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子支付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48
理论课教案课堂教学安排❖增加或变更需要审批的电子银行业务:(先解释上述两个知识点,再统一补充以下知识点)④电子银行的监督管理❖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a.电子银行的安全评估:✧电子银行的安全评估,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对电子银行的安全策略、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安全、客户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安全测试和管控✧对电子银行管理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应实行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c.用户身份验证管理:中国银监会《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中规定,各商业银行应对所有网上银行高风险账户操作统一使用双重身份认证。
双重身份认证由基本身份认证和附加身份认证组成。
✧基本身份认证是指网上银行用户知晓并使用,预先注册在银行的本人用户名及口令/密码;✧附加身份认证是指网上银行用户持有、保管并使用可实现其他身份认证方式的信息(物理介质或电子设备等)。
附加身份认证信息应不易被复制、修改和破解。
❖电子银行的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外包管理;a.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电子银行部分系统的开发、建设,电子银行业务的部分服务与技术支持,电子银行系统的维护等识的脉络以及侧重点,带着目标学习;2、知识点讲解1)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定义(讲授流程)①定义: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依托公共网络信息系统远程发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交互,由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活动。
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专门用于交易收款,在交易过程中与支付机构业务系统交互并参与生成、传输、处理支付指令的电子设备。
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
(讲授“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定义,再针对定义里面涉及到的两个名词进行解释。
国开大学电子商务(农)第四章电子支付本章练习1.利用手机, 对支付宝支付的各项服务进行体验, 了解主要服务内容, 并总结自己的体验经历。
一、背景介绍:产品名称:支付宝体验版本:最新版体验手机:华为操作系统: Android二、视觉体验最新版本的支付宝与之前版本相比,其原有的“钱包”和“财富”两大板块没有大的改动,“商家”代替了之前的“服务窗”直指O2O,“朋友”代替了“探索”与其它新增的亲情账户、借条、群账户、群付款等明显社交属性的功能组合强化社交通讯。
支付宝钱包界面比较清爽,信息显示简洁,主次分明,最重要的功能在醒目的首页,丰富的收支付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再加上支付宝强大的覆盖能力,支付宝的支付体验在不断的趋于完善。
其它多个工具的放置也方便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乱而不杂。
而最下方广告的放置也基本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三、交互体验支付宝,打开第一目的就是为了付款,核心功能当然是放在首页的最上方了,一目了然,扫一扫、付款和附近,“附近”是当前版本新增加的一个功能。
点击进去后,会发现一大波的商家铺面而来,手残党,吃货们又要剁手了。
在首页的下半部分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功能实在是太多了,凡是你能在生活中想到的,需要支付的场景基本上都覆盖了,除了支付之外,其还扩展到了娱乐消费、理财等方面,例如淘宝、外卖、电影、旅行、机票火车票,余额宝、股票、信用卡等。
给我最大的困惑是“红包”去哪了我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红包。
从左往右滑动,第二个页面是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本次更新的重头戏来了。
本次支付宝最大的亮点便是增加了“朋友”功能了,但是为吗总觉得是进入了微信呢?这两者的界面实在是太相似了。
还有就是以前的版本离得服务窗挪到了朋友里。
这里唯一可以拿出来说事的就只能是支付宝新版本中在群类型上做的文章了,“经费群、吃货群、活动群…”,支付宝精确瞄准了在周末或假期经常和同事朋友一块娱乐的人群,并且试图用群类型覆盖他们大多数的消费场景(这些人群大多是都市白领以及在校大学生,同时他们也是支付宝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
电子支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旗下所有涉及电子支付的业务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
1.3 定义1.3.1 电子支付:指通过电子渠道进行的货币支付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形式的支付。
1.3.2 电子支付系统:公司开展电子支付业务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和相关软硬件设备。
第二章组织管理2.1 责任分工2.1.1 公司应设立电子支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2.1.2 电子支付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立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2 人员管理2.2.1 公司应加强电子支付安全相关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2.2 公司应对电子支付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工作正常运行。
第三章电子支付系统安全3.1 系统设计与开发3.1.1 公司应建立合理的电子支付系统架构,确保系统功能正常、安全可靠。
3.1.2 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开发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2 系统运维3.2.1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定期对电子支付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
3.2.2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第四章电子支付风险防范4.1 身份认证与授权4.1.1 公司应采用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支付行为的合法性。
4.1.2 公司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等高级身份验证措施,加强对用户身份的确认。
4.2 交易监控与风险控制4.2.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交易监控体系,对异常交易和风险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阻止。
4.2.2 公司应采用风险评估和策略控制手段,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第四章电子支付系统美国早在1918年就建立了专门的资金传送网,后经过多次改进,于20世纪60年代组建了电子资金转账系统(EFT)。
随后英国和德国也相继研制了自己的电子资金传输系统。
到1985年,世界上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并在电子支付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EFT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支付系统。
零售服务方面,如银行授权支付体系和自动清算所以及网上支付体系等小额支付系统;批发业务方面,企业银行系统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汇兑系统等大额支付系统也迅速发展。
第一节电子支付系统概述金融交易,是指在商品交易、证券交易、货币交易和劳务服务(包括信息服务)中产生的各种支付活动。
支付是指经济行为人之间由于商品交换和劳务关系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
支付系统是金融机构为了解决这种清偿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清算和结算。
支付系统的主体包括:经济行为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其中商业银行主要为经济人提供存款、取款、转账、结算、票据结付等支付服务;中央银行则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致富资金的最终清算很结算。
传统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票、银行卡和电子资金转移等。
与之对应的有现金支付系统、支票结算系统、信用卡(包括借记卡)授权结算系统和电子资金转账结算系统等。
一、支付系统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即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使用安全手段和密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和资金流转.广义地说,电子支付就是发生在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的金融交换,而这一交换往往借助银行或其他机构支持的某种电子金融工具完成,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和电子银行卡等。
电子支付系统是电子商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支付系统指的是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使用安全电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安全地传送到银行或相应的处理机构,以实现货币支付或多或少资金流转的支付系统。
电子支付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电子支付方法和机制,还要保证参加贸易各方资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子商务法对电子支付的规制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为了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对电子支付的规制。
一、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框架中国电子商务法于2018年8月31日正式实施,旨在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
该法共计七章,包括总则、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合同、电子支付、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监督管理等内容。
其中,对于电子支付的规制主要集中在第四章。
二、电子支付的定义与范围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子支付是指以电子方式为基础,运用电子设备和技术进行的支付活动。
这包括了通过网银、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方式进行的各类支付行为。
电子支付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
三、电子支付安全保障措施电子商务法对电子支付的规制主要体现在对支付安全的保障上。
首先,电子支付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用户支付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其次,电子支付提供者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保障支付服务的正常进行。
此外,对于存在支付纠纷的情况,电子支付提供者应提供便捷的解决途径,保护用户的利益。
四、电子支付的合同规定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要求,电子支付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电子支付提供者应当明示支付服务的类型、支付方式、支付限额等相关条款,同时也应当告知消费者支付风险和注意事项。
电子支付合同的订立,既保障了用户的权益,也规范了电子支付市场的经营行为。
五、电子支付的监督管理电子商务法对电子支付的规制还包括了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
根据法律的规定,有关部门可以对电子支付提供者进行监督检查,并要求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电子支付提供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应当积极配合,主动履行相应的义务,以确保电子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法的规制下,电子支付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课后练习:一、名词:1、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2、票据权利是指票据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3、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以发生、变更或终止票据关系为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行为4、背书背书是指收款人或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5、票据丧失指票据因灭失、遗失、被盗等原因而使票据权利人脱离其对票据的占有6、商业汇票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的,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无条件支付款项的票据7、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8、电子支付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将负载的特定信号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程,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一种支付方式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票据形式要件的是( E )。
A、票据种类无B、条件接受的委托C、金额D、出票日期E、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的签名盖章2、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形式有( A )。
A、挂失止付B、公示催告C、普通诉讼D、立案侦察3、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 C )天,在此期间,持票人通过开户银行委托收款或向付款人直接提示。
A、5B、8C、10D、15E、304、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B )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委托北京市工商局对全国经营性网站和网站名称进行备案登记的制度,通过现有的企业登记机关,对交易主体的资格予以确认。
A、1998B、2000C、2001 D20035、《中国金融IC卡规范》颁布于( C )年。
A、1997B、1998C、1999D、2000三、填空题: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
支付结算包括票据、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行为,而该等结算行为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才能进行。
电子支付规章制度包括什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子支付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所有电子支付活动。
第三条电子支付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支付行为。
第四条电子支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维护支付安全和稳定,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第五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支付活动合法、合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六条本规章由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
第七条违反本规章的个人或单位,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制裁。
第二章用户权益保护第八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使用用户信息或泄露用户隐私。
第九条用户在使用电子支付服务过程中,发生支付纠纷时,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第十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意见建议。
第十一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延迟用户的提现需求。
第三章业务操作规范第十二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支付业务操作规范,确保支付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可能存在的支付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和防范。
第十四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支付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保证支付活动合规运行。
第十五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打击网络欺诈、假冒等违法行为。
第四章安全保障措施第十六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的支付安全系统,采取多种手段确保交易安全。
第十七条用户在使用电子支付服务时,应当注意保护个人账户和密码安全,不得轻易泄露给他人。
第十八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主动进行支付风险提示和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
第十九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支付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和修复,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第五章信息披露和监督第二十条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向用户披露支付服务相关信息,包括费用构成、风险提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