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象湖镇内环路A103A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9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章、前言一、勘察目的与任务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1.序言 01.1工程概况 0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01.3 勘察依据和执行标准 01.4 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1)2.2 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 (2)2.3 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2)2.4 地下水 (2)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3)3.1 抗震设防烈度 (3)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3)3.3地震效应 (3)3.4 抗震地段划分等级 (4)4.岩土工程性能分析与评价 (4)4.1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4)4.1.2 标准贯入试验 (4)4.2 各岩土层的工程性能评价 (4)5.水、土腐蚀性评价 (5)5.1 地下水的腐蚀性 (5)5.2 土的腐蚀性 (6)6.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6)7. 地基与基础 (7)7.1 地基均匀性评价 (7)7.2 地基与基础方案 (7)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7)9. 结论及建议 (7)附图表: (9)1.序言1.1工程概况我公司受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委托,承担了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食堂拟建场地的详细勘察任务。
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见表1.1:表1.11.2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工程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任务如下:①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场地内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②查明各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地层构成、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③提供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能作出评价;④查明有无暗河、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⑤查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类型及埋藏条件。
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XXXX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一五年十二月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勘察单位:XX省勘察设计研究院证书编号:工程编号:项目负责:报告编写: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总工程师:院长:提交单位:提交时间: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工作任务 (1)1.3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 (2)1.4勘察等级 (3)1.5勘察工作布置与方法 (3)1.6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4)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4)2.1气象水文 (4)2.2地形地貌 (4)2.3地质构造 (4)2.4岩土结构与特征 (5)2.5水文地质条件 (5)2.6地震效应 (7)2.7不良地质作用及地下障碍物 (7)3.岩土参数统计 (8)3.1统计说明 (8)3.2室内试验指标 (8)3.3现场测试成果 (9)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9)4.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9)4.2地基均匀性评价 (10)4.3水、土腐蚀性评价 (10)4.4岩土参数的取用建议 (11)4.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11)4.6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14)4.7基础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5)5.结论与建议 (15)5.1结论 (15)5.2建议 (15)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件目录1.前 言1.1 工程概况拟建地位于XX 省XX 县XX 镇(XXX 西线高速公路XX 国家高新区高速路口南侧1000 m ),总用地面积约96666.7㎡(约145亩),地上总建筑面积193343㎡,其中住宅楼总用地面积187143㎡,商业楼总用地面积5000㎡,会所总用地面积1200㎡。
拟建16栋17F 住宅楼(1#楼~3#楼,5#楼~17#楼,其1#、5#楼含2F 商铺)及4#楼为1栋2F 会所,及2个1F 地下室。
拟采用天然基础、桩基础,框架和框剪结构;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类设防。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报告编写:XXX技术负责:XXX项目负责:XXX审核:XXX院长:XXXXXX省XXX市XXX院提交日期:20XXX-X-1X正文目录一.绪言(一)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二)拟建工程概况(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四)勘察等级二.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特征(五)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六)地震效应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一)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二)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三)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评价(四)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表目录(附报告内)1、钻孔一览表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3、土壤室内试验成果表4、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成果表附图目录(附报告内)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5张)3、钻孔柱状图(共XXX张)附件目录(附报告内)1、勘察任务书一、绪言XXXXXX有限公司XXXXXX工程位于XXXXXX以北,占地总面积约XXXXm2,层高为X层,框架结构,差异沉降敏感,拟采用桩基础。
受X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市XXX院承担了该工程项目场地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按照《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的要求,于20XXX年X月1日~X月X2日完成野外现场工作。
(一)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1、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和要求依据勘察任务书及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任务及要求为:(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钻孔详见附件《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按(JGJ 72-2004)要求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
勘探深度应满足(JGJ 72-2004)规范及其它专门规定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述(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三)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二、场地工程地质简况(一)自然地理气候(二)地形地貌(三)地质构造(四)水文地质条件三、边坡特征(一)周围地物环境(二)边坡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三)边坡岩土构成(四)岩土工程特性指标(五)边坡稳定性分析(六)边坡支护方案建议(七)地震效应评价四、结论与建议附件1、原位测试记录表(复印件) 1份附图图名比例尺图号1、平面总图 1:100 NO.12、工程地质剖面图 1: 20 NO.13、钻孔柱状图 1:100 7孔一、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述受委托,我单位承担挡墙详细勘察工作。
场地位于东侧约74m,该项为已建工程,由于道路挡墙设计厚度不足,道路外侧地面出现开裂,挡墙需要从新设计,故委托我单位进行本次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范围道路长38m,边坡高3.5-4.7m,为永久性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故本次勘察等级为三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5#公路挡墙工程道下挡边坡为既有边坡,现边坡高度为3.5~4.7m。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安全,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结合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行业《建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本次勘察任务如下:1、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及地震设防烈度。
2、查明边坡的岩土构成、分布和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
3、场区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4、地下水埋藏条件、水文特征,地下管网分布,周边建筑与边坡关系和基础形式;5、通过室内及室外试验、工程类比结合规范及分析,提供边坡稳定性计算及边坡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一、前言........................................................................................................................................ - 1 -二、区域地质概述........................................................................................................................ - 2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8 -四、水文地质条件...................................................................................................................... - 10 -五、岩土工程评价...................................................................................................................... - 10 -六、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11 -七、地基土承载力...................................................................................................................... - 12 -八、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 12 -九、场地地震效应...................................................................................................................... - 13 -十、地基方案.............................................................................................................................. - 14 - 十一、结论与建议...................................................................................................................... - 14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为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我院受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委托,于20__年9月承担了XX省玉树藏族自治州XX县西杭商住南组团A42地块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某房地产建设有限公司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工程编号:xx勘察起止时间:202x年4月12日-202x年5月16日提交单位:某某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资质等级:甲级(勘察证书:xx)法定代表人:某某签名:技术负责人:某某签名:审定人:某某签名:审核人:某某签名:项目负责人:某某签名:报告编写人:某某签名:提交日期:202x 年 5月 16目录1概述 (3)1.1工程概况 (3)1.2勘察目的和任务 (3)1.3勘察依据 (4)1.4勘察工作概况 (4)2区域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概况 (5)2.1区域地理位置 (5)2.2区域气象条件 (5)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 (5)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3.1场地地形地貌 (5)3.2场地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6)3.3地下水 (7)3.4不良地质现象及不利埋藏物 (8)4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 (8)4.1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8)4.2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8)4.3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与选用 (9)4.4天然地基评价 (10)4.5人工复合地基评价 (11)4.6桩基础评价 (11)4.7建筑变形预测 (13)4.8基坑评价 (13)5结论及建议 (14)5.1结论 (14)5.2建议 (15)附件1 波速测试成果 9页附图表:1.工作场地及编、记录员照片及代表性岩芯照片 3页2.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表1) 8页3.地层统计表(附表2) 2页4.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附表3) 10页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附表4) 1页6.原位测试统计表 (附表5) 3页7.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附表6) 2页8.土工试验成果表 8页9.固结试验报告 18页10.三轴试验曲线 1页11.水质分析报告 4页12.土化验报告 4页13.钻孔柱状图 30页14.图例 1张15.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16.工程地质剖面图 24张1 概述1.1 工程概况由某某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某某”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某路交某路某角,拟建用地面积xx ㎡,包含xx 栋高层建筑(9~33F )、xx 栋某栋(3F ),商业裙楼(2~3F )和1~2层地下室,各建筑情况见下表1.1-1。
XXXX商业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1.1 场地位置、工程概况拟建XXXX商业广场项目位于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汽车站南面,交通十分方便。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41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9761.00平方米。
本次提交报告为“平坝县夏云镇云湖商业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拟建物基础初步设计型式为桩基,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0.00标高为1269.65米。
拟建物特征见表1:拟建物特征表表11.2 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的主要的技术标准受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平坝分公司的委托,XXXX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商业广场”场地的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任务、目的提出了如下勘察工作要求(详见委托书):1、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并评价建设场地的稳定性。
2、查明拟建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厚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各岩土层的稳定性、均匀性。
3、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岩土地基的承载力。
4、查明勘察范围地下水埋藏条件、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拟建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6、查明拟建场地勘察范围溶沟、溶槽、溶洞、土洞的大小、位置及埋藏深度。
7、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及提出基础方案建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如下:(1) 勘察委托书;(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5)《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0)《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CECS239:2008);(13)《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勘察等级、勘察手段、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2.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1.1~3.1.4相关条文规定,该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因此,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勘察报告示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我公司受**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筹建的“**中国研发中心”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中国研发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开发区内东川路****号,文井路以西地块。
此次拟建项目为单幢2层实验室,拟采用桩基础。
建筑面积8400.00m2。
拟建建筑物均无地下室,基础埋深均按1.50m考虑。
本工程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设计。
勘察项目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及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1)查明拟建场地地面以下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地基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与评价。
(2)查明本场区浅层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及判定其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
(3)判定浅层地基土的场地地震效应及判别本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查明暗浜、暗塘和地下障碍物(如人防)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埋深、走向、范围等),并评价其对天然地基的影响,对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4)为拟建2层实验室建议合理经济的桩基类型、选择适宜的桩基持力层;提供不同桩型的设计参数,并估算桩基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提供桩基础沉降计算参数,并估算沉降量。
(三)执行的规范、规程(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4)国家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 83-91)(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工程概况受建设方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瑞金市象湖镇内环路A103A区地场地地基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
该场地拟建12层建筑1栋,框架结构,场地占地面积约533.00平方米。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按单体建筑物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勘察任务为: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5、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主要规范、标准及有关文献资料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9、勘察合同及委托书。
委托方确定施工6个钻孔,均为取土、原位测试孔,要求钻孔进入持力层顶面以下6.0米以上终孔。
我院于2010年11月3日组织1台XY-100型回转钻机进行野外勘察施工,用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N63.5设备现场进行原位测试,于2010年11月16日结束野外工作,完成表1所列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本次勘察钻孔数量及位置由建设方确定,钻孔定位是以建设方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纸质文档上的钻孔坐标,以A(X=566.59,Y=452.19)、B(X=572.326,Y=424.2)为坐标基准点,采用拓普康GTS~330电子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所提供的高程为黄海高程,以场地东侧水泥路面为100.00m高程起算点,采用S3水准仪引测各钻孔孔口高程。
本次勘察钻孔间距11~17米,勘探线间距11~17米,达到详细勘察要求。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瑞金市内环路,西往沙洲方向,东、北侧为道路,南侧为已建建筑物。
属盆地地貌,场地周围20米范围内无既有建筑物存在,场地原为水田或荒地,场地附近建筑规模层次为3~7层,框架结构,采用基础类型以浅基础/桩基础为主,以粉质粘土/中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
现已经人工平整,相对较平坦,场地内钻孔间相对高差为0.00米。
(二)岩土层结构及岩土性状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米地基范围内存在6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列于报告附表2。
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如下:1、素填土(Q ml)紫红、黄红色,稍湿,松散,易塌。
由砂岩碎块石、粉质粘土夹砂砾混杂堆填而成。
系人工填土层,分布于全场地,厚度3.00~5.50米,平均厚度3.78米,层顶面标高100.00米。
欠固结。
2、粉质粘土(Q4al+pl)黄、红色,稍湿,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刀切面较光滑。
系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分布于全场地,厚度4.10~6.80米,平均厚度5.45米,层顶面埋深3.00~5.50米,层顶面标高94.50~97.00米,承载力特征值fak=210KPa。
3、圆砾(Q4al+pl)黄、灰色,饱和,中密,圆砾含量约占65%,亚圆形,直径多为2-10mm,母岩成份以中风化石英、砂岩为主,中粗砂充填,颗粒级配良好。
系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的ZK2孔及附近,厚度11.90~11.90米,平均厚度11.90米,层顶面埋深8.10~8.10米,层顶面标高91.90~91.90米,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
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K2)黄、红色,稍湿,硬塑,原岩结构已被破坏,岩芯土柱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刀切面较粗糙,含中细砂。
系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全风化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的ZK3、ZK4、ZK5、ZK6孔及附近,厚度10.90~18.80米,平均厚度14.20米,层顶面埋深9.10~9.80米,层顶面标高90.20~90.90米。
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2)紫红色,岩芯碎块状、似密实碎石土状,手可折断,浸水易崩解。
散体状结构,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V级。
系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强风化层,分布于全场地,厚度1.00~21.90米,平均厚度8.82米,层顶面埋深9.60~28.00米,层顶面标高72.00~90.40米。
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
6、中风化石灰岩(C2 )深灰色,岩质坚硬,岩芯多柱状,岩溶较发育,裂隙一般发育,方解石或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充填,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级。
岩体完整性较好,RQD=65%。
系石炭系上统沉积岩中风化层,分布于全场地,厚度2.30~8.60米,平均厚度4.50米,层顶面埋深26.50~31.50米,层顶面标高68.50~73.50米。
中风化石灰岩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标准值frk=19.2Mpa,承载力特征值fa=2200KPa。
(三)地下水特征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及碳酸盐岩溶蚀孔隙裂隙水,孔隙潜水赋存于第③层圆砾的孔隙中,碳酸盐岩溶蚀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第⑥层中风化石灰岩的溶蚀孔隙裂隙之中,水量中等丰富,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3.90~4.30米,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3.80~4.00米,静止水位变幅0.20米;稳定水位标高96.00~96.20米,平均水位标高96.08米,地下水位年际变幅约2.50米。
场地属于湿润区,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附录G表G0.1规定,场地环境类型属于Ⅱ类,拟建场地主要含水层为第③层圆砾,地层渗透性主要为A型。
根据本场地所取水样分析结果:按强透水层地层渗透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据本场地所取土侵蚀性分析样分析结果:按弱透水土层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四)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附近无斜坡分布,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较小;场地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可溶岩分布,无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深部为可溶岩,存在产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
(五)场地地震效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属标准设防类。
场地处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中硬土,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Ⅱ类。
三、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与建筑物适宜性评价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区域地壳稳定。
场地地形地貌类型为盆地,地形平坦,不存在边坡问题,不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深部有可溶岩分布,存在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
地基浅部土层松散、软弱,承载力较低,深部风化岩厚度大、层位稳定。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因此,场地地基稳定,适宜于拟建建筑物的建设。
(二)岩土评价与工程利用1、素填土:分布于全场地,厚度中等~大,力学强度低,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粉质粘土:分布于全场地,厚度中等~大,力学强度中等,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3、圆砾: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厚度大,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布于全场地,力学强度中等,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布于全场地,厚度小~大,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6、中风化石灰岩:分布于全场地,厚度中等~大,力学强度高,完整基岩段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三)岩土参数的分析确定根据原位测试结果,按国标GB50021-2001规范要求进行数理统计修正,遵照GB50007-2002规范和本场地岩土层性状及均匀性,并参照相似岩土条件的勘察经验,综合考虑提出岩土承载力特征值(表8)。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提出岩土层桩基础设计指标极限值(表9)。
(四)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场地范围内无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地形地貌类型为盆地,经平整后地形平坦,不存在边坡问题,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可能性较小。
第①土层素填土结构松散、软弱,承载力低,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垮塌,或在打入式桩施工时因堆填的大块石产生沉桩困难;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对以后的基础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四、地基基础方案与基础施工建议(一)地基基础方案与基础持力层(一)地基基础方案与基础持力层参照本场地岩土层结构、性质、均匀性,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本场地12层规模建筑物可选水下钻(冲)孔灌注桩或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基础类型,以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基础持力层;在对杂填土层厚度较大地段采用砂垫层回填后,也可考虑采用,浅基础类型(柱下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以第②层粉质粘土为基础持力层。
(二)建筑物及基础砼的防护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属标准设防类。
基础砼的防护等级为常规防护,并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及《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的规定。
(三)基础施工期间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1、浅基施工基坑开挖应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应防止地表、地下水长时间浸泡基础持力层,软化粉质粘土层,同时应做好施工验槽,及时灌注混凝土等工作。
2、地基内存在较丰富的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受人工开挖及水动力影响,第①层素填土易缩径垮塌,并有可能形成垮塌现象而影响桩基施工,应采取有效的排水、降水和基坑支护措施。
3、基槽开挖及基础施工应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做到安全施工。
4、场地地基深部为可溶岩,岩溶发育,无钻孔控制其他地段第四系地层不排除溶洞及土洞发育的可能性。
施工中应注意进行判别。
5、天然地基浅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检验工作,桩基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监理工作。
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鉴定,采用预应力管桩时应进行静载试桩,桩基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和桩身无损检测,检测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