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
2962014年1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一、旅游供求矛盾的基本内容旅游供求矛盾是指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既相互适应,又必然相互矛盾,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旅游市场上供求矛盾的本质就是,供给与需求能否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矛盾。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彼此之间要求互相适应,并表现出供求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变化过程,称之为旅游供求矛盾运动规律。我国供求矛盾的制度性成因分析:其一,我国的供求矛盾与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特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二,我国闲暇制度的安排也是造成现阶段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其三,我国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与我国特定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二、旅游供需矛盾的具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对旅游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科学、指导性强,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大特色:综合法、人本法、衔接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旅游法》第三十五条针对购物和自费项目的限制条款,以及消费者购物退货的救济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零负团费的现象。据全国假日办分析,今年长假期间,自驾出游大幅增加,散客旅游渐成为主体。黄金周期间,新疆绝大多数景区散客接待量占总人数的70%—80%。在今年黄金周期间,各大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甚至九寨沟引发了严重的游客滞留事件。2013年10月2日,九寨沟景区由于人太多,发生滞留事件。由于游客太多,有些游客在候车点排队等候时间长了,没有坐上景区公交车导致情绪激动,跑出候车点,拥上公路,导致景区交通的运行瘫痪,造成拥堵现象。事件造成整个运营车辆无法循环运转、大量游客无法正常乘车。由于候车或步行时间较长,部分游客心生怨气,不听劝阻,翻越栈道,走在公路上,导致整个客运系统几乎瘫痪。九寨沟管理局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从2013年10月2日晚11时起,在景区售票处开始组织退票,到凌晨3点已经退票8000余张,部分游客情绪略显激动,但没有出现“打砸攻陷售票处”的情况。2013年10月3日早上6时,管理部门在景区旁边的荷叶迎宾馆开设了7个退票专柜,截至2013年10月3日上午11时已退票1.1万余张。10月3日下午,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将游客进沟时间提前至凌晨6时,实行分时分段错峰进沟游览。《旅游法》的实施限制了零团费负团费对旅游市场的扰乱,提高了旅行社的运行成本,相应的,旅行团报价很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导致团队游大幅下降,散客成为这个黄金周的主体,旅游景区拥堵也成为旅游法实施后的一大风景线。九寨沟滞留旅客事件就是我国旅游供求矛盾的突出表现,也是我国旅游发的一大教训。三、供需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阵痛期中国旅游发展暴露出的供需矛盾问题如何才能在未来有所缓解,甚至控制在极小的影响下,是我们应该重视思考的问题。(一)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我国旅游的供需矛盾问题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在旅游市场上,旅游供求之间的均衡也是暂时的,而不均衡则是经常地,这种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运动过程,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只不过区别于其他市场的是,旅游市场上这种供求的矛盾由于供给的时空黏性而表现出更加频繁、更快转换的特征。在现实市场中,由于政策、文化、技术、人类心理等因素使供给与需求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最多是无限接近于均衡,是无法达到绝对均衡。旅游法实施后出现的散客与团队游客之间的变化就是这一体现。(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调节供求矛盾。现行的闲暇制度对我过国内旅游市场的培育,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同时也客观地强化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需求“同步性震荡”、“排浪式消费”的几率,认为地造成了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建立新的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增强广大群众的旅游意愿和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从而达到扩大旅游内需和缓解旅游目的地淡旺季压力的目的。如果制度和政策层面不断健全,我相信今年的游客滞留事件在后旅游法时代将不会上头条了。(三)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调节供求矛盾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调节供需矛盾是不可能离开信息技术的。如果想避免九寨沟滞留旅客事件,旅游景区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调节景区人流量,同时,游客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旅游景区的人流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旅游法的实施使得以前不是特别明显的矛盾急剧放大,而且相关措施很难短时期内得到制定和实施。调节后旅游法时代的旅游供需矛盾,需要长期的努力,以上所提到的些许措施只是改善旅游供求矛盾对策的一小部分,我们还要从价格杠杆,弹性供给等众多层面找到对策,同时在制度、政策、技术等层面还要更加深入发掘。旅游法对供需矛盾已经产生了影响,我相信在后旅游法时代,供求矛盾会得到不断地缓解的。(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吕桢楷 张 杰 宋依倩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实施实施,将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旅游业朝着正常轨道发展。旅游法最初实施的一段时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阵痛期,之前一直存在的供需矛盾在此期间尤为突出。如何在阵痛期之后最大限度的缓和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后旅游法时代会给出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