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直接胆红素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钒酸盐胆红素胆绿素PH3.0测定钒酸盐作用前后吸光度差异,可求标本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
二、试剂1.试剂本科使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DBiL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2.校准要求使用去离子水与校准品两点定标,详见说明书;正常情况下,应每两周对测定进行一次校准。
三、操作测定(试剂准备液体试剂,直接使用,无需配制。
)四、计算DBIL=校准液(△A=A2-A1)×(△A标准/△A校准)五、质控程序1.建议采用朗道水平2(正常范围质控)和水平3(病理范围质控)两个水平的血清进行室内质控。
2.可接受性判断质控物的检测值应在给定质控范围,或可以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对实验室的运作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3.质控操作每日进行样本检测之前首先应进行质控操作,以考察系统的在控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质控要求则进行样本操作;如果不符合质控要求,则应重复质控操作,以排除可能发生的偶然误差;如果仍不符合质控要求,则应考虑质控品的重新准备、试剂的重新校准或更新、仪器的维护等。
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测定病人准备:要求病人处于安静状态,生活状态处于日常状态,避免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标本采集,处理,保存和要求:收集无溶血,无黄疸,无脂浊的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清,避光保存。
混合,必要时可用过滤器过滤。
实验原理: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
醋酸钠缓冲液保持反应的pH,反应完全后加入终止试剂(叠氮钠)以破坏重氮试剂,最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溶液,使颜色不稳定的紫红色偶氮胆红素在咖啡因存在下转化为稳定的黄色偶氮胆红素,在600nm波长比色,从标准曲线找直接胆红素含量。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咖啡因试剂碱性酒石酸钠溶液5g/L亚硝酸钠溶液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5g/L叠氮钠溶液胆红素标准溶液加样枪分光光度计(或半自动生化仪)实验操作:一。
取两支试管,按表1操作表1 改良J—G发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操作表加入物 (ml) 直接胆红素空白管血清0.2 0.2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1.6对甲基苯磺酸—0.4重氮试剂0.4 —混匀,准确1分钟重氮钠0.05 —咖啡因甲苯酸钠试剂 1.55 —室温10分钟碱性酒石酸钠 1.2 1.2混匀,600nm波长比色,以空白管调0,读取各管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直接胆红素浓度。
二.标准曲线的制作表2 胆红素标准曲线的制作表加入物 (ml) 对照管 1 2 3 4 5胆红素标准贮存液— 0.4 0.8 1.2 1.6 2.0稀释血清 2.0 1.6 1.2 0.8 0.4 —相当于胆红素浓度 0 34.2 68.4 103 137 171(u mol/L)混匀(不可产生气泡),按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方法操作。
每一浓度做2个平行管,用对照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以各管吸光度的均值为纵坐标,以相应胆红素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参考范围:血清结合胆红素0~6.8umol/L(0~0.4mg/dl)注意事项:1.本法在10 —37℃范围内测定,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两小时内显色非常稳定且灵敏度高,轻度溶血对本法无影响。
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简介血清胆红素机理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情况不仅能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尤其对黄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前者是后二者之和。
正常范围总胆红素为4~20μmol/L,直接胆红为0~7μmol/L,二者之差即为间接胆红素正常值。
检测意义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是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Gilbert病的旁路胆红素血症。
而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因为同时有摄取、结合、排泄的障碍,因此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但一般直接胆红素升高比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幅度大。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测定肝功能,尤其是黄疸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4~19μmol/L、直接胆红素0~7μmol/L,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
肝脏疾病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常反映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不能由肝细胞和胆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胆淤积性黄疸明显;临床上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偏高应注意什么胆红素偏高患者应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
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宜多食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但胆红素偏高患者应不宜食用动物肝脏类食物。
血清胆红素的实验报告研究背景血清胆红素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用于评估肝功能和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因此,对血清胆红素的准确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优化,对临床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方法来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了二甲基亚硝胺(DMA)与胆红素在酸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胆红素硝基胆红素(DMN)。
DMN与高碱溶液结合形成蓝色的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6nm。
根据DMN与胆红素的反应关系,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血清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血清胆红素标准品2. 二甲基亚硝胺溶液3. 磷酸盐缓冲溶液4. 纯水5. 高碱溶液方法:1. 准备标准曲线:分别取0.1、0.2、0.4、0.6、0.8 mL的血清胆红素标准品,加入离心管中。
2. 加入1 mL的DMA溶液和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快速摇匀后,在40恒温水浴中反应10分钟。
3. 加入10 mL的纯水冷却至室温,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4. 取上清液,用高碱溶液稀释10倍,即得到标准曲线的各个浓度标准溶液。
5. 测定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
测量待测样品1. 取待测样品3 mL,加入1 mL的DMA溶液和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快速摇匀后,在40恒温水浴中反应10分钟。
2. 加入10 mL的纯水冷却至室温,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3. 取上清液,用高碱溶液稀释10倍。
4. 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标准曲线根据所制备的标准曲线,测量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得到以下数据:胆红素标准溶液(mL)吸光度0.1 0.2340.2 0.4210.4 0.8230.6 1.2330.8 1.602待测样品测量结果测量待测样品后,得到其吸光度为0.845。
根据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y = 1.957x + 0.095,R²=0.998),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血清胆红素(SB)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疟疾,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胆红素测定:常分为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均升高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胆囊结石、胆囊炎、胆道梗阻伴黄疸时常为阻塞性黄疸,TbiL 与DbiL增高;若TbiL与IbiL增高常为溶血性黄疸黄疸的分类方法较多,计有:一按照黄疸的发生机理及病因可分:(一)溶血性黄疸;(二)细胞性黄疸;(三)胆汁淤积性黄疸;(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五)多因性黄疸。
此分类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相对少见,溶血性黄疸亦仅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为肝细胞性和汁淤积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炎、胆石症和肿瘤所引起)。
先天性非溶血黄疸呈慢性波动性黄疸,多见婴幼儿或青年,常有家族史,其发病机理是先天性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分别或混合障碍,偶而也可获得性——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多因性黄疸病因有两种病并存,病情多数复杂而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二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前性黄疸(溶血性和非溶血性)、肝性黄疸(肝细胞性和肝胆小管性即肝内胆淤性)、肝后性(肝外梗阻性)。
三按照胆红素性质分类(一)以非结合胆红素(非酯型)升高为主的黄疸1 胆红素来源过多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由无效造血引起的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
2 胆红素摄取障碍如新生儿黄疸(Y、Z蛋白不足)、轻型Gilbert综合征、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一些药物及检查用的试剂(如胆囊造影剂)等引起的黄疸。
3 胆红素酯化障碍(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减低或缺如如重型Gilbert综合、G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与Ⅱ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家族性一过性黄疸(Lucey-Driscoll病)、哺乳黄疸(孕二醇)、某些药物如新霉素、利福平抑制醛糖酸移换酶活性引起黄疸。
检测胆红素的方法
检测胆红素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
1.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总胆红素含量来评估胆红素水平。
此方法常用于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
2.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主要来自于肝脏的代谢作用,直接胆红素测定可以评估肝脏功能。
3. 尿液胆红素测定:尿液中的胆红素通常与黄疸有关,通过检测尿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可以评估肝脏或胆道系统的功能。
4.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测定:用于评估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通常通过脚底或掌心的皮肤颜色变化来评估。
5. 胆红素结合能力测定:通过检测血液中胆红素的结合能力来评估肝脏功能和胆红素代谢能力。
以上方法常用于临床胆红素的检测,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
1、方法依据: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胆红素(D-Bil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人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的测定。
3、试剂仪器:3.1 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未开启的试剂盒在2℃~8℃保存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
3.3 仪器: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操作程序4.1方法原理直接胆红素在pH3.0附近,以及钒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可以被氧化成胆绿素。
与此同时,胆红素特有的黄色也随之消失。
测定胆红素氧化前后吸光度的差,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
4.2样本要求新鲜血清,样本收集后应尽快测定,必须避光保存。
避免溶血。
4.3上机操作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 校准: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中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 校准程序:首次使用校准。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校准: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通过后进行检测。
4.3.2.3 质控:在标本开始之前做质控,质控通过后方能进行标本的检测。
4.3.3 测试基本参数4.4参考范围1.7~6.8 mol/L(0.1~0.4 mg/dL)(注: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范围。
)4.5 方法评价线性范围:1~430 μmol/L。
样本中含量超出可报告范围,请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反应曲线异常时应进行重复测定确认。
精密度:批内CV ≤ 5.0%批间CV ≤ 6.0%分析灵敏度:本试剂盒的检测低限1 μmol/L。
胆红素测定方法胆红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化物质,它是红细胞分解代谢产物,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准确测定胆红素水平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胆红素测定方法。
一、直接胆红素测定法。
直接胆红素测定法是通过直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来判断胆红素代谢情况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二、间接胆红素测定法。
间接胆红素测定法是通过间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来判断胆红素代谢情况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三、总胆红素测定法。
总胆红素测定法是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判断胆红素代谢情况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五、光度法。
光度法是通过光度计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六、比色法。
比色法是通过比色计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七、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通过电化学分析仪来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总结。
以上所述即为胆红素测定的几种常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胆红素测定。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应用范围】体外检测血清、血浆DBIL浓度测定。
【适用仪器】Olympus AU-2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程序改变】严格遵循仪器、试剂说明书及校准品使用说明。
【方法学原理】在PH2.9环境中,表面活性剂和偏钒酸盐与直接胆红素作用形成胆绿素,胆红素的减少引起在波长450nm处吸光度的下降,吸光度的变化与直接胆红素的含量成正比。
【试剂】溶液A(R1):酒石酸缓冲液PH 2. 90.1 mmol/L表面活性剂稳定剂70mmol/L溶液B(R2):偏钒酸盐4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10mmol/L稳定剂2.校准品:DiaSys TruCal U。
3.质控品:Randox Assayed Multiseral Level 1 and Level 2.【标本收集与准备】1.血清或血浆标本根据实验室标准采集程序采集标本,适用标本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肝素钠抗凝结果高0.5mmol/l),不可从正在静脉滴注手臂上采血,上机标本不能有凝块,样品采集后2天内离心标本,分离血清,血清或血浆标本室温保存4天,冷藏7天,冷冻保存6个月。
【操作步骤】1. 仪器测定参数设置2. 试剂准备:将准备好的试剂置仪器试剂盘中(8C )。
3. 校准校准物的准备:将校准物从冰箱取出,冻干校准物按说明书加入蒸馏水复溶,轻轻颠倒混匀3次,不可用力震摇,室温放置30分钟至完全溶解;液体校准物从冰箱取出,室温放置15分钟以平衡至室温。
校准物的选择尽可能选择配套仪器厂家校准品。
亦可将校准液复溶后分装保存于-20C 冰箱中,每周校准一次或更换试剂批次后进行校准。
上机校准程序:[1] 选择用户菜单USERCalibrationStart Entry 进入输入界面。
[2] 用光标键选欲校准项目,。
确认后按叵互。
⑶将校准品按屏幕显示放入绿色校准架相应位置,将校准架置入进样轨道,按▲开始。
【参考范围】血清/血浆DBIL : 1.7-6.8 mol/L 【临床意义】D.Bil 临床上多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性质的鉴别。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钒酸盐法)pH 值接近3时,在钒酸盐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胆红素被氧化成胆绿素。
此时,胆红素特有的黄色减少,在波长450nm 处通过测定钒酸作用前后的吸光度的差可以求得样品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
胆红素−−−−−→−表面活性剂钒酸盐/胆绿素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3.样本要求 新鲜无溶血血清,勿使用肝素抗凝血浆。
22~25℃保存8小时,2~8℃保48小时,-20℃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通常稀释2倍,当样本浓度较大时提高稀释倍数。
6.2单位换算:mg/dL=umol/L ×0.0585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450nm 处吸光度大于0.500时不能使用。
8.产品性能指标8.1线性范围: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本世纪线性范围可达0-320umol/L 。
8.2试剂空白吸光度:在450nm 处,光径1cm 时,空白吸光度A ≤0.500,△A空白/分钟≤0.002.8.3准确度:相对偏差≤10%。
8.4精密度8.4.1批内精密度CV≤3%8.4.2批间精密度:R≤10%8.5分析灵敏度:在给定的样本/试剂比例和条件下测定时,1umol/L的直接胆红素对应的△A不低于1.5×3108.6干扰试验无明显干扰:添加干扰物后的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处于±10%以内。
8.7方法比较:本试剂盒与商品化试剂盒测定40个样本测定结果相关性如下:y=1.052x-1.254;r=0.998。
9.临床意义:在肝细胞内质网中,胆红素结合成水溶性的胆红素双葡糖醛酸酯,能和重氮试剂直接反应,故称直接胆红素。
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1. 实验原理直接胆红素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形成重氮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
2. 标本: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总胆红素试剂盒:141 0827170 1 试剂+试剂26.1.1 试剂组成试剂1:16×64mlEDTA-Na2 0.07mmol/L氯化钠 6.6g/L氨基磺酸 70mmol/L试剂2:6×16ml2,4-二氯苯胺重氮盐 0.09mmol/L盐酸 130mmol/LEDTA-Na2 0.02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2必需避光保存。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警告!腐蚀剂!不要入口。
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
如果接触到,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受损害的部位15分钟。
接触到眼睛或吞服,立即寻找医疗保护。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7. 仪器:奥林巴斯AU68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贝克曼AU68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贝克曼AU68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结合)胆红素测定目前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方法主要有重氮试剂法(包括改良J-G法、二甲亚砜法、二氯苯重氮盐法和2,5二氯苯重氮四氟硼酸盐法等)、胆红素氧化酶法、钒酸盐氧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分光光度法、经皮胆红素测定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法等。
改良咖啡因(J-G)法:一、实验原理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的偶氮胆红素;在同样条件下,未结合胆红素须有加速剂破坏胆红素氢键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
咖啡因、苯甲酸钠作为加速剂,醋酸钠缓冲液可维持反应的PH值同时兼有加速作用。
叠氮钠破坏剩余重氮试剂,终止结合胆红素测定管的偶氮反应。
最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紫色偶氮胆红素转变为蓝色偶氮胆红素,使最大吸光度由530nm转移到598nm,此时,非胆红素的黄色色素及其它红色与棕色色素产生的吸光度可忽略不计,使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增加。
最后形成的绿色是由蓝色的碱性偶氮胆红素和咖啡因与对氨基苯磺酸之间形成的黄色色素混合而成。
二、实验方法(一)器材试管,刻度吸管,分光光度计,37℃水浴箱。
(二)试剂1.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无水醋酸钠41g,苯甲酸钠37.5g,EDTANa2 0.5g,溶于约500mL 的蒸馏水中,再加入咖啡因25g,搅拌至完全溶解(不可加热),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过滤后放置棕色试剂瓶中,室温保存可稳定6个月。
2. 5g/L 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5.0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若发现溶液呈淡黄色时,应丢弃重配。
3. 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H20)5.0g,加于约800mL 蒸馏水中,加浓盐酸15mL,待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0mL。
4. 重氮试剂临用前,取5g/L 亚硝酸钠溶液(试剂2)0.5mL 与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试剂3)20mL 混合。
5. 5g/L 叠氮钠溶液:叠氮钠0.5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 实验原理
在PH3左右、有表面活性剂和间接反应胆红素抑制剂的条件下,样品中的直接胆红素容易被矾酸盐氧化成胆绿素,而间接胆红素不能。
在450nm(胆红素吸收峰)处监测反应。
矾酸盐氧化前后吸光度的下降与样品中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由此可计算出样品中直接胆红素浓度。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上海欧泰克直接胆红素试剂盒
6.1.1 试剂组成
酒石酸盐缓冲液 100
mmol/L
表面活化剂I 适量
磷酸盐缓冲液 10 mmol/L
矾酸钠盐 4 mmol/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2必需避光保存。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警告!腐蚀剂!不要入口。
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
如果接触到,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受损害的部位15分钟。
接触到眼睛或吞服,立即寻找医疗保护。
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复合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7. 仪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
8. 操作步骤
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项目
测定参数.SOP文件
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质控规则参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SOP文件。
11. 计算方法以罗氏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无需手工计算,以μmol/L报告。
12. 参考值范围:0--6.8μmol/L
13. 临床意义: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
游离胆红素非极性很强,几乎不溶解于水。
在血液中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由脾脏向肝脏运输。
在肝脏中,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可溶性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由胆管排入肠道。
溶血(肝前黄疸)、实质的肝损伤(肝性黄疸)和胆管堵塞(肝后黄疸)都会导致血液胆红素增高,形成高胆红素血症。
人群中常见先天性慢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Gilbert 综合症。
由于胆红素降解酶的功能滞后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碎增多,使60~70%的婴儿血液出现总胆红素增高。
常用的胆红素检测方法能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的测定主要检测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可以根据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差来估计游离胆红素的含量。
14. 线性范围:1.7~684μmol/L
15 超出范围结果处理本法线性上限为684μmol/L。
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0.9%氯化钠溶液作1:1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2。
16. 病危报警值的处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