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鸡场通风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肉鸡通风技巧
1.控制室内温度。
肉鸡生长需要适宜的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通风
调节要根据季节变化及天气情况,调整房间的气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定时换气。
定时通风是肉鸡养殖中的常用技巧,通过开窗、开门、设置通风设备
等方式使室内空气新鲜。
一般建议每天换气2-3次,每次20-30分钟。
同时,要确保换气方式不会给肉鸡带来强风和寒冷。
3.保持通风口畅通。
通风口的畅通对于室内空气新鲜至关重要,通风口的设置应该足够宽,不产生瓶颈现象,同时要及时清理杂物,保持畅通。
4.合理使用电风扇。
在鸡舍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电风扇,在鸡舍内部形成气流,使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温度,提高空气质量。
5.定期清理鸡舍。
清理鸡舍能够除去鸡舍内部的污物和垃圾,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高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
6.食水及时更换。
肉鸡日常生活的饮用水需要及时更换,保证水源清洁卫生,避免滋生
细菌和其他病毒,从而保证肉鸡的身心健康。
夏季鸡舍通风降温常见问题以及改善方案夏季鸡舍通风降温常见问题以及改善方案问题一:鸡舍内温度过高•鸡舍内温度过高会导致鸡只生长受限,产蛋率下降,甚至引发中暑和死亡。
改善方案:1.安装通风设备:–安装风扇或循环风机,增加鸡舍内的空气流动,降低温度。
–定期检查风扇运行状况,确保正常工作。
2.增加通风口:–在鸡舍墙壁上开设通风口,利用透风效果降低温度。
–调整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确保通风效果均匀。
3.使用湿帘降温:–在鸡舍窗户或通风口处搭建湿帘,通过水蒸发的方式降低温度。
–定期清洗湿帘,确保通风效果和降温效果。
问题二:鸡舍内湿度过高•鸡舍内湿度过高会增加鸡只患病的风险,影响鸡只的生长和产蛋率。
改善方案:1.调整通风设备:–根据鸡舍内的湿度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和风量。
–确保通风设备的排风口畅通,避免积水和堵塞。
2.增加通风口:–鸡舍内的通风口不仅可以降温,还可以调节湿度。
–根据湿度情况,适当调整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
3.使用湿帘调节湿度:–湿帘不仅可以降温,还可以帮助调节湿度。
–根据湿度情况,适当控制湿帘的湿度和长度。
问题三:鸡舍内空气质量差•鸡舍内空气质量差会导致鸡只呼吸困难,易感染疾病,影响健康生长。
1.定期清洁鸡舍:–定期清除鸡舍内的鸡粪和鸡屑,保持鸡舍内的卫生和空气质量。
–定期清洗鸡舍墙壁和地面,避免尘埃和异味的积累。
2.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定期清洗和更换通风设备中的滤网,避免灰尘和杂质的堆积。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正常工作和通风效果。
3.定期通风:–定时开启鸡舍内的通风设备,进行空气对流和空气质量的调节。
–根据鸡舍内的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通风时间和频率。
以上是夏季鸡舍通风降温常见问题以及改善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问题四:鸡舍内氨气浓度高•鸡舍内氨气浓度高会对鸡只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影响鸡只的生长和产蛋率。
1.增加换气次数:–提高鸡舍的通风换气频率,减少氨气的积聚。
鸡舍通风技巧鸡舍通风技巧鸡舍通风是鸡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适当的通风可以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减少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积累,提高鸡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鸡舍通风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1. 依据鸡舍面积和禽类数量来选择设备,确保能够满足充分通风需求。
2. 选用高效节能型设备,如可调节换气扇、自然通风窗等。
3. 安装防尘过滤器,避免灰尘进入鸡舍内部影响空气质量。
二、掌握合理的开窗时间1. 在天气良好且温度适宜时,可全天开窗透气。
2. 在潮湿或寒冷天气时,应在白天适当开窗,晚上关闭窗户保持温度。
3. 避免在雨天或刮大风时开窗。
三、合理设置排放口1. 排放口应设置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以避免鸡只进入。
2. 排放口应朝向风向,有利于排出污浊空气。
3. 排放口应保持畅通,避免积尘和杂物影响通风效果。
四、定期清洁鸡舍1. 定期清理鸡舍内部的积尘和杂物,保持干净整洁。
2. 定期更换垫料和饮水器等设备,避免积累过多的细菌和病毒。
3. 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五、注意温度控制1. 在冬季寒冷时,可适当增加鸡舍内部的温度,避免禽类感冒或疾病发生。
2. 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增加通风量、喷雾降温等方式来控制室内温度。
3. 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禽类健康造成影响。
总结以上是一些有效的鸡舍通风技巧。
通过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掌握合理的开窗时间、合理设置排放口、定期清洁鸡舍和注意温度控制等方法,可以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禽类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蛋鸡舍的通风方法蛋鸡舍的通风是为了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调节舍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良好的鸡舍环境,以促进蛋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
合理的通风方法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鸡舍通风方法: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通风方法。
通过在鸡舍上部或两侧设置小窗户或开孔,利用气流的自然对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通风窗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舍内的布局、禽养密度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来决定,以满足所需通风量的要求。
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通风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通风设备包括风扇、换气机等。
风扇主要用于增加舍内空气流动,调节舍内温度。
换气机则能将新鲜空气输送到舍内,并排掉室内的气体。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3. 侧墙通风:侧墙通风是指在鸡舍的侧墙上设置通风窗口,利用气流在舍内的循环来实现通风效果。
侧墙通风通常采用间断式通风,即设置多个通风窗口,使鸡舍内形成气流路径,能够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
通风窗口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舍内的规模和禽养密度来确定。
4. 屋顶通风:屋顶通风是利用鸡舍顶部设置通风口来实现通风效果。
通风口可以是顶部的窗户或透明材料的屋顶面板。
屋顶通风可以利用热空气的上升原理,通过顶部通风口排出室内热空气,以降低舍内温度。
屋顶通风还可以利用自然光照,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
5. 地板通风:地板通风是一种通过地板下的通风道来实现通风效果的方法。
通风道可以设置在地板间隙中或者是地板下方,通风道的开孔可以使新鲜空气进入鸡舍,废气排出。
地板通风可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减少禽舍内氨气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进行蛋鸡舍通风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根据禽养密度、舍内布局和通风要求来确定。
通风设备不能集中设置在离鸡群较远的位置,以保证全面通风效果。
2. 通风窗、通风口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舍内规模和禽养密度来确定。
养鸡场通风工程方案设计一、概述养鸡场通风工程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养鸡场内空气质量和鸡只健康、生长效益。
优质的通风系统不仅能够为养鸡场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本文将针对养鸡场通风系统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养鸡场通风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二、养鸡场通风系统设计要点1. 养鸡场通风系统类型选择养鸡场通风系统主要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类型。
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通过气流的自然对流来实现通风,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运行成本低,但通风效果受外部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机械通风系统通过安装风机、排风设备等机械设备来实现通风,通风效果稳定可靠,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养鸡场。
根据养鸡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两者结合的通风系统类型。
2. 养鸡场通风系统参数设计养鸡场通风系统参数设计包括通风量、送风速度、换气次数等方面。
通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风系统所处理的空气量,养鸡场通风量的大小应根据养鸡场的规模、鸡舍的密闭程度、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送风速度是指通风系统送风口的风速,通常应控制在0.15~0.3m/s的范围内,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鸡只的舒适度。
换气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鸡舍内空气被排除并被新鲜空气取代的次数,通常应在6~12次/小时之间。
3. 养鸡场通风系统布局设计养鸡场通风系统的布局应考虑如何使得新鲜空气能均匀地在整个鸡舍内分布,避免死角和通风不畅的问题。
布局时要注意合理设置送风口、排风口和风机等设备,以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合理设置通风管道,使得通风系统的散热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方便维护和清洁。
4. 养鸡场通风系统温湿度控制温湿度是影响养鸡场鸡只生长的重要因素,通风系统需要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鸡舍内的温湿度。
对于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整通风量和送风速度来实现;对于湿度控制,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水分设备、控制排风量来实现。
风机标准化管理制度风机是通风系统的基础设备,是鸡舍环境控制的关键,风机排风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整个通风系统的正确运行。
而风机的排风量受诸多内外和自身因数影响,随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风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要求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整进风设备与之相互适应,要求风机零故障,要求风机做到标准化管理。
一、风机使用和维修安全1.1在进行维护前,首先断开风机电源,以保证只有维修人员可以开启风机。
风机维护结束后,由维修人员打开风机电源。
1.2当靠近传动带或者其它传动零件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系统中可能残存有张力,当张力释放时可能会引起伤害。
1.3重新启动风机之前,要确认所有电气外壳都关闭锁好,所有防护罩和其它安全措施都正确固定。
1.4风机正常运转情况下,不要把手伸进风机的内外防护罩,不要有异物进入。
二、标准风机状态描述2.1 风机外边框与墙体结合紧密,没有漏风处,表面光滑,没有锈蚀。
2.2 风机叶片完整、无变形、无缺损和裂纹,动平衡状态良好,叶轮轴无异响和发热,不缺油也无油污和铁屑附着。
2.3 风机电机运行平稳,不发热、无异响、无震动,不缺件,接线规范、标准,有过载和过热保护,电机轴不缺油也无油污和铁屑附着,接线盒防水,防虫,美观牢固。
2.4 皮带规格,型号正确,张紧度适中。
皮带轮无磨损、无缺损、无裂痕,与轮轴紧配合,键与键槽规格一致,键的外边面与轮毂平齐。
2.5 百叶窗密封性能好,自动开合,无锈蚀、无变形和破损。
2.6 拢风筒安装牢固,无变形,无锈蚀。
2.7防护网整齐,无破损。
2.8 电机和扇叶支架牢固,无锈蚀。
2.9 所有紧固螺丝处画线定位,不缺少,不松动。
2.10 风机所有部件无灰尘积聚。
三、风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1视实际情况确定清扫周期,对风机进行全面清洁。
外壳、叶片、百叶、防护罩、风机电机。
3.2清洗电机时,特别注意!防止电机进水,防止接线柱受潮。
3.3每批鸡鸡舍消毒前,检查风机各部位螺栓紧固程度,确保电机基础不松动、外壳不松动;检查传动带的张紧程度;检查电线的接线,符合标准,保证安全。
鸡舍废气排放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鸡舍废气排放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鸡舍废气排放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鸡舍废气排放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减少废气排放,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鸡舍废气排放管理应实行总量控制和浓度限制相结合的制度,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章废气排放标准第五条鸡舍废气排放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恶臭物质:恶臭强度≤1,污染物浓度≤10mg/m³;(二)悬浮颗粒物:浓度≤20mg/m³;(三)氮氧化物:浓度≤100mg/m³;(四)二氧化硫:浓度≤50mg/m³;(五)其他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鸡舍废气排放总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第三章废气治理设施第七条鸡舍废气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安装、使用符合要求的废气治理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第八条废气治理设施应具备以下功能:(一)去除悬浮颗粒物;(二)去除恶臭物质;(三)去除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四)其他必要的治理功能。
第九条废气治理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率≥95%。
第四章废气排放管理第十条鸡舍废气排放单位应建立健全废气排放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废气排放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鸡舍废气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开展废气排放监测,如实记录监测数据,并保存至少三年。
第十二条鸡舍废气排放单位应定期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效果评估,确保设施运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三条鸡舍废气排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废气排放数据和有关资料。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四条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鸡舍废气排放的监督管理,依法对排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鸡场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鸡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鸡场的正常运营和鸡的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合理的鸡场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鸡的产量和质量,保障鸡的福利,确保鸡场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鸡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一、饲养环境管理1.1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阶段的鸡的需求,调节鸡舍内的温度,确保鸡的舒适度和生长发育。
1.2 通风管理: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流通,排除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维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
1.3 照明管理:合理安排鸡舍的照明时间和强度,确保鸡的正常作息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2.2 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及时供应足够的饲料,避免饲料浪费和饥饿现象的发生。
2.3 饲料投喂:根据鸡的需求和饲料的特性,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避免过度喂养或者不足喂养。
三、卫生管理3.1 鸡舍清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鸡粪和杂物,保持鸡舍的干净整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3.2 消毒措施: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杀灭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3.3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疾病。
四、养殖管理4.1 鸡群规模:根据鸡场的规模和资源情况,合理控制鸡群的规模,确保鸡的生长空间和资源供给。
4.2 疾病监控: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鸡的疾病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4.3 鸡群分群:根据鸡的生长发育和性别特征,将鸡群进行分群管理,提高鸡的生长效益和产蛋率。
五、员工管理5.1 培训教育:对鸡场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5.2 工作安全:制定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5.3 奖惩机制: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鸡场的管理效率。
总结:鸡场管理制度是确保鸡场正常运营和鸡的健康成长的关键。
肉鸡鸡舍的通风换气技术
肉鸡鸡舍的通风换气技术鸡舍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粉尘等)能导致鸡只贫血,体质变弱,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而且容易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水症,给肉鸡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1)通风换气要求:肉仔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
1-3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氨气浓度小、无烟雾粉尘。
通风时尽量用升降隔离塑料膜解决,如仍不能解决时,应开鸡舍门窗通风。
4周龄至出栏以通风换气为主,保持适宜的温度、氨气味小。
成鸡每小时换气量为20-30立方米/只。
(2)人对氨气的感官反应:(5-10)×10-6可嗅出氨气味;(10-20)×10-6较轻微刺激眼睛鼻孔;(20-30)×10-6较强刺激眼睛和鼻孔。
简单地说:即人到鸡舍时嗅不到氨味、臭味和其他刺鼻气味即为通风良好。
(3)控制办法:育雏头3天育雏室封闭,以后可打开顶部通气孔。
夏、秋季根据外界气温适当打开门窗,但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寒冷季节通风前先提高舍温2-3℃,利用中午、下午外界气温高时适当打开向阳的窗子,进行通风换气。
(4)注意事项:要严防煤气中毒;随着肉鸡体重逐步增加,换气量也应随之加大;在温度保证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大通风量;严防贼风侵袭。
鸡场生产操作规范场区卫生与消毒鸡粪出完后,对场区路面进行彻底打扫,清除掉路面上所有的鸡粪、稻壳及垃圾,如果因下雨或经车辆轧过后难于清扫,则用扫帚或铁锨仔细铲除,并把清扫出物进行深埋或拉出场外。
路面必须平整,对于凹陷或突出地面进行整顿,用碳灰垫平或用铁锨铲平,以防雨后积水,造成细菌、病毒的蓄积生长。
两个鸡舍之间的地中植被高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下,并保持其间无工作和生活垃圾。
每栋鸡舍必须在其南或北面开出一片平整的土地,用以种植蔬菜、瓜果或其他有益植物。
东西两边的路面要平整且不得有鸡粪、稻壳或其他杂草等物存在,特别是鸡舍门口和下水道内必须清理干净。
路面消毒时先用3-5%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两次,然后再用消毒剂(标准量)进行消毒一次。
消毒面积包括路面及两鸡舍间至最后一间湿帘处,并要求路面全部打湿。
鸡舍外下水道内鸡粪全部清除,并用3-5%的火碱溶液或消毒剂进行消毒,雨季注意把下水道用途填平,防止雨水进入舍内。
鸡舍风机外表用沾有消毒剂的抹布擦拭干净,并把风机内的脏物弄出,风机下面应通风带出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必须用喷雾器对其进行消毒。
二、鸡舍卫生和消毒鸡舍要打扫干净,特别是炉道周围及料线垫石下面,不得有鸡粪残留。
冲洗前先用3-5%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并在消毒12小时后再进行冲洗。
鸡舍时要注意安全,电缆线不能放在舍内地面上,要从水线或料线上经过。
冲洗鸡舍前先把料线电机和小风机电机用塑料袋包上,以免水进入电机内部。
并把舍外下水道挖开。
舍内料线白壳在鸡舍内墙角处冲洗。
冲洗时舍内地面、烟囱、墙壁、小窗、水线、料线、顶棚、风机都要逐个仔细冲洗,但要注意不要损坏烟囱。
鸡舍冲洗要求不得有鸡粪、稻壳及其他任何杂物存留。
如有上述残留物,将有冲洗人员负责重新冲洗。
鸡舍消毒时先用3-5%的火碱溶液只对地面进行消毒,注意不要喷洒在金属器具上面,以免腐蚀。
然后再用消毒剂对整个鸡舍全面消毒。
三、进垫料与熏蒸消毒舍内地面消毒后,把舍内小窗关好,然后用长纸条封好,把湿帘内外都用塑料袋或塑料纸封好,用缝好得大袋子把大小风机及后门全都封好,并把舍外下水道内冲出得鸡粪清理干净,然后把下水道口用土填上,尽量避免漏气以防造成熏蒸消毒效果降低。
规模化养鸡场纵向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一、确保温度感应器的状态与位置目前,规模化养鸡场都会在鸡舍内安装一套喷雾线,定期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和在冬季增加舍内湿度。
而在开启喷雾线时,鸡舍内的温度感应器容易受潮,测到的鸡舍温度偏低,当错误信息传送给纵向通风系统时,风机就会提前关闭。
所以,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温度感应器是否处于敏感状态,避免错误引导纵向通风系统,影响鸡舍的降温效果。
温度感应器应该放在距离侧墙3米的位置。
有的鸡舍因为安装湿帘卷帘,就将温度感应器放在了鸡舍中间部位;有的工作人员认为鸡舍中间部位最能代表鸡舍的实际温度,也会将感应器放在鸡舍中间。
但通过测定鸡舍风速得知,鸡舍中间部位的风速最高,如果将感应器放在这里,测定的鸡舍温度往往偏低,感应器会将错误的温度传送给纵向通风系统,使开启风机的数量减少,舍内风速降低,靠近侧墙的风速则会更低,导致鸡群不能获得足够的风冷效应,很容易发生热应激。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鸡群喜欢在侧墙附近活动,故此处常常是发生热应激的重灾区。
二、正确测定鸡舍风速在炎热的夏季,鸡舍的风速应维持在2.5~3米/秒,风速控制在此范围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测定风速的仪器放在距离侧墙1.5~3米的位置,此位置测定的风速最能代表鸡体感受到的风速,原理同前面介绍的温度感应器。
二是测定风速的仪器不要垂直于鸡群,因为鸡群散发的热量会影响测定结果,当鸡群密集或活动量较大时对测定风速的影响更加明显。
建议仪器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位置,以保证测定的鸡舍风速准确可靠。
三、确定纵向通风系统进风口的开启面积正常情况下,鸡舍纵向通风系统进风口(以下简称“进风口”)的开启面积等于80%的湿帘面积,以确保鸡舍具有充足的通风量。
大多数管理者认为,减少进风口面积可以增加鸡舍风速,达到降低鸡只体感温度的目的;其实不然,因为在减少进风口开启面积时,虽然增加了进风口风速,但同时也加大了风机阻力,降低了舍内风速。
实践证明,如果关闭部分进风口,舍内负压增加至5帕以内时,就不会降低风机性能,同时也能保证进入鸡舍的风速。
规模化鸡场通风管理
亚太中慧技术服务中心
1良好空气质量标准
氧气大于或等于19.6%
二氧化碳小于或等于0.3%
一氧化碳小于或等于10PPM
氨气小于或等于10PPM
相对湿度45――65%
可吸入行灰尘小于或等于3.4MG/M3立方
28日龄后,流过鸡背风速在350-500FPM(1.78-2。
5M/S)之间
风速超过2.5M/S是不经济的,也不会提高经济效益!
2,不同日龄通风要求
14令前,经过鸡背风速尽可能的低,《0.20M/S,应考虑静止空气温度
15-21令风速应该不大于0.51M/S的水平。
用过渡通风系统,应该考虑体感温度22-28令要限制风速不大于1.01M/S.用过渡通风系统,应该考虑体感温度
29令后,风速不受限制,可以考虑用水帘蒸发降温系统,要考虑体感温度与相对湿度
为了获得更好的生产成绩,14令以后要考虑体感温度而不是实际温度,决不能以人的感觉为标准进行通风
3,最小通风量
最小通风量是鸡群的生命维持需要,也就是说通风量低于最小通风量会对鸡群的生命造成威胁,鸡群健康难以保障。
推荐最小通风量要达到0.0155立方米/秒/kg。
尤其在后期,鸡舍温度达不到目标温度时情况下,一定要处理好通风量,温差,和温度的三者关系。
一定要先保通风再保温差,最后,才是保温。
通过降低目标温度来实现通风量的调整。
而且还要注意后期提前平均降温,避免在通风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突然降低目标温度来实现通风量的增加。
商品肉鸡从进雏到出栏体重变化较大,各周龄所需要的最小排风量变化也比较大,下表为20000只肉鸡舍最小排风量及风扇设定组合示例:
每只鸡需要的通风量日龄排风量5分钟循环
(立方米/分钟/只)天立方米
0.0031-7600.5分钟开(48英寸风机)
0.0078-141401.0分钟开48英寸风机
0.01015-212001.15分钟开48英寸风机+36英寸风机)0.01422-283001.7分钟开48英寸风机+36英寸风机0.01829-353601.60分钟开两台48英寸风机0.02036-424001.75分钟开两台48英寸风机0.02343-494602分钟开两台48英寸风机0.02550-564002.25分钟开两台48英寸风机
4,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
适应于全部机械通风不能用的时候,当然也包括早期的最小通风排风扇和进风口出问题的时候
2)最小通风最好的方式是横向通风。
适用于寒冷季节和育雏期间。
鸡位的风速较低(<0.20m/s),气体交换的时间频率较长。
这个系统是为了保证空气质量和控制细微温度变化。
许多生产者犯得错误是他们太强调夏季通风或纵向通风而忽视最小通风。
通常,从理论上讲最小通风在温暖气候条件下不是必须的,或者在夏季通风中适当应用。
最常见的误解是仅仅靠限制风速来获得最小通风量,但是这样往往不能满足鸡群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最小通风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过鸡位的较低风速。
没有最低通风,鸡舍的空气质量就会恶化,引起垫料潮湿,氨气浓度增加。
通常用鸡背高度的氨气浓度来评价。
氨气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刺激脚部,眼部,胸部起水泡,刺激皮肤,降低体重,均匀度差,易感疾病以及饲养员不适。
空气中高浓度的氨气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和呼吸频率,这将导致血压升高和肺水肿!
不同氨气浓度对鸡的损害
标准《10PPM
人类能感觉》5PPM
纤毛停止运动/呼吸道损伤20PPm(3分钟)
体重///饲料转化率降低25-51PPM
损伤眼睛//饿死/脱水46—102PPM(12小时)
5,运用最小通风需要考虑的条件
1)将鸡舍所有漏风的地方堵好(鸡舍尽可能封闭)
2)以鸡舍的容积(长X宽X平均高度)来计算气体交换时间
3)进风口处的负压(进入鸡舍的风速)
4)从侧墙进风口进入鸡舍的风能达到鸡舍最高处
5)最小通风要用循环定时钟控制(最小运行时间要使氧气含量达到>19.6%)
6)相对湿度的控制(45-65%)
7)温度控制(根据鸡令大小进行控制)
8)控制系统的控制
6,负压
1)进风口的负压应该是可以调节的,能保证进来的空气到达热气聚集得鸡舍最高处点。
2)负压的选择以鸡舍的宽度或者空气进入鸡舍后再鸡舍移动的距离来决定。
当进来的冷空气与较热的空气混合后,增加了空气中湿度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相对湿度。
3)因为较冷得空气比较重,所以它强迫暖空气下降到地板,增加了鸡位的温度,有助于保持垫料保持干燥。
4)根据所建鸡舍的宽度(13米),鸡舍负压应控制在0.06KPa,窗口风速在5米/秒为宜。
7计算最小通风需要处理的气体体积以及确定最小通风需要的风扇数量方法
1)计算最小通风需要处理的气体总体积。
总体积=鸡舍长X宽X平均高度
2)计算一级最小通风:最小通风系统要满足5-8分钟换气一次。
用总的气体体积除以8,得到一级通风的排风量
3)计算最小通风系统的最大通风排风量:最小通风系统的最大通风量,用总的气体体积除以5.
4)计算风机数量:风机数量=总的气体体积除以实际工作压下的排风量。
当排风量增加和下降时,不管排风量大小,进风口的最小开量必须随排风量的大小来改变,维持相同的进风口负压。
5)计算风速
风速=总的排风量除以鸡舍横截面积
例如:横向通风侧墙进风口的计算
冬季进风口的进风风速要达到2.5-3米/秒的流速,这样进入的冷空气才能沿着屋顶向中间流动,与屋顶的热空气进行混合。
在横向负压通风静态压力0.05-0.1英寸水柱情况下,每10000平方英尺(283立方米)的排风量需要15平方英尺(1.39平方米)的进风口,那么每台48英寸排风扇运行需要的进风口面积为3.2平方米。
但是在春秋季节晚上或季节交替过程中,为避免舍温差太大,这时还需要使用3-4台排风扇进行横向通风,因此侧墙进风口至少需要满足3台48英寸排风扇运行的需要。
每个进风口的有效打开面积为风门面积的70%左右,如果安装风门的尺寸为1.12米x0.2米,要满足一台48英寸排风扇需要安装的风门应为3.2(1.12x0.2x0.7)=20个,3台风扇运行需要安装60个风门,这样更能适合鸡舍横向和纵向通风之间的转换。
冬季一般情况下启动两台48英寸排风扇已能满足通风的需要,所以40个风门已经可以满足冬季通风的需要。
如果鸡舍温度不均或在最小通风情况下,可以关掉几个靠近排风扇的风门。
8,以一栋鸡舍饲养鸡只日龄为8-14天(20000只鸡鸡舍为例,按所需最小排风量为0.007立方米/千克/分钟计算。
需要的排风量:20000x0.007立方米/分/只)=140立方米/分钟。
设定为5分钟一个循环:5分钟排风量140立方米/分x5分钟=700立方米
风扇运行时间=需要排风量/风扇每分钟排风能力。
如果我们使用一台48英寸风扇(650立方米/分钟),那么700立方米/656立方米=1.06分钟。
即设定应该为1分钟开4分钟关。
同样两台36英寸风扇(283立方米/分钟),每五分钟运转1分15秒也能达到700立方米/5分钟的通风量。
冬季通风量参考下表 5分钟开启时间风冷效应
5分钟开启时间
周龄冬季风速要求体重养殖数量冬季最低通风量= 风机个数风机1 风机2风机3 克鸡数x体重kgx1.55立方米/ 0.8 0.2m/s 0.5m/s 0.7m/s
除以kg.h
1 《0.2m /s 179 18000 83 0.16 0.8 --2.0
2 《0.2m /s 450 18000 209 0.39 1.95 -1.8
3 《0.5m /s 868 18000 40
4 0.76 3.8 -1.5
4 《1.0m/s 1406 18000 654 1.23 5.0 1.1
5 -1.0
5 《1.0m/ s 2013 18000 93
6 1.76 5.0 3.8 -1.0
6 <1.0m/s 263
7 18000 1226 2.30 5.0 5.0 1.5 -1.0
7 《1.0m 2898 18000 1348 2.53 5.0 5.0 2.6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