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交大化学专业本科分流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分流方案如下:
1. 无机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并在催化、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如金属有机化学、固体材料化学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2. 有机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有机分子的合成、结构与反应机理,并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有机合成方法学、有机化学分析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3. 物理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规律,并在催化、纳米科学、化学动力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如量子化学、统计力学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4. 分析化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如分离与测定方法学、色谱、质谱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5. 化学生物学方向:该方向主要研究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如生物分子合成、信号转导机制等,并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学生将学习相关的化学与生物学基础知识,并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
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发展情况在大三或者大四阶段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和实验课程。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11), 2108090 (1 of 6)收稿:2021-08-30;录用:2021-09-13;网络发表:2021-09-27*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基金(CTLD20J 0033)•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108090 编者按:专业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最基本单元和最基础支撑,是汇聚师资、课程、资源、条件、政策,推进新目标、新理念、新标准、新举措落地落实的最重要平台,也是本科教育“新基建”最关键抓手。
专业的优势特色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永恒主题。
推进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使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行业、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专业办学适应度和满意度的根本前提。
为了汇聚各高校开展专业优势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改革思路和成功经验,通过交流借鉴推进我国化学类专业的特色优势建设,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学化学》期刊联手推出“专业特色建设”专刊。
本专刊共收录论文30篇,分别体现了特色育人模式(12篇)、行业特色(8篇)、地域特色(3篇)、学科特色(2篇)、特色课程和内容特色(3篇),还涉及培养层次特色、能力和素质特色、就业发展特色、四新建设特色等方面。
希望这些论文能为广大高校开展专业特色优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建设初试魏霄,王开学,宰建陶,王冲,颜徐州,梁晶,钱雪峰*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0240摘要: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
化学专业立足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以化学基础为主、理工交叉的培养模式。
优秀毕业生个人事迹优秀毕业生个人事迹(一)侯志林,女,1991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
现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聚离子液体、超支化聚离子液体。
自入校以来,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师长的关怀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同学的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其主要事迹材料列举如下:科研方面20**年至20**年在中南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获本科学位。
期间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三等奖、中南大学20**、20**学年校优秀学生、中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并获得中科院有机所硕博连读、上海交通大学保研资格,最终以专业第三的成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颜德岳院士课题组学习,师从周永丰教授。
在交大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科研平台下,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努力学习专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报告,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参与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研究工作,并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已发表SCI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一篇、第二作者一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一篇,并有幸完成由江明院士等编著的书籍《大分子自组装新编》第十七章。
思想方面除了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侯志林同学在思想上也毫不松懈,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
她通过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和提高自己,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关心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认真参加学校及院里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时刻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让她在思想行为方面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按排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务。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二》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学教研组:章烨,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二课程代码:学分/学时: 1.5/51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化学(2-1)、实验化学(2-2)、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课程性质:《综合化学实验》二是一门继实验化学(2-1)和实验化学(2-2)后面向二年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综合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
每个实验作为一个小型研究课题由若干个相关的实验组成,内容涵盖了"合成/制备-表征/分析-性能/应用,实验内容涉及学科发展前沿,大多数实验源自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化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每个综合实验均由若干个子实验组成,在内容上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级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和结合。
从6个实验中分成三个实验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内容相当于开题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
本课程安排了2~3次Seminar活动:第一次研究性实验开始前,讨论学生的实验方案;第二次在模块I或II课程结束前举行,讨论学生实验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三次在模块III实验完成后举行,内容相当于论文答辩。
整个实验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的模式。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实行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综合考核制度。
考核体系涉及文献查阅、实验预习、实验方案的设计、Seminar表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鼓励以实验论文提交报告)。
五、教材及参考数目1. 刘湘、刘士荣编,《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2. 杜志强主编,《综合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3.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合编《综合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4.张寒琦,徐家宁主编. 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5.Kenneth M.Doxsee【美】,James E.Hutchison【美】著.任玉杰译. 绿色有机化学-理念和实验.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6.国内外文献。
高校有机化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8 吉林大学 A 15 徐州师范大学 A
2 南开大学A+ 9 山东大学 A 16 华中师范大学 A
3 北京大学A+ 10 南京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4 浙江大学A+ 11 中山大学 A 18 郑州大学 A
5 四川大学A+ 12 复旦大学 A 19 苏州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20 湖南师范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4 厦门大学 A 21 云南大学 A
B+ 等(32 个) :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 等(31 个) :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
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化工类专业1、应用化学①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实验、结构化学、无机功能材料、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工业分析、商品理化检验、精细化学品概论、环境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及能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②院校排名:中国科学院、北大、南大,南开,吉大,中科大,复旦。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
院校排名: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与传热、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高分子近代测试、聚合物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院校排名: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4、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主要专业课程: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技术、工业催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石油炼制。
院校排名: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主要专业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模拟技术、工业生产组织及技术管理等。
院校排名: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主要专业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备数控技术等。
院校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7、制药工程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技术、制药过程控制原理与仪表、计算机应用、药品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上海交大专业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拥有完
善的专业设置。
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设置分类:
1.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涉及机械工程、航空
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与自动化等领域。
2.理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等学院,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学,生物科学,海洋
科学等领域。
3.人文社科类专业:包括人文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系、哲学系、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涉及文学、历史、
哲学、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领域。
4.医学类专业:包括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等学院。
总体来说,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涵盖面很广泛,共有23个学院、45
个本科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生的需求。
上海交大化学基础考研基础有机化学考研真题与解析一、典型题与解析典型题14-56 根据以下转换画出A~H的结构式:解:在系列反应中,根据反应条件易推出有三步反应属于Hofmann降解反应,即从B到C、从D到E、从G到H,而Hofmann降解反应的产物为烯烃,故C、E、H均是烯烃类化合物。
从托品酮到B经历了酮的还原和醇的脱水,因此B也是烯烃。
根据反应条件及Hofmann消除反应的规则,可知A~H的结构式如下表14-1-6所示。
表14-1-6典型题14-57 胆碱的分子式为C5H15O2N,易溶于水,形成强碱性溶液。
它可以利用环氧乙烷和三甲胺的水溶液反应制备。
画出胆碱和乙酰胆碱的结构式。
解:环氧乙烷和三甲胺为合成胆碱的原料,根据碳的骨架和胆碱的分子式C5H15O2N可以推出胆碱的结构式如下:则乙酰胆碱的结构式为:典型题14-58 根据以下转换和一些相关表征,画出A~D的结构式:化合物A在铂催化下不吸收氢气。
化合物D不含有甲基;紫外吸收表征证明,其结构中没有共轭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结构中一共有8个氢原子与碳碳双键相连。
解:根据胺的特征反应可知:从A到B反应、从B到C反应、从C到D反应均是属于Hofmann重排反应,由此可以推断出A为三级胺。
A在铂催化下不吸收氢气,可知A不含有双键或三键,即A为环状胺。
根据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知,A的不饱和度为2,D的不饱和度为3,进而可以推断出A、B、C、D的结构简式如下表14-1-7所示。
表14-1-7典型题14-59 托品酮(tropinone)是一个生物碱,是合成阿托品硫酸盐的中间体。
它的合成在有机合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托品酮的许多衍生物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
在进行以下衍生化的过程中发现,产物为两个互为立体异构体的A和B:在碱性条件下,A和B可以相互转换,因此,任何一个纯净的A或B在碱性条件下均会变成一混合物。
画出A和B的立体结构式,以及在碱性条件下A和B 相互转换的反应机理。
上交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芳香烃?A. 环己烷B. 苯C. 甲苯D. 环戊烯2. 以下哪个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A.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B. 烯烃与溴水的加成反应C. 醛的氧化反应D. 醇的脱水反应3. 以下哪个化合物的IUPAC命名是正确的?A. 2-甲基-1-丁烯B. 1-乙基-3-甲基苯C. 2-甲基-2-丙醇D. 1-甲基环己烯4. 以下哪个反应机理是正确的?A. 醇的脱水反应通过SN1机理B.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通过E1机理C. 烯烃的卤化反应通过SN2机理D. 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通过E2机理5.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手性分子?A. 乙烷B. 2-丁醇C. 2-甲基-2-丁醇D. 2-甲基-1-丁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有机化学中,碳原子的四个价键可以与最多________个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2. 芳香性是指分子中存在________电子的共轭环状结构。
3. 烯烃的加成反应中,双键两侧的碳原子分别与加成试剂的原子形成新的________键。
4. 一个分子中如果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性中心,那么它的立体异构体数量是________。
5. 有机反应中,如果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的四个价键都被占据,那么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并解释SN1和SN2反应机理的区别。
2. 简述芳香性对分子稳定性的影响。
3. 阐述亲电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的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个有机分子的分子式C8H10,已知其具有芳香性,且分子中只有一个不饱和键。
请计算其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数量,并简述如何确定这些同分异构体。
2. 已知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其红外光谱显示有羰基的吸收峰。
请写出可能的结构式,并说明如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NMR)进一步确定其结构。
五、实验题(共10分)1. 描述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鉴别一个未知的有机化合物是醇类还是酮类。
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以下为全国所有招收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不包括中科院),对其考试科目进行分类,分为要考:物化和无机、物化和分析、物化和综合化学、有机和无机、有机和物化、有机和分析、有机和综合化学、综合化学Ⅰ和综合化学Ⅱ,以及其他等。
注意:1、“985”代表“985”工程大学,“211”代表“211”工程大学郑重声明:本文几乎全部信息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要考数学的学校:1、大连理工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含有机实验)}2、南京理工大学{211、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有机或①高等数学②分析或①高等数学②无机}3、江苏工业学院{考试科目:①理学数学②有机或①综合化学②有机}4、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或①有机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5、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无机或①高等数学②物化或①生物化学②无机或①生物化学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或①分析②无机或①分析②物化}要考物化和分析的学校: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仪器分析}2、东北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3、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4、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5、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6、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要考物化和无机的学校:1、厦门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基础化学}2、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大学化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4、南京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5、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6、华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7、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8、云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注意:由于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把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归为无机化学!!!要考物化和综合化学的学校:1、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含结构化学)②无机和分析}2、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及分析}3、安徽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4、西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大学(无机和化学分析)}5、宁夏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有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6、河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和有机}7、浙江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8、烟台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化学综合(分析、无机、有机)}9、黑龙江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无机、有机、分析)}注意:《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参考书。
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以下为全国所有招收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不包括中科院〕,对其考试科目进行分类,分为要考:物化和无机、物化和分析、物化和综合化学、有机和无机、有机和物化、有机和分析、有机和综合化学、综合化学Ⅰ和综合化学Ⅱ,以及其他等。
注意:1、“985”代表“985”工程大学,“211”代表“211”工程大学郑重声明:本文几乎全部信息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要考数学的学校:1、大连理工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含有机实验〕}2、南京理工大学{211、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有机或①高等数学②分析或①高等数学②无机}3、江苏工业学院{考试科目:①理学数学②有机或①综合化学②有机}4、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或①有机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5、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无机或①高等数学②物化或①生物化学②无机或①生物化学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或①分析②无机或①分析②物化}要考物化和分析的学校: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仪器分析}2、东北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3、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4、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5、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6、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要考物化和无机的学校:1、厦门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根底化学}2、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大学化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4、南京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5、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6、华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7、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8、云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注意:由于根底化学和大学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把根底化学和大学化学归为无机化学!!!要考物化和综合化学的学校:1、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含结构化学〕②无机和分析}2、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及分析}3、安徽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4、西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大学〔无机和化学分析〕}5、宁夏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有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6、河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和有机}7、浙江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8、烟台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化学综合〔分析、无机、有机〕}9、黑龙江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无机、有机、分析〕}注意:?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参考书。
上海交通大学的化学博士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入化
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设立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涵盖的主要课程和研究领域:
1.基本化学课程: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
2.高级化学课程:如高级有机化学、高级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绿色化学、计算化学等。
3.实验技能训练:包括实验室安全训练、实验室技能训练等。
4.跨学科课程:如材料科学、纳米科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等。
5.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化学模拟、实验室管理等。
6.专业研讨会:定期组织化学领域的前沿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7.博士论文:博士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并撰写博士论文。
8.实习和就业指导: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或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学校还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以上是可能的课程设置,实际的课程设置可能会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和导师的研究领域有所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
《综合化学实验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研组:章烨,
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二
课程代码:
学分/学时: 1.5/51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化学(2-1)、实验化学(2-2)、
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综合化学实验》二是一门继实验化学(2-1)和实验化学(2-2)后面向二年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综合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
每个实验作为一个小型研究课题由若干个相关的实验组成,内容涵盖了"合成/制备-表征/分析-性能/应用,实验内容涉及学科发展前沿,大多数实验源自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化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个综合实验均由若干个子实验组成,在内容上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级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和结合。
从6个实验中分成三个实验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内容相当于开题报告。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
本课程安排了2~3次Seminar活动:第一次研究性实验开始前,讨论学生的实验方案;第二次在模块I或II课程结束前举行,讨论学生实验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三次在模块III实验完成后举行,内容相当于论文答辩。
整个实验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的模式。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实行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综合考核制度。
考核体系涉及文献查阅、实验预习、实验方案的设计、Seminar表现、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鼓励以实验论文提交报告)。
五、教材及参考数目
1. 刘湘、刘士荣编,《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
2. 杜志强主编,《综合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合编《综合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4.张寒琦,徐家宁主编. 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5.Kenneth M.Doxsee【美】,James E.Hutchison【美】著.任玉杰译. 绿色有机化学-理念和实验.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
6.国内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