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黄果树瀑布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17、黄果树瀑布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试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游历。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背诵、想象等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交流有关黄果树瀑布的信息2.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词语,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法、学法教法:注重学生读书的个体情感体验,充分运用读、思、议、练、想象等方法教学课文;学法: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读悟结合。
五、教学准备学生:查阅资料,朗读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录像,交流印象,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瀑”字的左下部与”水”的不同。
齐读课题。
3.课件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县城西南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81米,落差74米,泻入犀牛潭,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极为壮观,为亚洲最大的瀑布。
4.过渡:我们已从录像中看到了瀑布的壮美,那我们借语言文字来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呼唤,感受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激情震撼,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录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上课的注意力同时对黄果树瀑布有了直观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7课《黄果树瀑布》课文17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
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他完全沉醉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教材内容:《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五上17《黄果树瀑布》第一篇:五上17《黄果树瀑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
2、精读课文环节,学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用时作出评价。
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揭题(板书)17、黄果树瀑布简介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其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读课题),来一睹其芳容。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图欣赏。
17《黄果树瀑布》补充阅读材料一、瀑布的形成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如断层、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造成地表变化,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
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
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
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如河床岩石软硬不一,较松软的岩石易被流水侵蚀掉,从而形成高低差异很大的地势差别成为瀑布。
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
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
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
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
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
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以西45 公里,景区由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景区、灞陵河峡谷等景点构成。
景区的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高74 米,宽81 米,气势磅礴,宏大壮观。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竭尽赞美之词:“一溪悬岛,万练飞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者有之,从无此阔而大者”。
17、黄果树瀑布智慧小木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
◎犀潭碧水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
开心一练一、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Jiã zuò chãn zuì fâng xì guàn mǎn xiōng táng( ) ( ) ( ) ( ) ( ) Xuán guà yǎn yìng zhã diã gã bì xuān xiāo( ) ( ) ( ) ( ) ( )二、我能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气势大的:、、、2.描写声音的:、、、三、我能选择恰当的字义填空练;1.白绢 2.练习;训练 3.经验多;纯熟1.瀑布好像一匹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2.经过苦练,她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
()3.别看他仅有十多岁,可操起胡琴来却十分老练。
()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 3.有名望的1.这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奇景。
()2.老王跟我们讲起了峨眉山的趣闻。
()3.“耳闻不如眼见”,我们要多走访,多看看,更多地了解情况。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黄果树瀑布是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米,落差米。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所、所,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大自然的对和人的的陶冶。
开心阅读五、课文片断我会读。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17 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执教者:柳邕一小伍玲教学目标1. 读准一、二类生字的字音,指导书写一类字“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1~4自然段。
3.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教学重难点1. 通过品词析句等方式感悟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 学习作者巧用比喻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自制课件。
2. 板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课前交流同学们课前搜集到哪些与黄果树瀑布有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7课,齐读课题。
引语:黄果树瀑布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瀑布,就让我们共同去欣赏这壮美的瀑布吧!(课件放视频)伴师简介:黄果树瀑布地处贵州省,那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河床突然断落,滚滚水流顺势下跌,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81米,有8间多媒体教室并排那么宽;落差74米,差不多有25层楼那么高。
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极为壮观。
2. 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受?3.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入课文,去感受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
请同学们打开书94页。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书很认真,生字词都读准了吗?(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四字词语)哗哗缝隙三叠隔着胸膛沉醉雷声轰鸣人喧马嘶撩过来挟来气势非凡山回谷应●带拼音读。
请3名同学,每个人读一行,其他同学注意听。
读对了齐读一遍。
强调多音字“应”,齐读。
●去掉拼音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生字词读准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随学生回答,相机贴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引语:这部大自然的杰作让人沉醉。
(板书:沉醉)3. 学“醉”字。
“醉”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
17、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8个生字,能联系文中语句或查字典理解词意,掌握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体会用者游览的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具体语文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方法:1、以合作学习为主,加强感情朗读指导。
2、图文结合,感悟,理解。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朗读带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全文,精读第一自然段。
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2、读懂、读通全文,感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教学进程: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曾经读过李白的一首写瀑布的诗,大家还记得吗?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板书课题:6、黄果树瀑布)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资料,汇报交流。
3、下悬念,进入新课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真的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身临其境看到瀑布的雄姿,听到它的瀑布声,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他们的意思。
杰作喧嚣聆听訇然谛听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点拨。
3、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说词语的意思。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聆听:听。
訇然:形容大声。
谛听:仔细地听。
4、指名试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5、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已经读明白了些什么?6、浏览课文,边读边思索:文章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明白?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17.黄果树瀑布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用景物描写来展现事物的壮观和无限生机。
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2.反自读情况:(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
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7 黄果树瀑布
一、看拼音,写汉字。
Jié zuò chén zuìfèng xìguàn mǎn xiōng táng
( ) ( ) ( ) ( ) ( )
Xuán guà yǎn yìng zhé diégébìxuān xiāo
( ) ( ) ( ) (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形容气势大的:、、、
2、描写声音的:、、、
三、精彩再现。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
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
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果树瀑布是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省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米,落差米。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
所、所、所,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大自然的
对和人的的陶冶。
五、积累。
1、除了黄果树瀑布以外,我还知道瀑布、瀑布、瀑
布、瀑布,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2、两首描写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宋·王安石)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诸葛亮”和“三
气周瑜”的故事。
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红楼梦》。
4、我还知道书名带“三”字的作品:《三个火枪手》、《三字经》、《三
国演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