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芨多糖胶_瓜尔胶复配溶液的流变性

白芨多糖胶_瓜尔胶复配溶液的流变性

白芨多糖胶_瓜尔胶复配溶液的流变性
白芨多糖胶_瓜尔胶复配溶液的流变性

试验十八流体流变性质的测定-沈阳药科大学

实验十八流体流变性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流体流变曲线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指导 在适当外力的作用下,物质所具有的流动和变形的性能,称为流变性。量度物质流变性最常用的物理量是粘度。 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大类。 牛顿流体表现为切变应力与切变速度成正比,即: F/A=η·dν/dγ 式中F/A-切变应力,dν/dγ-切变速度,η为粘度系数或粘度。 对于某一特定液体,粘度为一常数,这是牛顿流体的特征,如水、甘油、糖浆都属于牛顿流体。测定牛顿流体粘度常用的仪器有毛细管粘度计(平式和乌式粘度计)和落球粘度计。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切变应力和切变速度成正比的关系,其粘度是随切变应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高分子溶液、溶胶、乳浊液、软膏及一些混悬剂等,均属于非牛顿流体。 把切变速度(D= dν/dγ)随切变应力(S=F/A)而变化的规律绘制的曲线称为流变曲线。牛顿液体流变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可以用一点的粘度绘制流变曲线。非牛流体的流动曲线有的不通过原点,且大部分为曲线,切变速度与对应的切变应力须一一测定后才能绘制出流变曲线。非牛顿流体按流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触变流体。测定非牛顿性流体粘度的常用仪器为旋转式粘度计。 流变学在药剂中的混悬剂、乳剂、胶体溶液、软膏剂和栓剂等的处方设计、质量评价以及制备工艺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实验内容和操作 1.甘油流变曲线的绘制 (1)将杯和转子在所定的位置固定,通循环水使杯保持恒温(30℃) 83

(2)将甘油倒入杯中标线处,继续循环水,使甘油保持恒温。 (3)将砝码挂上后,读出旋转指针的刻度,然后使制动器脱离,记录旋转指针旋转一周的时间,求出旋转的速度(ν)。 (4)变换砝码的重量,重复上述操作 2.先配制0.5%、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流变曲线的绘制 如前述固定好杯和转子,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至标线处,保持杯内溶液恒温后,重复上述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对于甘油,依据测定的旋转速度ν和砝码的重量(w)的关系,绘制流变曲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出装置的常数(Kν)。 ν=Kν·W·1/η 这里η为粘度系数,甘油的粘度系数为624cp(t=30℃) 2.各种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数据,同上述方法处理,当流变曲线为直线时,由上式求出粘度系数。若为非牛顿流体,指出符合哪种类型。 五、思考题 1.简述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2.给出牛顿型流体、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的流动曲线。 (杨丽) 84

聚合物的流变性能

第四节聚合物的流变性能 一概述 注塑中把聚合物材料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进行加工。这时可把熔体看成连续介质,在机器某些部位上,如螺杆,料筒,喷嘴及模腔流道中形成流场。在流场中熔体受到应力,时间,温度的联合作用发生形变或流动。这样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就和机器某些几何参数和工艺参数发生密切的联系。 处于层流状态下的聚合物熔体,依本身的分子结构和加工条件可分近似牛顿型和非牛顿型流体它们的流变特性暂不予祥细介绍。 1 关于流变性能 (1)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对粘度的影响 通常,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提高而增加,而粘度却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越强,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讯速降低,这种聚合物称作剪性聚合物,这种剪切变稀的现象是聚合物固有的特征,但不同聚合物剪切变稀程度是不同的,了解这一点对注塑有重要意义。 (2)离模膨胀效应 当聚合物熔体离开流道口时,熔体流的直径,大于流道出口的直径,这种现象称为离模膨胀效应。 普遍认为这是由聚合物的粘弹效应所引起的膨胀效应,粘弹效应要影响膨胀比的大小,温度,剪切速率和流道几何形状等都能影响熔体的膨胀效应。所以膨胀效应是熔体流动过程中的弹性反映,这种行为与大分子沿流动方向的剪切应力作用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法向应力作用有关。 在纯剪切流动中法向效应是较小的。粘弹性熔体的法向效应越大则离模膨胀效应越明显。流道的影响;假如流道长度很短,离模效应将受到入口效应的影响。这是因为进入浇口段的熔体要收剑流动,流动正处在速度重新分布的不稳定时期,如果浇口段很短,熔体料流会很快地出口,剪切应力的作用会突然消失,速度梯度也要消除,大分子发生蜷曲,产生弹性恢复,这会使离模膨胀效应加剧。如果流道足够长,则弹性应变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弹性松驰。这时影响离模膨胀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稳定流动时的剪切弹性和法向效应的作用。 (3)剪切速率对不稳定流动的影响 剪切速率有三个流变区:低剪切速率区,在低剪切速率下被破坏的高分子链缠结能来得及恢复,所以表现出粘度不变的牛顿特性。中剪切区,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高分子链段缠结被顺开且来不及重新恢复。这样就助止了链段之间相对运动和内磨擦的减小。可使熔体粘度降低二至三个数量级,产生了剪切稀化作用。在高剪切区,当剪切速率很高粘度可降至最小,并且难以维持恒定,大分子链段缠结在高剪切下已全部被拉直,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如果剪切速率再提高,出现不稳定流动,这种不稳定流动形成弹性湍流熔体出现波纹,破裂现象是熔体不稳定的重要标志。 当剪切速率达到弹性湍流时,熔体不仅不会继续变稀,反而会变稠。这是因为熔体发生破裂。 (4)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表面化学改性

表面化学改性 粉体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原料工业,在一些高分子材料工业及高聚物复合材料领域中,粉体常常用作无机矿物填料,不仅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甚至可以赋予材料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绝缘性和阻燃性等。但由于这些无机矿物材料与有机高聚物基质(如塑料、橡胶、树脂等)的界面性质不同,因此当以无机矿物填料作为填充物时,除了需要相关的粒度和粒度分布要求之外,还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其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趋近基体的表面特性,提高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综合性能。 表面改性就是指在保持材料或制品原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其表面新的性能,如亲水性、生物相容性、抗静电性能、染色性能等。表面改性的特点是:1)不必整体改善材料,只需进行表面改性或强化,可以节约材料; 2)可以获得特殊的表面层,如果超细晶粒、非晶态、过饱和固溶体,多层结构层等,其性能远非一般整体材料可比; 3)表面层很薄,涂层用料少,为了保证涂层的性能、质量,可以采用贵重稀缺元素而不会显著增加成本; 4)不但可以制造性能优异的零部件产品,而且可以用于修复已经损坏、失效的零件。 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表面化学反应法、表面接枝法、表面复合化法等。下面本文对表面化学反应法改性做简单介绍,并举例说明几种表面化学改性方法。 所谓无机粉体表面化学改性[1]是指通过无机粉体粒子表面和表面改性剂之间的化学吸附作用或化学反应,改变粒子的表面结构和状态,从而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表面化学改性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在无机粉体粒子表面改性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超细无机粉体颗粒比表面积大,表面键态、电子态与粒子内部不同,配位不全等都为用化学方法对无机粉体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常,表面改性剂一端为极性基团,能与粉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的非极性基团能与基体形成物理缠绕或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无机粉体的分散性,改善制品的性能。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包括表面沉积

水泥浆性能试验

中国石油大学(钻井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12.04 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油井水泥浆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油井水泥浆密度、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对油井水泥浆基本性能的指标范围有一定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掌握水泥浆稠化时间的测量方法及常压稠化仪的操作方法,了解常用油井水泥的稠化性能与有关标准,充分认识水泥浆稠化时间对固井作业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1.YM 型钻井液密度计是不等臂杠杠测试仪器。杠杠左端为盛液杯,右端连接平衡筒。当盛液杯盛满被测试液体时,移动砝码使杠杠主尺保持水平的平衡位置,此时砝码左侧边所对应的刻度线就是所测试液体的密度。 2.六转速粘度计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旋转型仪器。被测试液体处于两个同心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通过变速传动外转筒以恒速旋转,外转筒通过被测试液体作用于内筒产生一个转矩,使同扭簧连接的内筒旋转了一个相应角度。依据牛顿定律,该转角的大小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于是液体粘度的测量转变为内筒转角的测量。反应在刻度盘的表针读数,通过计算即为液体粘度、切应力。 3.水泥浆常压稠化仪中有一带固定浆叶的可旋转的水泥容器。浆杯由电机带动以150 转/分的转速逆时针转动,浆杯中的水泥浆给予浆叶一定的阻力。这个阻力与水泥浆的稠度变化成比例关系。该阻力矩与指示计的弹簧的扭矩相平衡,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出稠度值。 三、实验仪器、设备 1.电子天平 2.恒速搅拌器 3.钻井液密度计

4.六速旋转粘度计 5.油井水泥常压稠化仪 四、实验步骤 1.标定常压稠化仪指示计 实验前,应当在标定装置上对指示计进行标定,将铜套圈装在指示计上方;缺口对准指示计销轴,尼龙线一端系在指示的销轴上,另一端沿铜套圈沟槽绕一周,然后再沿滑轮的沟槽引下与吊钩连接。标定时,在吊钩上装上砝码,读出指示计数值。然后将吊钩、砝码用手托起,使指示计指针回到零。接着松手让吊钩、砝码慢慢落下,读数。如此反复几次,取平均值。 2.配制水泥浆 配制水泥浆之前必须确定水灰比。合理的水灰比是保证水泥环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水泥浆良好的可泵性的前提。当水灰比过大时,水泥浆难以搅拌和泵送,在环空流动将产生很高的摩擦阻力。如遇渗透性好的低压井段,则产生压差滤失,使水渗入地层,造成憋泵事故。水灰比过小,水泥环将达不到要求的抗压强度。API 标准推荐的水灰比见表1。 表1 API 的水灰比(W/C)标准 ①按实验时要求的水灰比计算水泥和水的重量(如水灰比0.5)。 ②在天平上称取 600 克水泥,用量筒取相应的水量300 克。 ③加入促凝剂氯化钙24克,放入水中搅拌。 ④将量出的水倒入搅拌器的杯内,启动搅拌机,调节转数为 4000 转/分。将称 出的干水泥在15 秒内加入水中。然后调节搅拌器转数为12000 转/分,继续搅拌35秒。 3.测定水泥浆的稠化时间 ①将浆杯轻轻放入杯套内,使浆杯、杯套的缺口对齐。 ②打开总电源开关。按照实验中升温方案的初始值,设置温度拨码式调节器的下一排数字。然后接通加热器电源。在温度完全稳定后,再进行下列步骤。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5-03-15 基金项目:/十五0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4BA 502B03);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EC000150)。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 朱昌玲,薛华茂,孙达峰,张卫明,史劲松,顾龚平 (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 摘 要 瓜尔胶是一种天然的半乳甘露聚糖,广泛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改性瓜尔胶的性能具有较大改善,近年来瓜尔胶的改性研究成为热点。论述了瓜尔胶结构和性质以及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为瓜尔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瓜尔胶;半乳甘露聚糖;改性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mendatory Guar Gum Z hu C hangling,X ue Huamao,Sun Dafeng,Z hang Weiming,Shi Jingsong,Gugongping (Nanjing Institute for the C 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ild Plants,Nanjing 210042,China) Abstract G uar gum is a natural polygalactomannan.The capability of amendatory guar gum is https://www.doczj.com/doc/4714526506.html,tely,the research of a mendatory guar gum becomes hotspot.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guar gum and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 mendatory guar gum w 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Guar gum;Polygalac tomannan;Amendatory 瓜尔胶又名古耳胶,瓜尔豆胶,英文名/G uar gum 0是一种天然半乳甘露聚糖胶,从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瓜尔豆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得到。半乳甘露聚糖属中性多糖胶,是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的植物多糖胶。半乳甘露聚糖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缠绕的网状结构,因而它在许多工业中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粘结剂和调理剂等。食品行业的应用如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面条和调味料等,在香波、洗手液和肥皂生产中用作调理剂,在造纸、纺织和炸药行业中用作增稠剂和絮凝剂。压裂液采油和油气井钻井是多糖胶用量最大的行业之一[1,2]。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天然高分子材料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瓜尔胶就是其中之一。瓜尔胶通过改性尤其是化学改性,理化性能方面解决了原胶的缺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改性瓜尔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瓜尔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1 瓜尔胶结构和性质 瓜尔胶是线状半乳甘露聚糖,属于非离子型高分子。在结构上,以B -1,4键相互连接的D-甘露糖单元为主链,不均匀地在主链的一些D-甘露糖单元的C 6位上再连接了单个D-半乳糖(B -1,6键)为支链,其半乳糖与甘露糖之比约为1B 1.8,简化为1B 2[3] 。 瓜尔胶在冷水中能充分水化(一般需要2h),能分散在热水或冷水中形成半透明粘稠液,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1%水溶液粘度在4~5Pa #s 之间,具体粘度取决于粒度、制备条件及温度,为天然胶中粘度最高者。分散于冷水中2h 后呈现较强粘度,以后粘度逐渐增大,24h 后达到最高,粘稠力为淀粉糊的5~8倍,加热则迅速达到最高粘度,胶溶液的粘度随胶粉粒度直径的减小而增加;水化速率则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如果经85e 制备,10min 即可充分水化达到最大粘度,但长时间高温处理将导致瓜尔胶本身降解,使粘度下降。瓜尔胶溶液在pH8~9时可达最快水化速度,然而大于10或小于4则水化速度反而慢[4]。 ) 9) 第24卷第4期2005年8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 e W ild P lant Reso urces V ol.24No.4 A ug.2005

黄原胶和瓜尔胶

1 黄原胶及其性质 1.1 黄原胶简介 黄原胶(Xanthan)是由一种植物致病菌野油菜黄单胞杆状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产生的一种杂多糖。其相对分子质量在2×106~2×107 ,主链为由葡 萄糖以β-1-4糖苷健连接的纤维素结构,主链的相间的葡萄糖的C3位由线性的甘露糖-葡萄糖酸-甘露糖3糖单元侧链取代。通常情况下,侧链的内侧和末端的甘露糖是乙酰化和丙酮酸化的,这主要取决于它的产生菌株和发酵条件。 黄原胶的黄原胶的骨架类似纤维素,但是带负电荷的侧链之间以及侧链与聚合物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黄原胶形成侧链绕主链骨架反向缠绕,通过氢键维系形成棒状双螺旋结构。一般水溶性聚合物骨架被其它化学药品或酶攻击、切断后,会丧失其增稠能力。而在黄原胶溶液中,聚合物骨架周围缠绕的侧链使它免于被攻击,所以黄原胶对化学药品和酶试剂的降解具有良好的抵抗性。 1.2 黄原胶的理化性质 黄原胶是一种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较为优越的生物胶。分子侧链末端含有丙酮酸基团的多少,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黄原胶具有长链高分子的一般性能,但它比一般高分子含有更多的官能团,在特定条件下会显示独特性能。它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阴离子且构象是多样的,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 (1)水溶性和增稠性 黄原胶在水中能快速溶解,水溶性很好,在冷水中也能溶解。吉武科等在25℃下,用NDJ一1型旋转黏度计6 r?min-1时测得质量分数0.1%、0.2%、0.3%、0.7%、0.9% 的黄原胶黏度分别为100 mPa·s、480 mPa·s、l300 mPa·s、5400 mPa·s 和8600 mPa·s。从测试结果看出,黏度随浓度的递减而不成比例地降低,且质量 分数0.3%是高低黏度的分界点。质量分数为0.1%的黄原胶黏度为100 mPa·s 左右,而许多其他胶类在质量分数为0.1%时,黏度几乎为零。由此可见,黄原胶具有低浓度高黏度的特性。 (2)悬浮性和乳化性 黄原胶因为具有显著的增加体系黏度和形成弱凝胶结构的特点而经常被用于食品或其它产品,以提高O/W乳状液的稳定性。但麻建国的研究发现,溶液中黄原胶的添加量达到一定量后,才能得到预定的稳定作用。在黄原胶质量分数小于0.001%时,试验体系的稳定性变化不大;质量分数在0.01%~0.02%时样品底部富水层出现,但体系无明显分层;质量分数大于0.02%时,乳状液很快分层。只有当质量分数超过0.25%时,黄原胶才能起到提高体系稳定性的作用。 (3)流变性 即触变性或假塑性、剪切变稀性。黄原胶的水溶液,在受到剪切作用时,黏度急剧下降,且剪切速度越高,黏度下降越快,如6 r?min-1时质量分数0.3%的黄原胶黏度为1300 mPa·s,而60 r?min-1时黏度还不到原来的1/3,仅为400 mPa·s。 当剪切力消除时,则立即恢复原有的黏度。剪切力和黏度的关系是完全可塑的。当黄原胶与纳米微晶纤维素复配时,能在水中形成高强度的全天然生物胶,其触变性变得更强。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模式 聚合物流变性是指其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有外力场作用时,溶液粘度与流速或压差之间的变化关系。高分子的形态变化导致了聚合物溶液宏观性质的变化。聚合物溶液是非牛顿流体,其流动行为可用Ostwald-Dewael幂律方程[56]来描述: 根据流体力学对液体流型的分类,驱油用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属于假塑性流型,即表观粘度呈现剪切稀化现象。在低剪切速率下,溶液的流变曲线斜率n=1,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称为第一牛顿流动区,该区的粘度通常称为零切粘度η0,即γ&→0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流动曲线的斜率n<1,称假塑性区,该区的粘度为表观粘度ηa;剪切速率的增大,表观粘度ηa值变小,其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幂指数关系。在假塑性区,剪切速率与表观粘度的关系可用Ostwald-Dewael幂律模型来描述。 HPAM水溶液的完整的流变曲线如图2-1所示。流变曲线包括牛顿段、假塑段、极限牛顿段、粘弹段和降解段。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与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结构有关。在很小的剪切速率下,大分子构象分布不改变,流动对结构没有影响,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此即牛顿段;当剪切速率较大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高分子构象发生了变化,长链分子偏离平衡态构象,而沿流动方向取向,使聚合物解缠和分子链彼此分离,从而降低了相互运动阻力,这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剪切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分子取向达到极限状态,取向程度不再随剪切速率而变化,聚合物溶液遵守牛顿流动定律,表观粘度又成为常数,此即所谓的极限牛顿段。当剪切速率再增加时,主链的相邻键偏离了正常的键角,从而产生了弹性恢复力,而表现出粘弹性,使表观粘度增加。当剪切速率增加到足以使高分子链断裂时,发生能了聚合物降解,使聚合物粘度降低。 另外,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ηa下降,开始时ηa下降很快,随后变得缓慢,逐渐趋于平缓,进一步说明了HPAM属于假塑性流体。Mooney方程可解释这一现象,体系的表观粘度ηa与粒子的内相体积Vi、堆积系数υ和形态常数ke有如下关系: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摘要:本文综述了聚合物表面改性的多种方法,主要包括有溶液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表面接枝法、辐照处理法和新兴的原子力显微探针震荡法,并结合具体聚合物材料有重点的详细介绍了改性方法及其改性机理。 关键词:聚合物;表面改性;应用 聚合物在日常生活及化工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些聚合物表面的亲水性和耐磨损性较差,限制了聚合物材料的进一步应用。为了改善这些表面性质,需要对聚合物的表面进行改性。聚合物表面改性是指在不影响材料本体性能的前提下,在材料表面纳米量级范围内进行一定的操作,赋予材料表面某些全新的性质,如亲水性、抗刮伤性等。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方法很多,本文综述了溶液处理方法、等离子体处理法、表面接枝法、辐照处理方法和新兴的原子力显微探针震荡法。下面将结合具体聚合物材料详细介绍各种改性方法。 1溶液处理方法 1.1含氟聚合物 PTFE或Teflon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电性能以及抗水气的穿透性,所以在化学和电子工业上广泛地应用,但由于难粘结,所以应用上受到局限。为了提高粘结性能,需对表面进行改性,化学改性的方法通常用钠萘四氢呋哺液溶处理它。此处理液的配制是由1mol 的金属钠(23g)一次加到1mol萘(128g)的四氢呋喃(1L工业纯)中去,在装有搅拌及干燥管的三口瓶中反应2h,直至溶液完全变为暗棕色即成[1]。 将氟聚合物在处理液中浸泡几分钟,取出用丙酮洗涤,除去过量的有机物。然后用蒸馏水洗。除去表面上微量的金属。氟聚合物在处理液中浸泡时,要求体系要密封,否则空气中氧和水能与处理液中络合物反应而大大降低处理液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处理液贮存有效期为2个月。处理后的Teflon与环氧粘结剂粘结,拉剪强度可达1100~2000PSi。处理过的表面为黑色,处理层厚低于4×10-5mm 时,电子衍射实验表明处理过的材料本体结构没有变化,材料的体电阻、面电阻和介电损耗也没有变化,此方法有三个缺点:一、处理件表面发黑,影响有色导线的着色;二、处理件面电阻在高湿条件下略有下降,三、处理过的黑色表面在阳光下长时间照射,粘结性能降低,因此目前都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来处理。 1.2聚烷烯烃 聚乙烯和聚丙烯是这类材料中的大品种,它们表面能低。如聚乙烯表面能只有31×10-7J/cm2。为了提高它们表面活性,有利于粘接,通常需对它们的表面进行改性,其中化学改性方法有用铬酸氧化液处理,此处理液的配方[2]重铬酸钠(或钾)5份,蒸馏水8份,浓硫酸100份,将聚乙烯或聚丙烯室温条件下在处理液中浸泡1~1.5h,66~71℃条件下浸泡1~5min,80~85℃处理几秒钟,此外还有过硫酸铵的氧化处理液[3]。其配方为硫酸铵60~120g,硫酸银(促进剂)0.6g,蒸馏水1000ml,将聚乙烯室温条件下处理20min,70℃处理5min,当用来处理聚丙烯时,处理温度和时间都需增加一些,70℃lh,90℃10min,其中促进剂硫酸银效果不明显,可以去掉,但此处理液有效期短,通常只有lh。这两种处理方法,效果都不错。 1.3聚醚型聚氨酯 Wrobleski D. A.等[4]对聚醚型聚氨酯Tecoflex以化学浸渍和接枝聚合进行表面改性。且用Wilhelmy平衡技术测定接触角,结果表明,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PEG化学浸渍修饰表面,以及用VPHEMA对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及其钠盐(AMPS和NaAMPS)光引发表面接枝。其表面能增大,表面更加亲水。化学浸溃使前进和后退接触角降低20和30~40

瓜尔胶的改性及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瓜尔胶的改性及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瓜尔胶的结构特点综述了其改性方法,并对瓜尔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瓜尔胶是一种新型环保型造纸助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瓜尔胶;改性;造纸助剂; 瓜尔胶是从种植于印巴次大陆的豆科植物——瓜尔豆中提取的一种植物胶。它在化学性质上是聚半乳糖甘露糖。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使它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环保助剂。瓜尔胶的首要特点是其生长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因此不耐水,在冷水中就可以水化、溶解,这与淀粉系列助剂的使用需要糊化相比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瓜尔胶的另一特点是分子结构与纤维素分子非常相似。瓜尔胶分子中甘露糖单元通过1,4一β苷键连接成主链,半乳糖支链则以1,6一a键间隔与甘露糖主链相连,与纤维素分子的相似性使它易于吸附到纤维上产生助留效果。天然瓜尔胶作为造纸助剂时,可以提高纸页强度,减少灰斑形成并提高纸页匀度。 近几年来,瓜尔胶系列助剂在卷烟纸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瓜尔胶用于卷烟纸不但具有优良的助留、助滤和增强效果,而且抄成的纸在燃烧时没有异味,满足卷烟用纸的需要。 但是。瓜尔胶原粉在使用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入意之处,它会造成滤水困难等,因此人们常用化学手段改变其理化特性以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 1 瓜尔胶的改性方法 1.1 阳离子型瓜尔胶的制备 由于瓜尔胶分子结构中每个甘露糖或半乳糖上都有羟基,在强碱的条件下,与阳离子醚化剂作用生成醚化阳离子瓜尔胶衍生物(威廉姆森反应) 。秦丽娟等讨论了半干法合成阳离子瓜尔胶(CEG)的影响因素,优化出合成阳离子瓜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所合成的阳离子瓜尔胶作为助留剂应用于废纸脱墨浆。万小芳㈨等用一步泥浆法合成新型助留助滤剂——阳离子羟乙基瓜尔胶(cEG),过程为将悬浮于醇/水体系中的瓜尔胶,先与阳离子单体发生醚化反应,然后与氯乙醇在微过量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羟乙基化反应,阳离子中间产物不必分离。重点研究了阳离子醚化产物的黏度及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阳离子化反应优化条件为:m(阳离子单体):m(瓜尔胶)=0.4 :1,m(N~OH):m(瓜尔胶)=0.25: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h。经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接枝产物中季铵阳离子基团的存在。由于CEG 分子结构同时含有季铵阳离子和非离子的活性羟基,CEG 常温水合作用进一步强化,1%CEG 的水溶液的透光率增加到80%。 1.2 非离子型瓜尔胶的制备 非离子型瓜尔胶是瓜尔胶中的羟基与活性物质作用,生成瓜尔胶衍生物。例如用环氧烷基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羟丙基瓜尔胶。 1.3 阴离子型瓜尔胶的制备 阴离子型瓜尔胶是瓜尔胶中的羟基与有机酸作用生成的衍生物。例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3一氯- 2- 羟基磺酸可以制得阴离子醚化瓜尔胶衍生物,M ontgomery Rex等人制成了羧甲基改性的阴离子瓜尔胶,

第五章 高聚物的流变性

第五章 高聚物的流变性 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一般需经历加热塑化、流动成型和冷却固化三个基本步骤。加热塑化:经过加热使固体高聚物变成粘性流体;流动成型:借助注塑机或挤塑机的柱赛或螺杆的移动,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或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从所要求的形状的口模挤出,得到连续的型材。冷却固化:是用冷却的方法使制品从粘流态变成玻璃态。 聚合物的粘流发生在g T 以上,热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加工成型都是在粘流态下进行的.由于大多数高分子的f T 都低于300℃,经一般无机材料低得多,给加工成型带来很大方便,这也是高分子得以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5.1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粘度不随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大小而改变,始终保持常数的流体,通称为~。 非牛顿流体:凡是不符合牛顿流体公式的流体,统称为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 d dt γ σηηγ== 非牛顿流体: 'n a K σγηγ == 式中γ 为剪切速率,n 为非牛顿性指数(n<1称为假塑性); a η为表观粘度,表观粘度比高聚物真正的粘度(零剪切粘度0η小). 剪切变稀:大多数高聚物熔体和浓溶液属假塑性流体,其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即所谓~。 剪切变稠:膨胀性流体与假塑性流体相反,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粘度升高,即发生~。 宾汉流体:或称塑性流体,具有名符其实的塑性行为,即在受到的剪切应力小于某一临界值Y σ是不发生流动,相当于虎克固体,而超过Y σ后,则可像牛顿液体一样流动。 触变(摇溶)液体:在恒定剪切速率下粘度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的液体。 摇凝液体:在恒定剪切速率下粘度随时间而增加的液体。 5.2高聚物粘性流动的主要特点 1. 高分子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运动来实现的,粘流活化能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2. 一般不符合物顿液体定律,即不是牛顿流体,而是非牛顿流体,常是假塑性流体.这是由于流动时链段沿流动方向取向,取向的结果使粘度降低. 3. 粘流时伴有高弹形变。高弹形变的恢复也是一个松驰过程,恢复的快慢一方面与高分子链本身的柔顺性有关,柔性好,恢复得快,另一方面也与高聚物所处的温度有关,温度高,恢复快。

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探讨

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26T10:08:10.7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张仕奇张君杰张扬[导读] 摘要:表面改性是进行非金属矿物材料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本文对非金属矿物分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和表面改性工艺进行了分析。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 014010 摘要:表面改性是进行非金属矿物材料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本文对非金属矿物分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和表面改性工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技术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兴起,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表面改性是非金属矿物材料必须的加工技术,通过表面改性能够使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 1 表面改性方法 表面改性的方法很多,能够改变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如表面物理涂覆、化学包覆、无机沉淀包覆或薄膜、机械力化学、化学插层等可称为表面改性方法。目前工业上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和机械化学改性法及复合法。 (1)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方法,这是一种利用有机表面改性剂分子中的官能团在颗粒表面吸附或化学反应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所用表面改性剂主要有偶联剂(硅烷、钛酸酯、铝酸酯、锆铝酸酯、有机络合物、磷酸酯等)、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及其盐、高级胺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油或硅树脂等)、有机低聚物及不饱和有机酸等。改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2)沉淀反应法:是利用化学沉淀反应将表面改性物沉淀包覆在被改性颗粒表面,是一种“无机/无机包覆”或“无机纳米/微米粉体包覆”的粉体表面改性方法。粉体表面包覆纳米Ti02、ZnO、CaC03等无机物的改性,就是通过沉淀反应实现的,如云母粉表面包覆TiO2制备珠光云母颜料、钛白粉表面包覆Si02和A1203。 (3)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是利用超细粉碎过程及其他强烈机械力作用有目的地激活颗粒表面,使其结构复杂或无定形化,增强它与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物的反应活性。机械化学作用可以增强颗粒表面的活性点和活性基团,增强其与有机基质或有机表面改性剂的使用。以机械力化学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机械融合技术,是一种对无机颗粒进行复合处理或表面改性,如表面复合、包覆、分散的方法。 (4)化学插层改性法:是指利用层状结构的粉体颗粒晶体层之间结合力较弱(如分子键或范德华键)或存在可交换阳离子等特性,通过化学反应或离子交换反应改变粉体的性质的改性方法。因此,用于插层改性的粉体一般来说具有层状或似层状晶体结构,如蒙脱土、高岭土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或粘土矿物以及石墨等。用于插层改性的改性剂大多为有机物,也有无机物。 (5)复合改性法:是指综合采用多种方法(物理、化学和机械等)改变颗粒的表面性质以满足应用的需要的改性方法。目前应用得复合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涂覆/化学包覆、机械力化学/化学包覆、无机沉淀反应/化学包覆等。 2 表面改性工艺 表面改性工艺依表面改性的方法、设备和粉体制备方法而异。目前工业上应用的表面改性工艺丰要有干法工艺、湿法工艺、复合工艺三大类。干法工艺根据作业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湿法工艺又可分有机改性工艺和无机改性工艺;复合工艺又可分为物理涂覆/化学包覆、机械力化学/化学包覆、无机沉淀反应/化学包覆工艺等。 (1)干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工艺。目前对于非金属矿物填料和颜料,如重质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高岭土与煅烧高岭土、滑石、硅灰石、硅微粉、玻璃微珠、氢氧化铝和轻氧化镁、陶土、陶瓷颜料等,大多采用干法表面改性工艺。原因是干法工艺简单,作业灵活、投资较省以及改性剂适用性好等特点。其中,间歇式干法工艺的特点是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灵活调节表面改性的时间(即停留时间),但颗粒表面改性剂难以包覆均匀,单位产品药剂耗量较多,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有粉尘污染,难以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般应用于小规模生产。连续式改性工艺的特点是粉体与表面改性剂的分散较好,颗粒表面包覆较均匀,单位产品改性剂耗量较少,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连续式干法表面改性工艺常常置于干法粉体制备工艺之后,大批量连续生产各种非金属矿物活性粉体,特别是用于塑料、橡胶、胶粘剂等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的无机填料和颜料。 (2)湿法表面有机改性工艺:与干法工艺相比具有表面改性剂分散好、表面包覆均匀等特点,但需要后续脱水(过滤和干燥)作业。一般用于可水溶或可水解的有机表面改性剂以及前段为湿法制粉(包括湿法机械超细粉碎和化学制粉)工艺而后段又需要干燥的场合,如轻质碳酸钙(特别是纳米碳酸钙)、湿法细磨重质碳酸钙、超细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超细二氧化硅等的表面改性,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浆料即使不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也要进行过滤和干燥,在过滤和干燥之前进行表面改性,还可使物料干燥后不形成硬团聚,改善其分散性。无机沉淀包覆改性也是一种湿法改性工艺。它包括制浆、水解、沉淀反应和后续洗涤,脱水、煅烧或焙烧等工序或过程。 (3)机械力化学/化学包覆复合改性工艺:是在机械力作用或细磨、超细磨过程中添加表面改性剂,在粉体粒度减小的同时对颗粒进行表面化学包覆改性的工艺。这种复合表面改性工艺的特点是可以简化工艺,某些表面改性剂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助磨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碎效率。不足之处是温度不好控制;此外,由于改性过程中颗粒不断被粉碎,产生新的表面,颗粒包覆难以均匀,要设计好表面改性剂的添加方式才能确保均匀包覆和较高的包覆率;此外,如果粉碎设备的散热不好,强烈机械力作用过程中局部的过高温升可能使部分表面改性剂分解或分子结构被破坏。 (4)无机沉淀反应/化学包覆复合改性工艺:是在沉淀反应改性之后再进行表面化学包覆改性,实质上是一种无机/有机复合改性工艺。这种复合改性工艺已广泛用于复合钛白粉表面改性,即在沉淀包覆SiO2或A1203薄膜的基础上,再用钛酸酯、硅烷及其他有机表面改性剂对Ti02/Si02或A1203复合颗粒进行表面有机包覆改性。 (5)物理涂覆/化学包覆复合改性工艺:是一种物理涂覆的方式,在进行金属镀膜或者覆膜之后,在通过有机化学进行改性的工艺。 参考文献: [1] 刘伯元.中国粉体表面改性(塑料填充改性)的最新进展[C]// 中国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物加工与检测技术交流大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2009. [2] 郑水林.粉体表面改性工艺设备及其选择[C]// 中国白色工业矿物技术与市场交流大会.2009.

瓜尔胶讲解学习

瓜尔胶

天然增稠剂之————瓜尔胶 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已故,原名吴百福,日籍台湾人)销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面——袋装“鸡汤拉面”以后,方便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07年方便面的全球销售量大约为979亿包,全世界平均每人消费15包。公司预测,如果消费量继续保持增长,10年后方便面的全球销量有望翻一番,达到2000亿包。目前消费方便面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后依次为印度尼西亚、日本和美国。速食方便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的配料也是数不胜数,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公认的天然增稠剂之一——瓜尔胶 瓜尔胶:瓜尔胶从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瓜尔豆(瓜尔豆在民间,其果实作为缓泻剂,并使用于因胆汁而引起的疾病。叶子可治夜盲症;煮熟的种子作成膏药用于治疗头胀痛、肝大以及骨折而引起的肿胀。瓜尔豆全草烧成灰,与油混合,调匀涂敷治疗烫伤。)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得到,主要成分为半乳甘露聚糖,我们通常所说的瓜尔胶指的是瓜尔糖,其结构是由D甘露糖通过β-1,4甙键连接形成主链,在某些甘露糖上D-半乳糖通过α-1,6甙键形成侧链而构成多分枝的聚糖,从整个分子来看,半乳糖在主链上呈无规分布,但以两个或三个一组居多。这种基本呈线形而具有分支的结构决定了瓜尔胶的特性与那些无分支、不溶于水的葡甘露聚糖有明显的不同。因来源不同,瓜尔胶的分子量及单糖比例不同于其它的半乳甘露聚糖。瓜尔胶的分子量约为100万~200万,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约为1.5一2/1。 瓜尔胶的主要成分: 瓜尔胶的性质 瓜尔胶为白色或浅黄色,可自由流动的粉末,略微带有豆腥味,易吸潮。瓜尔胶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典型的缠绕生物聚合物的性质,一般而言,0.5%以上的瓜尔胶溶液已呈非牛顿流体的假塑性流体特性,没有屈服应力。瓜尔胶在冷水中就能充分水化(一般需要2h),能分散在热水或冷水中形成粘稠液,具体粘度取决于粒度、制备条件及温度,瓜尔胶为天然胶中粘度最高者。 瓜尔胶是一种溶胀高聚物,水是它的通用溶剂,不过也能以有限的溶解度溶解于与水混溶的溶剂中,如乙醇溶液中。此外由于瓜尔胶的无机盐类兼容性能,其水溶液能够对大多数一价盐离子(Na+、K+、Cl-等)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如食盐的浓度可高达60%;但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可使溶解度下降。 瓜尔胶分子主链上每个糖残基都有两个顺式羟基,在控制溶液pH值的条件下,将会通过极性键和配位键与游离的硼酸盐、金属离子进行交联,生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水凝胶,此外还能形成一定强度的水溶性薄膜。瓜尔胶与大多数合成的或天然的多糖具有很好的配伍和协同增效作用,如瓜尔胶与黄原胶、海藻酸

瓜尔胶

瓜尔胶 摘要:瓜尔胶及其衍生物是新型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应用前景广阔,综述了瓜尔胶及其衍 生物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瓜尔胶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工业、日用化学品工业、 食品工业、石油钻探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强调了其特殊性能的优势和应用潜力,阐明了我国 研究开发瓜尔胶及其衍生物的意义。 关键词:瓜尔胶;半乳甘露聚糖;改性;亲水胶体 瓜尔胶又称瓜尔豆胶、胍胶,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廉价而广泛应用的食用胶体之一。瓜尔胶是从瓜儿树种子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可食用的多糖类化合物。瓜尔胶为天然高分子亲水胶体,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而成,属于天然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来源稳定、价格相对便宜、黏度高、用途广的食品胶体,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品质改良剂。自1993年瓜尔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和较低廉的价格,已逐渐地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食品胶之一。近年来,通过化学改性使得瓜尔胶的分散性、黏度、水化速率和溶液透明度等特性大大提高,瓜尔胶的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1 瓜尔胶的结构和性质 1.1 瓜尔胶的结构组成 瓜尔胶主链由(1-4)-β-D-甘露糖为单元联接而成,侧链由单个α-D-半乳糖组成并以(1-6)键与主链相接,如图1所示。瓜尔胶因来源不同分子量约为100~200万,甘露糖与半乳糖之比约为1.5~2:1[1]。从支链的半乳糖来看,有四个羟基均可以参与酯化或醚化反应,考虑到空间的位阻效应,羟甲基中的伯羟基反应活性最强,此外甘露糖的羟基也有一定的反应活性。这种特性与那些无分支、不溶于水的葡甘露聚糖有明显的不同。 图1 瓜尔胶的结构 1.2 瓜尔胶的制法 先将瓜尔胶豆磨碎,经筛分、吹风处理。除去皮和胚芽得到胚乳,再将胚乳用含极性有

膀胱脱细胞基质预凝胶水溶液的微流变特性研究

膀胱脱细胞基质预凝胶水溶液的微流变特性研究 刘文景1?范苏娜1?张慧慧1?邵惠丽1?宋鲁杰2?黄建文2?张耀鹏1? (1.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一201620?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一200233) 一一摘一要:本研究采用光学微流变仪对不同浓度膀胱脱细胞基质(BAM)预凝胶水溶液的动态成胶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BAM水凝胶成胶过程中?颗粒均方位移(MSD)曲线均出现平台区?且流动因子(FI)逐渐减小?即发生溶胶凝胶转变?随着BAM浓度的增加?MSD曲线平台区高度降低且向右移动?宏观黏度因子(MVI)和弹性因子(EI)逐渐增大?网格尺寸(ξ)减小?即凝胶粘弹性增强?本研究为组织工程应用中原位注射BAM水凝胶提供了流变学参考? 关键词:膀胱脱细胞基质一水凝胶一微流变性能一溶胶-凝胶转变 中图分类号:TQ322.4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006334X(2019)010011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10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74018?81600524? 作者简介:刘文景(1994-)?安徽南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材料的加工和制备? ?通讯作者:张耀鹏?zyp@dhu.edu.cn? 一一BAM水凝胶作为一种源于膀胱组织的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组织工程应用潜力?有望用于不规则形状缺陷组织的修复?BAM水凝胶的流变学性能对其组织工程中的可注射应用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其流变学性能的研究很有必要?目前?研究水凝胶流变性能最常用的方法是旋转流变学[12]?但测量过程存在较多局限?微流变学是一种在微米尺度下研究悬浮液二料浆以及凝胶等软物质粘弹性质的流变学方法[35]? 基于动态激光光散射技术[6]?通过追踪体系中示踪粒子的布朗运动来表征样品粘弹性的变化?与传统的旋转流变测试相比?微流变测试能有效避免外部其他条件的干扰?可原位测定水凝胶的成胶过程和粘弹性能?本文采用光学微流变仪对BAM水凝胶的成胶过程进行全面评价?研究浓度对BAM水凝胶粘弹性能二内部网格尺寸的影响?为组织工程应用过程中原位注射BAM水凝胶的应用提供流变学参考? 1一试一验 1.1一原料及试剂 新鲜猪膀胱?自购?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美国Sigma公司?氨水?分析纯?国药集团化 学试剂有限公司?胃蛋白酶?美国Sigma公司?盐酸?分析纯?平湖化工?氢氧化钠?分析纯?上海凌峰?磷酸缓冲生理盐水试剂?杭州吉诺?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溶液?规格10?PBS?上海翊圣?去离子水?实验室 自制? 1.2一仪器设备光学微流变仪:RheolaserMaster型?法国For ̄mulaction公司?电子分析天平:HANGPINGFA2104型?上海精 密仪器公司? 恒温摇床:HS200B型?上海和呈仪器公司?冷冻干燥机器:FD1A50型?北京博医康公司?冷冻研磨机:FREEZER/MILL6770型?美国SPEXSamplePrep公司? 离心管:50mL?合肥新恩源公司? 1.3一猪膀胱脱细胞处理 将猪膀胱粘膜进行脱细胞处理[7]?简要步骤如下:首先将新鲜猪膀胱组织清洗后剔除肌层和浆膜层?剩余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继续置于去离子水中震荡48h?再将其置于体积分数0.5%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和0.1%氨水组成的脱细胞液中处理2周?每2~3天更换新脱细胞液?完成后在去离子水中继续清洗24h?得到脱细胞BAM片层?最后将清洗后的BAM置于体积分数75%乙醇中备用? 1.4一BAM预凝胶溶液的制备 经去离子水洗净的BAM片经冷冻干燥二冷冻研 第34卷第1期2019年3月合成技术及应用 SYNTHETICTECHNOLOGYANDAPPLICATION Vol.34一No.1Mar.2019

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第8卷 第19期 2008年10月167121819(2008)1925463205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ience Technol 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8 No 119 Oct . 2008 Ζ 2008 Sci 1Tech 1Engng 1 化工技术 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陈孝云 林秀兰 魏起华 林金春 欧水丽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州350002) 摘 要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决定了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决定了活性炭的化学吸附特性。通过改变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消除某些基团或者负载增加活性中心,可以改善活性炭对特定吸附质的吸附能力。论述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氧化、还原、酸碱、等离子体、金属负载和电化学等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表面化学改性 表面化学性质中图法分类号 T Q42411; 文献标志码 A 2008年5月27日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61)、福建省科技 厅星火计划项目(318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225)、青年教师基金(08B20)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陈孝云,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离子液体和炭材料。E 2mail:chenxy_dicp@1261com 。 活性炭因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灰分含量低、化学性质(耐酸、耐碱、耐热)稳定、机械强度高、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再生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治理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中有机、无机、细菌及尘埃等污染物 [1—3] 。 但由于活性炭品种少、技术含量低、缺少功能化高品质专用活性炭,制约我国活性炭行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应用 [3—5] 。将活性炭改性处理,研制出对污染物高效、深度净化的功能活性炭,是降低活性炭使用成本、扩大其使用范围、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活性炭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4,6] 。活性炭改性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化学处理,改变其孔隙结构(如孔容、孔径大小与分布等);改变活性炭表面的酸、碱性;或者在活性炭表面引入或去除某些官能团使活性炭具有某种特殊的吸附性能和催化特性 [7—10] 。此外,采用不同的活化方法或不同的活化 剂也可以实现制备不同孔径分布及不同表面化学特性的活性炭 [11] 。目前,针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 改性的方法主要有氧化改性、还原改性、酸碱改性、等 离子体改性、金属负载改性和电化学改性等[8—15] 。 1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不但取决于它的孔隙结构,而且取决于其表面化学性质,表面化学性质决定了活性炭的化学吸附 [9] 。化学性质主要由表面的化 学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表面杂原子和化合物确定,不同的表面官能团、杂原子和化合物对不同的吸附质的吸附有明显差别 [16] 。因此对活性炭表面 化学结构进行化学改性,使其吸附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活性炭表面官能团一般分为含氧官能团(图1)和含氮官能团(图2);含氧官能团主要有羧基、酚羟基、羰基、内酯基及环式过氧基等,含氮官能团可能存在形式有两类酰胺基、酞亚胺基、乳胺基,类吡咯基、类吡嘧啶基等 [11—13] 。 图1 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