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结节囊肿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21.00 KB
- 文档页数:13
手术前讨论总结记录单
姓名: 姚亮英性别:女年龄: 68 岁科室:外科住院号:
讨论日期: 2016/04/13 施术者:谢勇登第一助手:汪胜光
参加讨论者陈细华谢勇登汪胜光
(一)手术前诊断及依据:
1.发现左臀部包块半年
2、体格检查:T 36.9℃P 80 次/分R 21 次/分BP 150/90 mmHg。
神清合作。
心肺腹听诊正常.专科情况:脊柱无畸形,生理性弯曲存在,棘突无压痛,左臀部可及一大小约6*5*5cm肿块,质韧,轻压痛,境界清,活动差,表面无破溃。
髋关节活动无受限。
余肢体无异常。
(二)初步诊断:
(1)坐骨结节囊肿,2.冠心病,3.高血压。
(三)手术前检查及准备:
三大常规 X线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三项
(四)手术指征及方法:
发现左侧臀部包块半年,影响活动功能,
处理方法:左侧臀部囊肿剥除术
(五)麻醉选择及注意要点:
连续硬膜外麻醉
(六)手术困难估计:
术中仔细操作,彻底止血,避免损伤附件重要神经血管。
(七)手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并发症:出血伤口感染
预防措施:仔细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记录者签名:汪胜光
主治医师签名:汪胜光
科主任签名:谢勇登 2016 年 4 月 13 日。
两种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的比较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坐骨结节囊肿。
方法收集传统法(31例)和破囊法(24例)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病例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切口感染渗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复发病例。
结论破囊法手术操作更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优势。
标签: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比较;并发症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
手术切除是坐骨结节囊肿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要求沿囊肿壁向四周剥离,尽可能减轻对肌肉的损伤和破坏,到达坐骨结节后需完整切除囊壁以免复发[1]。
2005年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囊肿完整切除法,在这里我们称为传统法,之后采取了有所改进的破囊切除法,积累有24例治疗经验。
本研究收集两种不同方法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症状、体征,均经B超证实为囊性包块。
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坐骨结节囊肿。
2000年5月~2005年8月传统法病例组31例,均为首次手术病例,术前曾作囊内药物注射治疗和术中囊肿破溃病例剔除;男5例,女26例;年龄39~86岁,平均64.6岁;右侧17例,左侧14例;囊肿直径最小3.0 cm,最大8.0 cm,病史3个月~6年。
2005年9月~2009年1月采取破囊法病例24例,以下称破囊法:男2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3岁;右侧9例,左侧15例;囊肿直径最小3.5 cm,最大10.0 cm,病史5个月~3年。
1.2 方法1.2.1 传统组手术方法椎管内麻醉,健侧卧位,患侧屈髋、屈膝,于囊肿表面作顺臀纹切口,长度超出囊肿长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四周潜行分离,沿囊壁用电刀逐步分离至坐骨结节处,于坐骨结节表面用电刀小心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为保证囊肿的完整性,连同周围少许炎性粘连组织一并切除,彻底止血,创腔面以过氧化氢溶液、0.9%氯化钠溶液冲洗,依层缝合消灭死腔,常规留置橡皮引流膜48~72 h,术后10~12 d拆线。
坐骨结节囊肿病历书写模板
病历书写模板
病历编号:
就诊日期:
主诉:
患者(年龄、性别)因(主诉症状),约(多久/多久前)来就诊。
现病史:
(详细描述当前症状、持续时间、频率、加重因素等)
既往史:
1.相关系统疾病史(如:骨骼、神经系统疾病等)
2.手术史(如:腰椎手术等)
3.药物过敏史及其他过敏史(如:对某类药物过敏等)
个人史:
(如吸烟、饮酒史、职业暴露史等)
家族史:
(一级与二级亲属是否有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如患者体温、意识状态、体型等)
神经系统检查:(如肌力、肌张力、反射、感觉等)
其他系统检查:(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皮肤检查等)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
2.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具体疾病名称)。
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以下治疗计划:
1.药物治疗:(如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程等)
2.物理治疗:(如康复训练、物理疗法、按摩等)
3.其他治疗:(如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4.注意事项:(如卧床休息、饮食禁忌等)
随访计划:
约定下次随访时间,并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和遵医嘱规定。
备注:
在病历中可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和医生意见。
以上病历书写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添加。
建议在书写病历时遵循规范和规定的格式,确保信息准确、全面。
王道英外科111 12020入院记录姓名:王道英出生地:江苏省盐城市性别:女性工作单位:年龄:56岁家庭住址:响水县六套乡六套村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2-01-31 09:00职业:农民记录日期:2012-01-31 09:00主诉:发觉左臀部肿块三年伴红肿一周余。
现病史:三年前,无明确诱因,患者发觉左臀部肿块,肿块渐增大,伴隐痛,伴左膝部酸困、乏力,伴左臀部活动受限;未作任何治疗,一周前红肿即至本院。
发病以来,无头痛、头晕,无昏迷、抽搐,无呼吸困难,无四肢末梢紫绀或冷厥。
病程中,神志清晰,精神尚佳,食纳可,睡眠好,二便性状数量无异常。
过去史: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地方性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曾行“阑尾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否认其它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随社会预防接种。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毒物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已婚、已育。
已绝经。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否认家族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6.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88mmHg精神尚佳,神志清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平静面容,自动体位,步入病房,对答切题,检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紫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头颅对称,无畸形,Glasgow评分15分。
双眼睑无肿胀,睑、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
鼻无畸形,呼吸通畅,乳突、副鼻窦无压痛。
口唇红,扁桃体不肿大、不渗脓。
颈软、对称,气管位置居中,无静脉怒张,甲状腺不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节律均匀、对称。
双肺呼吸音清,叩诊王道英外科111 12020 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心界无扩大,心律齐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112例诊治体会_坐骨结节滑膜囊肿鉴别诊断》摘要:术中发现全部包膜完整,多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囊肿的基底部均紧密连于坐骨结节,囊壁组织为滑膜,质硬而韧,内容物为黄色液体71例,暗红色液体41例,2.1病因与诊断臀大肌坐骨滑膜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囊炎,系坐骨结节滑膜囊的慢性病变,位于坐骨与臀大肌之间,好发于老年患者,2.2治疗与预防①对偶尔发现但无症状、无进行性肿大,直径在3cm以下的囊肿,可改变久坐硬物的习惯,或加用厚海绵垫,肿块常可自行消失中图分类号:R68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40-02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又称坐骨结节滑囊炎,是农村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我科于1998年4月~2010年10月间收治1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现将本病的诊断、治疗问题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女94例,男18例。
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5岁,其中56~70岁居多。
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6年,大多数1~4年。
1.2临床症状肿块位于右侧65例,左侧29例,双侧18例。
肿块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6~18cm,其中4例最大为14cm×26cm。
大多数患者有坐垫样感觉,均是偶然发现囊性肿块。
自感有进行性肿大,多数肿块活动度差。
质中等,有囊性感,压之有胀感。
个别患者病变累及坐骨神经支,且有向大腿放射性疼痛。
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其中61例曾做诊断性肿块穿刺,57例抽出黄色透明液体,4例为暗红色液体。
1.3治疗情况全组11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前曾用5%碘酊囊内注射治疗失败,改行手术治疗。
采用局麻27例,腰麻或骶麻85例。
18例采用俯卧位,84例采用侧卧位。
采用纵形切口者64例,横行切口41例,半弧形切口25例。
术中发现全部包膜完整,多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囊肿的基底部均紧密连于坐骨结节,囊壁组织为滑膜,质硬而韧,内容物为黄色液体71例,暗红色液体41例。
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步骤标题: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步骤引言:坐骨结节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骨髓炎症状,通常由外伤、感染或慢性过度使用引起。
当坐骨结节受损时,可能会形成囊肿,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的患者,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坐骨结节囊肿手术的步骤。
第一部分:手术准备在进行坐骨结节囊肿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这些步骤旨在确定囊肿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以及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第二部分: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通常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全身麻醉则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使其进入无意识状态。
第三部分:手术步骤1. 手术切口手术开始时,医生会在囊肿附近作出一个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可以进入囊肿所在的部位。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囊肿的具体情况。
2. 囊肿清除进入囊肿部位后,医生会用手术器械将囊肿完全清除。
这包括将囊肿的囊壁剥离,并清除其中的炎性组织和坏死组织。
为了确保囊肿完全清除,医生可能会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
3. 骨修复在囊肿清除后,医生会对受损的骨组织进行修复。
这可能包括填充骨缺损或使用骨移植物来促进骨愈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骨修复方法。
4. 伤口关闭完成骨修复后,医生会将切口缝合,并用敷料覆盖伤口。
这有助于减轻术后感染和伤口裂开的风险。
第四部分: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进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恢复。
在术后的几天里,医生会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医生还会安排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功能和活动水平。
结论: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减轻患者因囊肿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手术步骤包括手术准备、麻醉、手术切口、囊肿清除、骨修复和伤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