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重点个人整理版
- 格式:pdf
- 大小:454.57 KB
- 文档页数:9
应用光学基本知识点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号试 题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6分)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由空气入射到玻璃(n=1.52)上,试求反射率和透射率及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偏振度。
二、(10分)图示双光束干涉实验中,一波长为 λ=10μm ,相干长度l c =4λ的细光束,以600角入射到 厚度为h=10μm 、折射率为n 1=3的介质片1上,由其下表面反射的光束经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2=1.5的介质片2后,被透镜聚焦在P 0点与介质片1上表面的反射光干涉,若P 0点恰为亮点,求介质片2的厚度d 应为多大?三、(6分)在杨氏双孔干涉实验中,照明光源是直径为1mm 的圆形光源,发光波长λ=0.6μm ,距离双孔屏1m ,试确定能观察到干涉现象时两小孔的距离应为多大?四、(10分)在双缝夫朗和费衍射实验中,光波长λ=0.532μm ,透镜的焦距f=50cm ,在观察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l=1.5mm ,且第三级亮纹缺级,试求:(1)该双缝的缝距和缝宽;(2)第1、2级亮条纹的相对强度。
五、(6分)利用波长λ=632.8nm 的激光测得一细丝的夫朗和费零级衍射条纹宽度为1cm ,若透镜焦距为50cm ,求该细丝的直径。
六、(8分)一束波长λ=0.589μm 的钠黄光以60°角入射到方解石晶体上,方解石晶体的厚度d=lcm ,主折射率n o =1.6584,n e =1.4864,其光轴方向与晶体表面平行,且垂直于入射面。
试求晶体中二折射光线的夹角,晶体输出面上二光的相位差,并绘出输出光光路图。
总分七、(10分)如图所示,一入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晶片光轴方向的夹角为 =26.57°,试问该光经过厚度为0.081mm 的晶片后,其偏振状态如何?(入射光波长λ=589.3nm ,n o =1.5442,n e =1.5533)八、(10分)图示A 为纵向运用的电光晶体KD P (n o =1.512,γ63=10.6×10-10cm/V ),B 为厚度d =10mm的方解石晶体(n o =1.5246,n e =1.4792,光轴方向与通光面的法线方向成45°夹角),A 、B 晶体平行放置。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1、波面:某一时刻其振动位相相同的点所构成的等相位面成为波阵面,简称波面。
光的传播即为光波波阵面的传播。
2、光束:与波面对应的所有光线的集合。
3、波面分类:a)平面波:对应相互平行的光线束(平行光束)b)球面波:对应相较于球面波球心的光束(同心光束)c)非球面波4、全反射发生条件:a)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b)入射角大于临界角5、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l与所在介质的折射率n的乘积s。
光程等于同一时间内光在真空中所走的几何路程。
6、费马原理: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期间无论经过多少次折射和反射,其光程为极值。
7、马吕斯定律:光线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并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
8、完善像:a)一个被照明物体每个物点发出一个球面波,如果该球面波经过光学系统后仍为一球面波,那么对应光束仍为同心光束,则称该同心光束的中心为物点经过光学系统后的完善像点。
b)每个物点的完善像点的集合就是完善像。
c)物体所在空间称为物空间,像所在空间称为像空间。
10、完善成像条件:a)入射波面为球面波时,出射波面也为球面波。
b)或入射光为同心光束时,出射光也为同心光束。
c)或物点A1及其像点之间任意两条光路的光程相等。
11、物像虚实:几个光学系统组合在一起时,前一系统形成的虚像应看成当前系统的实物。
12、子午面:物点和光轴的截面。
13、决定光线位置的两个参量:a)物方截距:曲面顶点到光线与光轴交点A的距离,用L表示。
b)物方孔径角:入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用U表示。
14、符号规则a)沿轴线段:以折射面顶点为原点,由顶点到光线与光轴交点或球心的方向于光线传播方向相同时取证,相反取负b)垂轴线段:以光轴为基准,在光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
c)夹角:i.优先级:光轴》光线》法线。
ii.由优先级高的以锐角方向转向优先级低的。
iii.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光现象知识总结一.光的产生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1.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密度不均匀的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会折射,比如海市蜃楼,星星闪烁,通过火苗看物体会晃动。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法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辅助线: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实际光线:用实线表示,且带有箭头。
3、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站对看齐。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日地月同线时,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在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 关。
只与光源(亮物体)的形状有关。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共同决定。
稍大的小孔成模糊的像,较大的大孔不能成像,只能形成与大孔相同形状的亮斑。
4、光速: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可以传播)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三、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材料准备材料: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纸筒(牙膏盒)等。
2.实验过程用光反射实验器演示光的反射规律:图4-2-1所示是光的反射实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两个白色的光屏必须垂直于镜面,光屏的作用的是显示光路。
总复习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返回内容提要有关光传播路径的定律是本章的主要问题。
折射定律(光学不变量)及其矢量形式反射定律(是折射定律当时的特殊情况)费马原理(极端光程定律),由费马原理导出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实、虚)物空间、像空间概念 完善成像条件(等光程条件)及特例第二章 球面与球面系统 返回内容提要球面系统仅对细小平面以细光束成完善像基本公式:阿贝不变量放大率及其关系:拉氏不变量反射球面的有关公式由可得。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返回内容提要平面镜成镜像夹角为 α 的双平面镜的二次像特征 平行平板引起的轴向位移反射棱镜的展开,结构常数,棱镜转像系统折射棱镜的最小偏角,光楔与双光楔关键问题:坐标系判断,奇次反射成像像,偶次反射成一致像,并考虑屋脊的作用。
第四章 理想光学系统返回内容提要主点、主平面,焦点、焦平面,节点、节平面的概念高斯公式与牛顿公式:当时化为,并有三种放大率,,拉氏不变量,,厚透镜:看成两光组组合。
++组合:间隔小时为正光焦度,增大后可变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负光焦度。
--组合:总是负光焦度 +-组合:可得到长焦距短工作距离、短焦距长工作距离系统,其中负弯月形透镜可在间隔增大时变 成望远镜,间隔更大时为正光焦度。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返回内容提要本部分应与典型光学系统部分相结合进行复习。
孔阑,入瞳,出瞳;视阑,入窗,出窗;孔径角、视场角及其作用 拦光,渐晕,渐晕光阑 系统可能存在二个渐晕光阑,一个拦下光线,一个拦上光线 对准平面,景像平面,远景平面,近景平面,景深 物方(像方)远心光路——物方(像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第六章 光能及其计算 返回内容提要本章重点在于光能有关概念、单位和像面照度计算。
辐射能通量,光通量,光谱光视效率,发光效率 发光强度,光照度,光出射度,光亮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关系 光束经反射、折射后亮度的变化,经光学系统的光能损失, 通过光学系统的光通量,像面照度总之,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返回内容提要本章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放大倍率、光束限制、分辨本领以及显微镜与照明 系统、望远镜与转像系统的光瞳匹配关系,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本章内容:共轴球面系统求像。
由物的位置和大小求像的位置和大小。
φ U ˊ - UO C A A ˊ n n ˊ P- LrL’II’Q1. 符号规则反射情形看成是折射的一种特殊情形:n’= -n把反射看成是n’= -n 时的折射。
往后推导公式时,只讲折射的公式;对于反射情形,只需将n’用-n代入即可,无需另行推导。
(1) 物像位置关系式rn n l n l n -=-'''2. 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2) 物像大小关系式这就是物像大小的关系式。
利用公式就可以由任意位置和大小的物体,求得单个折射球面所成的近轴像的大小和位置。
对由若干个透镜组成的共轴球面系统,逐面应用公式就可以求得任意共轴系统所成的近轴像的位置和大小。
l n nl y y '''==β3.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近轴光学基本公式的缺点:物面位置改变时,需重新计算,若要求知道整个空间的物像对应关系,势必要计算许多不同的物平面。
已知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或者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以及轴上的两对共轭点的位置,则其任意物点的像点就可以根据这些已知的共轭面和共轭点来求得。
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可用这些基面和基点求得最常用的是一对共轭面和轴上的两对共轭点。
(1) 放大率β=1的一对共轭面——主平面rn n l n l n -=-'''l n nl y y '''==β不同位置的共轭面对应着不同的放大率。
放大率β=1的一对共轭面称为主平面。
物平面称为物方主平面,像平面称为像方主平面。
两主平面和光轴的交点分别称为物方主点和像方主点,用H 、H’表示,H 和H’显然也是一对共轭点。
主平面性质:任意一条入射光线与物方主平面的交点高度和出射光线与像方主平面的交点高度相同(2)无限远轴上物点和它所对应的像点F’——像方焦点rn n l n l n -=-''' 当轴上物点位于无限远时,它的像点位于F’处。
第一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1-1 发光点、波面、光线、光束 返回本章要点 发光点 ---- 本身发光或被照明的物点。
既无大小又无体积但能辐射能量的几何点。
对于光学系统来说, 把一个物体看成由许多物点组成,把这些物点都看成几何点 ( 发光点 ) 。
把不论多大的物体均看作许多 几何点组成。
研究每一个几何点的成像。
进而得到物体的成像规律。
当然这种点是不存在的,是简化了的概念。
一个实际的光源总有一定大小才能携带能量,但在计算时,一 个光源按其大小与作用距离相比很小便可认为是几何点。
今后如需回到光的本质的讨论将特别指出。
波面 --- 发光点在某一时刻发出的光形成波面 如果周围是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形成以发光点为中心的球面波或平面波 第二章 球面和球面系统§ 2-1 什么是球面系统?由球面组成的系统称为球面系统。
包括折射球面和反射球面反射面:n ' =-n.平面是半径为无穷大的球面,故讨论球面系统具有普遍意义折射系统折反系统§ 2-2 概念与符号规则•概念① 子午平面 —— 包含光轴的平面② 截距:物方截距 —— 物方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像方截距 —— 像方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③ 倾斜角:物方倾斜角 —— 物方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像方倾斜角 —— 像方光线与光轴的夹角返回本章要点•符号规则返回本章要点因为分界面有左右、球面有凹凸、交点可能在光轴上或下,为使推导的公式具有普遍性,参量具有确切意 义,规定下列规则:a. 光线传播方向:从左向右b. 线段:沿轴线段 ( L,L',r ) 以顶点 O 为基准,左“ - ”右“ + ” 垂轴线段 ( h ) 以光轴为准,上“ + ”下“ - ” 间隔 d(O1O2) 以前一个面为基准,左“ - ”右“ + ” c. 角度:光轴与光线组成角度 ( U,U' ) 以光轴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光线,顺时针“ + ”逆时针“ - ”光线与法线组成角度 ( I,I' ) 以光线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法线,顺“ + ”逆“ - ”光轴与法线组成角度 ( φ ) 以光轴为起始边,以锐角方向转到法线,顺“ + ”逆“ - ”§ 2-3 折射球面返回本章要点•由折射球面的入射光线求出射光线已知: r, n, n',L, U 求: L', U',由 以上几个公式可得出 L' 是 U 的 函数这一结论, 不同 U 的光线经 折射后不能相交于一点点-》斑,不完善成像•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折射并成像.1 .近轴光线:与光轴很靠近的光线,即 -U 很小 , sin(-U) ≈ -U ,此时用小写:sin(-U)= - usinI=iL=l 返回本章要点近轴光线所在的区域叫近轴区2 .对近轴光,已知入射光线求折射球面的出射光线:即由 l , u —> l ',u' , 以上公式组变为:当 u 改变时, l ' 不变!点 —— 》点,完善成像 此时 A , A' 互为物像,称共轭点近轴光所成像称为高斯像,仅考虑近轴光的光学叫高斯光学返回本章要点近轴光线经折射球面计算的其他形式(为计算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可使用不同公式)利用:可导出返回本章要点4 .(近轴区)折射球面的光焦度,焦点和焦距可见,当( n'-n )/r 一定时, l ' 仅与 l 有关。
基础知识1.1924年,德布罗意大胆地创立了物质波动学说。
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光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而与物质作用时又表现为粒子性。
2.波动光学理论认为,光是某波段的电磁波。
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380~760nm4.光源间指性能够辐射光能的物体称为光源。
5.光源可分为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
6.自发辐射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随机性其二是间歇性7.具有单一频率的光称为单色光8.由各种频率复合的光称为复色光9.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将按不同的折射角分开,形成光谱,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10.满足光的相干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光波在相遇点有相同的振动方向和恒定的相位差。
满足本条件的光称为相干光11.能发出相干光的光源称为相干光源12.波的叠加原理:从几个波源产生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无论它们相遇与否,都保持自己原有的特性,即频率不变、波长不变、振动方向不变,各列波都按自己原来传播的方向继续前进,不受其他波的影响13.折射率和几何路程的乘积,叫做光程14.光程之差称为光程差15.托马斯·杨解释了干涉现象16.光从光疏媒质(折射率小)向光密媒质(折射率大)表面入射时,反射光的位相改变π.它相当于光多(或少)传播半个波长的距离,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17.劳埃德镜实验显示了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证明了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会发生半波损失。
18.相干光,在相遇时将会产生干涉现象,称为薄膜干涉19.光波绕过障碍物的边缘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20.衍射系统由光源、衍射屏(障碍物)和接收屏幕(观察屏)组成21.衍射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菲涅耳衍射(距离有限)另一类是夫琅禾费衍射(距离无限远)22.用半波带法分析单缝衍射23.艾里斑的光强占整个衍射光强的约84%24.圆孔愈小或波长愈长,所得艾里斑也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25.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以叫做衍射光栅26.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光的横波性质27.自然光与偏振光光波是一种电磁波28.光波是横波,具有偏振特性29马吕斯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30.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的光矢量的振动次数和振幅的时间平均值相等,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31.这种光振动矢量只在某一平面内沿某一确定方向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为线偏振光32.光的双折射当一束光线在各向同性介质的表面折射时,折射光线只有一束,且遵守折射定律。
工程光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第一节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直线传播定律,独立传播定律,反射折射定律,全反射,光的可逆原理)1.反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上入射点的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即II -=''nn I I '='sin sin2.全反射及其应用注意: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临界角 光密介质:分界面两边折射率较高的介质。
光疏介质:分界面两边折射率较低的介质。
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
全反射条件:①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 费马原理:光是沿着光程为极植(极大、极小或常数)的路径传播的。
也可已表述为: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期间无论多少次折射或反射,其光程为极值。
利用费马原理可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及反射定律。
马吕斯定律:光线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并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
折、反射,费马原理及马吕斯定律可互推。
第二节a)光学系统与成像概念b)1、光学系统的作用:c)对物体成像,扩展人眼的功能。
d)2、完善像点与完善像:e)若一个物点对应的一束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仍为同心光束,该光束的中心即为该物点的完善像点。
完善像是完善像点的集合。
f)3、物空间、像空间:g)物所在的空间、像所在的空间。
h)4、共轴光学系统:i)j)图1-13共轴球面光学系统n '()n n 'n n 'n 若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元件表面的曲率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则该光学系统是共轴光学系统。
k) 5、各光学元件表面的曲率中心的连线,称光轴。
l) 完善成像条件:入射光出射光均为同心光束。
C A O n O O n O O n OO n O A n A E n E E n E E n EE n E A n k k k kk k k k='''+''++++=''+''++++ 21211112121111m) 物像的虚实判断:实像真实存在且可以记录,虚像则不可以。
《应用光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1、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I1 = R1;n1sinI1=n2sinI22、绝对折射率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
通常把空气的绝对折射率取作1,而把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作为“绝对折射率”。
★3、光路可逆定理假定某一条光线,沿着一定的路线,由A传播到B。
反过来,如果在B点沿着相反的方向投射一条光线,则此反向光线仍沿原路返回,从B传播到A。
★4、全反射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都会发生折射与反射。
但在一定条件下,入射到介质上的光会全部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没有折射光产生,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现象。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可归结为:(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什么是临界角?)★5、正、负透镜的形状及其作用正透镜:中心比边缘厚度大,起会聚作用。
负透镜:中心比边缘厚度小,起发散作用。
★7、物、像共轭对于某一光学系统来说,某一位置上的物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成一个清晰的像,物与像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称为物与像的共轭。
例1:一束光由玻璃(n=1.5)进入水中(n=l.33),若以45°角入射,试求折射角。
解:n1sinI1=n2sinI2n1=1.5; n2=l.33; I1=45°代入上式得I2=52.6°折射角为52.6°第二章★1、符号规则;2、大L公式和小l公式★3、单个折射球面物像位置公式例:一凹球面反射镜浸没在水中,物在镜前300mm 处,像在镜前90mm 处,求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
n ′l ′-n l=n ′-n r l =-300mm ,l ′=-90mm求得r=-138.46mm由公式解:由于凹球镜浸没在水中,因此有n ′=-n=n 水★4、单个球面物像大小关系例:已知一个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r = 36.48mm ;n=1;n ′=1.5163;l = -240mm ;y=20mm ;可求出:l ′=151.838mm ,求垂轴放大率β与像的大小y ′。
应用光学第一章总结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双重性质,既能像波一样传播,又能像粒子一样照射。
2. 光的特性光具有波长、频率、速度和偏振等特性,光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颜色,频率决定了它的亮度,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偏振决定了光的方向性。
3.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光的传播遵循光线理论和波动理论。
4.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学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干涉是指两束波相遇时相互干扰的现象,衍射是指波通过孔隙或物体边缘时发生的扩散和弯曲。
5. 光的吸收和发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吸收和发射,物质的吸收和发射特性与光的波长有关。
二、光学元件1. 透镜透镜是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折射光线,使光线汇聚或发散。
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之分,可以用在光学仪器中进行成像。
2. 镜面镜面是能够反射光线的表面,具有平面镜、球面镜等形式。
镜面的反射特性与入射角和反射角有关,根据镜子的曲率不同,反射出的光线会发生聚焦或发散。
3. 棱镜棱镜是一种类似透镜的光学元件,它能够使光线发生色散,将不同波长的光线分散成不同的方向。
4. 光栅光栅是一种利用周期性的结构使光发生衍射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分解光线,用于光谱仪等领域。
5. 波片波片是一种能够改变光线偏振状态的光学元件,常用于偏振光学和激光器件中。
6. 光阑光阑是一种用于控制光线传播的光学元件,它能够限制光线的传播范围,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7. 光学滤波器光学滤波器是一种通过选择性吸收或透射特定波长光线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应用于激光器件、摄像头和光学测量中。
8. 光学偏振元件光学偏振元件是一种能够改变光线偏振状态的光学元件,包括偏振片、偏光镜和偏振棱镜等。
三、光学系统1. 成像系统成像系统是由透镜、镜面和光学滤波器等组成,它能够将物体上的信息投影到成像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中北大学应用光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1、研究光的意义: 90%信息由视觉获得,光波是视觉的载体2、光是什么?弹性粒子(牛顿)-弹性波(惠更斯)-电磁波(麦克斯韦)-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3、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光的传播实际上是波动的传播4、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本性,并由此来研究各种光学现象(干涉、衍射等)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现象,把光当做光线。
5、可见光:波长在400-760nm 范围红外波段:波长比可见光长紫外波段:波长比可见光短6、单色光:同一种波长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波混合而成7、频率和光速,波长的关系在透明介质中,波长和光速同时改变,频率不变8、实际被成像物体都是由无数发光点组成。
包括线光源和面光源。
9、在某一时刻,同一光源辐射场的位相相同的点构成的曲面。
波面的法线即为几何光学中所指的光线。
10、同心光束:由一点发出或交于一点的光束;对应的波面为球面第二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各项同性的均匀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
两个条件:均匀介质,无阻拦。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以不同路径传播的两条光线同时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彼此互不影响,独立传播。
相遇处的光强度只是简单的相加,总是增强的。
(对不同发光点的发出的光)3、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投射点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 —反射角(光线转向法线,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4、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投射点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为定值)与入射角无关,而与两个介质的性质有关。
sinθ1 * n1 =sinθ2 * n2 5、相对折射率:一种介质对另一种介质的折射率绝对折射率:介质对真空或空气的折射率6、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n1>n2,并且当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I 0时,在二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