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444.41 KB
- 文档页数:3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标准数额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2、《商标法》第56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3、《专利法》第65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有哪些1、全部赔偿原则全部赔偿原则也称为全面赔偿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赔偿原则,是各国侵权行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通例。
全部赔偿原则的含义,是指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应当以加害人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的财产损失范围为标准,承担全部责任。
也就是说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全部赔偿,赔偿应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限。
2、法定标准赔偿原则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其损害事实、后果的不易确定性,不少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
即规定实施某种侵权行为,应当赔偿的数额多少。
这在著作权立法中尤为突出。
所谓法定标准赔偿原则,是指由知识产权法律明文规定不法侵害知识产权造成损害,应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或数额幅度)。
外观侵权赔偿标准摘要:一、外观设计专利概述1.定义2.重要性二、外观侵权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1.权利人损失计算方法2.侵权人获利计算方法3.许可费倍数计算方法4.酌定赔偿计算方法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2.案例二四、外观侵权赔偿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1.法律规定2.司法实践五、结论正文:一、外观设计专利概述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对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观设计专利侵权问题也备受关注。
二、外观侵权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1.权利人损失计算方法权利人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
2.侵权人获利计算方法侵权人获利可以根据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计算。
3.许可费倍数计算方法许可费倍数可以根据专利权人与他人签订的许可合同中约定的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如果没有约定许可费或者许可费明显不合理,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合理确定。
4.酌定赔偿计算方法在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和许可费倍数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产品的类型、侵权情节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甲公司诉乙公司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本案中,甲公司拥有某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生产并销售与甲公司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
经审理,法院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0万元。
2.案例二:丙公司诉丁公司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本案中,丙公司拥有某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丁公司未经许可生产并销售与丙公司专利产品相似的产品。
侵知识产权赔偿标准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被确认后,侵权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那么,侵知识产权的赔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呢?
知识产权赔偿的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
1.受损方的损失程度: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受损方的损失越大,赔偿数额就会越高。
例如,如果侵犯了专利权,受损方可以被赔偿因侵犯专利权而失去的利润或遭受的损失。
2.侵权方的过错程度:如果侵权方是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赔偿数额就会比不是故意侵犯的情况高。
如果侵权方是出于无心或疏忽,赔偿数额就会相应减少。
3.侵权行为的性质: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有不同的保护范围和赔偿标准。
例如,在侵犯商标权的情况下,赔偿数额通常是商标权所在地销售额的三倍。
4.商业利益:如果侵权行为给侵权方带来了商业利益,受损方可以要求获得这些商业利益的一部分。
5.维护侵权行为的代价:受损方需要承担一定的维护侵权行为的代价,如律师费、调查费等,这些费用也可以计入赔偿数额。
总之,侵知识产权的赔偿标准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双方应当在法律框架内协商解决争议。
- 1 -。
专利侵权赔偿计算方法一、赔偿的计算方式有四种《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该条规定了专利侵权赔偿的三种计算方式:1、被侵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2、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收益,3、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下称高院规定)第二十一条:“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这条规定了第4种计算方式,即法定赔偿。
专利侵权赔偿和商标侵权赔偿不同的是多了一种计算方式: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来计算。
高院规定第二十条:“人民法院依照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追究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时,可以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同商标侵权赔偿一样,专利被侵权人可以选择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方式来计算侵权赔偿。
在第一、第二种方式不能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用第三种计算方式,如果第三种计算方式仍不能适用的话,那么再选择第四种计算方式,所以这四种计算方式是有前后适用顺序的。
二、第一种计算方式(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的适用高院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这个规定和商标差不多,计算方式比商标要明确一些,而且还多了一种依据,如果侵权人以侵权为业的,按照销售利润计算,在会计制度上营业利润和销售利润是不一样的,销售利润应该是大于营业利润的,而且销售利润也比营业利润好计算一些,这样的规定给被侵权人提供了计算的便利。
淘宝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淘宝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平台,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交易在淘宝上进行。
随着电商业的发展,专利侵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维护知识产权,保障消费者权益,淘宝逐渐完善了侵权赔偿标准。
本文将对淘宝专利侵权赔偿标准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淘宝对专利侵权的处罚标准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淘宝规定的赔偿标准以三倍赔偿为基础。
具体来说,如果淘宝商家被判定侵权,需要支付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的三倍,包括销售额、加工费、利润等。
此外,还需要赔偿原告为维权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律师费、诉讼费、取证费等。
接下来,淘宝对侵权赔偿的具体数额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来说,淘宝规定商家根据销售件数和被侵权专利的种类进行赔偿。
在销售件数方面,通常来说,商家销售的总件数越多,赔偿的数额就越高。
被侵权专利的种类也会影响赔偿标准。
例如,如果商家侵犯的是外观设计专利,那么赔偿会按照销售总价值的百分之三计算。
而如果商家侵犯的是发明专利,那么赔偿会按照销售总价值的百分之五计算。
此外,淘宝还根据商家的不同情况,对侵权赔偿标准进行了差别化处理。
例如,对于只侵犯了部分产品的商家,赔偿标准可能会相对较低。
而那些被判定恶意侵权的商家,赔偿标准就会相对较高。
另外,对于商家是否有侵权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也会影响赔偿的数额。
如果商家具备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却仍然侵犯了他人专利,那么赔偿标准会相对较高。
最后,淘宝对于商家的合规性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除了对于侵权赔偿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淘宝还会对商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
例如,对于商家发布的商品,淘宝会进行审核和抽查,并对违规商品进行下架和处理。
商家也需要遵守淘宝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保证自己的商品不会侵犯他人的专利。
总的来说,淘宝对于专利侵权赔偿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维护知识产权和保障消费者权益。
商家需要认真遵守规定,确保自己不会侵犯他人专利,同时,也能在遇到侵权纠纷时,了解如何进行赔偿处理。
Gain calmness, lose calmness, go with the flow, and fight for the inevitabilit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专利侵权赔偿有哪些计算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又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热点推荐:知识产权侵权侵犯知识产权罪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专利转让商业秘密商标转让注册商标获得了专利权之后可以更好的为专利权人带来经济利益,有的人可能会眼红,继而就会做出一些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这样是构成了专利侵权的,需要对专利权人做出赔偿。
但是这个专利侵权赔偿有哪些计算方法呢?请从下文中进行了解。
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法主要规定在《专利法》第6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年修订,法释[2015]4号)第20条、第21条、第2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1号)第1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1号)第27、28条。
法律条文在具体实务中如何实施,只能通过司法案例进行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对专利侵权赔偿的计算方法展开讨论。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专利侵权赔偿一共有五种计算方法:1、权利人损失根据专利法第65条和法释[2015]4号第20条第1款规定,权利人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
用公式表示如下:权利人损失=专利产品减少销量(或侵权产品销量)*专利产品合理利润而我国法释[2015]4号第20条规定,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可以视为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专利侵权行为却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因此,了解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以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一)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这是专利侵权民事责任中最基本的形式。
一旦被认定为侵权,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包括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
2、赔偿损失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侵权人应当予以赔偿。
损失赔偿的计算方式通常有三种:按照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计算;按照侵权人的侵权获利计算;如果上述两种方式都难以确定,则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3、消除影响如果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侵权人还应当承担消除影响的责任,例如通过公开声明等方式恢复专利权人的声誉。
(二)行政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对其处以罚款。
罚款的数额根据侵权情节的轻重而定。
(三)刑事责任对于情节严重的专利侵权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例如,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专利侵权的认定是确定侵权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关键。
一般来说,专利侵权的认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则构成侵权。
(二)等同原则即使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不完全相同,但如果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则也构成侵权。
(三)禁止反悔原则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过程中或者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为了获得专利权而对其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了限制或者放弃,那么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就不能再以扩大了的权利要求范围来主张权利。
Actually it is just in an idea when feel oneself can achieve and cannot achiev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标准一是按照权利人因为他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到的实际上的损失来确定。
二是按照侵权一方通过侵权行为而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三是以专利许可使用费为参考标准。
以上是关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之后应当有什么样的赔偿标准的问题,这三种赔偿标准都是可以使用的。
在我国对于专利的保护当中,有一种是对叫做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
外观设计是很常见的一种申请专利的对象,它是指一个产品的形状,颜色,图案或者是与产品上面和颜色图案结合起来会富有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设计,或者是在工业生产当中的工业品的样式等等,这些东西创造出来了之后都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其他人使用这种外观设计的话,是属于侵权行为,需要一定的赔偿。
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外观设计专利的话,应当给予赔偿,这是法律的硬性规定,但是具体的赔偿标准,赔偿数额,法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所以此时如果进行侵权赔偿的话,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标准来计算数额。
赔偿标准:第一、按照自己的实际损失来赔偿。
1.这是最为简单直接的一种赔偿方式了。
由于侵犯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之后,一定会给自己的产品造成一定的损失,比如说滞销,比如说没有办法继续生产等等,这些损失可以计算出一个总的数额来让侵权人进行赔偿。
2.但是在计算数额的时候必须要拿出证据来,可以是自己通常情况之下的销售额,或者是积压商品的数量乘以价格等等,不可以虚报价格,隐瞒真实情况。
第二,按照侵权者的实际所得来赔偿。
1.第一种方法虽然非常的直接明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可能比较难执行,因为他们侵权了自己的产品之后,具体的损失有时是没有办法计算出来的,给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也没有办法用金钱来估量。
2.这个时候就需要另一种赔偿方式了就是按照侵权的违法所得,由于侵权人对于外观设计的侵犯是为了盈利,所以在侵犯之日起,一直到案件发生时一共赢了多少利就可以作为损失赔偿来赔偿给专利人。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
专利侵权案件赔偿数额的计算依据主要是《专利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下面来看看关于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
《专利法》对赔偿的计算方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规定》细化了各种计算方法,并且增加了一种计算方法———法定赔偿。
赔偿的计算方式有四种:
1.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计算
《规定》第二十条第三款:“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专利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侵权人以侵权为业的,则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销售利润大于营业利润,这样的规定给被侵权人提供了计算的便利。
2.根据被侵权人因为侵权而受到的损失计算
《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
这个规定大大减小了专利权人的举证难度,只要确定侵权人的销售数量就可以了,也排除了侵权人的销售并没有下降,而损失无法计算的情形。
3.根据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赔偿数额
《规定》第二十一条:“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
4.法定赔偿
《规定》第二十一条:“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前三种计算方式可以由专利权人自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而只有前三种计算方式都无法适用时,才可以采用第四种计算方法。
汇桔网有着全国各地资源商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专利网信息,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分层次、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本文介绍的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专利的相关知识,如果有进一步的需要可以移步汇桔网https:///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