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材依据:

1.人教新课标教材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

.........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这首诗情景的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情感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重点:

1.体会本诗情与景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在诗中写景与抒情的完美统一。

六、教法选择:

搜集资料,了解背景知识;阅读品味,读悟结合;质疑思辨,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巩固体验。

七、学法指导:

感知-理解-应用-迁移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走近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的一生大致经历过这样几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与李白结为朋友,后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

2.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

称为一代“诗史

..”。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

.....”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㈡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

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他死时59岁)

2..教师范读本诗,指导学生朗读。(律诗的朗读要点)

㈢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站在诗人的角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题解:

2.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解析: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3.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解析: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5.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解析: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㈣、赏析本诗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颔联: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尾联:写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结束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㈤小结本课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㈤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背诵这首诗,并尝试默写。

2.课外练习:精析精练。

课后思考:杜甫的炼字意识。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