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课本整理

毛概课本整理

毛概课本复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938,毛泽东,《轮新阶段》,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记忆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他们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活动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形成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革命以5.4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领导力量)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象)的革命。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就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1.信民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主义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当时的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党在过渡阶段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化(一化)和对个人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三改)。

农业改造:阶段性;初步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义性质

手工业改造: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能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资本主义改造的原因: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且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哦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原因: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占绝大部分,公私合营、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只有极少部分。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要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到额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每个国家都会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是错误的,社会主义以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3)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945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习近平,2012年11月3+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是指出。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判断改革开放成功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的原因:从国内情况,纠正文化大革命民心所向,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最后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建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第二节坚定不移的地推进改革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坚持改革、发展、统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集合点,在保持社会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他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100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时间,是因为我国的生产力还相当落后,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要把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生产力,提高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水平,即私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容纳不下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是比现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还要高多的水平,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尽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参考,可少走弯路,那恐怕

一百年也不够。因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四百来年,我国的现实生产力只相当于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发展生产力,是一步一步前进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现实生产力水平,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的阶段,当然,一百年是不够的。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1.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解)

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

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吧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荣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坚持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理论

两大历史性问题:建设怎么样的党和怎么建设党的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要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的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能力的问题。

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加强执政能力建设3.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