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交大化学专业本科分流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分流方案如下:
1. 无机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并在催化、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如金属有机化学、固体材料化学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2. 有机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有机分子的合成、结构与反应机理,并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有机合成方法学、有机化学分析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3. 物理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并在催化、纳米科学、化学动力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如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4. 分析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如分离与测定方法学、色谱、质谱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5. 化学生物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如生物分子合成、信号转导机制等,并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相关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发展情况在大三或者大四阶段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和实验课程。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11), 2108090 (1 of 6)收稿:2021-08-30;录用:2021-09-13;网络发表:2021-09-27*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基金(CTLD20J 0033)•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108090 编者按:专业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最基本单元和最基础支撑,是汇聚师资、课程、资源、条件、政策,推进新目标、新理念、新标准、新举措落地落实的最重要平台,也是本科教育“新基建”最关键抓手。
专业的优势特色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永恒主题。
推进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使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行业、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专业办学适应度和满意度的根本前提。
为了汇聚各高校开展专业优势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改革思路和成功经验,通过交流借鉴推进我国化学类专业的特色优势建设,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化学》期刊联手推出“专业特色建设”专刊。
本专刊共收录论文30篇,分别体现了特色育人模式(12篇)、行业特色(8篇)、地域特色(3篇)、学科特色(2篇)、特色课程和内容特色(3篇),还涉及培养层次特色、能力和素质特色、就业发展特色、四新建设特色等方面。
希望这些论文能为广大高校开展专业特色优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建设初试魏霄,王开学,宰建陶,王冲,颜徐州,梁晶,钱雪峰*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40摘要: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
化学专业立足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以化学基础为主、理工交叉的培养模式。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完
善的专业设置。
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分类:
1.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涉及机械工程、航空
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与自动化等领域。
2.理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等学院,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学,生物科学,海洋
科学等领域。
3.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人文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哲学系、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涉及文学、历史、
哲学、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领域。
4.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等学院。
总体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涵盖面很广泛,共有23个学院、45
个本科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生的需求。
想上985,不是不可能如果你只是有名校情结,而不是非追逐热门专业,进入985院校其实也非登天难事。
每年985院校有不少调剂名额,说明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少,没招满。
虽然这些专业在学校并非重点学科专业,但毕竟学校的优势在那里,毕业以后的文凭也是名校,你所享受的学校氛围也是一样的,所以选择这些名校的冷门专业,你的考研胜算会大大增加。
凯程老师根据对公开的调剂信息的统计整理发现,2015和2016连续两年以下985院校专业的第一志愿都没招满,这说明它们在2017考研中极有可能还招不满,大家若选报985可关注下这些专业,这是进入985高校就读最便捷的方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应用统计(专硕)【化学系(深研院)】:化学、化学生物学(制药)【微纳电子系】:集成电路工程(专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地学中心)】:大气科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硕)【精密仪器系(深研院)】:仪器仪表工程(专硕)【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含专硕)【航天航空学院】:生物力学、固体力学【工程物理系】: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专硕)、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硕)【复旦大学】说明:未找到复旦大学2015调剂信息,以下是2014和2016这两年都没招满的专业。
【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4/1016)【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专硕)(2014/2016)【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4/2016)、人口学(2014/2016)、人类学(2014/2016)【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2014/2016)【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硕)【微纳电子学系】:集成电路工程(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法律系】:法律(非法学)【物理学系】:无线电物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物理系】【化学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2016)、林业经济管理(2015)、农村发展(2015)(说明:括号中年份是指该年没招满。
有机化学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应用。
许多学生选择专攻有机化学,并在此领域取得学位。
那么,有机化学毕业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研究工作有机化学毕业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工作,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大学、研究机构或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他们可以选择从事新药的研发、合成有机化合物、探索新的化学反应等工作。
这将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自己的个人学术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医药行业有机化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医药行业工作。
在医药行业,他们可以参与新药的研发、临床试验和药物生产等工作。
有机化学在药物领域有着重要作用,毕业生可以将所学的有机合成、分析等技能运用到实际应用中,为医药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化工行业除了医药行业,有机化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化工行业工作。
在化工行业,他们可以从事有机合成、新材料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等工作。
有机化学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毕业生可以在这个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
教育行业有机化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工作。
他们可以成为高中、大学的化学教师,传授有机化学知识给下一代学生。
在教育行业工作,毕业生可以将自己在有机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未来的化学人才。
创业和咨询有机化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或从事咨询工作。
他们可以开设化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有机化学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在创业和咨询领域工作,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商业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职业发展方向,包括从事研究工作、进入医药行业、化工行业、教育行业或从事创业和咨询工作等。
无论选择哪种职业道路,有机化学毕业生都可以在各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综合化学实验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研组:章烨,
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二
课程代码:
学分/学时: 1.5/51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化学(2-1)、实验化学(2-2)、
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综合化学实验》二是一门继实验化学(2-1)和实验化学(2-2)后面向二年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综合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
每个实验作为一个小型研究课题由若干个相关的实验组成,内容涵盖了"合成/制备-表征/分析-性能/应用,实验内容涉及学科发展前沿,大多数实验源自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化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个综合实验均由若干个子实验组成,在内容上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级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和结合。
从6个实验中分成三个实验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内容相当于开题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
本课程安排了2~3次Seminar活动:第一次研究性实验开始前,讨论学生的实验方案;第二次在模块I或II课程结束前举行,讨论学生实验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三次在模块III实验完成后举行,内容相当于论文答辩。
整个实验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的模式。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实行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综合考核制度。
考核体系涉及文献查阅、实验预习、实验方案的设计、Seminar表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鼓励以实验论文提交报告)。
五、教材及参考数目
1. 刘湘、刘士荣编,《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
2. 杜志强主编,《综合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合编《综合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4.张寒琦,徐家宁主编. 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5.Kenneth M.Doxsee【美】,James E.Hutchison【美】著.任玉杰译. 绿色有机化学-理念和实验.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
6.国内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