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
- 格式:doc
- 大小:382.50 KB
- 文档页数:7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练习1.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A. C→COB. H2O2→O2C. BaCl2→Ba(OH)2D. NaCl→NaNO3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第2题图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3.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题图A. 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B. 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C. 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D. 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4. A~G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S、O、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和E 都是黑色粉末,D的溶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G、F都是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4题图(1)物质的化学式:A,C。
(2)D和E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3)写出一个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的一种用途。
5.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Na、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由三种元素组成,B俗称小苏打,J是紫红色固体;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5题图(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J。
(2)A曝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
(3)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和I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推断与转化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推断一、选择题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 .甲不能是碱B .丙不能是单质C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2.(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 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若甲是H 2O ,则乙可能是CaCl 2B .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 .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 .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3.(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一定是()2Ca OHB .Y 可能是钠盐C .X 与Y 不可能都是盐D .X 与Y 反应能生成NaOH4.(2023·贵州·中考真题)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征。
甲、乙、丙、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能一步实现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甲为2H ,则丁可以是Fe 或2H OB .若甲为2H ,则丁→甲不可以是复分解反应C .若甲为2CO ,则丙可以是水D .若甲为NaOH ,则丙可以是()33Fe NO5.(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类型1物质的转化1. (2021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第1题图A. C、CO2、COB. H2O2、O2、H2OC. CuO、Cu、Cu(NO3)2D. NaOH、NaCl、NaNO32. (2021泰安)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第2题图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2021徐州)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
A是大理石的要紧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
下列判定错误的是()第3题图A. A的化学式为CaCO3B. D物质不属于盐C. 表中未涉及的差不多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 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4. (2021曲靖)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能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第4题图(1)若A、B、C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其中一种物质是单质,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物质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实验室检验C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 _________(用A、B、C表示)。
类型2物质的推断考向1网络图型5. (2021云南)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依照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第5题图(1)B的化学式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
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一 一步转化型1. (2019乐山)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A .Fe 2O 3―→ FeCl 2B .KMnO 4―→ MnO 2C .Fe ―→ Fe 3O 4D .CuSO 4―→ Cu(OH)22. (2019苏州)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B )A .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B .CaCO 3――→高温 CO 2――→C 高温CO C .Cu ――→AgNO 3溶液Cu(NO 3)2――→稀H 2SO 4 CuSO 4D .Na 2SO 4――→K 2CO 3溶液 Na 2CO 3――→Ca (OH )2溶液NaOH3. (2018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C )A .C 、CO 、CO 2B .H 2O 2、H 2O 、O 2C .KOH 、K 2CO 3、KNO 3D .Fe 2O 3、FeCl 3、Fe(OH)34. (2019天门)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相互转化的是( B )类型二 5. 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 +B ―→ C +H 2O(2)C +KOH ―→ D ↓(蓝色)+E(3)B +D ―→ C +H 2O(4)E +BaCl 2 ―→ F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CuO__;B.__H 2SO 4__;C.__CuSO 4__;D .__Cu(OH)2__;E.__K 2SO 4__F .__BaSO 4__。
6. 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 +B ―→ C +D 。
(1)若A 是硫酸,B 是氢氧化钠,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__反应。
物质的推断及转化专题复习解题步骤:1审题2、理清物质的性质和主要用途;解题方法:1、顺推法 2、逆推法 3、分层法 4、剥离法题眼一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固体颜色: 溶液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题眼二常见物质用途灭火:参与大气循环:建筑材料:冶炼金属:清洁燃料:供给呼吸:题眼三化学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最理想燃料:最常用溶剂:题眼四:俗名题眼五:常见物质化学性质1、酸、2、碱、3、盐4、金属5、有水生成的反应6、有水参与的反应7、有二氧化碳参与和生成的反应题眼六:反应类型的判断1、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金属单质,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D为黑色粉末,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为难溶性物质,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用化学式表示:D______ G______(2)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H是蓝色沉淀.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看到的现象是:;其反应方程式为:题型:推断题3、如图所示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 是最轻的气体,B 和C 含有相同的元素.(1)写出F 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C 和D 之间的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A 和E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4、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微专题7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考向一物质的推断一、推断1、解题思路:(1)顺逆推断,抓“突破口”,“突破口”包括:物质的颜色、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物质特征及物质之最等。
(2)根据“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或逆向或由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得出其它结论。
(3)画出图解,查漏补缺:画框图,将各个字母换成化学式。
认真检查每个环节,改正与题意不符的地方。
即:物质特征原理(分析)明显条件现象特征验证隐含条件反应特征2、物质的特征(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CO2。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
(3)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4)能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剧烈的是O2;使火焰熄灭的是N2和CO2。
(5)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的是水蒸气。
(6)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Fe。
3、物质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海水中含量最多元素是O;(3)海水中含量最的离子是Cl-;(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6)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7)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8)最常用的溶剂是H2O;4、物质颜色沉淀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AgCl和BaSO4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Mg(OH)2、CaCO3、BaCO3抓关键(突破口)推断顺推、逆推、筛选题型一:框图型:解题时,先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再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主要的突破口有:物质的特征颜色、二氧化碳和氧气等物质的性质特征、物质的用途、物质和元素之最、现象特征、特殊反应条件等)并以此为突破口;然后运用合理方法(顺推法、逆推法、分层法等),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最后还要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
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转化和推断专题培优一、选择题1.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
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2.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
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
则()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C.只有②发生了酸碱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3.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判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4.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A.酸、碱B.氧化物、酸C.氧化物、碱D.单质、氧化物5.元素M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O,在此氧化物的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则元素M可能是()A.铜B.钠C.硫D.钙6.有物质类别不同的甲、乙、丙、丁、X 五种物质,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进行转化,已知乙是硫酸。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铁,丙一定是氢氧化钙B.若X 是硫酸铜,则反应①②⑤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反应①~⑥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D.利用X 与丁的反应可以配制波尔多液7.固硫剂是把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以盐的形式固定在炉渣中的物质,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下列物质中不.可.用于做固硫剂的是()A.五氧化二磷B.石灰石C.熟石灰D.生石灰8.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彩灯游戏”。
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1.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
请回答:(1)溶液X是________(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汕尾)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孝感)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
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也可以构建出一些图形。
将铝丝(经砂纸打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这四种物质填在合适的位置上,其中C表示的物质不是单质。
(“—”表示连接的物质能反应,“→”表示连接的物质能转化)(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A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日照)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相互发生反应。
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2016·株洲)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__________,H__________。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__________个化合反应。
7.(2015·南昌节选)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________;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8.(2015·永州)化学物质王国中举行节日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步反应生成),以形成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循环接龙。
请你将下列八位队员:①Ca(OH)2、②Cu、③CaO、④CO、⑤CaCl2、⑥CuO、⑦CO2、⑧CaCO3平均分成红、蓝两队。
游戏规定,物质⑤任红队的队长,物质⑦任蓝队的队长,且红、蓝两队的队长均处于甲的位置,两队分别形成循环接龙。
请回答:(1)红队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红队中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队队员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9.A、B、C、D、E分别是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种。
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2)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种“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多人同时参与,上家出牌后,如果下家牌面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就可以出牌,不符合条件的牌则出不掉,跳由下家出牌,先出完牌的为赢家。
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先出牌的甲是一张“碳酸钠”牌,ABCDE五位玩家手中的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五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字母标号),写出甲与E玩家牌面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顺序出牌,只有最后一家的牌出不掉,则剩余三家的出牌顺序是:,写出D与下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固体混合物A是由KCl、KNO3、Ca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是由NH4Cl、CuO、CuCl2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沉淀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气体C和气体G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C”或“G”)。
(3)混合物B的组成是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4)无色溶液H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种溶质。
(5)写出1个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F是碳单质、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六种物质中的某一种,A、B都是黑色固体,E属于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实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虚连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与右图关系中__________(从①~④中选填序号)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4)在右图中,三个虚线连接中存在转化关系的有(填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酸紫色石蕊溶液(2)Fe2O3(3)铁(4)Cu(OH)2+H2SO4=== CuSO4+2H2O2.(1)HCl NaOH光合作用的原料(或灭火)(2)Na2CO3+2HCl=== 2NaCl+H2O+CO2↑CO2+Ca(OH)2=== CaCO3↓+H2O3.(1)CO2酸(2)置换反应CuSO4+Ca(OH)2=== Cu(OH)2↓+Ca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1)HCl(2)2Al+3CuCl2=== 2AlCl3+3Cu置换反应(3)CuCl2+2NaOH=== Cu(OH)2↓+2NaCl5.(1)BaCl2(2)Ca(OH)2+Na2CO3=== CaCO3↓+2NaOH(3)6HCl+Fe2O3=== 2FeCl3+3H2O(4)减小【解析】根据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所以丙是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氧化铁、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丁是氯化钡,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乙是碳酸钠,碳酸钠不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戊是氧化铁,甲是氢氧化钙。
6.(1)H 2O HgO (2)CuO +H 2=====△Cu +H 2O (3)27.(1)Ca(OH)2 除铁锈等(2)Ca(OH)2+CO 2=== CaCO 3↓+H 2O (3)复分解反应8.(1)CaCO 3 (2)CaO +H 2O=== Ca(OH)2 (3)④②⑥9.(1)CuO CO 2 (2)产生白色沉淀(3)CuO +H 2SO 4=== CuSO 4+H 2O【解析】根据A 会与B 反应,A 又会转化成E ,所以A 就是氧化铜,E 就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会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所以B 就是硫酸,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是石灰水,因此D 是石灰水,剩下的C 就是碳酸钠,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10.(1)C →D →B Na 2CO 3+2HCl=== 2NaCl +CO 2↑+H 2O(2)C →E →A CuSO 4+Fe=== Cu +FeSO 411.(1)Cu(OH)2 (2)G (3)NH 4Cl 、CuCl 2 (4)3(5)NaCl +AgNO 3=== AgCl ↓+NaNO 3【解析】(1)蓝色沉淀F 是由混合物B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产物,而混合物B 由NH 4Cl 、CuO 、CuCl 2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其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2)气体C 由混合物A 与稀盐酸反应所产生,混合物A 由KCl 、KNO 3、CaCO 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其中只有CaCO 3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体C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G 由混合物B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产生,而混合物B 由NH 4Cl 、CuO 、CuCl 2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其中只有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该气体G 的化学式为NH 3;(3)通过关于混合物B 的分析,可推断出混合物是由氯化铵与氯化铜两种物质组成的;(4)混合物A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可推断反应后的溶液D 为氯化钙、氯化钾或硝酸钾的混合溶液,推断出无色溶液E 为氯化钠溶液,所以无色溶液H 中一定含有3种溶质;(5)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 +AgNO 3=== AgCl ↓+Na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