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阿拉伯语第四册第十三课课文翻译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新编阿拉伯语第十三课翻译
第十三课
我今天没有上课
—你好!
—你好!
—身体怎么样?
—我很累,今天早上我没去上课。
—你感冒了吗?
—是的,我感冒了。
—我很遗憾!你去医院了吗?
—是的,我去了。
—你吃药了吗?
—不,我没有吃药。
—为什么?
—因为我打针了。
—哦,那最好。
—顺便说一下,有一位新的来自于叙利亚的阿拉伯教授来我们这了,他教我们会话。
—那么我们的埃及教授去哪了?
—他回国了。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单词和有益的句型。
—什么句型?
—她是:老师来了。
她是一个动词句,我们以前没有学过她。
—损失太大了!。
对话:关于阿拉伯国家的报告(有一个晚上R走进他同学R的房间,并看见他在看世界地图)―晚上好。
―晚上好。
―我听说你是收集地图的爱好者,但是那样有什么益处呢?―那是从参观世界各国的资料中受益。
―据说你是个活地图,你了解关于世界的很多知识。
―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做一下测试。
―那么,麻烦你回答下列关于阿拉伯国家的问题。
―你尽管问。
―在这方面你很骄傲?你骄傲到这种程度吗?―我不是骄傲,而是自信。
―阿拉伯国家坐落在哪?―它坐落在亚非欧三大洲之间。
―因此,它被认为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的桥梁。
―是的,它西起大西洋,东至波斯湾,南起印度洋和中非,北至地中海。
―它的面积多大?―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
―阿拉伯国家数量是多少?每个国家分别地处哪一个洲?―有22个阿拉伯国家,一部分坐落在西亚,一部分坐落在北非。
―你给我叙述一下在亚洲的5个国家。
―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沙特阿拉伯―你给我叙述一下在非洲的5个国家。
―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很好,你能告诉我阿拉伯国家的总人口吗?―它的总人口数量大概是两亿六千三百九十万。
―在阿拉伯国家有四条著名的河流是什么?―经过苏丹、埃及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中的第一条经过土耳其和伊拉克,第二条经过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然后是起源于黎巴嫩、流经叙利亚,最终注入约旦海的约旦河。
―天啊,你的确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是个活地图。
―这是你们给我的夸奖。
―噢,时候不早了,我要向你告辞了,晚安。
―晚安。
课文:阿拉伯国家她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土地幅员辽阔,它的面积是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有辽阔的沙漠、肥沃的绿洲和孕育在她古老文明怀抱之下的尼罗河和底格里斯河。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她曾经是古老文明的摇篮,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天启宗教的摇篮。
它成了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圣地。
她以法老的、巴比伦的、腓尼基的等历史古迹文明于世界。
她的确是一块拥有特殊地位的的土地。
新编阿拉伯语第四册课文翻译第四课阿拉伯书法有一天,当阿迪布老师正坐在办公室前专心致志练字时他的初学阿拉伯语的学生纳蒂亚走过来了。
早上好老师!哦,纳蒂亚!早上好!请。
老师你在写什么?对不起,打扰您了。
欢迎你!我在给女儿写信。
她现在在大马士革求学。
老师您为什么不在网上写呢?电脑就在您面前啊。
电脑邮件比普通邮件快多了,而且能使我们免于繁琐的手续。
你说得对,但是我更喜欢给她亲手写信。
她也喜欢这样。
她说那就好像我站在她面前一样,跟她在一起…那是因为您的字迹很漂亮,我们都很喜欢您的字。
更重要的是字迹源于人的情感和体会,彰显一个人的人格,此外它还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象的体现,这跟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里的情况是一样的。
嗯,但是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得漂亮呢?你必须在试着理解阿拉伯人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观的基础上,努力学,勤加练习。
我会全力以赴的,顺便问一下,从什么时候起阿拉伯人发明书法的呢?文化交流的本质迫使阿拉伯人与他们的邻居交往,于是有一些文明方式就传入了阿拉伯,他们吸收后又将其丰富、发展和保存了。
您是说阿拉伯人在受到其他民族影响后将书法创新,作为一种文明方式吗?是的,在爱上阿拉伯书法后,阿拉伯人与其包括叙利亚,波斯在内的邻邦的联系赐予了他们对书法的热爱,甚至在他们的书法里还存在这种文化的书法形态的难以磨灭的印记。
那么,阿拉伯人不仅受他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其他的国家。
没错,伊历七世纪,在伊斯兰征服了波斯,阿拉伯字母在波斯语里取代了原始的波斯语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书法伴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发展,有的阿拉伯书法依然存留了他国影响的痕迹,比如波斯体和公文体…你说对了,但是在经过创新后,它们已经被赋予了阿拉伯的个性色彩。
你没看到有多少创新和制作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里都包含了古兰经章节或是格言与谚语吗?看到了,这方面专门的阿拉伯展览很多。
我太喜欢这种艺术了!老师而且我认为现代的打字机根本表现不出来。
确实,书法是基于品味,感情和美感的。
第十二课使错误看起来容易改正前不久,我的朋友爱上了一位姑娘,并很快与她订了婚。
订婚后不久,他未婚妻劝他学跳舞,他答应了他。
他给我讲这件事时说:我迫切需要学习跳舞,尽管我二十年前就学过跳舞,但现在跳起来就跟没学过一样。
我找到的第一位老师就将实际情况坦言相告,之后她还说我犯有明显错误,必须要忘掉之前所学过的重新学起!但这需要我付出很大的努力,我没有动力继续学习,所以我放弃了。
或许第二位老师没有如实相告,但我选她当老师!她说我的舞步有些过时,但基本功是对的。
她强调学习新的舞步对我来说不难。
第一位老师只认准我的错误,让我感到绝望,而第二位正好相反:她放大了我的优点,让我对自己的错误没有太大压力,她还跟我说:“你很有乐感,是个有天分的舞者(是天生的舞蹈家)。
”尽管过去和现在我都不是一个出色的舞蹈家,但有时候我也会犯嘀咕:也许她是认真的!但现实是她褒扬了我,我得花钱(向她学习)!对(你的)孩子、丈夫或是员工(不管是孩子、丈夫还是员工),说他在某件事上很愚蠢,并且无能为力,那他就会坚持错误,并且他改正错误的动力也会荡然无存。
如果你让别人知道你信任他,相信他的实力,以及他潜在的天赋,那么你就会发现他会竭尽全力(尝试)直至脱颖而出。
这正是罗维尔•汤姆斯所用的方法。
相信我,他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个天才:他会重塑你,给你自信,传递给你勇气和信念。
最近我与这对夫妇共度周末,他俩邀请我一起玩桥牌。
我说: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个游戏,它对我来说就(像)是个谜。
他说:怎么会呢?桥牌只需要很好的记忆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你之前写书提到过记忆力,还说过桥牌是一种完全适宜你的游戏。
于是我莫名其妙地坐在了桥牌桌前。
仅仅是因为别人告诉我,我在这方面有天赋,这个游戏就变得简单起来。
说到桥牌,我想起来了著名的桥牌家埃利•克勃森,每个玩桥牌的家里都知道他的名字。
他有关桥牌的书已经被翻译成十二种语言,销量(达到)一百万册。
尽管如此,他告诉我,如果不是一位年轻的女士说他有玩桥牌的天赋,她也不会把这种游戏当成职业。
新编英语教程4U n i t o n e⏹一.P r e-r e a d i n g Q u e s t i o n s⏹W h a t i s y o u r n e w y e a r’s r e s o l u t i o n?⏹T o d o a p a r t-t i m e j o b?⏹T o m e m o r i z e m o r e w o r d s?⏹T o h a v e a b o y/g i r l f r i e n d?⏹⏹W h e n a p e r s o n m a k e s N e w Y e a r’s r e s o l u t i o n s,h e m a k e s u p h i s m i n d t od o o r n o t t o d o ce r t a i n t h i n g s i n t h e c o m i n g y e a r.S o m e p e o p l e m a y b ea b l e t o c a r r y o u t t h e i r N e w Y e a r’s r e s o l u t i o n s,b u t s o m e m a y n o t.F o rm o s t P e o p l e,i t’s o f t e n e a s i e r t o m a k e N e w Y e a r’s r e s o l u t i o n s t h a n t oc a r r y t h e m o u t⏹W h a t a r e t h e p o s s i b l e o b s t a c l e s f o r y o u r m a k i n g t r u e t h e r e s o l u t i o n s?⏹二。
M a j o r l a n g u a g e p o i n t s⏹.⏹1.A b r i e f s u m m a r y o f t h e w a y s t o e x p r e s s f u t u r i t y⏹1)T h e n e u t r a l f u t u r e i s f o r m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a u x i l i a r i e s w i l l/s h a l la n d i n f i n i t i v e.⏹E x a m p l e s:⏹T o m o r r o w w i l l b e h i s S u n d a y.⏹I s i t p o s s i b l e t o m a k e a n a t o m i c e n g i n e t h a t w i l l b e r e a l l y s a f e i n e v e r yc i r c u m s t a n c e?⏹2)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b e g o i n g t o i s u s e d t o e x p r e s s f u t u r e i n t e n t i o n.⏹E x a m p l e s:⏹T h i s y e a r i t i s g o i n g t o b e d i f f e r e n t.⏹I k n o w w h a t t h e k i d s a r e g o i n g t o d o.⏹N o t e:T h i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a n n o t b e u s e d f o r n e u t r a l f u t u r i t y,w h i c h d o e s n o td e p e n d o n a n y p e r s o n’s w i l l o r i n t e n t i o n.F o r E x a m p l e,b o t h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s e n t e n c e s a r e w r o n g.⏹*T o m o r r o w i s g o i n g t o b e h i s S u n d a y.⏹*I f y o u g o t o t h e U.S.A.,y o u a r e g o i n g t o c o m e a c r o s s t h e r e m a r k a b l e,a l m o s t l e g e n d a r y h o s p i t a l i t y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o f t h e W e s t.⏹3)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e t o d o(s o m e t h i n g)i s u s e d t o e x p r e s s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r c o m m a n d.⏹E x a m p l e s:⏹N o w l e t a l l m e n k n o w t h a t c r o p s a r e t o b e p l a n t e d a s u s u a l.(L e v e l3,U n i t11)⏹S h a k a o r d e r e d:―A l l w o m e n w h o a r e f o u n d w i t h c h i l d a r e t o b e p u t t od e a t h w i t h t h e i r h u s b a n d s.‖⏹4)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e a b o u t t o i s u s e d t o e x p r e s s n e a r f u t u r e.⏹E x a m p l e s:⏹R o y a n d S a m m y w e r e a b o u t t o p e r f o r m o p e n-h e a r t s u r g e r y o n M r s.R o b i n s o n w i t h a s c o u t k n i f e.=R o y a n d S a m m y w e r e j u s t g o i n g t o d o a no p e n-h e a r t o p e r a t i o n o n M r s.R o b i n s o n w i t h a s c o u t k n i f e.⏹S h e w a s a b o u t t o t e l l u s t h e t r u t h w h e n y o u e n t e r e d t h e b u i l d i n g.⏹表示将来意图的,除了常见的将来时,w i l l,还有哪些常见形式呢?⏹⏹比如:t o⏹一种正式的方式表示将来必须要做什么。
第十三课阿拉伯世界的旅游对话:(法赫德是来科威特大学留学的一名学生,暑假来了他想参观沙姆地区,那里有宜人的气候和健康清新的空气,约旦曾是他的第一站。
)1.订票法赫德:(拨打电话)员工:你好,欢迎来电!科威特航空,请讲。
法:你好,劳驾,我想预定一张科威特城到安曼的票。
员:哪一天呢?法:下个周一的。
员:请稍等。
我们有6月14日下周一的811号航班,起飞时间是上午九点二十分。
法:票价是多少钱?员:往返还是单程?法:单程。
员:190第纳尔。
法:没有任何折扣吗?员:抱歉,我们现在只有10%的往返票折扣,你可以订这个,对你来说更划算。
原价300第纳尔折后价是270第纳尔。
法:不了,我还要去别的国家办点事,我从那里回科威特。
请为我订单程票。
员:好的。
请告诉我您的全名。
法:法赫德.穆罕默德.萨法因。
您能送票到家吗?员:可以,我们增收票价1%的费用。
您想什么时间呢?法:明天,我明天下午一点到两点之间在家。
员:那我现在就给你定座。
麻烦您告诉我您的地址和电话。
法:阿卜杜勒阿齐兹大街,55号哈利勒奥斯曼博士家。
电话号码是650328. 员:好的,已经出票了,票会在明天两点前送达。
如果您有任何变动,希望您在中午十二点之前联系我们。
法:非常感谢,再见。
2.在安曼的一家酒店法赫德:早上好。
员工:早上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法:我想要一个单人间。
员:抱歉,单人间现在没有了。
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标准间,配有齐全的设施不临大街。
法:好,价格是多少?员:全宿还是半宿?法:你能解释一下你们的入住标准吗?员:全宿包括三餐,而半宿只包括早餐。
法:那么,半宿。
员:35第纳尔每晚,您要住几天?法:三天。
你们收美元吗?员:很抱歉不收。
但是酒店里有出纳员,您可以在那里将硬通货兑换成约旦第纳尔或者在任何酒店外的兑换商或银行进行兑换。
请您拿出您的护照。
法:给你。
我得预付房钱吗?员:不必,在您离店时结账。
这是您房间的钥匙,312号,钥匙上有着一样的号码。
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一到八课翻译范文合集第一篇:新编阿拉伯语第二册第一到八课翻译第一课旅游对话:我想去旅游(艾玛和沙希尔两位同学在寒假之前的谈话。
)艾玛:沙希尔,你假期打算怎么过?沙希尔:我还没有想好呢。
你是怎么打算的?艾玛:我想去旅游。
我们一起去,你看怎么样?沙希尔:好主意。
我们去哪里呢?艾玛:我们去亚历山大,你看怎么样?那是一座海滨城市,值得一游。
沙希尔:太好了。
艾玛:你和我一起去吗?沙希尔:我很荣幸。
我们可以参观其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但是,我们怎么去呢?艾玛:坐汽车去。
沙希尔:我们从哪一路去呢?艾玛:经农业大道去。
乘汽车从开罗到亚历山大,大约历时两个半小时。
而且这条路平坦舒服,我们不会感到旅途的疲惫。
沙希尔:我要带上相机。
艾玛: 好主意。
最好你要带足胶卷。
沙希尔: 没问题。
艾玛: 太好了。
但愿我们旅途愉快。
沙希尔: 毋庸置疑。
愉快的旅行(假期结束了,沙希尔回到了学校,在宿舍走廊里碰到了他的同学祖海乐。
)祖海乐: 你好,亲爱的兄弟。
沙希尔: 你好。
祖海乐: 假期以来一直没见过你,你去哪了?沙希尔: 我曾和艾玛一起去亚历山大旅游了。
祖海乐: 亚历山大怎么样?值得一游吗?沙希尔: 当然了,它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值得一游。
祖海尔: 你俩是经哪一路去的?选择的是沙漠大道呢,还是农业大道?沙希尔: 经农业大道,因为这条路非常平坦。
祖海乐: 旅行怎么样?沙希尔: 很愉快。
我们逛了亚历山大的街,参观了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欣赏其美丽的景色。
祖海乐: 好极了。
你们参观亚历山大灯塔了吗?沙希尔: 非常遗憾,灯塔早已倒塌了。
但是,我们参观了亚历山大古现代图书馆。
祖海乐: 太好了!你们俩还干什么了?沙希尔: 应艾玛的一位老朋友之邀,我们参加了一场婚礼。
祖海乐: 你们亲眼目睹了许多我们在学校所看不到的。
哎,非常遗憾,我错过了这次机会。
沙希尔:但愿还有机会。
祖海乐:但愿吧。
课文:旅游旅游各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你常常会听到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南极洲的远国。
阿拉伯世界的旅游旅游风靡全球,它已成为了时代的显著特征,被视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并被世界许多国家作为主要产业。
人们对旅游的热衷自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升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面世以后,旅游量成倍增加,年复一年持续不断的快速增长也使得国际旅游业的竞争在近几年日趋白热化。
阿拉伯国家拥有能使它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的旅游要素(资源),它们拥有不同时代的历史、宗教遗迹,瑰丽夺目的自然风光,因此使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趋之若鹜。
埃及,尼罗河的馈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国家之一。
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产生了人类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恢宏的遗迹使远古文明得以永存,大自然还赋予了她绵延秀丽的海岸线。
被誉为千塔之城,并拥有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首都开罗,是埃及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在人称“地中海新娘”的亚历山大,曾经矗立着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
卢克索因其法老遗迹而最负盛名,阿斯旺是尼罗河边最美丽的避寒胜地,而沙姆沙伊赫则是红海之滨最迷人的避暑天堂。
阿拉伯国家中为旅游者所青睐的还有美丽的突尼斯,以其四季常青的绿色,绵延的金色海滩,众多的温泉浴场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而著称。
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也有许多“地中海的新娘”,在那里,你除了能看到像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山中的雪景以及从山顶奔流而下的宽阔瀑布这样旖旎的自然风光,还能领略古老的神殿和引人入胜的悠久古迹。
而伊拉克,则以其历史、文明之悠久闻名于世,两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因此也让人类最宝贵、最奇妙的文化遗产扎根于此。
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沙姆地区同样为我们保留了不同时代遗留下的大量珍贵遗迹,体现了亚述、腓尼基、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湛工艺。
同时,那里有着干爽温和的怡人气候,因此,每年都有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其中最著名的遗迹有叙利亚的台德木尔和倭玛亚清真寺,黎巴嫩的巴勒贝克,约旦的佩特拉和杰拉什,以及巴勒斯坦的阿克萨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和圣诞教堂。
第六课纳吉布马哈福兹与诺贝尔奖会话纳吉布马哈福兹与一名记者间的对话对身体放心艾扫姆法蒂玛先生,阿联酋宣言报记者,按照预约时间来到纳吉布马哈福兹老师的家里,然后进行了这次新闻采访。
欢迎!你好!您好吗?这次健康危机后你的身体怎样了?没事,我很高兴见到你。
我们很荣幸见到您,希望这次见面不会太打扰到您也不会是您烦恼。
不,当然不会。
我很好。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纳吉布老师,发生了什么事?这次事件是向人们所知的突然发生的还是存在人们不了解的预兆呢?第一次危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预兆,我忽然感觉很累,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但是他们告诉我说我的情况很严重,因为我的血糖不稳定。
此外他们后来还告诉我这是老年病,是常事…至于第二次危机则是旧病复发,因为我在出院后感觉身体很虚弱,甚至完全卧床不起。
只有再恢复只觉得一瞬间我才能动弹和有知觉,然后我就又昏过去了…当你醒来后,谁是你第一个看到的人?我的妻子。
因为她当时正坐在我旁边,然后是我的女儿和我的朋友,他们当时正在门口等候我…纳吉布老师,你知道有数百位记者、文学家以及知识分子当时正聚集在医院候着,为了对你的身体放心吗?是的,我对他们所有人致歉因为我不能与他们见面了,我对他们的关心表示感谢。
纳吉布老师,这次灾难之后,你吸取到什么教训或者有什么想法吗?当然。
疾病虽然残忍,但是它常常成为富于同情心的原因,我学到了其实病人可以用爱与疾病做抗争,对生活的爱或是对一个人的爱…很多时候一个人会为另一个人坚持活下去…我同情那些在身边找不到一个爱他的人的病人。
未来的文学形式纳吉布老师,再问一个问题随着我们进入了因特网和科技革命时代,你认为未来的文学形式是怎样的呢?尤其在当代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
文学的形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应当展现它所处的时代的真实的一面。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时代的快节奏已经渗入每个事物。
小说的篇幅减短了,短篇故事变得更短了,诗也一样有更短的趋势。
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时代的性质和快节奏。
第七课时代先驱会话有志者通宵达旦两个同学在校园里相遇,于是进行了以下的对话。
早上好扎里拉,你怎么样?我有一段时间没看见你了,你还好吗?早上好阿齐兹,赞美真主,我很好。
你怎么样?你现在要去哪儿?去图书馆。
我阅读一些参考书为论文收集资料。
顺便问一下,你准备论文了吗?哪个论文?我不知道啊。
啊~我有段时间没看见你去上语法课了。
你怎么会知道呢?侯思尼老师要求我们准备一篇关于句子宾格成分的小论文。
真的吗?什么时候交?第二次考试之前。
顺便说一下,第一次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你知道你的成绩吗?不知道,你看见我的成绩了吗?我认为你需要重修国际关系史这门课程。
郁闷起来这门该死的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讨厌起这门课来。
你确实忽视了这门课,你常常缺课…我本来就讨厌国际关系尤其是历史。
不,我认为你不讨厌历史课。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你就不会在上学期的阿拉伯文学史课上写出那篇论文…阿齐兹,你曾是所有课程的优等生,你应该严肃地研究这个课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
真是奇耻大辱!我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跟老师说补考的事会让我羞愧万分。
后悔能当饭吃么?这已经火烧眉毛了羞愧能解决问题吗?你说得对,但是我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妨碍我上课的是什么。
不要尝试逃避现实了。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从学业上分心,有人占据了你的心吗?你的环境有所改变?你遇到了难题了吗?还是你坠入了爱河,把学业抛到了脑后?啊!一切都完了。
阿齐兹,你要面对现实。
我正在帮你解决你的难题呢。
我的问题在于学期伊始我的时间安排的就不合理,琐事繁多,睡眠不足,影响了我按时上课,使我落后于我的同学。
不存在别的原因。
那么,凭你的生命起誓,告诉我你忙什么呢,竟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不要告诉我你在通宵学习!老实说,我在一个化妆用具和化妆品公司做销售,这挺累人的。
天哪?你什么时候开始干的?从上个寒假,我本来想利用寒假时间挣一些钱的,开学后我也是像现在这样,所以我的成绩受到了影响直到了挂科的地步。
你说到点子上了。
新概念英语四册课堂笔记:Lesson 13 ThamesWatersL13 Thames WatersOxford has been ruined by the motor industry. The peace which Oxford once knew, and which a great university city should always have, has been swept ruthlessly away; and no benefactions and research endowments can make up for the change in character which the city has suffered. At six in the morning the old courts shake to the roar of buses taking the next shift to Cowley and Pressed Steel, great lorries with a double deck cargo of cars for export lumber past Magdalen and the University Church. Loads of motor-engines are hurried hither and thither and the streets are thronged with a population which has no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knows no studies beyond servo-systems and distributors, compression ratios and camshafts.Theoretically the marriage of an old seat of learning and tradition with a new and wealthy industry might be expected to produce some interesting children. It might have been thought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university would radiate out and transform the lives of the workers. That this has not happened may be the fault of the university, for at both Oxford and Cambridge the colleges tend to live in an era which is certainly no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upon a planet which bears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 war-torn Earth. Wherever the fault may lie the fact remains that it is the theatre at Oxford and not at Cambridge which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nd the only fruit of the combination ofindustry and the rarefied atmosphere of learning is the dust in the streets, and a pathetic sense of being lost which hangs over some of the colleges.。
Unit 13MarriageRobertLynd"Conventional people,” says Mr, Bertrand Russell, “like to pretend that difficulties in regard to marriage are a new thing." I could not help wondering, as I read tliis sentence, where one can meet tliese conventional people who think, or pretend to think, as conventional people do. I have known hundreds of conventional people, and I cannot remember one of them who thought the things conventional people seem to think. They were all, for example, comdnced that marriage was a state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that tliese difficulties were as old, if not as the hills, at least as the day on which Adam lost a rib and gained a wife A younger generation of conventional people has grown up in recent years, and it may be that they have a rosier conception of marriage than their ancestors; but the conventional people of the Victorian era were under no illusions on the subject. Tlieir cynical attitude to marriage may be gatliered from tlie enthusiastic reception they gave to Pitnch's advice to those about to marry —“Don't."I doubt, indeed, whether the horrors of marriage were ever depicted more cruelly tlian during tlie conventional nineteenth century. Tlie comic papers and music-halls made the miseries a standing dish. “You can always tell whether a man's married or single from tlie way h&s dressed/* said the comedian. ''Look at tlie single man; no buttons on his shirt. Look at the married man: no shirtThe humour was crude; but it went home to the honest Victorian heart. If marriage were to be judged by the songs conventional people used to sing about it in the music- halls, it would seem a hell mainly populated by twins and leech-like mothers-in-law. The rare experiences of Darby and Joan were, it is true, occasionally hymned, reducing strong men smelling strongly of alcohol to reverent silence; but, on the whole, the audience felt more normal when a comedian came out with an anti- marital refrain such as:O why did I leave my little back roomIn Bloomsbury,Where I could live on a pound a weekIn luxury(I forget the next line).But since I have married Maria,I've jumped out of the frying-panInto tlie blooming fire.No difficulties? Why, the very nigger-minstrels of my boyhood used to open theirperformance with a chorus which began:Married! Married! O pity those whole married-Those who go and take a wife must be very green.It is possible that the comedians exaggerated, and that Victorian wives were not all viragos with pokers, who beat their tipsy husbands for staying out too late. But at least they and their audiences refrained from painting marriage as an inevitable Paradise. Even the clergy would go no farther than to say that marriages were made in Heaven. That they did not believe that marriage necessarily ended there is shown by the fact that one of them wr ote a “best・selleT” bearing the title Hoiv to Be Happy Though Married.I doubt, indeed, whether common opinion in any age has ever looked on marriage as anuntroubled Paradise. I consulted a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 on the subject and discovered that few of the opinions quoted were rose-coloured. These opinions, it may be objected, are the op inions of unconventional p eople, but it is also true tliat thwy are opinions treasured and kept alive by conventional people. We have tlie reputed saying of the henpecked Socrates, for example, when asked whether it was better to marry or not: '"Whichever you do, you will repent." We have Montaigne writing: “It happens as one sees in cages. The birds outside des pair of ever getting in; tliose inside are equally desiro us of getting out.” Bacon is no more prenuptial with his caustic quotation: '"He was reputed one of the wise men that mad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en a man should marry: "A young man not yet; an elder man not at all了Burton is far from encouraging! "One was never married, and that's his hell; another is, and that's his plague.” Pepys scribbled in his diary: "Strange to say what delight we married people have to see these poor folk decoyed into our condition.”The pious Jeremy Taylor was as keenly aware that marriage is not all bliss. "Marriage,"he declared, '"hath in it less of beauty and more of safety than the single life — it hath more care but less danger; it is more merry and more sad; it is fullerof sorrows and fuller of joys." The sentimental and optimistic Steele can do no better than: ""The marriage state, with and without the affection suitable to it, is the completest image of Heaven and Hell we are capable of receiving in this life.”Rousseau denied that a perfect marriage had ever been known. T have often 7thought,” he wrote, "that if only one could prolong the joy of love in marriage we should have paradise on earth. That is a thing which has never been hitherto/* Dr. Johnson is not quoted in the dictionary; but everyone will remember how, devoted husband thougli he was, he denied that the state of marriage was natural to man. "Sir," he declared, "it is so far from being natural for a man and woman to live in a state of marriage tliat we find all the motives wliich they have for remaining in that connexion and the restraints which civilised society imposes to prevent separationare hardly sufficient to keep them together."When one reads tlie things tliat have been said about marriag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courage with which the young go on marrying.Almost everybody,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seems to have painted the troubles of marriage in the darkest colours. So pessimistic were the conventional novelists of the nineteentli century about marriage that they seldom dared to prolong their stories beyond the wedding bells. Married people in plays and novels are seldom enviable, and, as time goes on, they seem to get more and more miserable. Even conventional people nowadays enjoy tlie story of a thoroughly unhappy marriage. It is only fair to say, however, tliat in modern times we like to imagine that nearly everybody, single as well as married, is unhappy. As social reformers we are all for happiness, but as thinkers and aesthetes we are on the side of misery.The truth is that we are a difficulty-conscious generation. Whether or not we make life even more difficult than it would otherwise be by constantly talking about our difficulties I do not know. I sometimes suspect that half our difficulties are imaginary and that if we kept quiet about them they would disappear. Is it quite certain that the ostrich by burying his head in the sand never escapes his pursuers? I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a great naturalist will discover that it is to this practice that the ostrich owes his survival.罗伯待•林德1 伯特兰•罗素先生说:“凡人百姓喜欢假装说婚姻中遇到的困难是新鲜事。
第十课黎巴嫩之旅会话我们去哪儿度假白拉路和叶思敏是对居住在贝鲁特的夫妇,他俩正打算去国外度假。
电话,好,我等你,亲爱的你已经迟了。
售票处没多久就要关门了…好的,我在下面等你,在家的院子里…重要的是你不要迟了,再见。
放下了话筒。
两人进了一间售票办公室我们能买两张去开罗的票吗?(望向叶思敏)你想在开罗后再去别的什么地方吗?现在埃及航空公司正在为你们服务,她可以把你们送到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
但是这次我们除了埃及哪都不想去。
欢迎光临,请允许我向你们推荐三月二十一号,这天离是埃及众多节日中最近的一个。
我知道我每年都在这天庆祝母亲节。
埃及不是据说是世界之母吗?对,但是我所指的节日是惠风节。
这一天埃及会披上春日的新装,配爱上自法老统治时期以来人们专门为该节日准备的饰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这是指那个摩西向法老建议的、在上午把人们聚集起来来展开知识辩论的装饰节吗?是这样的,我认为摩西之所以选择那一天是因为人们都不用工作,于是会打扮的漂漂亮亮地聚集起来,拜见他们视之为神的法老。
还好我还有两张三月二十号去开罗的票,这样你们就可以为加入埃及人民庆祝惠风节,也就你说的装饰节做好充分的准备了。
我们有必要带上什么来庆祝这个节日吗?不需要带任何东西。
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市场里买得到。
比如鸡蛋,一些染料,洋葱皮,咸鱼,以及节日当天或者节日前后盛开的鲜花或玫瑰。
说到花开亲爱的你不要忘了三月二十一号也是春节。
但是为什么要蛋、染料、洋葱皮和咸鱼呢?洋葱皮和染料是要放到煮蛋的水里的,这样蛋就染上了春天和那个节日的颜色。
至于咸鱼我们则就着它和蛋一起吃,就像穷人那样简单的吃法一样。
我们那天与他们一起吃会让我们体验到他们的感受,我们关爱他们会增添他们的快乐,尤其是当我们送他们鲜花和包里装的礼物会给他们的心灵带入喜悦,使他们安心。
你俩的谈话让我想起了犹太人的除酵节,如果不是在庆典上加入了一些化装场景,它跟惠风节十分的相似。
先生你不要忘记了犹太人在摩西被遣往的法老时期住在埃及,所以很自然的,这个节日被东方的犹太人传播到他们所去的地方。
Lesson 13 The search for oil 探寻石油The deepest holes of all are made for oil, and they go down to as much as 25,0000 feet. But we do not need to send men down to get the oil out, 状语as we must (省略send men down)with other mineral deposits. The holes are only borings,状语less than a foot in diameter. My particular experience is largely in oil, and the search for oil has done more to improve deep drilling than any other mining activity. When it has been decided 主语where we are going to drill, we put up at the surface 宾语an oil derrick. It has to be tall because it is like a giant block and tackle, and we have to lower into the ground and haul out of the ground great lengths of drill pipe 定语which are rotated by an engine at the top and are fitted with a cutting bit at the bottom.The geologist needs to know 宾语what rocks the drill has reached, so every so often a sample is obtained with a coring bit. It cuts a clean cylinder of rock, 定语from which can be seen the strata 定语the drill has been cutting through. Once we get down to the oil, it usually flows to the surfacebecause great pressure, 定语either from gas or water, is pushing it. This pressure must be under control, and we control it by means of the mud 定语which we circulate down the drill pipe. We endeavour to avoid the old, romantic idea of a gusher, 定语which wastes oil and gas. We want it to stay down the hole until we can lead it off in a controlled manner状语.。
对话:关于阿拉伯国家的报告(有一个晚上R走进他同学R的房间,并看见他在看世界地图)―晚上好。
―晚上好。
―我听说你是收集地图的爱好者,但是那样有什么益处呢?―那是从参观世界各国的资料中受益。
―据说你是个活地图,你了解关于世界的很多知识。
―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做一下测试。
―那么,麻烦你回答下列关于阿拉伯国家的问题。
―你尽管问。
―在这方面你很骄傲?你骄傲到这种程度吗?―我不是骄傲,而是自信。
―阿拉伯国家坐落在哪?―它坐落在亚非欧三大洲之间。
―因此,它被认为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的桥梁。
―是的,它西起大西洋,东至波斯湾,南起印度洋和中非,北至地中海。
―它的面积多大?―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
―阿拉伯国家数量是多少?每个国家分别地处哪一个洲?―有22个阿拉伯国家,一部分坐落在西亚,一部分坐落在北非。
―你给我叙述一下在亚洲的5个国家。
―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沙特阿拉伯―你给我叙述一下在非洲的5个国家。
―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很好,你能告诉我阿拉伯国家的总人口吗?―它的总人口数量大概是两亿六千三百九十万。
―在阿拉伯国家有四条著名的河流是什么?―经过苏丹、埃及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中的第一条经过土耳其和伊拉克,第二条经过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然后是起源于黎巴嫩、流经叙利亚,最终注入约旦海的约旦河。
―天啊,你的确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是个活地图。
―这是你们给我的夸奖。
―噢,时候不早了,我要向你告辞了,晚安。
―晚安。
课文:阿拉伯国家她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土地幅员辽阔,它的面积是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有辽阔的沙漠、肥沃的绿洲和孕育在她古老文明怀抱之下的尼罗河和底格里斯河。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她曾经是古老文明的摇篮,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天启宗教的摇篮。
它成了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圣地。
她以法老的、巴比伦的、腓尼基的等历史古迹文明于世界。
她的确是一块拥有特殊地位的的土地。
第五课空姐的心会话我想要份工作我们现在在大学食堂,德拉拉出神地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维达德从远处走来晚上好德拉拉!你一定等我有一段时间了。
晚上好,欢迎你,但是我在等侯思尼先生。
那个承诺给你工作的人?我知道你在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前就找工作了。
那么他承诺给你的是什么工作呢?他答应安排我做节目主持人。
他喜欢我的模样,说我长着一张明星脸,有艺术天分。
那么好!你也这么认为吗,大明星?你不觉得我比你更合适去主持节目吗?我承认你比我更合适这份工作,因为你更漂亮更苗条…坦白说我很犹豫,尽管我尊重各种形式的艺术,但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
太棒了,这是正确寻找合适工作的第一步。
工作合适是我们在工作上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然后我们才能用我们的智慧把它做得出色…我给你找了一份工作,我是来给你报喜的,你觉得跟我在一个领域工作怎么样?什么工作?它合适我吗?十分合适。
尤其是你有这个工作需要的英语文凭,并且我们一起工作可以使我们相辅相成,我在外国大使馆做一名招待职员。
你的文凭是阿拉伯语怎么用英语工作呢?好奇怪的事!你忘记我的辅修专业是英语了吗?是的,至于我,则辅修专业是阿拉伯语。
这样我和你的工作就形成了互补。
根据纳蒂亚所说,媒体行业的工资很高。
亲爱的,首先,这是纳蒂亚的愿望。
第二这个行业的工作合适她,你忘记了她是美术院的毕业生了吗?大使馆工作的工资多少钱?在哪儿工作我能得到什么特权?每天工作几小时?谁是我的上司?他学的是什么呢?等一等亲爱的,够了,你这一串没必要的问题…你领取合理的工作报酬及与你作为新手身份相称的工资,这很自然。
并且工作环境也会为你提供所有能帮你出色表现的东西。
是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在其手下工作的领导人的性格很重要。
我们的领导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肯定比我们在工作上有更多的经验,这就使他们等有能力评价我们的表现。
而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不分男女,每个人都有与其才干、付出相称的权利。
你不要幻想你是一个女人就可以成在工作里玩忽职守被人宽恕的理由。
第八课二十世纪的科技进步对话科技进步我听了一个中国航天第一人杨里先生的讲座。
真的?讲座怎么样?十分精彩。
我们的祖国在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了宇宙飞船,四年后,在2003年10月15号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
又于2005年10月13号成功发射了第二艘。
这个讲座真让人受益匪浅,你真是个幸运的人,我十分希望能听这个讲座,但是我的差运气使我没机会去听。
我的确很幸运,我为我们祖国的进步而自豪。
中国是第二个能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
是的,近些年来我们的祖国在科技领域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如果政府继续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大力支持科技研究的话,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大的进步。
你说的对。
我们的祖先在古时候就创造了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而我们这些青年更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是的,整个世界都在迅速发展,尤其在上个世纪。
对。
二十世纪的发明繁多,其中有无线电波、航空飞船、雷达、电话、电脑等等。
还有人造卫星、机器人、激光、基因工程,比如试管婴儿、杂交水稻、克隆,还有信息技术,比如数码科技、因特网等等。
是的,得益于科技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的便捷,今天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我们坐飞机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到开罗也只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且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了解正在发生和发生了的事情。
但是科技就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以电脑为例,一旦它中了病毒就会坏掉,网络一旦遭到黑客入侵就会崩溃,这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没错,克隆人也是这样。
如果克隆成功就会给社会带来混乱和不安,也会导致人类社会的灭亡。
因此,人类必须清楚的意识到科技的两面性,并提高警惕和道德水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科技的负面性。
没错。
联合国禁止了各国政府克隆人类,这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方式。
科学和技术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应该从它们当中对人类及社会好的地方受益。
你说得对。
会话沉溺于网络与网游早上好,萨米尔早上好绕一德你还好吗?你今天看起来很累,这几天你总是很累的样子。
新编阿拉伯语第四册第十三课课文翻译
我爱你们突尼斯人民
我热爱你——突尼斯人民。
你经历时代并承受考验,时代见证了你的勇敢与忠诚,耐力与坚韧。
我热爱你,因为你具有丰沛的感情,高尚的情操,因为你在民族危难时刻寝食不安。
我爱你勇于迎击苦难,竭尽全力为弱者解燃眉之急。
我爱你面对苦难时的团结,我爱你面对敌人时的凝聚,我爱你面对侵略时的坚毅。
我爱你引以为豪的品性,我爱你为之昂首自信的美好品质。
我爱你,因为你热爱工作,坚守(神圣的)原则;我爱你,因为你会同受压迫者们分享他们战胜黑暗势力的喜悦(因为你会分享受压迫者战胜黑暗的喜悦),并安慰帮助那些被击溃的人们。
你一旦发觉个人或集体受到威胁,就会团结一心,热血沸腾,努力除害。
我爱你突尼斯人民,当你不断探索国家及自身发展进程的时候,你或批判,或疾呼,或愤怒,或筹划;我爱你突尼斯人民,你或质询,或回答,或讨论,或清算,然而在灾祸面前你会搁置冲突,忘却争端,转而从各方面奋起,抛下工作与生产,奔涌于统一战线中。
队伍中有各级领袖,有工农商,有职员、学生、男女老少,有鸿儒白丁,有富者贫人,社会各阶层并肩抗战,凭借信仰与自信,痛斥敌人,令敌胆寒,从而撼动黑暗势力的根基,击退敌人。
因为团结,你受人敬仰;因为万众一心,你所向披靡;因为敢于牺牲,你铺就了胜利之路;因为坚韧不拔,你击垮了敌人,使之丧失理智,不知所措。
曾几何时,民族于灾祸面前四分五裂,而敌人却高枕无忧,坐享安逸,并对那些妄想巴结并践踏苦难中的兄弟来献媚取悦之人滥施承诺。
那时的突尼斯人民竟无视他人伤痛,不问世事只顾有利可图并不择手段,而如今,那样的时代已然逝去(已成历史)。
我们的人民同甘共苦地(同呼吸共命运)摆脱了那个时代,他们开始明白个人的福祉在于集体的福泽,个人的尊严在于国家的尊严,个人的慷慨在于民族的慷慨更在于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受尊重。
以上便是纳菲达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即民族统一不仅是实现团结的前提,也是未来胜利的保证。
我爱你,并对你尽忠。
只要你一如既往,万众一心,凭真主起誓,你将永立于不败之地。
补充课文知识背景:
突尼斯简史
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迦太基城,后发展为奴隶制强国。
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
公元5~6世纪先后被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占领。
703年被阿拉伯人穆斯林征服。
13世纪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强大的突尼斯国家。
1574年沦为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1881年成为法国保护领地。
1956年3月20日,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
1957年7月25日,突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黜国王,宣布成立突尼斯共和国,布尔吉达任第一人总统。
1975年经议会批准,布成为终身总统。
1987年11月7日,总理本•阿里发动不流血政变,废黜布,长期任总统。
2010年底至2011年初,突尼斯发生大规模骚乱,政局陷入动荡,本•阿里于2011年1月14日流亡沙特。
造物之美
尽管美的本质是唯一,但形式却千姿百态。
有形象与外表之美,有思想与精神之美,有情趣直观之美。
美没有特定的形态,既有雄伟巍峨之美,也有朴素谦逊之美。
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美,有通过衣服修饰的五彩缤纷的外在美。
美的形式太多了,在外表,尺度,分量上大相径庭就,差异悬殊。
尽管美的内涵一致,但形式各异。
其中有些流向平原,把土地变成硕果累累的田野,有些充盈于山峦间,播撒春天的翠绿。
美是无边无际的。
美是不可名状,不计其数的。
美既没有明确的规则,也没有固定的套路。
这就是美,以所向所望生成规则。
这股神奇的力量,我们与其用眼睛分辨其特征,用耳朵感受其存在,不如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