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清防蜡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7.41 KB
- 文档页数:2
油田井筒深处结蜡原因及清防蜡技术分析摘要: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受原油性质、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原油流动速度、油井设计等因素的影响,油田井筒深处有较大的可能结蜡。
如果未能及时开展清防蜡作业,便会导致油田井筒堵塞,造成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原油生产效率下降、设备寿命缩短等,从而为石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有效针对油田井筒深处进行清防蜡的技术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处理技术,确保油田井筒深处的通畅性。
关键词:油田井筒;深处结蜡;原油性质;温度变化;压力变化引言:做好油田井筒深处的清防蜡工作,有助于保持原油生产稳定性,有效减少或阻止石蜡的堆积,从而改善油井的开采条件,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如果忽视此项工作,井筒内的石蜡堆积可能会对油井设备造成损害,如腐蚀、磨损等,这将增加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更换频率。
基于此,该项工作还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达到确保安全生产,优化油田开采策略的目的。
1.导致油田井筒深处结蜡的原因分析油田井筒深处结蜡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受原油性质影响导致结蜡:原油含有大量的石蜡和油蜡。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些物质会从原油中析出,形成蜡沉积。
(2)受温度变化影响导致结蜡:原油从地下的高温高压环境提升到地面的低温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进而导致油管堵塞[1]。
(3)受压力变化影响导致结蜡:原油在地下的高压环境下,石蜡和油蜡通常处于溶解状态。
但是当原油被提升到地面时,压力的降低使得这些物质从原油中析出。
(4)受原油流动速度异常影响导致结蜡:原油的流动速度过慢也可能导致石蜡和油蜡从原油中析出。
当原油的流动速度降低时,石蜡和油蜡有更多的时间从原油中析出,从而形成蜡结。
(5)受油井设计缺乏合理性影响导致结蜡:例如,井筒的直径、井筒的材质、注入井和生产井的距离等都可能影响原油中的石蜡和油蜡析出。
上述5项内容都是导致油田井筒结蜡的主要原因。
油井井筒结蜡特性及清防蜡措施分析油井工程,作为一项复杂性高、系统性强的工程。
油井井筒结蜡的问题又间接增加了油井开发的难度。
且油井井筒结蜡问题,在油井开发中又普遍存在,不容忽略。
这一问题,对于油田原油产量会有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针对油井井筒结蜡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清防蜡措施,以期与同行进行业务探讨,解决油井结蜡问题。
标签:油井井筒结蜡;结蜡特性;清防蜡引言:油井结蜡问题,在油井中一直普遍存在。
油井一旦出现结蜡,会阻塞井口,使得油井的产量显著减低,甚至造成油田的停产。
油井的井筒结蜡问题,与油田企业利益直接相关。
因此,在新形势下,油田开采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油田开采工作中出现的油田结蜡问题,并且积极有效的采取清防蜡措施,以保证油田油井的高效生产。
一、油井井筒结蜡现状油田开采中,据统计结蜡油井占据总油井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油井井壁的结蜡厚度严重情况下,甚至高达10mm。
油井结蜡不仅仅在油井井内壁上会有体现,油井的有关、抽油泵等也会出现结蜡问题,尤以油井井筒为主[1]。
油井井筒结蜡,会造成油井负荷增加,使得油井的维护作业频率显著增加。
这对于油井开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给油田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二、油井井筒结蜡特性(一)结蜡机理分析油井在开采中,随着井筒内部温度、压力以及气体的变化,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原油中所含有的蜡会不断的结晶、逸出,这些逸出的结晶体附着于油井的井筒之上,甚至附着于抽油杆、抽油泵等位置,这一现象称之为结蜡。
(二)结蜡后果分析油井井筒结蜡后,会导致井筒内径缩小,进而造成原油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增大,使得油井产量不能达到预期水平。
井筒内部的结蜡越严重,井筒内径缩小程度越严重中,则油井产量偏离预期的程度越大。
在结蜡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会造成油井管井的停产。
与之相应的,结蜡还会影响到整个油井开发过程的产油效率,使得采油时间增加。
(三)结蜡规律分析油井结蜡在实际油田开采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其一,油井中的原油含蜡量越高,结蜡问题越严重。
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摘要: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江河油矿油井结蜡、出砂严重,油井经常被蜡卡。
通过采用热载体循环洗井清蜡技术、化学清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机械清蜡技术、磁防蜡等技术,其中以化学清防蜡技术为主、热洗为辅工艺技术,使整个油矿的清防蜡工作大有改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今后的清防蜡研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井防蜡清蜡化学热采微生物分析一、概述清防蜡是油井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原油物性及油井开采状况的复杂性,不同区块、不同油井、区块开采的不同时期,油井的结蜡状况各不相同,油井的清防蜡工艺也应随时调整。
1.蜡的性质及其对生产的影响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石蜡,常为板状或鳞片状或带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500,分子中的C原子数是C16~C35,属正构烷烃,熔点为500C左右;另一种是微晶蜡,多呈细小的针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500~700,分子中的原子数是C36~C63,熔点是60~900C。
石蜡能够形成大晶块蜡,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微晶蜡由于其熔点高且蜡质为粘性,清蜡防蜡都很困难。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井筒与地面管线结蜡,增大油流阻力,造成回压升高,产量降低,增加抽油机负荷,造成抽油杆蜡卡,严重时会造成断脱;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降低泵效;油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其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甚至不出。
2.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蜡在地层条件下一般以液体存在,然而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的溶蜡能力会降低,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堵塞井筒和地面管道。
实际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不是纯净的蜡,它是原油中那些与高碳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沙和油水乳化物等半固态和固态物质。
影响结蜡的主要因素有: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采油工程中油井清防蜡的措施油井清防蜡是采油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蜡是原油中的一种组分,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变,导致油井产能下降。
因此,油井清防蜡是确保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井清防蜡的措施。
1.温度控制控制油井的温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稳定的油井温度有助于防止蜡的结晶和沉积,并且可以减少蜡对油井管道的冻结和堵塞。
通过温度控制设备,如加热器和保温材料,可以提高油井的温度,保持油井内部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蜡的结晶和沉积。
2.化学清洗剂的应用在油井中加入适量的化学清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蜡的形成和积聚。
这些清洗剂可以改变蜡的结构和物化性质,使其不易结晶,降低结晶点温度,并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从而减少蜡对油井的影响。
3.机械清除蜡机械清除蜡是采油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注入高压水或蒸汽等介质,对油井管道进行冲洗,清除蜡的沉积物,恢复油井的产能。
此外,还可以使用机械工具,如清蜡钻具和清蜡管等,对沉积蜡进行切割和清除。
4.高压高温蒸汽注入高压高温蒸汽注入是一种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将油井管道中的蜡熔化和冲洗出来的方法。
蒸汽在注入油井管道后,通过对蜡的热量传递,在一定时间内对蜡进行熔化和清除。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管道内的蜡,并且不会对管道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油井清防蜡是采油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通过温度控制、化学清洗剂的应用、机械清除蜡和高压高温蒸汽注入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油井管道中的蜡,保持油井的正常产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油井情况和蜡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清防蜡措施,以确保采油工程的顺利进行。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文卫采油厂有天然能量开采的油井121口,其中,含水低于70%的油井达74口,原油中蜡质含量较高,原油凝固点高,造成该类油井结蜡严重,在生产中结蜡会影响悬点载荷,引起交变载荷的增大,进而影响抽油杆的工作寿命,造成油井躺井。
2018年我厂因结蜡造成杆断及蜡卡躺井达8口之多。
研究应用油井微生物轻防蜡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标签:油井结蜡;微生物清蜡;选井标准一、油井结蜡的原因分析1.1温度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油井结蜡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外界的温度比析蜡温度低时,就会出现结晶现象,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会越多一般在油气的开采上使用高压物性模拟实验来测析蜡温度变化。
1.2压力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根据化学物质的结晶原理可知,当外界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伴随着原油中的气体逸出与膨胀都可能造成油温降低,因为气体膨胀将原油中一部分热量带走,从而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温度降低引起结蜡现象。
1.3机械杂质和水对油井结蜡的影响结蜡的核心因素是原油中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
当含水量降到70%以下時,伴随同样的流量井下温度会下降,析蜡点下移,析出的蜡易聚集或沉积,形成油井结蜡。
1.4流速和管壁特性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有关实验表明,随流速升高,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结蜡量也增加,相应的析出的蜡会增多,易造成严重的油井结蜡现象1.5举升方式对油井结蜡的影响举升方式也会对对油井结蜡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喷井和气举井在井口或井下节流时会引起气体膨胀而带走部分热量,导致温度下降造成结蜡。
二、微生物清防蜡原理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门有前景的技术,已经能够处理油田中遇到的多种生产问题,主要包括油井结垢、结蜡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对油井和油管清除结蜡和防止结蜡,但至今微生物清蜡防蜡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很少,制约该技术大范围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期短、清蜡防蜡效果差。
在降解石蜡的微生物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能,影响微生物细胞与烃类之间的亲和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诱导大量的酶以提高清防蜡效率本实验经筛选、分离、纯化获得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按照不同比例向石油中添加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以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获得混合菌种复配的最佳比例.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混合菌作用于原油前后其粘度、凝点及表面张力变化之后,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应用于现场试验,为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下基础。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快,大量溶解气被析出,使得原油中溶解的蜡组分以结晶体的形式分离出,一些固结在油层近井地带,也有很多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它的采油设备上,这种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的故障频率和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油井结蜡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索了一套完整的清防蜡体系和制度,对结蜡严重的井以清为主、以防为辅的治理原则,对结蜡轻微的井以防为主、以清为辅的治理原则,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清、防蜡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蜡压力温度1 油井含蜡对管理工作的危害井筒内大量结蜡不仅会影响生产,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井除了产出原油之外,还伴有一定量的天然气,井筒内的蜡长时间得不到清理,脱落会堵塞管柱,导致油井憋压,对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油井作业过程中更为突出,往往会因管壁上附着的蜡而造成蜡卡,延缓作业进度,影响产油量。
2 导致油井结蜡的一些因素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结蜡井均属于高含气井,原油中轻质馏分较多,溶蜡能力强,析蜡温度要求就偏低,而不容易结蜡。
2.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2.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使得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
2.4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的核心,加速油井结蜡,目前我们的油井多采用联合站未处理的污水压井,且水罐车多次连续灌装,且无过滤装置,使得水罐底部存在大量细微沉积物,这不仅增加对油层的伤害,而且还进一步导致油井结蜡,造成连锁式不良后果。
2017年07月油井化学法防蜡清蜡技术原理及应用刘新孙刚张海霞江伟(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陕西榆林718600)摘要:含蜡原油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对含蜡原油进行开采时,常常会出现结蜡现象,此时接触的石蜡为白色结晶体,主要的特征是无臭无味、略微透明。
在溶解度方面与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互溶、例如苯、四氯化碳等,不溶于水。
通常情况下石蜡的密度在880~905克每立方厘米,沸点在三百到五百五十摄氏度之间,熔点最高在六十摄氏度。
由于石蜡的电阻和比热容等方面的特性,天然纯石蜡也可以作为借原材料和储热材料投入到应用当中。
关键词:石蜡;化学法;清蜡防蜡1油井中结蜡的主要原因1.1含蜡原油能够产生结蜡现象的原油,在性质上是以一种碳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结构上由十七到三十五个不等碳原子数结构组成,其分子量在四百左右,是一种正构烷烃,同时内部还含有少量的环烷烃以及微量的芳香烃。
分类较多,一般是以石油蜡、液态蜡等石蜡种类为主。
在原有的联动中,蜡还能对原有的留边产生影响,减缓流道的速度,造成油井中对原油开采的下降。
在石蜡结晶的过程中,晶核可以作为物质的聚集中心而存在,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在石蜡的结晶过程中,结晶程度与其温度之间是以负相关的方式出现,一旦沉淀蜡晶就会变大。
1.2石蜡的析出分子量和熔点会直接影响原油中的蜡含量,并以反比例的关系影响原油本身的一些物理性质,因为熔点的不同导致在同一介质中的原油,其本身的浓度也有所差别,因此在对于含蜡原油来讲,温度是对其性能表现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在结晶析出时,分析量高的石蜡成分是会先一步进行析出,而此时的温度就被称之为初始结晶温度,其后在石蜡大量析出的时候所在的温度范围称作析蜡高峰区。
通过这样的原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一些物理的手段就可以简单的减少石蜡的析出,例如加快原有在管道中的流速,这样就能够减少原有在管道中存在的时间,高速的流动也会对管壁进行冲刷,此外,流速增加时间减少,也就意味着在析出过程中石蜡能够进行结晶析出的时间减少,同样可以减少石蜡在管道等部位的析出。
清防蜡技术在胡尖山油田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李登运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胡尖山采油作业区摘要:在原油生产过程中,油井结蜡问题普遍存在,若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给油田开采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阐述了油井结蜡的机理和规律性,查阅了国内外目前所应用的清防蜡技术,并对胡尖山油田目前使用的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关键字:油井结蜡;热洗;化学清防蜡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制约油井高产、稳产的诸多不利因素日益显著,比如砂、蜡、气、以及含水的上升等。
而油井结蜡则是众多因素中最显著的一个。
随着原油从井底向上运动,其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
当温度和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并逐渐富集在油管壁和抽油杆上,使得抽油机载荷增加、泵效降低、油井产量下降、采油时率降低,甚至直接堵死油管,造成油井停产。
每年由于结蜡严重而导致的油井上修在维护性作业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修井费用也增高;同时,井筒结蜡造成抽油杆长期超负荷运行,影响到抽油杆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进行油井的防蜡、清蜡,是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油井结蜡机理及规律1.1 结蜡机理及其影响因素[1]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形式混溶在原油中。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以及轻质组分的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逐渐降低,达到一定条件时,蜡就会不断地结晶、析出并聚集和沉淀在套管、油管、抽油杆、抽油泵或地面管道和设备上,此现象称为结蜡。
实际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非是纯净的白色蜡晶体,而是一种与原油中高碳正构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他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砂、铁锈和油水乳化物等的半固态和固态的黑色混合物质。
然而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也就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含蜡量越高,越容易结蜡。
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原油结蜡具有一个临界温度,当温度保持在临界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临界温度以下时,则蜡结晶开始析出,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井清防蜡技术应用探究摘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温度气压的降低和大量轻烃逸出,而使得溶解于石油中的蜡以结晶形态分离出来,直接吸附于油管壁、套筒壁,乃至一系列的采油装置上。
如果油井中发生结蜡的情况,将对油井长期稳定生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油井清蜡防蜡技术的应用。
本文从油井结蜡问题概述展开分析,探究了油井结蜡产生的危害,提出油井清蜡防蜡技术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井;清防蜡技术;应用探究前言:油井结蜡会导影响开采,导致石油产量大幅度减少。
需要采取多项操作工艺清防蜡,恢复正常的采油。
优化油井结蜡的防范措施,可以及时科学有效的消除油井的结蜡现象,为提升油田产量提供助力。
一、油井结蜡问题概述(一)结蜡现象当油井内气温下降时,会形成结蜡的现象,进一步阻碍石油的生产。
地面条件下,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中的蜡溶于油,温度和气压下降,其中部分石蜡结晶固定在通道壁上,另一部分随石油流动落到地面上。
通常在油井结蜡时,靠近柱子内壁的地方是硬蜡,柱子顶部是软蜡,软蜡通过冲洗油液比较容易去除,而硬蜡则由于粘附时间较长而很难清除。
油层气温降低,引起了油层石蜡的结晶分解,油层封闭,削弱了油层的穿透能力,从而造成油层产出减少。
1.结蜡原因石油自身的化学组成特点,是形成油井中结蜡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若石油内的轻烃较多,石蜡结晶就必须在高温下才被分解。
原油的组成成分本就包含有石蜡,如果在原油的总量当中,胶质的成分比较多,那么油流量粘度较大,从而增加开采的难度。
油流的温度下降过快,就容易导致结蜡的出现,从而引起油井结蜡。
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其内部含有的石蜡量越高,结蜡概率就越大,就更加难以进行管理和生产,严重情况会造成油井的停产,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解决这些情况带来的问题。
此外,井筒的温度和压力如果下降过快,也会造成结蜡现象;油井生产管柱的表面面积过于粗糙,也会过多的产生结蜡现象;而且在石油当中,杂质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结蜡;当石油的流速过慢时,就会给结蜡流出充足的时间。
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优化与应用欧利坨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其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井清防蜡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清除油井内部的蜡沉积物,提高油井的产能和延长井筒使用寿命的技术。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清蜡剂的选择。
清蜡剂是清除油井内蜡沉积的关键。
传统的清蜡剂主要使用有机溶剂来溶解蜡沉积物,但是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和腐蚀管道的问题。
目前,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清蜡剂,利用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清蜡剂的性能,提高清蜡效果。
优化清蜡工艺参数。
清蜡工艺参数包括清蜡剂的浓度、注入速度和温度等。
通过对不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清蜡剂的效果,提高清蜡作业的效率。
优化清蜡设备。
传统的清蜡设备主要是利用高压喷射清洗,但是存在损伤油井壁的可能。
目前,研发了一种新的清蜡设备,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清除油井内的蜡沉积,不仅效果更好,而且对油井壁无损伤。
清蜡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应加强清蜡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目前,油田作业人员对清蜡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清蜡效果不理想。
应加强清蜡技术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清蜡技术。
应加强清蜡技术的监控与评估。
清蜡技术的效果与清蜡剂的浓度和注入速度等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应建立清蜡技术的监控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应加强清蜡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随着油井开采的深入,清蜡技术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应加强清蜡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出新的清蜡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满足油田开采的需求。
欧利坨油田油井清防蜡技术的优化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清蜡剂的选择、清蜡工艺参数的调整、清蜡设备的改进以及加强清蜡技术的培训与研发,可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延长井筒使用寿命,促进油田的持续开发和生产。
抽油井清防蜡技术应用分析摘要:结蜡是采油管理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和问题,该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本文介绍了防蜡块在南堡2-3平台油井应用情况,实践摸索出“微生物+防蜡块”组合使用效果理想。
关键词:抽油井防蜡技术采油管理南堡2-3采油平台有抽油机井54口,占油井总数67.5%。
抽油井清防蜡尤为重要,主要有:化学防蜡、微生物、防蜡块、电磁防蜡、油管加热清蜡等。
1 清防蜡应用情况1.1 结蜡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从井底到井口油管井液举升过程中,温度逐步降低;压力降低,导致原油中溶解气析出、膨胀,井液温度进一步降低,溶解于原油的固相烃类(C16-C62)析出,形成石蜡、附着于油管和抽油杆。
结蜡过程包括蜡晶析出形成晶核、结晶长大和沉积阶段。
井筒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降低而降低;低于饱和压力时,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升高。
因此,生产管柱上部结蜡较为常见。
原油中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井液中细小砂粒等成为石蜡结晶的晶核,加剧结蜡;随着含水增加,通常结蜡程度会有所减轻,一是由于井液高含水在管壁形成了连续水膜,二是地层水比热容高,井筒温降放缓。
1.2 清防蜡技术适应性探讨化学清防蜡是油田最常用技术,通过加注化学药剂,减缓抑制蜡晶生成、聚集,减弱油井结蜡速度,改善井液流动性,起到防蜡清蜡作用。
物理清防蜡技术利用物理场来抑制蜡的形成和粘附。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油管电加热、强磁防蜡器等。
强磁防蜡器通过磁场作用抑制蜡晶生成,其现场应用效果差异较大。
主要影响因素有场强、磁场作用方向、井液流速与性质等。
微生物清防蜡筛选合适的微生物菌种使其在近井地层、井简内大量繁殖,生物降解原油中饱和碳氢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乳化剂还能改善油层的润湿性、提高油藏渗透率、增加油井产量。
但微生物技术不具有广谱适应性,必须配伍试验再试用。
固体防蜡剂由高分子聚合物PE和其它多种助剂复配而成,是一种高分子型防蜡剂,它是在高温高压和氧引发下聚合而成的,是支链型结构,易于在油中分散并形成网状结构。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越来越重要,我国是原油储量较大的国家,油田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但是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油田含蜡原油的产量较大,油井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蜡卡现象,致使原油产出过程繁杂、消耗时间多、采油的成本变高。
如何保证采油过程中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是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目标,本文将就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油井;清防蜡;应用;技术;效益一、油井结蜡现象的影响问题1、油井结蜡概况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分的烃(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溶液。
各组分的烃的相态随着其所处的状态(温度和压力)不同而变化,呈现出液相、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
其中的固相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个数为16-64的烷烃(即C14H34- C64H130),这种物质叫石蜡。
纯净的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为880-905kg/m3,熔点49-69O℃。
在油藏条件下一般处于溶解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时油越轻对蜡的溶解性越强。
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管壁等固相物质表面上,即出现的结蜡现象。
各油田不同的原油,不同的生产条件所结出的蜡,其组成和性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广义地讲,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属于蜡的范畴,生产过程中结出的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为针状结晶,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2、油井结蜡规律不同油田,原油性质有较大差异,油井结蜡规律也不同,为了制定油井清防蜡措施,必须研究油井结蜡现象。
国内各油田的油井均有结蜡现象,油井结蜡一般具有下列现象:(1)原油含蜡量愈高,油井结蜡愈严重。
原油低含水阶段油井结蜡严重,一天清蜡2~3次,到中高含水阶段结蜡有所减轻,2~3天清蜡一次甚至十几天清蜡一次。
油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摘要:油井在开采过程中,原油从地层进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溶解气等条件的变化,破坏了原油中蜡的溶解平衡条件,使原油中的蜡结晶析出聚集在金属表面,造成油井结蜡。
本文通过分析油井结蜡的基本机理及清防蜡技术,进一步认识几种常见的油井清防蜡手段。
关键词:结蜡机理;影响因素;清防蜡技术引言: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长期困扰生产作业的一项问题就是油井结蜡问题,为了能够很好解决该问题,许多油井清防蜡技术被研发出来,起到了良好的治理结蜡效果[1]。
1.油井结蜡机理及影响因素油井结蜡与油井内主要物质原油有着密切的联系,原油物质处于常温状态时为固态,其属于熔点较高的烃类物质,而油藏中的原油则是处于它们的溶解状态中,若是其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就会发生析蜡反应,部分油蜡就会以晶体形式被析出,再进一步从原油中分离出这种固态烃物质就可以得到所谓的蜡。
因此,原油的油藏环境通常是高压和高温条件,原油中完全溶解着固态石蜡,简单来说,在地层条件中的石蜡就是液体形态,也就是原油。
在采油气工作中,原油会从油层进入到油井底部,而后被开采设备从底部举升达到井口位置,在原油压力逐渐下滑的过程中,其中的轻质组分也会逐渐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石蜡也会被析出,导致油管、套管、抽油杆、抽油泵等相关设备设施及管壁上都容易出现结蜡,而采油处理时会发现析出结蜡并不是白色,这是由于其中含有了不少的杂质混合物,包括胶质、沥青以及泥沙等[1]。
油井出现结蜡问题的影响因素则包括温度因素、原油性质与实际含蜡量因素、压力因素、水与机械杂质因素、原油含有的胶质和沥青质因素以及举升方式因素等等,在实施清蜡时也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1]。
2.油井的相关清防蜡技术分析为解决油田油井结蜡问题,需要有效落实清防蜡工作,在具体工作实施中通常会采用不同方法来进行相关治理,主要分:化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包括化学清防蜡、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微生物清蜡法等等,是综合性治理方法,随着相关科研技术发展,各种油井清防蜡方法已较为成熟,在油田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摘要: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江河油矿油井结蜡、出砂严重,油井经常被蜡卡。
通过采用热载体循环洗井清蜡技术、化学清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机械清蜡技术、磁防蜡等技术,其中以化学清防蜡技术为主、热洗为辅工艺技术,使整个油矿的清防蜡工作大有改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今后的清防蜡研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井防蜡清蜡化学热采微生物分析一、概述清防蜡是油井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原油物性及油井开采状况的复杂性,不同区块、不同油井、区块开采的不同时期,油井的结蜡状况各不相同,油井的清防蜡工艺也应随时调整。
1.蜡的性质及其对生产的影响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石蜡,常为板状或鳞片状或带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500,分子中的c原子数是c16~c35,属正构烷烃,熔点为500c左右;另一种是微晶蜡,多呈细小的针状结晶,相对分子质量为500~700,分子中的原子数是c36~c63,熔点是60~900c。
石蜡能够形成大晶块蜡,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微晶蜡由于其熔点高且蜡质为粘性,清蜡防蜡都很困难。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井筒与地面管线结蜡,增大油流阻力,造成回压升高,产量降低,增加抽油机负荷,造成抽油杆蜡卡,严重时会造成断脱;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降低泵效;油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其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甚至不出。
2.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蜡在地层条件下一般以液体存在,然而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的溶蜡能力会降低,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堵塞井筒和地面管道。
实际上,采油过程中结出的蜡并不是纯净的蜡,它是原油中那些与高碳烷烃混在一起的,既含有其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无机垢、泥沙和油水乳化物等半固态和固态物质。
影响结蜡的主要因素有: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油井清防蜡工艺应用探讨长庆姬塬油田油井在投产初期产量较高,通常有自喷现象,流速较大,加之气体的吸热过程,井筒温度降低速度较快,加速了结蜡过程,个别油井在投产十余天就由于结蜡严重而被迫修井。
由于结蜡的影响,给油井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011年以来,姬塬油田结合实际生产现状,开展了油井清防蜡工艺的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影响结蜡因素原油组成是影响结蜡的内因,温度和压力等是影响结蜡的外因。
1.1 原油的性质和含蜡量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C16H34~C64H130)的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也就越多。
同温度下轻质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大于重质油;同种油中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原油中的含蜡量高时,蜡的结晶温度就高。
姬塬油田原油含蜡量平均为10.1%~11.7%。
1.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原油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胶质、沥青质,影响着蜡的结晶温度和析出过程及管壁上的蜡的性质。
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可吸附于石蜡结晶表面阻止结晶的发展;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对石蜡起良好的分散作用。
因此,胶质、沥青质可以减轻结蜡,但又对蜡具有增粘作用,使之不易被油流冲走。
1.3 压力和溶解气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升高。
因而采油过程中气体的分离能够降低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和油流温度,使蜡容易结晶析出。
1.4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油中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会成为石蜡结晶的核心,加剧了结蜡过程。
原油含水上升可减缓液流温度的下降速度,并在管壁形成连续水膜,使结蜡程度有所降低[1,2]。
2 油井清防蜡工艺应用针对国内其它油田清防蜡的经验[3,4],姬塬油田在油井清防蜡方面主要形成了油井机械自动清蜡装置、强磁防蜡器、自能热洗清蜡机、井筒热洗以及化学防蜡等几项工艺。
2.1 油井机械自动清蜡装置2.1.1组成及原理油井机械自动清蜡装置是将清蜡工具(刮蜡片)下入井内,把结在管壁上的蜡刮下或破碎,依靠油流把蜡带到地面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