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尿液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8.55 MB
- 文档页数:98
第九章尿液化学检查考纲尿液酸碱度测定(一)定义是反映肾脏调节机体内环境体液酸碱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简称为尿液酸度。
(二)检测方法及评价1.试带法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筛检方法。
目前采用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适量配合制成pH试带垫片,能反映尿液pH5.0~9.0的变异范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对尿pH检查需要。
2.指示剂法在洁净玻片上或试管内放入尿液少许,加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1滴,观察结果,显示黄色为酸性尿;显示蓝色为碱性尿;显示绿色为中性尿。
BTB的pH变色范围为6.0~7.6;当尿液pH偏离范围时,检测结果不准确。
本法受黄疸尿、血尿干扰。
第 1 页共18 页3.滴定法通常用0.1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将一定量尿液标本滴定至pH7.4时,根据NaOH消耗的用量求得尿液可滴定酸度。
本法可检查尿酸度总量,用于尿酸度的动态监测,但操作复杂。
4.pH计法用pH电极能直接精确地测定出尿液的pH值。
本法精确度较高,但需要特殊仪器,且操作更烦琐。
【质量控制】标本必须新鲜,陈旧标本可因尿CO2挥发或细菌生长使pH增高,或因细菌和酵母菌作用,使尿中葡萄糖降解为酸和乙醇而pH减低。
(三)参考值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多偏弱酸性,多数尿标本pH5.5~6.5,平均pH6.0。
随机尿pH4.5~8.0(士/师4.6~8.0)。
(四)临床应用1.生理性变化(1)尿液pH易受食物影响:如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过多或饥饿状态等,尿pH减低;而进食过多的蔬菜、水果等含碱性物质较多的食品时,尿pH增高。
(2)进餐后尿pH增高:机体每次进餐后,尿液的pH呈一过性增高,称之为碱潮。
(3)剧烈运动、饥饿、出汗、应激状态等生理活动,夜间入睡后呼吸减慢,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均可使尿液pH减低。
许多药物也会影响尿液pH。
尿内含有大量脓、血或细菌污染,分解尿素可使尿液碱化。
2.病理性变化(1)尿pH减低。
1、尿标本采集的常见类型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标本,即为首次晨尿。
这种标本尿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
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细胞、管形或管形等有形成分,以及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的浓度较高。
但夜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硝酸盐及葡萄糖易被分解,不利于检出在酸性环境中易变的物质,因而推荐采集第2次晨尿代替首次晨尿。
2.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但此尿标本,仅反映某一时段的现象,且易受多种因素(如运动、饮食、用药、情绪、体位等)的影响,可致尿检成分浓度减低或增高。
3.计时尿:按特定时间采集尿标本。
(1)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时时段内的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等。
(2)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
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
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
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尿。
(4)特殊试验尿:①尿三杯试验: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统疾病定位初步判断。
②耐受性试验尿:如经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尿标本。
4.无菌尿:常用的方法有:(1)中段尿:留尿前先清洗外阴,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取前、后时段的尿,以无菌容器只接留中间时段的尿。
(2)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患者发生尿潴留或排尿困难时采用。
2、交叉配合试验临床意义传统的交叉配合(crossmatching)试验是检测受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现在可同时检测受者对供者LD抗原的相容程度。
不管是否已经进行过各种HLA分型试验,交叉配合试验对选择移植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微量细胞毒试验:用供者的淋巴细胞作靶细胞,与受者的血清进行CDC;出现阳性反应说明受者体内含有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移植后很有可能发生超急排斥反应。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检验基础(尿液理学检验)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B1型题 5. B1型题1.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A.1mlB.2mlC.3mlD.5mlE.10ml正确答案:A解析: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
当每升尿液内的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知识模块:尿液理学检验2.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A.5mlB.12mlC.17mlD.19mlE.20ml正确答案:C解析: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17ml,见于肾前性少尿、肾后性少尿、肾性少尿。
知识模块:尿液理学检验3.混浊尿加热加酸,混浊消失但无气泡,提示尿中含有A.尿酸盐B.磷酸盐C.碳酸盐D.细胞E.蛋白正确答案:B解析:混浊尿在试管内加热混浊消失的为尿酸盐;混浊增加加乙酸后消失的为磷酸盐类结晶,无变化或混浊度增加的为脓尿、血尿、菌尿或管型尿。
胆红素尿液的外观呈深黄色。
脓尿、血尿、菌尿由于含有蛋白成分故蛋白质定性为阳性。
知识模块:尿液理学检验4.尿三杯试验中,血尿以第一杯为主,推测出血部位可能是A.膀胱B.肾脏C.尿道D.集合管E.肾小球正确答案:C解析:尿三杯试验中,如血尿以第一杯为主,多为尿道出血;以第三杯为主,多为膀胱出血;如三杯都有血尿,多为肾脏或输尿管出血。
知识模块:尿液理学检验5.尿三杯试验中,血尿以第三杯为主,推测出血部位可能是A.膀胱B.肾脏C.尿道D.集合管E.肾小球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尿液理学检验6.成人晨尿比密的参考值是A.1.015~1.025B.1.005~1.015C.1.025~1.035D.1.010~1.030E.1.00~1.010正确答案:A解析:尿比密参考值:晨尿或通常饮食条件下:1.015~1.025。
随机尿:成人1.003~1.035(至少有一次在1.023或以上,一次在1.003或以下);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检验基础内容简介
一、检验概述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涵盖了对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体液、生化、免疫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标本的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包括血常规、血沉、血型鉴定、血红蛋白电泳等。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为医生提供关于贫血、感染、炎症、肿瘤等方面的诊断信息。
三、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是对尿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尿蛋白、尿糖等。
通过尿液检验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况,发现肾脏病变,评估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尿路感染等疾病。
四、粪便检验
粪便检验是对粪便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便常规、便潜血等。
通过粪便检验可以了解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肠道病变,评估肠道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五、分泌物检验
分泌物检验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阴道
分泌物、前列腺液等。
通过分泌物检验可以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生殖系统病变,评估性传播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阴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
六、体液检验
体液检验是对胸水、腹水等体液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体液检验可以了解胸腹腔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发现胸腹腔病变,评估胸腹腔疾病的病情,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胸膜炎等疾病。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教学融合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目前关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应用已有较多研究,但是较少涉及如何进行教学案例设计。
为更好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行的有效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尿液一般检验”章节教学中融入“茶水尿检”事件,将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使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和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教育效果。
[关键词]临床基础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7-0041-04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①———以“尿液一般检验”为例詹新堂1,周伟杰2,梁丽梅1*,钟燕萍1,唐玉莲1(1.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广西百色533000;2.百色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百色533000)高等教育是青年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过渡期[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青年学生的“三观”尚未塑造成型,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因此,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校不仅要实现知识探索、能力培养、人格养成,更核心的任务在于价值引领,担负起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2]。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5]。
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6]。
临床检验基础尿液检验尿液检验目的要求1.掌握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掌握尿液理学、化学、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2.熟悉尿液理学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质量保证;熟悉尿液的特殊化学检查。
3.了解尿液的生成和生理。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 :由一对肾脏、两条输尿管、 一个膀胱和一条尿道组成。
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检验定义尿液检验生理功能:1. 排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的过剩物质和异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药物等。
2. 通过尿的生成,维持人体水的平衡。
3.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钠、钾、碳酸氢盐及氯离子浓度, 排出氢离子,制造氨和马尿酸。
4.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肾脏可产生和释放肾素(调节血压)、前列腺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等。
尿的生成过程尿液的生成过程包括:1.肾小球滤过形成超滤液(产生原尿)2. 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产生终尿)滤过膜 (filtration membrane) :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组成。
每层膜上均有不同直径的微孔,以基膜的最小。
MW < 70 000 Da 的小分子蛋白 (如Hb)可以滤过,大分子蛋白不能滤过。
尿液检验尿液检验尿的生成过程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尿比密:1.015~1.025 ,pH:5.0~7.0。
尿液中95% ~ 97%为水,溶质3% ~ 5%,有机物主要为尿素,无机物主要为NaCl,还有其他多种成分。
尿蛋白(-)、尿糖(-)。
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终尿量)为1000 ~ 2000 ml,平均1500 ml/24h。
多尿:> 2500 ml /24h 、少尿:< 500 ml /24h 、无尿:< 100 ml。
1、尿常规、尿沉渣:尿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临床检验基础尿液检验重点整理尿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临床尿液检验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概述。
一、尿液样本采集与保存尿液样本的采集是尿液检验的第一步,正确的采集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一般采用清洁容器采集中段尿,避免采集到前段或后段尿液。
采集的尿液在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本的降解。
二、尿液外观检查尿液外观检查是尿液检验的第一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可以初步了解尿液的情况。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无异味,浑浊度较低。
异常的尿液外观可能暗示着某些疾病的存在,如尿液混浊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表现。
三、尿液化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是尿液检验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对尿液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以评估肾脏功能和某些疾病的存在。
常见的尿液化学检查包括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潜血等指标的检测。
四、尿液沉渣检查尿液沉渣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渣结构和细胞形态来评估尿液的情况。
常见的尿液沉渣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上皮细胞计数、细菌检出以及结晶的形态等。
五、尿液微生物学检查尿液微生物学检查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可以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或真菌来判断感染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以确定感染的菌株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
六、尿液肾功能评估尿液肾功能评估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一些特殊物质的排泄量来间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常见的尿液肾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酸等。
七、尿液妊娠试验尿液妊娠试验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来判断是否怀孕。
这是一种简单、方便、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家庭或临床上进行。
综上所述,临床尿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尿液样本的采集、外观检查、化学检查、沉渣检查、微生物学检查、肾功能评估和妊娠试验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为病因的诊断提供参考。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检验基础(一)尿液化学检查[单选题]1.尿蛋白质定量检测的经典方法是A.低铁氰化钾法B.双缩脲法C.考马斯亮蓝法D(江南博哥).丽春红S法E.免疫测定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双缩脲法由于具有显色稳定,对球蛋白、清蛋白具有相同的稳定性,是蛋白质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
[单选题]2.不属于血糖正常性糖尿的疾病是A.家族性肾性糖尿B.甲状腺功能亢进C.慢性肾小球肾炎D.肾病综合征E.妊娠后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糖正常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管对滤过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减低,肾糖阈减低所致的糖尿。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①家族性肾性糖尿;②新生儿糖尿;③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单选题]3.妊娠试验测定的激素是A.雌激素B.胎盘催乳素C.胎盘专一性蛋白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孕激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妊娠后35~40天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200ng/L以上;60~70天达高峰,HCG可达6.4~25.6μg/L,常用的HCG检查方法即能显示阳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天即能检测出HCG。
[单选题]4.下列关于血红蛋白尿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B.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试带法产生假阳性C.阳性可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患者D.试带法检测时也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E.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生理情况下,人血浆中有微量的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形成复合物,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
当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从尿中排出,潜血试验阳性。
阳性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致的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试带法混浊度检测时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敏感性降低。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使试带法产生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