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液量低含水油井高温热洗与清蜡工艺技术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1.54 KB
- 文档页数:2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增长,油井产出的油品中会含有大量的沉积物,其中包括蜡沉积物。
蜡的存在会阻塞管道,影响油品的运输和处理,导致产量下降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清除油井中的蜡沉积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清除蜡沉积物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破碎、化学溶解和高温热洗等。
高温热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高温热洗是指通过加热油井使蜡溶解,并利用水蒸气的压力将蜡沉积物从管道中冲洗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清除蜡沉积物,恢复管道的通畅,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高温热洗技术的关键是加热温度和洗涤介质。
研究表明,高温热洗的温度一般在120-18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蜡的溶解和清除。
洗涤介质的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洗涤介质包括清水、汽油和甲苯等。
这些洗涤介质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溶解性,可以有效地将蜡溶解和清除。
在高温热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加热设备的选择。
一般来说,加热设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加热和外部加热。
内部加热是指将加热器放入油井中加热,这种方式能够较快地提高油井的温度,但是设备成本高且操作复杂。
外部加热是指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油井,这种方式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是加热速度较慢。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加热设备。
其次是加热时间的控制。
加热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蜡的溶解和清除效果。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加热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之间。
过短的加热时间可能无法完全溶解蜡沉积物,过长的加热时间则会造成能源浪费。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加热时间。
最后是高温热洗的安全性问题。
高温热洗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设备爆炸和管道烧毁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如增加安全阀和温度传感器,设立安全操作区域,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等。
高温热洗是一种有效清除油井蜡沉积物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加热温度和洗涤介质,控制加热时间,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可以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持续稳定的油井开采。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我不是石油工程专业人士,但是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油井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的一般资料。
希望以下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是一种用于清除油井内部蜡堵的技术。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流体性质的变化等因素,油井内壁会形成一层蜡垢。
这些蜡垢会降低油井产能,导致油井堵塞,降低产量。
清除油井中的蜡垢是油田开发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是一种通过在油井中注入高温溶剂并加热来清除蜡垢的方法。
一般来说,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适当的溶剂,准备高温清蜡溶剂体系,注入溶剂并加热油井,清除蜡垢。
下面对每个步骤进行简要介绍:1. 选择适当的溶剂:选择适合油井条件的高温清蜡溶剂非常重要。
常用的溶剂有石脑油、二甲苯、正戊醇等。
选择溶剂需要考虑其溶解能力、熔点、热稳定性等因素。
2. 准备高温清蜡溶剂体系:将选择的溶剂与其他辅助溶剂等混合,形成高温清蜡溶剂体系。
这个体系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以获得最佳的清蜡效果。
3. 注入溶剂并加热油井:将准备好的高温清蜡溶剂注入油井内,利用高温来加速蜡垢的溶解。
一般来说,需要在油井中建立循环系统,通过泵来循环注入溶剂,并通过加热设备提高溶剂的温度。
4. 清除蜡垢:在高温和溶剂的作用下,蜡垢会逐渐溶解并脱落。
在溶剂循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回流系统或者产流系统将溶剂中的溶解的蜡垢排出油井。
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适合油井条件的溶剂体系,提高清蜡效果和效率,改善循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一些研究还考虑了环境问题,如对溶剂的选择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用于清除油井内蜡垢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准备溶剂体系,注入溶剂并加热油井,清除蜡垢。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油井产能,保证油田开发的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研究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油井条件和需求来进行。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石油勘探的日益深入,油井钻进深度不断加深,上下通透性降低,使得蜡沉积、树脂沉积、水合物沉积等问题愈加严重,导致油井的产量下降和工业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对于油井的清蜡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石油采油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针对油井内部清蜡的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化学清蜡、电磁清蜡等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清蜡问题,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机械清蜡成本高、工作量大;化学清蜡会污染环境;电磁清蜡有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处理所有类型的清蜡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清蜡技术一直在研究之中。
二、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特点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目前研究较为火热的一种油井清蜡技术。
它的主要特点有:1、操作简单。
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高温清洗机器和一些简单的清洗配件即可完成,其清洗原理是物理工作原理,无需额外添加任何的化学物质,因此操作过程相对简单;2、清洗效果好。
高温热洗清蜡技术通过提高清洗液的温度,使得蜡沉积在管壁上的粘附力降低,内部物质溶解速度加快,呈现出了比较好的清洗效果,长时间使用后油井内部能够实现较好的清洗和维护;3、设备投入较小。
相对于其他一些油井清洗技术,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投入成本较小,并且使用寿命长。
它的主要成本是清洗机器和配件的购买费,相对于其他一些方式来说,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显然更为经济实用。
三、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应用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可以针对各种类型的油井进行应用,包括油井深度较浅的小型油井,也可以应用于油井深度较深的大型油井。
其应用步骤主要如下:1、检查油井的井筒,判断井筒内是否有堆积物等。
2、安装高温清洗机和清洗配件。
3、设置清洗选项,开始清洗。
4、清洗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对清洗机器和配件进行保养。
5、妥善保管清洗机器和配件。
四、技术优势1、清洗效果好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在清洗油井问题上的效果很好,能够将管道内的蜡油污垢彻底清除,从而提高油井效率。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一、油井管道内蜡质物质的影响油井管道内蜡质物质主要由原油中的烃类化合物组成,随着原油温度的降低,这些化合物会逐渐凝固形成蜡质沉积物,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蜡质物质会导致管道内径变窄,增加油流的阻力,降低产量;在冷却的情况下,蜡质物质会凝固在管道内部形成固体蜡层,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蜡质物质还会引发管道内腐蚀、结垢等问题,对油井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概述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利用油井自身产热和高温水蒸汽清洗管道内蜡质物质的新型清蜡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通过油井自身产生的高温水蒸汽将蜡质物质加热,并改变其物理状态,然后通过高温水蒸汽的冲击和冲刷作用,将管道内的蜡质物质彻底清除。
这种技术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油井管道金属材质无任何损害,具有清洗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国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清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清蜡方法和设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国内,油田开发和生产公司也开始重视油井清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某些油田通过对自身井筒产热油的再利用,将井筒产热油热力泵工作压力从2.5MPa提高到4MPa,提高了产热油的出口温度,从而提高了高温水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改善了清蜡效果。
1.高温水蒸汽的产生技术要实现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首先需要产生高温水蒸汽。
目前,常用的高温水蒸汽产生技术主要包括地热能利用、电磁加热、太阳能利用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技术。
将产生的高温水蒸汽输送到油井管道内进行清蜡需要专门的输送设备和管道系统。
目前,常用的输送技术主要包括蒸汽管道和热力泵技术。
这些技术需要在输送过程中克服水蒸汽的压力损失和温度损失,保证输送的蒸汽温度和压力满足清蜡要求。
高温水蒸汽清洗技术是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核心环节。
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实用技术第36卷第1期2020年1月1 基本概况(1)结蜡概况。
长庆油田某采油作业队开井448口,结蜡严重井87口,占全区开井的19.4%,主要集中在侏罗系开发区块。
2018年因结蜡卡井检泵32井次,占维护性作业的11%。
检泵起出井筒蜡块为硬蜡,呈固体状,结蜡位置在井口下0~500 m ,厚度5~20 mm ,部分结蜡严重井油管蜡堵实。
对结蜡井油样组分化验分析,平均蜡含量达到21.9%;对蜡样饱和烷烃碳数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蜡样主要是以硬蜡为主,组分中饱和烷烃碳数在C 28-C 31,对应析蜡点在55~60 ℃。
(2)结蜡机理及危害。
① 结蜡机理。
原油中的蜡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常呈液态存在,蜡完全溶解在原油中。
但在原油开发过程中,原油从储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当到达蜡析出点以后,原油中的蜡便以结晶析出,结晶逐渐长大、聚集并沉积在油管内壁,即出现结蜡现象。
②结蜡的危害。
油井结蜡会给整个油田开发带来巨大的影响,降低油田生产效率,导致堵塞产油层、油井液量下降,甚至造成油井停井。
蜡在井口、地面管线的吸附聚集会使油井生产回压升高,直至管线堵塞;蜡会不断聚集附着在油管、油杆上,在缩小油管孔径的同时增大了抽油杆的外径,增加了油流阻力,使油井减产,严重时会把油井堵死,发生卡泵现象;油管内的结蜡会直接造成该井段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增加上冲程悬点载荷,减小下冲程悬点载荷,最大载荷差增大,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抽油杆的工作寿命。
③清防蜡技术现状。
目前主要清防蜡工艺有三种方式:热洗清蜡、加药、防蜡工具(表1)。
目前清防蜡效果比较好的是蒸汽热洗清蜡。
高温蒸汽热洗:高温蒸汽热洗清蜡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水泥车把高温蒸汽打入油套环空,通过高温水蒸汽的作用,熔化沉积在油管、油杆上的石蜡,再利用泵的抽吸作用和洗井液的顶替作用,被熔化的石蜡随原油和洗井液返出地面,从而维护油井正常生产。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油井作业中的清除油井蜡垢的方法。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中含有一定的蜡质,随着温度的变化,油井内就会生成蜡垢。
蜡垢的堆积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甚至完全堵塞油井,因此清除蜡垢是油井作业中的重要环节。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通过改变油井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清除蜡垢。
具体的清蜡过程如下:通过加热系统将油井内的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
在加热的过程中,原油中的蜡开始溶解,变得更加稀释。
然后,利用高压泵将原油从油井底端开始注入油管中。
在注入的过程中,原油中的蜡会随着流动进一步溶解,并随着流动带走。
由于注入的原油温度较高,也会通过热传导将油管内的蜡垢加热溶解。
在注入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并让原油在油管中停留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使原油中的蜡垢充分溶解,并与管壁上的蜡垢相互融合,形成一个蜡状物质。
然后,再利用高压泵将新鲜的原油从另一个方向注入油管中,将之前形成的蜡状物质冲击出油井。
整个热洗清蜡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注入的温度和流速。
过高的温度和流速可能会导致原油中的蜡被带到油管内,造成新的蜡垢形成。
而过低的温度和流速则不足以充分清除蜡垢。
为了增加热洗的效果,还可以加入一些清洗剂。
清洗剂中的活性物质可以与蜡垢发生化学反应,加速蜡垢的溶解和清除过程。
清洗剂还具有降低油井表面张力的作用,有利于原油的流动和蜡垢的清洗。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有效清除油井蜡垢的方法。
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条件,结合清洗剂的使用,可以达到高效清除蜡垢的效果,保证油井的正常产能。
该技术在油井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温热油和溶解剂等物质,对油井内部堵塞的蜡进行清除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油藏形成机理、蜡的形成机理、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油藏形成机理油藏是地下深部岩石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能够有效储存和生产石油的地质构造。
二、蜡的形成机理1. 温度降低:当石油从地下储层升至地面时,由于地面温度较低,石油中的一部分组分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会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2. 压力减小:随着石油升井,地下的压力逐渐减小,使得蜡的溶解度下降,产生沉淀。
3. 组分变化:石油中的脂肪酸、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会结合形成蜡。
三、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原理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利用高温热油和溶解剂等物质对油井内部沉积的蜡进行热熔、溶解和排除的过程。
其原理如下:1. 高温热油可以使沉积在管道内壁的蜡热熔,从而使蜡溶解于石油中,达到清除蜡的目的。
2. 溶解剂的加入可以提高蜡的溶解度,加速蜡的溶解和排除过程。
四、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准备高温热油和溶解剂,并检查清蜡设备和管路的完好性。
2. 加热热油:将高温热油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120℃-150℃。
3. 加入溶解剂: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溶解剂,提高蜡的溶解度。
4. 处理管道:将加热后的高温热油和溶解剂通入待处理的油井管道中,对蜡进行热熔和溶解。
5. 排除蜡层:通过管道压力或其他手段,将溶解好的蜡层从管道中排除。
6. 清洗管道:对清除蜡层的管道进行清洗,恢复管道的正常通畅。
五、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应用前景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具有简单、环保、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各类油井中蜡的清除。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油井蜡堵的问题将更为突出,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经济效益也将得到提升。
六、结论通过对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该技术在解决油井堵蜡问题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低液量低含水油井高温热洗与清蜡工艺技术应用摘要:低液量、低含水油井的清蜡工作一直是采油工艺中难办的工作之一:使用热水洗井,洗井热水进入地层,出现长达10天左右的高含水采油,严重影响产量。
不洗井就将躺井。
加清蜡剂,由于清蜡剂费用高,增加了采油成本,还因清蜡剂由于带有笨环等危险品,给加药人带来危害。
采用洗井阀或其它工具洗井清蜡,由于在井筒内下入了封隔器等工具,增加了井下事故的风险,也增加了采油费用。
因此,探索低水量不影响原油产量的热洗清蜡工艺,是采油工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低产低能井;热洗;分析;评价。
1、引言理想流体在流动时不会产生流体阻力,因为理想流体是没有粘性的,实际流体流动时会产生流体阻力,因为实际流体具有粘性。
因此,粘性是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粘度作为表征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其值越大,说明在同样流动条件下,流体阻力就会越大。
实际流体流动时,会因为流体自身不同质点之间以及流体与管壁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阻力,造成能量损失,这种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因为克服阻力而消耗的能量叫流体阻力。
流体阻力的大小关系到流体输送的经济性,因此,了解流体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对于油田生产来说,采油井的原油举升也是如此。
如何更有效的降低稠油粘度来降低油井举升阻力是很有意义的。
2、原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2.1、原油的粘度升高原油失去流动性。
当粘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原油即失去流动性,高粘度原油在井筒的举升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由于地温梯度的存在,原油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进一步增大,出现在油管内壁结晶附着,油流通道变小,对抽油杆的抗拉强度要求更高;同时油管内原油流动减缓,油管内压力增高,油管承压增高,其实质同样是油管的抗张力变大;下部的抽油泵凡尔、泵筒的负载也会增加。
当作用力超过三抽设备承载极限时,会表现为在三抽设备薄弱环节的断裂、刺漏现象。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躺井。
2.2、原油析蜡引起流动性降低。
浅析热洗技术在油井清防蜡中的运用摘要:高含蜡油井结蜡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开发效益,防蜡和清蜡是含蜡原油开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系统分析了油井结蜡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生产过程中高含蜡油井结蜡的复杂多样性与热洗清防蜡技术的适应性。
关键词:油井清蜡;溶蜡点;析蜡点;井筒温度一、结蜡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从井底到井口油管中井液举升过程中,温度逐步降低同时压力降低,导致原油中溶解气析出、膨胀,井液温度进一步降低,溶解于原油的固相烃类析出,形成石蜡、附着于油管和抽油杆。
当油层的温度低,或由于注水,使油层温度降低到结蜡温度时,甚至会在井底附近或油层内结蜡。
二、热洗清蜡的原理油井热洗是采油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油井热洗技术直接影响油井的机采系统效率。
热洗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热洗的目的是清除油井管、杆上结的蜡。
根据油井原油的含蜡量、含水的高低、采出液的温度、抽油机电流的变化等因素确定油井热洗周期。
一般情况下原油的含蜡量越高热洗的周期越短;采出液温度越高,热洗周期越长,油井的热洗周期一般在30~60 d。
三、影响热洗清蜡的影响因素油井热洗依靠热量传递的方式加热井筒及产出液,所以影响热洗清蜡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热洗介质在井筒中的温度分布。
影响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油井动液面动液面深度对井温梯度变化也有很大影响。
液面较低的井温梯度变化更利于蜡的结晶和析出,说明低液面井结蜡程度要比高液面井严重。
液面深的井,洗井液在驱替环空中液体时,热量损失较大,井底温度上升较慢,而液面浅的井,洗井液与环空中液体的热量交换较小,井底温度上升较快,但往往在井底洗井液温度就降到较低,所以清蜡效果不是很好。
(二)地层压力受油管中结蜡及抽汲设备的影响,洗井液充满井筒后不能及时排出,此时,洗井液在液柱重力和地面泵车加压的作用下,在井底产生洗井液压力。
当油层的压力等于洗井液的压力时,热洗时地层原油就进入不了井筒,油井产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洗井效果不是很好;再者由于洗井液与地层不配伍,还会在井筒附近产生污染,对油层造成伤害,造成油井减产,甚至会发生几天内不出油的现象,影响清蜡效果。
油井热洗工艺技术特点及应用探究油田生产开发中,结蜡、油稠油井大部分低产低能,含水偏低。
易导致杆载荷上升,冲程损失增大,泵效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杆断、蜡卡等事故躺井。
清水热洗经常出现负压油井不返液或返不完全、导致地层污染严重,排水期延长。
针对这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正常生产井,采用热洗能够有效解决清水、蒸汽等热洗方式严重污染油层,洗井效率低的问题,为油井正常生产提供有利的保障。
标签:油田生产;热洗方式;工艺优化;施工应用油田开发中,结蜡、油稠油井易造成杆载荷上升,泵效降低,严重时造成杆断、蜡卡。
本文针对清水热洗不返水、易水锁的缺点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热洗、加水锁处理剂、暂堵洗井为油井正常生产提供有利的保障。
1 概况目前全厂结蜡、油稠较严重的有23口井。
因结蜡、油稠造成躺井4井次。
目前應用的清防蜡工艺技术主要有热洗、投加清蜡剂、井筒下强磁防蜡器、洗井阀等进行清防蜡。
热洗是较为常用的工艺手段,但是清水热洗后容易污染地层,排水期延长,影响产量。
2 清水热洗工艺技术弊端清水热洗要经过2-3天的排水期,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例如A井9月25日热洗井,水量20方,驱排剂100kg,洗前液量4.5m3、油量1.7t,洗后含水由63%上升到98%,15天后未恢复,影响油量20.8t。
3 热洗工艺优化与应用3.1热洗工艺的优化3.1.1原理。
应用GKA自动洗井装置,利用油井自身产出液,在地面通过加温后进入井筒循环洗井,减少了入井介质,可有效避免油层污染。
它的进口温度达到100℃以上,出口温度85℃以上。
3.1.2工艺优化。
为使热洗取得更好的效果,2018年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了几点优化与完善:①制定合理的热洗周期。
以采油区为例,热洗周期为30天的有14口井,热洗周期为60天的有36口井,热洗周期为90天的有5口井。
平均每月热洗洗井达到34井次。
②对日产液较低的油井加入一定量的介质来保证热洗质量。
根据日产液量大小,热洗前分3个层段加入入井介质:日产液在5m3以下的加驱排剂25kg、热水4m3;日产液在5~10m3的加驱排剂25kg、热水2m3;日产液在10m3以上的加驱排剂25kg。
抽油井小排量热洗清蜡实际应用抽油井小排量热洗清蜡实际应用摘要:文中对小排量热洗清蜡原理、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通过进行现场试验和应用表明,小排量热洗清蜡是一种有效的抽油井井筒清防蜡技术,具有使用水量少的特点,能有效降低地层伤害、减少排水期影响产量的优点。
关键词:抽油井小排量热洗技术现场应用一、前言抽油井井筒结蜡一直是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的主要矛盾,给采油生产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目前现场应用的常规大排量热洗井清蜡技术具有洗井压力高、排量大、升温快的特点,对地层能量高、供液充足的油井比较适用。
但是,由于我厂多数油井具有井深、层薄、供液能力差等特点,采用常规热洗清蜡方法容易造成地层伤害和井卡躺井。
为了解决上述清蜡方法现场应用技术上的局限性,我们推出低压小排量热洗技术,有效解决了洗井方式不完善问题。
二、小排量热洗清蜡原理低压小排量热洗清蜡是利用热能提高液流和沉积表面的温度,从而熔化沉积于井筒中的蜡。
抽油井低压小排量热洗清蜡技术是热力清蜡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热洗车加热载体,通过油套环空缓慢注入井筒,热载体在环空流动时,热能以热传递的方式向油管内传递,提高油管内壁的温度。
一方面,由油套环空流下的热载体主要以吸附方式顺套管内壁或油管外壁下流,由于热载体温度高于井筒内物质的温度,不同物体之间产生热交换,热能传导至油管内的物质,蜡受热融化而被液流带出地面。
另一方面,热载体受重力作用向下流至泵口,增加油井的供液量,油管内液流流速增加,加大了油流的携蜡能力。
由于热载体小排量流动,热能在油套环空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热交换,确保了蜡受热熔化。
三、小排量热洗技术要求1.操作技术要点小排量热洗采用活性水做热能载体,使用热洗车先将炉膛水加热至沸点后开始进行洗井,排量控制在1-2m3,炉子出口温度不低于80℃,边抽边洗,中途不能停泵停抽,洗井过程必须及时观察循环水进出口温度、油井返出液温度、井口回压、抽油机负荷、上下行电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对于已开采的油井和油田的维护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油井内部会逐渐沉淀出各种油污、杂质和蜡质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严重影响油井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对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进行研究,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油井蜡堵现象的危害在石油开采生产中,油井蜡堵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导致油中的蜡质逐渐凝固并沉积在管道壁上。
蜡堵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甚至会造成油井停产的严重后果。
在传统的解决方法中,通常是通过化学溶解、超临界技术和机械破蜡等方式来进行清蜡处理,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
二、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原理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清蜡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温的热水或蒸汽对油管进行清洗,通过高温的能量将管道内部的蜡质溶解或熔化,从而达到清除蜡堵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清蜡方法,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添加溶剂或化学药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二是清洗效果好,可以彻底清除管道内的蜡层,恢复管道的通畅度和产能;三是适用范围广,不受地质条件、油井深度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油井。
目前,国内外对于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温水力冲击的油井自身清洗技术,通过高压水射流撞击管道内壁,将蜡层和沉积物冲击脱落,从而实现了对蜡堵的清除。
还有学者进行了高温蒸汽清洗技术的研究,通过在油井内部注入高温蒸汽,使得蜡质在高温下熔化或挥发,从而起到清蜡的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清洗成本较高,高温水或蒸汽的使用会增加清洗的能耗成本,对于一些老旧小型油井而言,清洗成本可能会占据较大的比重。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摘要:油井中的石蜡是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清蜡工艺复杂、效率低下。
本文提出了一种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通过在井口设置自身高温热洗装置,在油井中产生高温高压的环境,有效清除油井中的石蜡,提高油井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油井产能,降低清蜡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
1. 引言石蜡在油井中会随着油管中的油液温度降低而析出,堵塞油管,降低油井的产能。
传统的清蜡工艺包括物理、化学方法,但这些工艺都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
2. 技术原理该技术主要通过设置井口高温热洗装置,将保加利亚粗糖放入装置中,通过加热使其溶解成一团油蜡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注入油井中,通过高温高压产生的冲击波清除油井中的石蜡。
3. 实验方法我们在实验室内设置了一个模拟油井系统,包括一个井口高温热洗装置、一个模拟油管和一个油井模型。
在井口高温热洗装置中放入适量的保加利亚粗糖,加热至其溶解成油蜡混合物。
然后,将混合物注入油井模型中,通过高温高压产生的冲击波清除油井中的石蜡。
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油井产能的变化,并比较了传统清蜡工艺和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差异。
5. 讨论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问题,比如装置的稳定性、成本等。
6. 结论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油井清蜡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油井产能。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完善该技术并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油井作业中的清蜡技术。
在油井作业过程中,由于油井中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油和水等物质会凝结并堵塞管道,沉积在管道壁上形成蜡垢。
蜡垢的产生不仅会导致油井的产能下降,还会增加油井运维的难度。
研究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对于提高油井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将高温流体注入油井管道,通过高温作用清除管道内的蜡垢。
这种技术主要依靠流体的高温,通过导热和热对流作用,加热管道内的蜡垢,使其变软并脱落。
高温流体的冲刷作用可以将脱落的蜡垢从管道中冲刷出来。
整个清蜡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可以清除管道内的所有蜡垢。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高温流体和设备。
高温流体的选择应考虑流体的热传导性能、热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安全性等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流体对蜡垢的清除效果。
设备包括高温流体加热装置、流体输送管道和喷嘴等,需要具备耐高温、耐腐蚀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1. 准备工作:收集油井的相关信息,包括井深、管道直径和材质等参数,以确定操作的具体方案。
需要检查和维修相关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流体准备:选择合适的高温流体,并按照一定比例将流体与水混合,形成高温液体。
高温流体的温度应根据蜡垢的特性和管道的材质确定,一般为60℃以上。
3. 流体注入:将高温液体注入到管道中,通过管道的高温作用清除蜡垢。
注入的速度和压力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高温流体的作用。
5. 检查和维护:清洗结束后,需要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蜡垢完全被清除。
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的优势是能够在不拆除管道的情况下清除蜡垢,具有操作简便、清洗效果好等特点。
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高温流体的选择和控制、管道的清洗效果评估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技术研究随着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温油气藏得以开发,但伴随着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油层温度高、高黏度油藏、沉积物蜡油垢堵塞等问题,给油井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油井产生的蜡油垢主要是由于油井温度降低而导致的原油蜡质沉淀和聚集沉淀,造成管道阻塞、生产受到阻碍、油井工况异常、甚至停产。
同时,随着油井高温生产稳态运行时间的增加,管道内壁沉淀物也随之增加,生长速度快、结构持续增长,难以彻底清除。
因此,提高管道通畅度、保障油井正常稳定生产的需求将成为油田开发的新要求。
因此,实现油井自身高温热洗清蜡是保证油田开发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
一、高温热洗清蜡原理高温热洗技术是利用热水或蒸汽以高温高压的方式冲刷油管内壁,使得管道内沉淀物脱落,并通过油井压力自然排出井口。
在蒸汽灌入管道后,管道内壁的温度将快速升高,进而促进管道内的沉淀物软化和脱落。
与常温冲洗不同的是,高温热洗技术可升温至90℃以上,并且洗涤管子时会产生蒸汽,有利于沉淀物的脱落。
同时,热水和蒸汽等流体的动能也可帮助流体冲刷管道内壁的油、泥、砂和盐类结晶,防止它们再次聚集并造成管道堵塞。
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解决石油行业油井温度高和蜡油垢堵塞等问题的必要手段。
具体方案如下:1.选用合适的洗涤介质洗涤介质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同时也要能承受高温高压的条件。
最常用的介质是热水和蒸汽。
2.确定清洗工艺清洗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沉淀物,选择适当的清洗剂,以升高清洗效果。
清洗时应注意管道内的液体、气体和沉淀物的比例,合理调配,避免热水和蒸汽撼动油层,引发新一轮的积聚和沉淀。
3.安全保障高温热洗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
洗涤介质的温度,压力,洗涤洗涤剂的喷射方向和功率等条件应依据油井井深、井状以及管道直径等项目进行调整,同时进行清洗液体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高温热洗清蜡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清洗技术,可以快速清除管道内的沉淀物。
实验结果表明,运用高温热洗技术清除油井堵塞沉淀物,能够使管内沉淀物完全去除,恢复管道内径和井口压力,缩短清洗周期,并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1431 研究区油井结蜡现状概述目前油井井筒清蜡方式以热洗为主,由于油井的地层压力普遍较低,洗井时会有大量洗井液漏入地层,因而对地层造成污染,降低油井产量;同时增加了排水期,影响原油生产。
油井热洗一般要配一辆热洗车,一辆接喷车,施工成本2350元/井,费用较高;结蜡井要定期频繁的加入清蜡剂,增加了人力和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油管电加热清蜡试验并推广。
截止目前,油管电加热清蜡在各油田已广泛试验,其中辽河油田实施近500井、大庆油田实施400余井、吉林油田实施200余井、冀东油田实施180余井。
辽河油田2002年开始为了开采熔点90℃的高凝油,最初用空心抽油杆带电缆进行加热,成本高;之后试验油套回路加热,在加热点下放入油套接触器,油管和套管间用绝缘扶正器,在距井口以下1m左右加上绝缘短接,形成回路加热;该技术使用效果良好,逐步扩大至常规油井结蜡治理[1]。
2 油井井筒清防蜡工艺适应性分析对比几种常见油井清防蜡工艺的优缺点,运用“四步筛选法”科学制定加药及热洗计划,避免技术升级实施补救措施,并严格执行“现场实测电流决定热洗温度和时间+数字化载荷变化观察效果”的热洗管理理念,实现源头控制,进一步合理压缩费用。
2.1 油井井筒化学清防蜡技术分析优选井实施“油管电加热清蜡、水平井隔漏热洗管柱优化、清防蜡剂混合应用”3种清蜡工艺,同时与内涂层防蜡油管进行效果评价与效益比对,见表1。
油管电加热清蜡技术原理是结蜡点以下合适位置加装油套短接器,井口加绝缘短节,通直流电使油套管形成回路加热。
该方法操作性强,可根据载荷变化随时通电清蜡。
但风险点为井下电缆等附件增加,存在损坏落井风险。
水平井隔漏热洗管柱优化技术原理为该封隔器实现生产时不坐封,通过油管憋压2~3MPa坐封,洗井时能阻止洗井液进入油层,洗完后自动解封,不影响正常生产及测试。
该方法热洗效率高,缩短热洗回路,减少洗井液用量,防止油层污染,技术参数为最大外径114mm,最小内径62mm,最大工作压差20MPa,最高工作温度120℃,封隔器坐封压力2~3MPa。
低液量低含水油井高温热洗与清蜡工艺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9T14:35:24.27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翁新龙
[导读] 低液量、低含水油井的清蜡工作一直是采油工艺中难办的工作之一:使用热水洗井,洗井热水进入地层,出现长达10天左右的高含水采油,严重影响产量。
不洗井就将躺井。
加清蜡剂,由于清蜡剂费用高,增加了采油成本,还因清蜡剂由于带有笨环等危险品,给加药人带来危害。
采用洗井阀或其它工具洗井清蜡,由于在井筒内下入了封隔器等工具,增加了井下事故的风险,也增加了采油费用。
因此,探索低水量不影响原油产量的热洗清蜡工艺,是采
翁新龙
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摘要:低液量、低含水油井的清蜡工作一直是采油工艺中难办的工作之一:使用热水洗井,洗井热水进入地层,出现长达10天左右的高含水采油,严重影响产量。
不洗井就将躺井。
加清蜡剂,由于清蜡剂费用高,增加了采油成本,还因清蜡剂由于带有笨环等危险品,给加药人带来危害。
采用洗井阀或其它工具洗井清蜡,由于在井筒内下入了封隔器等工具,增加了井下事故的风险,也增加了采油费用。
因此,探索低水量不影响原油产量的热洗清蜡工艺,是采油工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低产低能井;热洗;分析;评价。
1、引言
理想流体在流动时不会产生流体阻力,因为理想流体是没有粘性的,实际流体流动时会产生流体阻力,因为实际流体具有粘性。
因此,粘性是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粘度作为表征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其值越大,说明在同样流动条件下,流体阻力就会越大。
实际流体流动时,会因为流体自身不同质点之间以及流体与管壁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产生阻力,造成能量损失,这种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因为克服阻力而消耗的能量叫流体阻力。
流体阻力的大小关系到流体输送的经济性,因此,了解流体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对于油田生产来说,采油井的原油举升也是如此。
如何更有效的降低稠油粘度来降低油井举升阻力是很有意义的。
2、原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
2.1、原油的粘度升高原油失去流动性。
当粘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原油即失去流动性,高粘度原油在井筒的举升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由于地温梯度的存在,原油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进一步增大,出现在油管内壁结晶附着,油流通道变小,对抽油杆的抗拉强度要求更高;同时油管内原油流动减缓,油管内压力增高,油管承压增高,其实质同样是油管的抗张力变大;下部的抽油泵凡尔、泵筒的负载也会增加。
当作用力超过三抽设备承载极限时,会表现为在三抽设备薄弱环节的断裂、刺漏现象。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躺井。
2.2、原油析蜡引起流动性降低。
当温度降低至原油的析蜡温度时,蜡晶析出,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蜡晶形成遍及整个原油的结构网,原油失去流动性。
3、影响原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
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os之间,粘度大于50mPaos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据卫一区单井原油分析统计反映出半数以上油井为高粘度原油
4、原油的降凝方法
3.1、物理降凝法。
将原油加热至最佳的热处理温度,然后以一定的速率降温,达到降低原油凝点的目的。
原油升温对原油各成分存在状况可产生下列影响。
原油中的蜡晶全部溶解,蜡以分子状态分散在油中。
沥青质堆叠体的分散度由于氢键减弱和热运动加剧的影响而有一定提高,即沥青质堆叠体的尺寸减校在沥青质堆叠体表面的胶质吸附量由于热运动的加剧而减少,相应地原油油分中胶质的含量增加。
原油升温后引起各成分存在状况的变化在冷却时不能立即得到复原。
因此处理后原油析出的蜡晶将更分散、更疏松,形成结构的能力减弱,因而热处理后原油的凝点降低。
3.2、化学降凝法。
化学降凝法是指在原油中加降凝剂的降凝法。
表面活性剂型原油降凝剂,通过在蜡晶表面吸附的机理,使蜡不易形成遍及整个体系的网络结构而起降凝作用,聚合物型原油降凝剂主链和(或)支链上都有可与蜡分子共同结晶(共晶)的非极性部分,也有使蜡晶晶型产生扭曲的极性部分。
3.3、化学-物理降凝法。
高粘度油井的开采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热洗和定期加油井助剂的方法降粘,实现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生产时率的。
热洗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蒸汽反洗,用水总量少、温度高,排水期短,甚至有的油井观察不到含水的变化,实现了有效增温降粘、清理油管内壁结晶附着物,疏通原油通道、降低三抽设备载荷的目的。
定期加油井助剂主要是从套管定期、定量加入清蜡剂、降粘剂、高效表面活性剂和驱排剂。
油井助剂的主要作用是有新的化学成分加入,新加入的化学组分在原油中起到减缓原油的结晶出现和破坏结晶现象。
5、热洗、加药的实施及效果
2018河南油田某区块年共实施洗井71井次。
依据统计情况,洗井后均表现出电流下降,产液量上升。
跟踪有载荷对比的普遍表现为最大载荷下降;排水期最长的7天,多口井洗井当天含水观察不到变化,平均排水期不到2天。
累计影响产量19.9吨,平均单井影响产量0.3吨。
该区块年累计加油井助剂192井次,累计药量32.5吨。
合计油井助剂费用26.3526万元。
油井加入助剂后,观察油井生产状态,日产液、油稳定上升,均表现良好,起到了改善原油粘度的作用,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
某油井2018年2月3日新投 φ38×1607.05×4.8×4生产,初期日产液8.4t,日产油6.1t,含水38%。
生产至2018年7月13日光杆下不去,采用进出温度78/65℃,水36m3,洗井液225kg洗井后开抽,第二天仍然出现光杆下不去继续洗井,洗井水40 m3温度90/65℃、洗井无效躺井,作业起出发现油管结蜡严重。
作业后生产了67天于2018年9月19日再次出现光杆下不去现象,洗井无效,再次作业处理。
期间进行过加驱排剂和蒸汽洗井。
起出发现仍为结蜡严重造成的。
该井于2018年9月20日检泵后,结合前期发现的问题,采取每月14日加清蜡剂300公斤,每月27日蒸汽洗井措施,至今生产正常。
免修期达到了226天以上。
某井井于2018年5月14日下泵恢复生产。
恢复当天12点即由于油稠开不起井,当时采取加清蜡剂1000公斤,仍然开不起来,只好大水量热洗,勉强开抽。
晚上21点又开不起来,继续热洗开抽。
间隔两天就再次出现光杆下不去,依然靠洗井开抽。
同时采用减速器下调冲次到2次。
初期日产液2.1方,日产油0.4吨,含水88%,生产至2018.8.22日计量不出,期间热洗多达13井次;尝试加驱排剂、清蜡剂均无
效。
在技术科、工艺所的指导下于2018.10采取10天加降粘剂150公斤,30天蒸汽洗井1次的措施,日产液6.7方,日产油1.7吨,含水75%,至今连212天正常生产。
时率提高、增油明显。
通过以上清蜡、降粘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改善了原油的流动能力。
有效的延长了油井检泵周期,提高了油井的开井时率。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洗井每井次需罐车一台(单价:1050元/台班),热洗车一台(单价:1350元/台班),全年热洗71井次,合计费用17.04万元。
全年热洗、助剂总费用为43.3926万元。
措施实施后累计减少躺井6井次,作业每井次10万元计,共计节约作业费60万元。
全年统计提高油井时率100天计,平均日产2.4吨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蒸汽洗井可以起到良好的降粘作用,延长检泵周期,同时对油井含水不会引起大的变化,优选油井助剂有利于油井降粘延长检泵周期,能提高油井生产时率。
合理的加油井助剂与热洗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高粘度油井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