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 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51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二)传统支付系统1.定义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以银行的金融专用网络为核心,通过传统的通信方式(邮政、电报、传真等)来进行凭证的传递,从而实现货币支付结算的系统。
2.主要支付方式(1)现金(2)支票(3)银行转账(三)电子支付系统1.定义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教学内容2.分类(1)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不同分为6类1)网上支付2)电话支付3)移动支付4)销售点终端5)自动柜员机6)其他电子支付(2)按电子支付是否直接通过银行支付可以分为2类1)基于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2)基于独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四)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1.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性的四个要求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实质是以其信用为中介,收款人和付款人不直接进行交易结算而通过第三方支付。
(2)发展(3)特点1)便利性。
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商可以连接多家银行,打破银行间的壁垒,使商家能够同时利用多家银行的支付通道。
2)安全性。
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商家和客户之间的交涉由第三方来完成,使网上交易变得更加简单。
3)信用保障性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大型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
3.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流程(1)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一般流程教学内容(2)支付宝支付的流程三、要点总结1.电子货币与电子钱包2.第三方电子支付四、布置作业习题册对应习题板书设计一、电子货币与电子钱包二、第三方电子支付教后札记。
电子支付幼儿园教案一、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在教育中也需要将电子支付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课程中,让孩子们学会使用电子支付。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电子支付的基本操作方式。
3.理解电子支付的优点和安全措施。
4.提高孩子们对数字化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概念讲解首先,老师要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电子支付。
可以将其简单地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或移动设备等电子渠道进行支付的方式。
2. 实践操作接下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
比如,让孩子们用电子支付的方式给同学买水果或零食等小物品。
在操作时,老师应该耐心指导,确保孩子们能够熟练地完成支付步骤。
3. 优点与安全在实践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电子支付的优点和安全措施。
比如,电子支付快捷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同时,还需要注意支付密码的保护,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等。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最后,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1.观察孩子们实践操作时的表现,包括支付步骤的正确性、速度等。
2.给孩子们布置一份小测验,测试他们对于电子支付的理解程度。
3.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他们对于这堂课的感受和反馈。
五、教学建议1.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时,应该保证支付金额不会过高,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在讲解电子支付的优点和安全措施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
3.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以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理论课教案课堂教学安排❖增加或变更需要审批的电子银行业务:(先解释上述两个知识点,再统一补充以下知识点)④电子银行的监督管理❖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a.电子银行的安全评估:✧电子银行的安全评估,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对电子银行的安全策略、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系统安全、客户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安全测试和管控✧对电子银行管理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应实行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c.用户身份验证管理:中国银监会《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中规定,各商业银行应对所有网上银行高风险账户操作统一使用双重身份认证。
双重身份认证由基本身份认证和附加身份认证组成。
✧基本身份认证是指网上银行用户知晓并使用,预先注册在银行的本人用户名及口令/密码;✧附加身份认证是指网上银行用户持有、保管并使用可实现其他身份认证方式的信息(物理介质或电子设备等)。
附加身份认证信息应不易被复制、修改和破解。
❖电子银行的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电子银行的业务外包管理;a.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电子银行业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电子银行部分系统的开发、建设,电子银行业务的部分服务与技术支持,电子银行系统的维护等识的脉络以及侧重点,带着目标学习;2、知识点讲解1)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定义(讲授流程)①定义: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依托公共网络信息系统远程发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交互,由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活动。
收款人特定专属设备:专门用于交易收款,在交易过程中与支付机构业务系统交互并参与生成、传输、处理支付指令的电子设备。
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办理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络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
(讲授“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定义,再针对定义里面涉及到的两个名词进行解释。
第三章电子支付与网络安全3.1电子支付系统概述3.1.1电子支付的定义电子支付是指通过电子方式,使用电子货币或电子货币等价物进行的支付活动。
它包括多种形式,如网上银行转账、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
3.1.2电子支付的特点便捷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支付操作。
安全性:支付过程需经过严格的安全认证。
低成本:减少了传统支付方式中的人力、物力成本。
实时性:支付过程快速,资金实时到账。
3.1.3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用户终端:如个人电脑、方式等。
支付平台:如、支付等。
银行系统:提供资金的存储和转移服务。
安全认证系统:确保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3.2电子支付的安全技术3.2.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对支付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止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AES、RSA等。
3.2.2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用于验证支付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它通过私钥对支付信息进行签名,接收方通过公钥进行验证。
3.2.3安全认证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用于验证支付用户的身份。
常见的认证方式有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
3.3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3.3.1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网络钓鱼: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邮件,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黑客攻击:通过技术手段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
数据泄露:敏感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3.3.2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
使用防火墙:阻止非法访问和网络攻击。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修补安全漏洞。
提高安全意识:不轻信来历不明的邮件和,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3.4电子支付的法律与伦理问题3.4.1法律问题电子支付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支付服务的合法性问题:支付服务提供商必须依法获得相关许可。
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支付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使用。
支付纠纷的处理问题:需要明确支付纠纷的法律责任和解决途径。
《电子商务基础》第四章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系统,包括其组成、类型和运作流程。
2、掌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等。
3、理解电子商务中的法律法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4、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安全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电子支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类型。
(2)常见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心要点。
2、难点(1)理解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的复杂原理。
(2)在实际案例中准确判断和解决电子商务法律纠纷。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的电子商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支付、安全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电子商务问题,让学生交流观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章关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电子商务中的关键支撑要素,即电子支付、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
提问学生在日常网络购物中所经历的支付过程和对支付安全的感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电子支付系统1、电子支付的概念和特点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
其特点包括数字化、便捷性、高效性等。
2、电子支付系统的组成(1)客户包括个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是支付系统的使用者。
(2)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并接受支付的一方。
(3)银行处理支付指令和资金清算的金融机构。
(4)认证中心负责为交易双方颁发数字证书,确认身份的权威性机构。
(5)支付网关连接银行网络与互联网的一组服务器,用于处理支付信息的转换和安全传输。
3、电子支付系统的类型(1)在线支付如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2)移动支付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 认识电子支付的类型、优势与应用领域;3. 掌握电子支付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4. 了解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风险与安全措施。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2. 电子支付的类型与应用;3. 电子支付的工作原理;4. 电子支付相关技术;5. 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风险与安全措施。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引入电子商务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介绍电子支付的概念,并与传统支付方式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电子支付的兴趣。
Step 2: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1.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特点:通过讲解概念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等电子通信网络基础上进行交流和交易活动的商务活动。
2. 电子商务的优势:介绍电子商务在市场拓展、交易效率、成本节约等方面的优势,并举例说明。
Step 3:电子支付的类型与应用1. 电子支付的分类:介绍电子支付的主要类型,包括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
2. 电子支付的应用领域: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电子支付在电子商务、在线购物、移动应用等方面的应用。
Step 4:电子支付的工作原理1. 电子支付的基本流程:阐述电子支付的一般流程,包括付款请求、验证支付信息、进行资金结算等环节。
2. 电子支付的关键技术:介绍电子支付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身份验证技术、密码学技术等。
Step 5:电子支付相关技术1. 网络安全技术:讲解电子支付系统中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SSL、加密算法和数字证书等。
2. 移动支付技术:介绍移动支付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如NFC技术、二维码支付等。
Step 6: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的风险与安全措施1. 风险分析:讲解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如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
2. 安全措施:介绍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系统中的安全措施,如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安全协议等。
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案将从电子货币的定义开始,逐步深入探讨其支付与结算的过程和机制。
2. 电子货币的定义和特点2.1 定义: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可用于支付和结算的货币,代替了传统的实物货币。
电子货币可以是虚拟货币,也可以是数字货币。
2.2 特点:电子货币具有便携性、即时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相比传统货币,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交易安全性更高。
3. 电子货币支付的原理和技术3.1 原理:电子货币支付依赖于电子账户和电子支付网络的支持。
支付过程涉及身份验证、授权、扣款和清算等步骤。
3.2 技术:主要的电子货币支付技术包括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
这些技术保障了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电子货币结算的过程和机制4.1 过程:电子货币结算的过程包括交易确认、资金清算和账户更新等步骤。
交易确认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资金清算则是将交易双方的资金结算到各自的账户上。
4.2 机制:电子货币结算主要依赖于支付系统和结算网络的支持。
支付系统负责处理交易请求和资金结算,结算网络则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联通和协作。
5. 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的应用5.1 电子商务: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是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支付方式。
它为购物网站、在线商店和移动应用提供了便捷的支付功能。
5.2 金融服务: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也在金融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简化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交易,并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
5.3 其他应用: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公共交通、旅游和娱乐等。
6. 总结本教案介绍了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现代商业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支付方式。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对电子货币支付与结算的全面了解,并培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