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作者:————————————————————————————————日期:

2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 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1-K4和各积累常数β1-β4;

(2)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42+的浓度为Cu(NH 3)32+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 若铜氨络合物溶液的C NH3=1.010-2M ,C Cu2+=1.0?10-4M,(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以那种形体为最主要?

解:(1) 稳定常数

K 1=45-4

101.4104.711

??==不稳K K 2=34-3

103.0103.311

??==不稳K K 3=23-2

107.1101.411

??==不稳K K 4===

不稳3-1107.811

?K 1.3?102 各级累积常数

β1=K 1=1.4?104

β2=K 1K 2=1.4?3.0?107=4.2?107

β3=K 1K 2K 3=1.4?3.0?7.1?109=3.0?1010

β4=K 1K 2K 3K 4=1.4?3.0?7.1?1.3?1011=3.9?1012

(2) β3=332233]][[])([NH Cu NH Cu ++,β4=432243]][[])([NH Cu NH Cu +- ]][[])([3

22++NH Cu NH Cu β

=][1])([])([3233243NH NH Cu NH Cu ?

++ [NH 3]=4

3233243])([])([ββ?++NH Cu NH Cu =10?1210

10

9.3100.3?? =0.077(ml/l)

(3) Φ0=4

3433323231][][][][11NH NH NH NH ββββ++++ =8

126104724109.3100.3102.4104.111----?+?+?+?+ =4

43109.3100.3102.41?+?+? =

4103.71? =1.4?10-5

Φ1=4343332323131]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

3104.74102.1 =1.910-3

Φ2=4

3433323231232][][][][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4

3

103.7102.4?? =0.058

Φ3=434333232313

33]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4

4

103.7100.3??

Φ4=4

34333232314

34][][][][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44

10

3.7109.3?? =0.53

)/(104.110104.1][945022l mol C Cu Cu ---+?=??=Φ=+

)/(109.110109.1])([7431232l mol C NH Cu Cu ---+?=??=Φ=+

)/(108.510058.0])([6422232l mol C NH Cu Cu --+?=?=Φ=+

)/(101.41041.0])([5432332l mol C NH Cu Cu --+?=?=Φ=+

)/(103.51053.0])([5442432l mol C NH Cu Cu --+?=?=Φ=+

答:主要形体为Cu(NH 3)32+和Cu(NH 3)42+。

2.(1)计算pH5.5时EDTA]溶液的lg αY(H)值;

(2)查出pH 1,2,…,10时EDTA 的lg αY(H)值,并在坐标纸上做出lg αY(H)-pH 曲线,由图查出pH5.5时的lg αY(H)值,与计算值相比较。

解:αY(H)=1+β1[H +]+β2[H +]2+β3[H +]3+β4[H +]4+β5[H +]5+β6[H +]6

1234566

2345653

4564

45635626][][][][][][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K K K K K K H K K K K K H K K K K H K K K H K K H K H ++++++++++++=

85.230.3395.225.2735.210.2228.195

.1658.160.1134.105.510

10101010101010101010101------------++++++= =1+104.84+105.58+102.78+10-0.65+10-4.55+10-9.15

=104.84+105.58

=6.9?104+3.8?105

=4.2?105

lg αY(H)=5.6

3.计算lg αCd(NH3)、lg αCd(OH)和lg αCd 值。(Cd 2+-OH -络合物的lg β1-lg β4分别是4.3、7.7、10.3、12.0)。

(1) 含镉溶液中[NH 3]=[NH 4+]=0.1;

(2) 加入少量NaOH 于(1)液中至pH 为10.0。

解:(1) αCd(NH3)=1+β1[NH 3]+β2[NH 3]2+β3[NH 3]3+β4[NH 3]4+β5[NH 3]5+β6[NH 3]6 =1+102.60-1.0+104.65-2.0+106.04-3.0+106.92-4.0

+106.6-5.0+104.9-6.0

=102.65+103.04+102.92

=2.4?103

=103.38

lg αCd(NH3)=3.38

当[NH 3]=[NH 4+]=0.1

pH=p K a =9.25,pOH=4.75

αCd(OH-)=1+β1[OH -]+β2[OH -]2+β3[OH -]3+β4[OH -]4

=1+104.3-4.75+107.7-9.5+1010.3-14.25+1012.0-19.0

=1+10-0.45+10-1.8

=1.4

lg αCd(OH)=0.14

αCd(OH)=αCd(NH3)+αCd(OH)-1

=103.38+100.14-1

=103.38

lg αCd =3.38=3.4

(2) pH=10.0

[H +]=K a b

a C C =5.6?10-10

b b C C -2.0

100.1010

10

6.510106.52.0---?+??=b C =0.17(mol/l)

=10-0.77

αCd(NH3)=1+β1[NH 3]+β2[NH 3]2+β3[NH 3]3

+β4[NH 3]4+β5[NH 3]5+β6[NH 3]6

=1+102.60-0.77+104.65-1.54+106.04-2.31+106.92-3.08 +106.6-3.85+104.9-4.62

=1+101.83+103.11+103.73+103.84+102.75+100.28 =104.15

lg αCd(NH3)=4.15

αCd(OH)=1+β1[OH -]+β2[OH -]2+β3[OH -]3+β4[OH -]4 =1+104.3-4.0+107.7-8.0+1010.3-12.0+1012.0-16.0 =1+100.3+10-0.3+10-1.7

=3.52

=100.55

lg αCd(OH)=0.55

αCd =αCd(NH3)+αCd(OH)-1

=104.15+100.55-1

=104.15

lg αCd =4.15

4.计算下面两种情况下的lg K 'NiY 值

(1) pH =9.0,C NH3=0.2M ;

(2) pH =9.0,C NH3=0.2M ,C CN-=0.01M 。

解:(1) lg K 'NiY =lg K NiY -lg αNi -lg αY

+β4[NH 3]4+β5[NH 3]5+β6[NH 3]6

又:[NH 3]=C NH391010

10

0.1106.5106.52.0][---+?+???=+H K K a a =0.072=10-1.14

αNi(NH3)=1+102.75-1.14+104.95-2.28+106.64-3.42+107.79-4.56

+108.50-5.70+108.49-6.84

=1+101.61+102.67+103.22+103.23+102.8+101.65 =103.66

αY(H)=101.4

lg K 'NiY =18.6-3.66-1.4=13.54

(2) αNi(CN-)=1+β4[OH -]4

Θ p H=9.0

9101010

0.1109.4109.401.0][][---+-?+???=+=-H K K C CN a a CN =3.3?10-3=10-2.5

∴αNi(CN-)=1+1031.3-10=1021.3

αNi =αNi(NH3)+αNi(CN-)+αNi(OH-)-2

=103.66+1021.3+100.1-2

=1021.3

α Y(H)=101.4

lg K 'NiY =lg K NiY -lg αY -lg αNi

=18.6-1.4-21.3

=-4.1

5.以2?10-2M EDTA 滴定用浓度的Pb 2+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M ,计算等当点时的lg K 'PbY ,[b P ']和酒石酸铅络合物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 K 为3.8)。 解:[L ]=C L 2

11221][][a a a a a K K H K H K K ++++

=0.29142054103.41.9101.910103.4101.9-----??+?+???? =0.2(mol/l)

到等当点时 [L ]=0.1 mol/l αPb(L)=1+β1[L ]

=1+103.8-1

=102.8

αPb(OH-)=102.7

αPb =αPb(L)+αPb(OH-)-1 =102.8+102.7-1

=103.05

αY(H)=0.5

lg K 'PbY =lg K PbY -lg αY -lg αPb =18.0-0.5-3.05 =14.4

p b P 'eg =2

1(pC Pbeg +lg K 'PbY ) =2

1(2+14.4) =8.2

注意[b P 'eg ]还包括羟基络合物,正确的称法是

[Pb 2+]=3.1105.32.81010

10]

'[---==Pb Pb eg [PbL ]=K PbL [Pb 2+][L ]=103.8-11.3-1.0=10-8.5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1和2章)

1.1 30.0mL 0.150mol 〃L 的HCl 溶液和20.0mL 0.150mol 〃L 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ol 2 30.0)(20.030.0 0.15020.00.1502)过)((Ba(OH)-?=?+?-??= 量c 1.2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 答案:13 2L 0.01988mol 250.0 65.39100.3250)(Zn -+ ?=??=?= V M m c 1.3 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 -?≈?? ? ??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 16H O 5C 2MnO 2222424++=+++ +-- ?? ? ??=???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 ?? 若:)O C Na ()KMnO (4224V V ≈则:14422L 0.050mol KMnO 5121)O C (Na -?=?? ? ??= c c g 67.00.134********.0)O C Na (3422=???=-m 1.4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见例1.6),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 0.020mol 〃L -1 KMnO 4溶液约30mL ,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答案: ()g 21.0 % 10010208 .5630020.05%40 %10010CaO 21KMnO KMnO 51CaO)(3 344=?????= ????? ??????? ? ?=s s s m m m M V c w 1.5 某铁厂化验室常需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若1 722L 0.1200mol O Cr K 6 1-?=?? ? ??c ,为避免计算,直接从所消耗的K 2Cr 2O 7溶液的毫升数表示出铁的含量(%),应当称取铁矿多少克? 答案:()()()%O Cr K 10 Fe O Cr K O Cr K 61(Fe)7223 722722V m M V c w s =?????? ??=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4章+思考题)

4.1 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 1~K 4和各级累积常数β1~β4; (2)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2+4的浓度为Cu(NH 3)2+ 3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若铜氨络合物溶液中c (NH 3)=1.0×10-2mol 〃L -1,c (Cu 2+)=1.0×10-4 mol 〃L -1(忽略Cu 2+ ,NH 3的副反应), 计算Cu 2+ 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Cu(Ⅱ)的主要存在型体是什么? 答案: (1)K 不1 K 不2 K 不3 K 不4 7.8×10-3 1.4×10-3 3.3×10-3 7.4×10-5 14 1 K K = 不 23 1 K K = 不 32 1 K K = 不 41 1K K = 不 1.4×104 3.0×103 7.1×102 1.3×102 11K β= 212K K β= 3213K K K β= 43214K K K K β= 1.4×104 4.2×107 3.0×1010 3.9×1012 (2) ()[]()[] []10NH NH Cu NH Cu 3 4 23 3243==++ K []12 4 3 L mol 10 7.710NH --??==K (3) ()()14123L mol 100.1Cu L mol 100.1NH ----??=??=c c ()() []4 4 333 322 31302][NH ]NH [NH ]NH [1Cu Cu ]Cu [βββ βc x c ++++= ?=+ 12810674424 109.3100.1100.3100.1102.4100.1104.1100.11100.1???+???+???+???+?= -----194 4L mol 104.110 3.7100.1---??=??= ()[]()[]174 4 13 1 23 L mol 109.110 0.110 3.7 NH Cu NH Cu ---+ ??=???=?=βx c ()[]()[]1644 22 32 223L mol 108.5100.1103.7NH Cu NH Cu ---+??=???=?=βx c ()[]()[]1544 33 33 23 3L mol 101.4100.1103.7NH Cu NH Cu ---+??=???=?=βx c ()[]()[]1544 44 34 24 3L mol 103.5100.1103.7NH Cu NH Cu ---+ ??=???=?=βx c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邱学绍)

第一章 命题逻辑 习题1.11.解 ⑴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⑵x 取值不确定,所以不是命题。 ⑶问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⑷惊叹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⑸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⑹是命题,真值由具体情况确定。 ⑺是真命题。 ⑻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⑼是假命题。 2.解 ⑴是复合命题。设p :他们明天去百货公司;q :他们后天去百货公司。命题符号化为q p ∨。 ⑵是疑问句,所以不是命题。 ⑶是悖论,所以不是命题。 ⑷是原子命题。 ⑸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在学习;q :李春在学习。命题符号化为p ∧q 。 ⑹是复合命题。设p :你努力学习;q :你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p →q 。 ⑺不是命题。 ⑻不是命题 ⑼。是复合命题。设p :王海是女孩子。命题符号化为:?p 。 3.解 ⑴如果李春迟到了,那么他错过考试。 ⑵要么李春迟到了,要么李春错过了考试,要么李春通过了考试。 ⑶李春错过考试当且仅当他迟到了。 ⑷如果李春迟到了并且错过了考试,那么他没有通过考试。 4.解 ⑴?p →(q ∨r )。⑵p →q 。⑶q →p 。⑷q → p 。 习题1.2 1.解 ⑴是1层公式。 ⑵不是公式。 ⑶一层: p ∨q ,?p 二层:?p ?q 所以,)()(q p q p ??→∨是3层公式。 ⑷不是公式。 ⑸(p →q )∧?(?q ?( q →?r ))是5层公式,这是因为 一层:p →q ,?q ,?r 二层:q →?r 三层:?q ?( q →?r ) 四层:?(?q ?( q →?r )) 2.解 ⑴A =(p ∨q )∧q 是2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1所示: 表2-1 ⑵p q p q A →→∧= )(是3层公式。真值表如表2-2所示: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5章+思考题)

5.1 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3-4-66(Fe(CN)/Fe(CN))0.36V ?θ=,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 K a3=10-2.2,K a4=10-4.2。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影响。以下计算相同。] 答案: 已知:H 3Fe(CN)6是强酸 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β1=104.2,β2=10 6.4 4-6212Fe(CN) (H) 1[H ][H ]αββ++=++ 0.74.62.4101041021=?+?+= 3-6Fe(CN) (H) 1α= 4-63-633466 6 463-Fe (CN)(H) 346664-6 Fe(CN) (H) [Fe(CN)](Fe(CN)/Fe(CN))0.059lg [Fe(CN)](Fe(CN)) (Fe(CN)/Fe(CN))0.059lg 0.059lg (Fe(CN)) c c ??α?α- θ ---θ-- =+=++ 4-63-6Fe(CN) (H)3-4-66Fe(CN) (H) 7.0(Fe(CN)/Fe(CN))0.059lg 0.360.059lg100.77(V) α??αθ θ'=+=+= 5.2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答案: +sp + -(Ag /Ag)0.059lg[Ag ] (AgCl) (Ag /Ag)0.059lg [Cl ] K ???θθ+θ =+=+ +sp 9.50 (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 0.24(V) K ??'θθ-=+=+= 在1mol ·L -1 HCl 中,3+ 2+ (Fe /Fe )=0.70?' θ 3 mol ·L -1 HCl 中,(Ti(IV)/Ti(III))=0.10?' θ 5.3 计算在pH3.0、c (EDTA)=0.01 mol ?L -1时Fe 3+/Fe 2+ 电对的条件电位。 答案:查得:III lg (Fe Y)25.1K =,II lg (Fe Y)14.3K =,pH3.0时,10.8 Y(H)10α= 2.010.812.8Y(H)[Y](Y)/10/1010c α--===

北京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

《普通生物学A》期末考试试题(2004-2005,第一学期) 2005年1月10日 院系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分,共40分) 1.蛋白质是由__20__种氨基酸通过__肽_键连接而成,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__35S__来特异地标记;核酸可以用__32P__来特异标记;__亚油酸_和__亚麻酸_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2.蛋白质变性的主要标志是__生物活性丧失,这是因为蛋白质的_高(或二、三、四)级结构被破坏。某些变性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动恢复活性,说明蛋白质的__一级结构_决定蛋白质的_高(或二、三、四)级结构_。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它又可分为两个光系统,即光系统__I__和光系统_II_。前者的产物是_NADPH(或还原力)_,后者的产物是_ATP和氧气_。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_叶绿体基质进行,其主要作用是固定_二氧化碳_,这一过程称为_Calvin(或开尔文)_循环。 4.细胞周期包括_G1、__S_、_G2_和__M_四个时期。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G1_期;DNA复制在_S_期。调节细胞周期的最主要的因子叫做_MPF(或有丝分裂促进因子或促卵泡成熟因子)_,它由Cyclin(或周期蛋白)_和_CDK(或周期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_两种蛋白组成。细胞周期有3个检验点,它们分别位于G1/S、_G2/M_和M期,抑癌基因产物_p53(或Rb)_对G1/S检验点的形成很重要。 5.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请将下列物质与其运输方式相连: 进入红细胞 O 2 肠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自由扩散 K+进入神经细胞协助扩散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胞吞作用 Ca2+排出肌肉细胞胞吐作用 胰岛素分泌主动运输 白细胞吞噬细菌 6.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能引起细胞反应的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2

1、用H3PO4(pKa1= 2.16,pKa2= 7.21,pKa3= 12.32)和NaOH所配成的pH = 7.35的缓冲溶液中,抗碱成分是()(4 分)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 分)

A.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B.越负,反应速率越大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3、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4 分)A.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 B.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发生了变化

C.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 D.蛋白质上基团的解离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已知某蛋白的pI = 5.6,欲使该蛋白移向正极,则电泳液的pH应()(4 分)A.<5.6 B.=5.6 C.>5.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C 得分:4分 5、聚沉As2S3负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4 分) A.Ca(NO3)2 B.K2SO4 C.Na3PO4 D.AlCl3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6、溶胶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主要原因是()(4 分) A.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小 B.溶胶的分散相粒子很大,扩散速度慢C.溶胶的胶粒呈均匀分布,是均相系统D.胶粒带电,相互排斥;胶粒带有水化膜保护,阻止彼此碰撞时聚结沉淀 我的答案:D 得分:4分 7、溶胶的丁铎尔(Tyndall)现象的本质是胶粒对光的()(4 分) A.透射作用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以及电子教案(北大版)

分析化学(普通型) 目的和要求 分析化学课是化学类、生物类以及医学、地质、环境类等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化学专业的基础,也是其它一切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基础。定量分析化学课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定量分析化学课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分析测定中误差的来源、减免办法,误差的表征及有效数字的意义与应用; 3.了解吸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磷光分析法等的原理及应用。 4.了解定量分析在有机、药物、生物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其它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对本大纲制定的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非化学类专业(包括生物系、医学部、城环地质等专业)学生,是在1998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分析化学》的授课学时由原来的54学时减到30学时,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重点放在阐明经典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仪器分析部分仅保留分子吸光光度法及荧光、磷光分析法,仍使学生有完整的“量”的概念,基本了解分析化学的全貌。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以拓宽学生眼界、启发学生思路、提高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由于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内容打破了原来教材的界限,相关内容作了融合,相应于分析化学的内容总授课学时为3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内容学时内容学时 绪论 误差与数据处理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法2 2 8 6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重量分析法 吸光光度法、荧光、磷光分析法等 4 0.5 1.5 6 基本内容 一、绪论(2学时)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B、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2、从小鼠的一种有荚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荚膜并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 A、DNA与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D、RNA是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E、DNA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 3、有一个7肽,D-R-C-K-Y-L-G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同时处理将产生: A、三个二肽和Y B、两个二肽和一个三肽
C、D,K,一个二肽和一个三肽 D、一个二肽和一个五肽
E、以上都不是 4、血糖浓度低时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其原因是: A、胰岛素的作用 B、已糖激本科的Km低 C、葡萄糖激酶的Km低 D、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E、葡萄糖激本科的特异性 5、卵磷脂生物合成所需的活性胆碱是: A、TDP-胆碱 B、ADP-胆碱 C、UDP-胆碱 D、GDP-胆碱 E、GDP-胆碱 6、下列代谢物经过某一种酶催化后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 A、CH3-CH3-CH2-CO-SCOA B、异柠檬酸 C、α酮戊二酸 D、HOOC-CHOH-CH2-COOH
E、CH3-CO-COOH 7、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A、嘌呤核苷酸循环 B、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鸟氨酸循环 E、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联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化学类

教育学、教师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类 1.教育研究 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比较教育研究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教育与经济 6.教育科学 7.教育理论与实践8 教师教育研究9.全球教育展望10.教育学报11.中国教育学刊12.外国教育研究1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4.当代教育科学15.电化教育研究1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7 教育评论1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中国电化教育20.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1.教育探索22.教育

学术月刊2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4.思想理论教育25.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6.教育财会研究 G3 科学,科学研究 1.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中国科技论坛5.中国软科学6.研究与发展管理7.科技管理研究8.科技进步与对策9.科学管理研究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 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综合类) 1、课程、教材、教法2教育研究与实验 3.教学月刊中学版 4.上海教育科研 5.人民教育 6.教育科学研究7.外国中小学教育8.教学与管理9.中小学管理10.现代中小学教育 (政治)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语文)1.中学语文教学2.语文建设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外语)1.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历史、地理)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数学)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物理)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 (化学)1.化学教育2.化学教学 (生物)1.中学生物教学 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2.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中国高教研究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6.江苏高教7.高等工程教育研究8.现代大学教育9.复旦教育论坛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高教探索12.现代教育管理13.大学教育科学14.中国大学教育 G71、G79职业技术教育、自学 1.中国特殊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民族教育研究 4.职业技术教育 5.高等农业教育 6.开放教育研究 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8.职教论坛 9.中国成人教育10.中国远程教育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糖习题 一选择题 1.糖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B)(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A.次要来源 B.主要来源 C.唯一来源D.重要来源 2.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B)(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A.杂合多糖 B。葡萄糖 C.直链淀粉 D.支链淀粉 3. 下列那个糖是酮糖(A)(中科院1997年) A。D—果糖 B。D—半乳糖C.乳糖D.蔗糖 4.下列哪个糖不是还原糖(D)(清华大学2002年) A. D-果糖 B。 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5。分子式为C5H10O5的开链醛糖有多少个可能的异构体(C)(中科院1996) A。2B.4 C。8 D。6 6。下列那种糖不能生成糖殺(C) A.葡萄糖 B. 果糖 C.蔗糖 D. 乳糖 7. 直链淀粉遇碘呈(D) 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蓝色 8.纤维素的组成单糖和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C) A. 葡萄糖,α—1,4—糖苷键 B. 葡萄糖,β-1,3—糖苷键 C. 葡萄糖,β-1,4糖苷键 D。半乳糖,β—1,4半乳糖9.有五个碳原子的糖(C) A。 D—果糖B。赤藓糖C.2—脱氧核糖D. D-木糖 10.决定葡萄糖是D型还是L型立体异构体的碳原子是(D) A. C2 B. C3 C。 C4 D.C5二填空题 1。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葡萄糖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肝糖原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肌糖原__. 2.蔗糖是由一分子___D—葡萄糖__和一分子__D-果糖__组成的,他们之间通过_α—β-1,2-糖苷键___糖苷键相连。 3.生物体内常见的双糖有__麦芽糖__,__蔗糖__,和__乳糖__。 4.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5号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5.乳糖是由一分子___ D-葡萄糖___和一分子___ D—半乳糖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β—1,4糖苷键___糖苷键连接起来. 6.直链淀粉遇碘呈____蓝___色,支链淀粉遇碘呈____紫红___色,糖原遇碘呈____红__色。 三名词解释 1.构象分子中各个原子核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和分布。 2.构型在立体异构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 3.糖苷键半糖半缩醛结构上的羟基可以与其他含羟基的化合物(如醇、酚类)失水缩合 而成缩醛式衍生物,成为糖苷,之间的化学键即为糖苷键。 4.差向异构体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的立体异构体中,只有一个手性中心的构型不同,其余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北大版(第3章)

3.1 从手册中查出下列各酸的酸度常数p K a ,分别计算它们的K a 及与其相应的共轭碱的K b 值。 34224+43+ 3.2 (1)计算pH=5.0时,H 3PO 4的摩尔分数3210。(2)假定H 3PO 4各种形式总浓度是0.050 mol 〃L -1 , 问此时H 3PO 4、H 2PO 4-、HPO 42-、PO 43-的浓度各为多少? 答案:(1)123 112122 a a a 03 2 a a a a a a [H ][H ][H ]K K K x K K K K K K +++ = +++ 10 69.2137.1416.1200.1531.1221.716.2100.31010101010--------?=+++= 3 16 .1200 .15337.1416.1216.1223 16 .1237 .141104.110 10 )994.0(0.1)1010(10102.610 10 ---------?===+= ?==x x x (2)c =0.050mol 〃L -1 1 53431 24 2141241 11034L mol 102.7]PO H [L mol )0497.0(050.0]PO H [L mol 101.3]HPO [L mol 105.1]PO [---- ------??=?=?=?=??=?=??=?=x c x c x c x c 3.3 某溶液中含有HAc 、NaAc 和Na 2C 2O 4,其浓度分别为0.80、0.29和1.0×10-4 mol 〃L -1 。计算此溶液 中C 2O 42-的平衡浓度。 答案:溶液的酸度由HAc-Ac -所决定 ()() 4.76 4.32a HAc 0.80 [H ]10100.29 Ac c K c +---= = ?= 22 a 224 0a 4 4.2951 4.32 4.29 [C O ][H ]1.01010 5.210mol L 1010cK cx K -+------== +??==??+ 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 (1)NH 3;(2)NH 4Cl ;(3)Na 2CO 3;(4)KH 2PO 4;(5)NaAc+H 3BO 3。 答案:(1)NH 3 [NH 4+]+[H +]=[OH -] (2)NH 4Cl [H +]=[NH 3]+[OH -] (3)Na 2CO 3 [H +]+[HCO -3]+2[H 2CO 3]=[OH -]

北京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并完成下列反应 答:+ + 2I-= 2Fe2+ + I2 -+ 3SO32-+H2O = 2MnO2 + 3SO42-+ 2OH— + + Zn = Cu+ Zn2+ -+3S2-+14H+ =2Cr3++3S +7 H2O -+ 5SO32-+ 6H+= 2Mn2+ + 5SO42-+3 H2O — + SO32-+ 2OH—= 2MnO42—+ SO42-+ H2O 简答题 1. 一种钠盐A,在A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体B。A的水溶液在酸性中能使KMnO4溶液腿色,得到无色溶液C。若在A的水溶液中通入Cl2得溶液D,在D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E,若在E中加入NH3水,震荡后得到无色溶液F。指出A、B、C、D、E、F各为何物。 答:A、Na2SO3B、SO2C、Mn2+ D、Cl- E、AgCl F、[Ag(NH)2]+ 2.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和配体的配位情况(即画出中心离子杂化后价电子排布、指出杂化轨道类型及空间构型)。 (1)[FeF6]3-μ= . (2)[Fe(CN)6]3-μ= . 答:(1)Fe3+ 3d53d轨道有5个单电子sp3d2杂化八面体 (2)Fe3+ 3d53d轨道有1个单电子d2sp3杂化八面体 3.有四种试剂:Na2SO4、Na2SO3、Na2S2O3、Na2S,它们的标签已脱落,请设计只加一种试剂的简便方法鉴别它们,并写出有关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加稀HCl (略) 4.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确定下列配离子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说明理由。 (1) [Fe(H2O)6]3-(Fe3+3d 5)μ= . (2) [Mn(CN)6] 4-(Mn2+3d 5)μ= . 答:(1)μ= 则n=5 Fe3+ 3d53d轨道有5个单电子sp3d2杂化八面体 (2)μ= 则n=1 Fe3+ 3d53d轨道有1个单电子d2sp3杂化八面体 5.现有一种含结晶水的淡绿色晶体A,将其配成溶液,若加入BaCl2溶液,则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若加入NaOH溶液,则生成白色胶状沉淀C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沉淀D,再加入盐酸,此红棕色沉淀又溶解,滴入硫氰化钾溶液显深红色溶液E。指出A、B、C、D、E各为何物。 答:A、Na2SO3B、SO2C、Mn2+ D、Cl- E、AgCl F、[Ag(NH)2]+

北京大学中级无机化学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II) 第一章 1.4.解: (1)H 2O 2 2C (2)S 2O 32 3v C (3)N 2O (N N O 方式) v C ∞ (4)Hg 2Cl 2 h D ∞ (5)H 2C=C=CH 2 2d D (6)UOF 4 C 5v (7)BF 4 d T (8)SClF 5 4v C (9)反-Pt(NH 3)2Cl 2 2h D (10)PtCl 3(C 2H 4) 2v C 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 一般来说,CH 3为推电子基团,Cl 为吸电子基团,因此的Lewis 酸性强。 (BCl 3易水解;B(CH 3)3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燃) 2.BH 3和BF 3都可和(CH 3)2NPF 2生成加合物,在一种加合物中,B 原子和N 相连,另一种则和P 相连,绘出两种结构式,并说明形成两种结构的原因。 P F F H 3C CH 3 N P F F H 3C CH 3 N B B H 3F 3 (该题可参考史启桢等翻译的"无机化学",作者Shriver 等,由高教社出版, 其中关于热力学酸度参数的部分,p.190-191; 或者该书的英文原版第5章的相关内容) 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 配位饱和(6配位),失去Lewis 酸性 4. 吸水后失效 的AlCl 3有什么方法可以脱水? 因为Al 3+是典型的硬酸,与氧的亲合力很强,因此实验室不能在HCl ,NH 4Cl ,SOCl 2等气氛下加热脱水。(只能加强热生成 Al 2O 3后,用高温下用加C 和Cl 2用还原氯化法制备,这就不是脱水方法了)。 第二章

北京大学2017秋课件作业【离散数学】及答案

2017秋课件作业 第一部分集合论 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1设集合A={{2,3,4},5,1},下面命题为真是(选择题)[A] A.1∈A;B.2∈A;C.3∈A;D.{3,2,1}?A。 1-2A,B,C为任意集合,则他们的共同子集是(选择题)[D] A.C;B.A;C.B;D.?。 1-3设S={N,Z,Q,R},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是非题) (1)N?Q,Q∈S,则N?S,[错](2)-1∈Z,Z∈S,则-1∈S。[错] 1-4设集合B={4,3}∩?,C={4,3}∩{?},D={3,4,?},E={x│x∈R并且x2-7x+12=0},F={4,?,3,3},试问:集合B与那个集合之间可用等号表示(选择题)[A] A.C; B.D; C.E; D. F. 1-5用列元法表示下列集合:A={x│x∈N且3-x〈3}(选择题)[D] A.N; B.Z; C.Q; D.Z+ 1-6为何说集合的确定具有任意性?(简答题) 答:按研究的问题来确定集合的元素。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是随意的呗。之所以,集合的定义(就是集合成分的确定)当然带有任意性哪。 第二章二元关系 2-1设A={1,2,3},A上的关系R={〈1,2〉,〈2,1〉}∪IA, 试求:(综合题) (1)domR=?;(2)ranR=?;(3)R的性质。 (4)商集A/R=?(5)A的划分∏=?(6)合成运算(R。R)=? 答:R={<1,2>,<1,3>,<2,3>,<1,1>,<2,2>,<3,3>}; (1)DomR={R中所有有序对的x}={3,2,1}; (2)RanR={R中所有有序对的y}={2,1,3}; (3)R的性质:自反,反对称,传递性质.这时,R不是等价关系。 (4)商集A/R={{1,2,3},{2,3},{3}}。由于R不是等价关系,所以,等价类之间出现交集。这是不允许的。请看下面的划分问题。 (5)A的划分∏={{1,2,3},{2,3},{3}};也由于R不是等价关系,造成划分的荒谬结果:出现交集。试问:让“3”即参加第一组,又参加第二组,她该如何分配呢!!! 所以,关系R必须是等价关系。至于作业中,此两题应说:因为R不是等价关系,此题无解。 2-2设R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关系,由方程x+3y=12决定,即 R={〈x,y〉│x,y∈Z+且x+3y=12}, 试给出dom(R。R)。(选择题)[B] A.3; B.{3}; C.〈3,3〉; D.{〈3,3〉}。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北大版(第5章+思考题)

第5章 习题答案 5.1 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3-4-66(Fe(CN)/Fe(CN))0.36V ?θ=,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 K a3=10-2.2,K a4=10-4.2。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影响。以下计算相同。] 答案: 已知:H 3Fe(CN)6是强酸 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β1=104.2,β2=10 6.4 4-6212Fe(CN) (H) 1[H ][H ]αββ++=++ 0.74.62.4101041021=?+?+= 3-6Fe(CN) (H) 1α= 4-63-633466 6 463-Fe (CN)(H) 346664-6 Fe(CN) (H) [Fe(CN)](Fe(CN)/Fe(CN))0.059lg [Fe(CN)](Fe(CN)) (Fe(CN)/Fe(CN))0.059lg 0.059lg (Fe(CN)) c c ??α?α- θ ---θ-- =+=++ 4-63-6Fe(CN) (H)3-4-66Fe(CN) (H) 7.0(Fe(CN)/Fe(CN))0.059lg 0.360.059lg100.77(V) α??αθ θ'=+=+= 5.2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答案: +sp + -(Ag /Ag)0.059lg[Ag ] (AgCl) (Ag /Ag)0.059lg [Cl ] K ???θθ+θ =+=+ +sp 9.50 (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 0.24(V) K ??'θθ-=+=+= 在1mol ·L -1 HCl 中,3+ 2+ (Fe /Fe )=0.70?' θ 3 mol ·L -1 HCl 中,(Ti(IV)/Ti(III))=0.10?' θ 5.3 计算在pH3.0、c (EDTA)=0.01 mol ?L -1时Fe 3+/Fe 2+ 电对的条件电位。 答案:查得:III lg (Fe Y)25.1K =,II lg (Fe Y)14.3K =,pH3.0时,10.8 Y(H)10α= 2.010.812.8Y(H)[Y](Y)/10/1010c α--===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5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 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1-K4和各积累常数β1-β4; (2)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42+的浓度为Cu(NH 3)32+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 若铜氨络合物溶液的C NH3=1.010-2M ,C Cu2+=1.0?10-4M,(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以那种形体为最主要? 解:(1) 稳定常数 K 1=45-4 101.4104.711 ??==不稳K K 2=34-3 103.0103.311 ??==不稳K K 3=23-2 107.1101.411 ??==不稳K K 4=== 不稳3-1107.811 ?K 1.3?102 各级累积常数 β1=K 1=1.4?104 β2=K 1K 2=1.4?3.0?107=4.2?107 β3=K 1K 2K 3=1.4?3.0?7.1?109=3.0?1010 β4=K 1K 2K 3K 4=1.4?3.0?7.1?1.3?1011=3.9?1012 (2) β3=332233]][[])([NH Cu NH Cu ++,β4=432243]][[])([NH Cu NH Cu +-

] )([]][[]][[])([2333 3243224334++++=NH Cu NH Cu NH Cu NH Cu ββ =][1])([])([3233243NH NH Cu NH Cu ? ++ [NH 3]=4 3233243])([])([ββ?++NH Cu NH Cu =10?1210 10 9.3100.3?? =0.077(ml/l) (3) Φ0=4 3433323231][][][][11NH NH NH NH ββββ++++ =812610472410 9.3100.3102.4104.111----?+?+?+?+ =4 43109.3100.3102.41?+?+? = 4103.71? =1.4?10-5 Φ1=4 343332323131][][][][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 3104.74102.1 =1.910-3 Φ2=43433323231232]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43 10 3.7102.4?? =0.058 Φ3=434333232313 33] [][][][1][NH NH NH NH NH βββββ++++

北京大学定量研究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作者:————————————————————————————————日期: 2

北京大学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习题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1.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K 不稳1=7.8?10-3 K 不稳2=1.4?10-3 K 不稳3=3.3?10-4 K 不稳4=7.4?10-5 (1) 计算各级稳定常数K1-K4和各积累常数β1-β4; (2)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 3)42+的浓度为Cu(NH 3)32+的10倍,问溶液中[NH 3]是多少? (3) 若铜氨络合物溶液的C NH3=1.010-2M ,C Cu2+=1.0?10-4M,(忽略Cu 2+,NH 3的副反应)。计算Cu 2+与各级铜氨络合物的浓度。此时溶液中以那种形体为最主要? 解:(1) 稳定常数 K 1=45-4 101.4104.711 ??==不稳K K 2=34-3 103.0103.311 ??==不稳K K 3=23-2 107.1101.411 ??==不稳K K 4=== 不稳3-1107.811 ?K 1.3?102 各级累积常数 β1=K 1=1.4?104 β2=K 1K 2=1.4?3.0?107=4.2?107 β3=K 1K 2K 3=1.4?3.0?7.1?109=3.0?1010 β4=K 1K 2K 3K 4=1.4?3.0?7.1?1.3?1011=3.9?1012 (2) β3=332233]][[])([NH Cu NH Cu ++,β4=432243]][[])([NH Cu NH Cu +- ]][[])([3 22++NH Cu NH Cu β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北大版思考题

第5章 习题答案 5.1 K 3Fe(CN)6在强酸溶液中能定量地氧化I -为I 2,因此可用它为基准物标定Na 2S 2O 3溶液。试计算2 mol ?L -1 HCl 溶液中Fe(CN)63-/Fe(CN)64-电对的条件电位。 [已知3-4- 66(Fe(CN)/Fe(CN))0.36V ?θ=,H 3Fe(CN)6是强酸,H 4Fe(CN)6的 K a3=10-2.2,K a4=10-4.2。计算中忽略离子强度影响。以下计算相同。] 答案: 已知:H 3Fe(CN)6是强酸 H 4Fe(CN)6的K a3=10-2.2,K a4=10-4.2 β1=104.2,β2=10 6.4 4-62 12Fe(CN)(H)1[H ][H ]αββ++=++ 0.74.62.4101041021=?+?+= 3-6Fe(CN)(H)1α= 4-63-6334666463-Fe (CN)(H) 346 664-6Fe(CN)(H)[Fe(CN)] (Fe(CN)/Fe(CN))0.059lg [Fe(CN)] (Fe(CN)) (Fe(CN)/Fe(CN))0.059lg 0.059lg (Fe(CN)) c c ??α?α- θ--- θ--=+=++ 4-63-6Fe(CN)(H) 3-4- 66Fe(CN)(H)7.0(Fe(CN)/Fe(CN))0.059lg 0.360.059lg100.77(V) α??αθθ'=+=+= 5.2 银还原器(金属银浸于1 mol ?L -1 HCl 溶液中)只能还原Fe 3+而不能还原Ti(Ⅳ),计算此条件下Ag +/Ag 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加以说明。 答案: +sp +-(Ag /Ag)0.059lg[Ag ] (AgCl) (Ag /Ag)0.059lg [Cl ] K ???θθ+θ=+=+ +sp 9.50(Ag /Ag)0.059lg (AgCl) 0.800.059lg100.24(V)K ??'θθ-=+=+=

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 答案P02A作业4-1

单选题 1、已知MnO2(s)=MnO(s) + ?O2(g)的=akJ?mol-1;Mn(s) + MnO2(s) = 2MnO(s)的=b kJ?mol-1,则M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kJ?mol-1 (4 分) A.2a – b B.b – 2a C.a – 2b D.a – b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2、HA起始浓度为c,达解离平衡HA?H+ + A?时的解离度为α,则HA的Ka为()(4 分)A. B. C. D.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3、某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标准平衡常数>,则该反应的等 压反应热()(4 分)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判断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4、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36%,当加入催化剂,而反应条件不变时,其平衡转化率为()(4 分) A.大于36% B.等于36% C.小于36%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5、反应A(s) + B2+(aq) ?A2+(aq) + B(s)在温度T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 1.0。若B2+和A2+的浓度分别为0.50mol?L-1和0.10mol?L-1,则反应()(4 分) A.正向自发进行 B.处于平衡态 C.逆向自发进行 D.无法判断方向 我的答案:A 得分:4分 6、反应aA(g) + bB(g) ?dD(g) + eE(g)达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此可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4 分) A.a + b=d + e B.(a + b)>(d + e) C.(a + b)<(d + e) D.a>b,d>e 我的答案:B 得分:4分 7、在某温度下,已知反应?N2(g) + 3?2H2(g) ?NH3(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该反应若写成2NH3(g) ?N2(g) + 3H2(g),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4 分) A.a/2 B.2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