不明显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典型变化者,能够诊疗本病。
④临床体现有典型症状或既往史而现在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并无典型变化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诊疗环节临床有慢性粘液血便,疑诊本病时应作下列检查:①多次粪便培养痢疾杆菌,涂片找阿米巴以及根据流行区特点除外痢疾和血吸虫病等。
②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兼作粘膜活检。
暴发型或重症患者能够暂缓检查。
③钡剂灌肠理解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畴,同时除外其它疾病。
一种完整的诊疗应涉及其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畴及病态分期。
1.类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病变范畴及病态分期。
(注:① 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初次发作。
暴发型症状严重伴全身中霉性症状,伴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除暴发型外,各型都有不同程度分级并可互相转化。
② 轻度患者腹泻每日 3 次,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紧或贫血,血沉正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间。
重度腹泻每日 6 次以上,明显粘液血便,体温37.5℃以上,脉搏在 90/min 以上,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第 1 小时。
)2.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3.病变范畴直肠炎、直乙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全结肠炎。
4.病态分期活动期,缓和期。
【治疗方法】溃结治疗应采用综合疗法,涉及休息、饮食调节进少渣饮食,忌食乳类及过敏食品,重得应行肠外营养(TPN),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蛋白质,改善全身状况,解除精神因素及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