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画的概念与特点2. 绘画技巧与方法3. 合作创作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故事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故事画素材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3.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故事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画的概念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故事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并示范绘画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指定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创作,并将作品参加校内外比赛或展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绘画过程,以及他们的作品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在绘画技能上的进步。
2. 创意思维的发展: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独特性,评价他们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发展。
3. 合作与交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分享作品和接受反馈时的态度,评估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3. 学生作品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时间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以便他们欣赏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故事画。
2. 邀请职业艺术家或插画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3. 开展故事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八年级美术教案画故事八年级美术教案画故事篇一: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故事第三课画故事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境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景导学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没有国画颜料的可用水彩或者水粉颜料)。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导入新课:布置学习欣赏《老鼠娶亲》作品:分小组观察欣赏作品,并讨论、研究以下的问题:1、根据命题讲讲画中表现的情节是怎样紧扣主题的。
2、作品中的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有什么特点。
3、画面的构图是怎样突出主体和主题的。
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文字与画面的密切关系。
媒体运用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二、研究分析学生作品:第二课时三、研究、学习画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四、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六、完成作业,展示、交流与评价:研究学生作品,分析他们创作的成功与不足。
请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选题和构思。
问题: 1、作品中需不需要画剑,2、剑鞘放在何处,3、水和背景怎样表现让学生明确创作要领。
请上一节画《刻舟求剑》的同学展示草图,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创作时,一般需要有文字脚本,可用几幅画表现一个故事,如果只限独幅,就要选择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展示一组画家用宣纸创作的故事作品,并示范局部关键处,介绍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
理顺思路,激发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结合自己的选题进行创作。
教师辅导: 1、及时发现没有进入状态的同学,解决选题和取材问题。
2、解决主体不突出、构图欠佳的作品。
3、及时发现场景设计不够完美的作品,协助修改和完善。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技巧和材料,将故事内容以视觉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故事画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4. 通过对故事画的创作和欣赏,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3. 故事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4. 故事画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故事画的创新表现和欣赏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画相关资料、绘画材料、展示平台。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故事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故事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故事素材,进行故事画的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共同提高审美素养。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故事画,进行创新实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成长。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 作品评价:从故事内容的表达、绘画技巧的应用、画面效果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借鉴、学习,共同提高。
关于画故事的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课《画故事》。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造,将生活中的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学习如何构思、构图和描绘故事画;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将生活中的故事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故事画的构思、构图和描绘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故事画范例、绘画工具和材料。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彩笔、水粉、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故事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故事。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师讲解故事画的定义、特点。
(2)分析故事画的构思、构图和描绘技巧。
(3)示范故事画的创作过程。
3. 实践环节(20分钟)(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学生独立构思故事画。
(2)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画故事2. 板书内容:(1)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2)故事画的构思、构图和描绘技巧(3)绘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故事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主题突出。
(2)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故事情节。
(3)作品富有创意,富有生活气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掌握故事画的定义、特点及创作技巧的情况。
(2)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故事与插画》,详细内容围绕“画故事”展开。
通过运用绘画技巧,结合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插画,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插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增进学生对美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情节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插画。
2. 教学重点:插画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以及绘画技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画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表现力的插画,引导学生关注插画与故事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插画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以及绘画技巧,为学生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3. 实践环节: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创作。
b. 创作草图: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插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c. 修改完善: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意见,修改完善草图。
d. 正式创作:学生在画纸上进行正式创作,教师继续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插画基本概念2. 创作方法a. 选定故事b. 分析故事情节c. 构思画面d. 运用绘画技巧3. 绘画技巧a. 线条b. 色彩c. 造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画故事》为主题,创作一幅富有表现力的插画。
2. 答案要点:故事情节表现、绘画技巧运用、画面构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插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但在绘画技巧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故事,尝试用插画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提高绘画表现力。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课《画故事》,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想象和创造,运用绘画的形式,将一个有趣的故事表现出来。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图像,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运用绘画技巧将其表现出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绘画技巧,将故事情节表现出来,注重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的运用。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故事情节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黑板、粉笔、范画、多媒体设备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教材中的范画,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图像。
4. 实践: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画故事》2.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 视觉图像;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3. 创作步骤:构思→ 起稿→ 修改→ 上色→ 完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童话故事”为主题,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故事性的作品。
《画故事》美术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一下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场景中,丰富学生的只是层面,激发学生所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引导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在收集和查找相关资料及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深入生活的道理。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欣赏各种小故事,体验创造的乐趣。
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技能目标:运用多种方式创作画的内容,加上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格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自我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小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故事内容的体现和多种材料的运用。
构图合理、画面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范画、卡纸、小刀、水粉颜料或油画棒、蜡光纸、布条、泡沫、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以趣导入,激发情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讨论交流:哪吒闹海、西游记、蓝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好看的动画片,老师也忍不住想看看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动画城逛逛?(教师展示各种动画片的片段或图片。
)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部动画片呢?能不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学生各抒己见地回答。
教师提问:这些动画片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能给大家讲讲吗?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这几位同学讲的故事真有趣,我们能不能用双手把自己有趣的故事描绘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故事画》。
二、创设情景,启发灵感1、想一想教师:其实我们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你身边都发生过哪些事呢?学生简单介绍。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故事里的美术”,第2课“画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人物特点,运用绘画形式创作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绘画的基本方法,掌握绘画技巧,培养绘画表现力。
2.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难点:如何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使画面具有吸引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故事绘本、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橡皮、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故事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分析故事绘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方法,强调绘画技巧。
3. 实践环节(4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
(2)学生运用绘画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要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创作其他形式的故事绘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故事》2. 内容:(1)故事情节分析(2)人物特点表现(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一幅故事绘画。
2.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人物特点突出,绘画技巧运用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故事绘本,了解不同风格的故事绘画,提高审美素养。
教案名称:初中绘画故事《勇敢的小乌龟》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故事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2. 通过故事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故事绘画的基本技巧。
2. 故事绘画的创新和表现。
教学难点:1. 故事绘画的创意和表现。
2. 故事绘画的技巧和细节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绘画的素材和参考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故事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绘画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故事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将一个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四、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绘画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创作自己的故事绘画作品,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2. 教师可以组织故事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绘画作品。
在评价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接受他人的建议和评价。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故事绘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4年《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故事与插画》,详细内容为“画故事”。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达一个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与插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与插画的关系,能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表现力;3. 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使画面具有感染力。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与插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画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富有故事性的插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与插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与插画的关系,分析插画中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强调绘画表现力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示(10分钟)以一个简短的故事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插画创作,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给定故事,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进行插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展示与评价(10分钟)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故事插画的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画故事》2. 内容:故事与插画的关系绘画技巧在插画中的应用插画创作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快乐童年”为主题,创作一幅故事插画。
2.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生动,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践演示、学生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故事插画的创作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现还需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2. 年级:四年级3. 学科:美术4. 课时:1课时5. 教材来源:《小学美术教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表现故事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故事画作品。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1. 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2. 故事画的表现手法3. 创作步骤及技巧4. 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故事画的表现手法,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故事画的过程,讲解创作步骤及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故事画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他评。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画的重要性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艺术性:画面表现、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
3. 学生创新能力:故事内容的创意、画面构图的新颖等。
4. 学生审美素养:作品欣赏、评价、总结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故事画的定义和特点2. 故事画的表现手法3. 创作步骤及技巧难点:1. 故事内容的创新2. 画面构图的新颖3. 线条、颜色等美术元素的有效运用七、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美术教材》2. 教师示范作品3. 学生作品展示板4.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5. 故事画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2. 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反思自己在讲解故事画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时的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
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
教案:初中故事绘画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故事绘画在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故事绘画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对故事绘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故事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故事绘画的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 优秀故事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故事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故事绘画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故事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一幅故事绘画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思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故事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总结经验和教训。
6.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故事,尝试运用故事绘画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故事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构图等方面。
3. 学生对故事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学生运用故事绘画表现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绘画作品素材库:提供各类风格、主题的故事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蜡笔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故事绘画作品和示范创作过程。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故事,鼓励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融入故事绘画创作中。
2.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故事绘画作品。
4.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也要关注学生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美术教案-《我们来画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我们来画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教学目的:1、通过多媒体教学及创作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尝试、发现、想像和创作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2、通过画神话故事,体味神话人物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等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3、通过独立思考,形成个性化画面。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思考与教师指引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演绎情境。
教材分析:少年儿童处在脑力敏感时期,他们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虽还比较肤浅,但这些神话人物的故事会一直存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作用。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的难点在于对线描画表现方法的开拓。
教具:多媒体电脑、多媒体。
学具:16开图画纸、钢笔、磁钉。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整顿纪律。
一、说英雄:(播放)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形象特点?二、认识新英雄:、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想认识一下吗?2、点击播放:(故事大意)很久很久以前,九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土地烤的直冒烟,禾苗都干枯了,铜铁沙石也软软地快熔化了,一些猛禽怪兽也出来作乱,人民苦上加苦。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带着玉帝赐给他的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于是故事发生了……3、点击播放:(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动画)论英雄:(1)、后羿具有什么精神?(2)、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为人类谋生存、大无畏的精神、正义感、不畏艰难、机智、勇猛、技艺超群。
”4、审题:后羿:后羿长什么样?(年龄、发型、服装)射:(1)后羿的武器是什么?你想怎样设计弓箭的造型?(显示不同造型的弓箭)(2)后羿弯弓搭箭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显示不同造型的射箭姿势)(3)他在什么位置射?是准备射?射箭中?还是已射下?日:(1)十个太阳长什么样?小结:形态各异、狰狞、顽皮、得意、猖獗。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美术》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构成要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学会将故事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构成要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学会运用绘画表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抽象的故事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2. 如何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素材、绘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构成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总结故事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主题。
1. 教师展示绘画示范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故事元素。
2. 学生观察作品,讨论作品的表现手法。
3.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授1. 教师讲解如何将抽象的故事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2. 学生观察故事素材,讨论如何将故事内容转化为画面。
三、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次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课《画故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故事画的创作方法,掌握如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表现出来,通过绘画形式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形式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中,使画面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画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和叙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绘画工具、范画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故事》。
2. 新课内容学习:(1)让学生翻开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故事画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3)展示范画,分析画面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表情和动作等。
3. 实践环节:(1)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故事主题,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将故事情节表现在画面中。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课程《画故事》2. 内容摘要:(1)故事画的创作方法(2)表现手法:人物、场景、情节(3)绘画步骤:构思、草图、正稿、上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快乐童年”为主题,创作一幅故事画。
2. 答案要点:(1)人物:自己或家人、朋友等,表情、动作生动有趣。
(2)场景:生活场景,如家庭、学校、公园等。
(3)情节:有趣的事情,如游戏、学习、郊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画故事》美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相互欣赏、评价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画的概念与特点2. 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3. 故事画的创作与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将故事情节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形成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画作品示例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故事画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画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故事画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创作故事画的过程,讲解创作思路和步骤。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故事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6.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故事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2. 邀请家长参观学生作品,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3. 开展故事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促进班级交流。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在欣赏和评价作品时能够有更高的标准。
第三课画故事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境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
情景导学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
(没有国画颜料的可用水彩或者水粉颜料)。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导入新课:
布置学习欣赏《老鼠娶亲》作品:
分小组观察欣赏作品,并讨论、研究以下的问题:
1、根据命题讲讲画中表现的情节是怎样紧扣主题的。
2、作品中的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有什么特点。
3、画面的构图是怎样突出主体和主题的。
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文字与画面的密切关系。
媒体运用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二、研究分析学生作品:
第二课时
三、研究、学习画故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四、进一步总结和归纳: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六、完成作业,展示、交流与评价:
研究学生作品,分析他们创作的成功与不足。
请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选题和构思。
问题: 1、作品中需不需要画剑?
2、剑鞘放在何处?
3、水和背景怎样表现
让学生明确创作要领。
请上一节画《刻舟求剑》的同学展示草图,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创作时,一般需要有文字脚本,可用几幅画表现一个故事,如果只限独幅,就要选择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展示一组画家用宣纸创作的故事作品,并示范局部关键处,介绍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
理顺思路,激发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结合自己的选题进行创作。
教师辅导: 1、及时发现没有进入状态的同学,解决选题和取材问题。
2、解决主体不突出、构图欠佳的作品。
3、及时发现场景设计不够完美的作品,协助修改和完善。
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绘画创作。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协助解决问题。
布置学生课后继续创作实践。
1、学生互相评说他人作品的优缺点。
2、提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人协助。
培养严谨、认真的作风。
作业与课堂评价
1、故事表现准确完整;
2、画面的连贯性;
3、形象刻画的生动性。
板书设计:第3课画故事 1、单幅画故事;2、多幅画故事。
教学回顾与反思:
怎么画漫画故事呢?
首先是要打牢绘画基础,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建筑之类的才不会走形。
然后是多读书、多交朋友,丰富见闻和阅历,为今后的创造积累素材,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塑造出有血有肉、被认同和接受的人物。
然后要对编剧和导演这些行当有所了解,能够驾驭剧本,不至于剧情失控。
了解镜头语言的运用手法,对分镜运用自如。
这样,将来你的作品才经得住推敲,才有被收藏的价值。
不要急着出成绩,积累才是最主要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另外,闭门造车对任何事业都是不利的,多学、多听、多看、多练。
一点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你认为那是在刁难你。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持之以恒。
另外可以先尝试着改编一些短篇小说之类的现成的故事,找一下感觉,听听他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