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国庆假期功课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12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假期作业本试卷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请把答案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命题人:张兵一、基础检测及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双颊./汗流浃.背数.落/数.见不鲜自诩./栩.栩如生佝偻./伛偻.提携B.应.届/应.运而生稽.首/有史可稽.参差./差.强人意逡.巡/怙恶不悛.C.纾.祸/独出机杼.劲.敌/泾.渭分明给.予/自给.自足契.约/提纲挈.领D.蔓.延/顺蔓.摸瓜孱.弱/潺潺..流水咀嚼./咬文嚼.字树冠./冠.冕堂皇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B.原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C.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成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D.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
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即将出台的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将使钢铁等行业生产潜能、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几年内得到发展。
D.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不敌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与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擦肩而过。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在已项伯杀人,臣活.之B.而相如廷.叱之去今之墓.而葬焉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缇骑按剑而前.人皆得以隶.使之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企业公共关系”中“双向交流”的四项内容,每条不超过6个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 分)一、(33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A.颠簸.(bō)隽.永(jùn)粗犷.(guǎng)瞠.目结舌(chēng)B.拮据.(jū)锲.而舍之(qiè)慰藉.(jí)侘傺.无聊(jì)C.铩.羽而归(shā)敛裾.(jù)晌.午(xiǎng)汗流浃.背(jiá)D.蹙.缩(cù)归咎.(jiū)汹涌澎湃.(pài)纨绔.子弟(gù)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少的一句是:()A.惊蜇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诮诮,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B.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C.花草是废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
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B.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的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2013.1 一、语言文字运用(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的一项是 4.下列文言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能概括本段观点的句子。
(2分) “鸿鹄”们认为“燕雀安知鸿鹄志”,事实上未必如此,“燕雀”们是知道了而不敢说,说了就要倒霉。
所以互相告诫“免谈国事,莫论军情”。
笔者认为倒是“ ”,“燕雀”们有些什么“志”——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希望?“鸿鹄”们是不屑考虑,不屑过问的。
“燕雀”之志是希望多过几天太平日子,少些折腾,事情就是这么平凡,这么简单。
6. 请概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分):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李生论善学者》 乙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九年级语文国庆学习指导国庆假期语文自主学习指导复习时间:9月30—10月7日(重点安排六天复习,每天1.5小时)复习内容:重点复习的基本篇目:1、现代文三篇:《鼎湖山》《林中小溪》《故乡》;2、文言文两篇《陈涉世家》《桃花源记》。
3、名著一本——《格列佛游记》(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和专题复习讲义复习过关)4、古诗六首(“诗句、作者、篇名”三要点要默写无误,确保过关)注:第一单元中的另外两篇散文《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秀水》只要将文中的字词和书后字词附录表中的字词过关即可。
一、国庆假期语文作业1、完成语文练习卷两份(家长负责控制时间1小时完成其中的《10月课堂练习》)2、认真细读名著《格列佛游记》。
(根据下发的专题复习讲义巩固,请家长抽默其中的15道题,写在家作本上)3、完成《10月课堂练习》上的作文。
(按照要求写在《10月课堂练习》上的作文纸上)4、朗读《课外美文》六篇,并完成每篇100字的赏析文字5、结合学案、课本、《同步探究》、格列佛游记专题复习讲义》、《周练练习卷》、随堂默写本进行高效、有序地复习,重点复习五篇基本篇目:《鼎湖山》《林中小溪》《故乡》《陈涉世家》《桃花源记》。
二、语文学习具体安排日程学习安排家长签字反馈(是否完成)30日1、做练习卷基础部分。
2、美文阅读1篇。
3、复习《鼎湖山听泉》学案1日1、做练习卷阅读部分。
2、美文阅读1篇。
3、复习《林中小溪》学案4、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一部分2日1、复习同步探究第一单元。
2、美文阅读1篇。
3、复习《故乡》学案4、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二部分3日1、复习同步探究文言文2篇。
2、美文阅读1篇。
3、复习《陈涉世家》学案4、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三部分4日1、背诵要求篇目。
2、美文阅读1篇。
3、复习《桃花源记》学案4、阅读《格列佛游记》第四部分5日1、完成《10月课堂练习》。
2、作文1篇3、阅读《格列佛游记》讲义6日1、复习课本笔记及课后练习,背诵有关篇目2、选择《格列佛游记》讲义题目默写15道题目7日1、默写古诗文。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来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
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
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
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
而某些煤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
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6.10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给.予(jǐ)粘.性(nián)颓圮.(qǐ)百舸.争流(gě)B.摭.拾(zhé)抹煞.(shā)偌.大(ruò)锲.而不舍(qiè)C.绚.丽(xuàn)吮.吸(yǔn)啮.噬(niè)恪.尽职守(kè)D.干瘪.(biě)慰藉.(jiè)巷.道(hàng)屏.气凝神(bǐng)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沉缅跫音琐碎汗流浃背B.部署戕害跋涉势不两立C.遨游寂寥麻痹出奇不意D.目眩耗废逻辑掎角之势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今年年初,中国股市首次实施熔断机制,引起了社会,中央政府要求证监会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2)自郎平执教以来,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平突飞猛进,令关注女排的人们无不。
(3)虽然早已知晓杨绛的声名,我从未读过她的作品,没有关注过她的生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A.振荡刮目相看却/也 B.震荡侧目而视竟/更C.震荡刮目相看却/也 D.振荡侧目而视竟/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5月至8月的茂名放鸡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5.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劝.学(勉励)或不.焉(不要)不耻.相师(以……为耻)B.师说.(一种文体)其曲中.规(中间)小.学而大遗(指“句读”)C.用心一.也(专一)而闻者彰.(清楚)无.长无少(无论)D.假.舟楫者(凭借、利用)积善.成德(善良)君子生.非也(同“性”,天赋)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乎: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B.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郯子之.徒C.而:蟹六跪而.二螯吾尝终日而.思矣D.乃:家祭无忘告乃.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7.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句读之不知 B.不拘于时C.居庙堂之高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8.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高三语文国庆假期作业安排计划安排:1、背诵高中教材必背篇目《氓》—《永遇乐》2、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3、文科班阅读《红楼梦》并完成《精选精练》相应练习4、完成一套综合试卷综合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泥淖/吵闹 莎草/摩挲 拓片/鞭挞 嗔怪/缜密 B.韬略/叨扰 扁担/贬谪 股肱/女红 皈依/瑰宝 C.贺喜/荷重 稽首/箕踞 校对/较量 铁锹/蹊跷 D.骁勇/嚣张 兴许/幸亏 腌渍/淹没 呓语/造诣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 ▲ ,然而阅读活动应 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 ▲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 质疑,去挑战。
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 。
A.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 B.望尘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C.鞭长莫及 毕恭毕敬 心照不宣 D.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4分)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蒂莫西•布朗说:“我们已经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了一 个类似‘时钟’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成熟的生物信号,这种信号能够很好地捕捉到人们 的年龄差异。
”大脑内部存在一个“时钟”,通过对大脑扫描便可准确获知一个人的真实 年龄,误差不会超过1岁。
布朗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对885名3到20岁的人进行了大脑扫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人类大脑内部的231处生物标记,把这些生物标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真实年龄,精确度超过92%。
4.2012年伦敦奥运尘埃落定,某报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少壮时欣欣向荣,盛极又必反, 繁华和璀璨都被从记忆抹掉”来评论中国女排无缘四强、澳大利亚游泳光环褪尽、俄罗 斯体操后继乏人、日本柔道辉煌不再的体坛现象,贴切又有文采。
(5分)(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奥赛罗》、 、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期末试题2013.1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猝.然(cù) 祈.求(qí) 涮.羊肉(shuā)数.见不鲜(shuò)B.唠.叨(láo) 模.样(mú) 襁.褓(qiǎnɡ) 弱不禁.风(jīn)C.悄.然(qiǎo) 舸.舰(ɡě) 梵.婀玲(fán) 毛骨悚.然(sǒnɡ)D.慰藉.(jí) 鳏.寡(ɡuān) 胴.体(dònɡ) 载.人航天(z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B.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是为了党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C.豆蔻年华....的男女大学生们,在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议论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
D.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推出了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的军事战略,这导致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炙手可热....。
3.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不同于...其他三项活用情况的一项是(3分)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C.骊山北构而西.折 D.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下列文言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能概括本段观点的句子。
(2分)“鸿鹄”们认为“燕雀安知鸿鹄志”,事实上未必如此,“燕雀”们是知道了而不敢说,说了就要倒霉。
所以互相告诫“免谈国事,莫论军情”。
笔者认为倒是“”,“燕雀”们有些什么“志”——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希望?“鸿鹄”们是不屑考虑,不屑过问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2022.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
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
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
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
(荀子《劝学》)(2)______,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3)______,金块珠砾,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
(苏轼《赤壁赋》)(5)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7)______,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淡褪.(tuì)熨.帖(yùn)慰藉.(jí)玉砌.雕栏(qì)B. 炫.耀(xuàn)踌.躇(chóu)狙.击(jū)烟熏火燎.(liǎo)C. 坍圮.(pǐ)跌宕.(dàng)隽.永(jùn)天理召.彰(zhāo)D. 苍.桑(cāng)寒喧.(xuān)吝啬.(sè)生活拮.据(jié)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肖邦的所有作品只能由一样乐器来演奏:钢琴。
肖邦把被的冲动、不能形容的痛苦、的怜惜注入到钢琴之中。
“让每一个音符都歌唱起来。
”肖邦告诉他的学生。
A. 抑制莫名其妙必须B. 遏止莫名其妙必需C. 抑制不可言状必须D. 遏止不可言状必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作为耍了四十年画笔的老画家,贝尔曼并不是没有才能,只不过未能得到艺术女神的青睐B. 在《落日》中,报道了“密苏里”号战舰上,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新闻事件C. 说书人说书,不仅是他的人生存在方式,他的生命表达方式,还是他唯一的谋生手段D. 金岳霖先生身上,折射出了诸多西南联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共同的、迷人的精神魅力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①但只要你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②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③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④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⑤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0.01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敷衍\田凫商榷\上阕炽热\窒息羯鼓\仓颉B.挣扎\正月侘傺\不啻狙击\拮据蠕动\儒家C.翘首\悄然槎桠\呕哑隽永\圈养敕造\吞噬D.跌宕\拓片贫瘠\脊骨熨帖\氤氲摇曳\两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有的甚至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B.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C.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这次寒假学术研讨班的学员,除我们本校的教师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反省、省察乎己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C.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居是州,恒(常常惴栗D.而卒(终究莫消长也然后知吾向(先前之未始游5.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句读之不知②而今安在哉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A.①②③/④⑥/⑤⑦B.①②③⑤/④⑥/⑦C.①②⑦/③⑤/④⑥D.①②⑦/③④/⑤⑥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一致的一项是(A.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侣鱼虾而友麋鹿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
语文答案1.C(A项“独立”是相对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因此”的逻辑关系也牵强。
B 项“但却都能够遵守一切为公不得有私”,原文说“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一切”绝对化。
D项“必然对公共责任起冲突”,过于绝对化。
)2.B(重点阐释法家体系内涵,儒家只是开头提及了一下而非重点。
)3.D(D“通过人为的能力和德行评价”曲解文意,第一段原文是“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
)4.同: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轻道德考量。
异:道家:主张“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
法家:尚法,主张建立法律体系,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
(同和异各2分,共4分)5.不过于强调道德而强调责任和能力;选官必出于公,清廉、方正、奉法,有公共责任感。
(每点2分,共4分)6.D(原文用词是“简朴”,未说“简陋”;“简朴得好”也表明非不足)7.D(“回忆起”不当,作者是听说,未亲见。
)8.微雨天或月夜访鸡鸣寺,在台城上暗诵怀古诗词;月下荡舟玄武湖,超然忘我;莫愁湖畔拟题字、想掌故、品诗文;明故宫前感李白词句之妙。
(每点2分,写满3点得6分)9.以扫叶楼上为基本观察视角;将之与前文的豁蒙楼对比;拟人手法写出山上绿色的饱满生动;由山名产生触觉的联想。
(每点2分,写满3点得6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以给分)10.B(“有脚疾”是动宾结构,“脚”修饰“疾”,意为“有脚病”,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一门生”“二儿”为并列成分,在句中都做“使”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B。
)11.B(《岳阳楼记》中“属”通“嘱”,意为嘱托。
)12.C(由“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可知,陶渊明起初不愿意同王弘交往,后来是愿意的。
)13.(1)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文明”,古今异义,开明繁盛;“奈何”,为什么;“自苦”即为“苦自”,“自”为宾语,宾语前置句。
)(2)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给陶渊明留下二万钱;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以来就能喝酒。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位卑则足羞,______。
(韩愈《师说》)(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
(苏轼《赤壁赋》)(4)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旁宫赋》)(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
(杜牧《阿旁宫赋》)(6)人间如梦,______。
(苏轼《赤壁怀古》)(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8)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蕞.尔(cuò)隽.永(juàn)犄.角(jī)日削.月割(xuē)B. 怪癖.(pǐ)栖.息(qī)慰藉.(jí)舞榭.歌台(xiè)C. 毋宁.(nìng)敛裾.(jū)滂.沱(pāng)桂棹.兰桨(zhào)D. 朱拓.(tà)襁褓.(bǎo)黼黻.(fú)拾.级而上(shí)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蜇伏窈窕狙击目不暇接B. 湔雪岑寂晌午深居简出C. 胡诌惬意翘首一愁莫展D. 草窠隐遁絮叨欢呼鹊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重光葵在前,梅津美治郎随后…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B.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许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C. 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D.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5.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⑦萦青.缭白,外与天际⑧苍然暮色,自远.而至A. ①②⑤/③④/⑥⑧/⑦B.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C.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D. ①②⑤/⑥/③⑧/④⑦6.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应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B. 《边城》中老船工最后终于明白了翠翠的心事:翠翠爱的是大佬傩送,而不是二佬天保.老船工心里有点担忧,最后决定让翠翠自己做主.C. 《阿Q正传》中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赵太爷、假洋鬼子、小D、王胡、吴妈等也都是《阿Q正传》中的人物.D. 欧也妮•葛朗台是精明吝啬的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堂弟,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因此导致父女关系破裂.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7.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2024.10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建安风骨,又称“魏晋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悲凉慷愤之中,亦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不安心境,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掀起一个诗歌高潮,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的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文风清峻,给人一种利落大方之感;通达脱俗,不拘小节,沉雄激荡;气盛词壮,畅所欲言;华靡。
在建安诗作中,华靡之风自曹植始,滥觞于七子后。
(摘编自卢劲《建安风骨》)材料二:建安是后汉献帝的年号,生活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家们,敢于抨击时弊,敢于在不同作品样式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
前人提到建安文学,往往用“建安风骨”来指代,即内容充实,风格劲健,有一股内在的力量的文章风格。
建安作者以此来对抗彩丽繁绮而又空洞无物,或者低级庸俗的文风。
而之所以形成“建安风骨”,一方面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现实,另一方面的决定因素是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和创新。
建安前后,阶级斗争激烈,政治和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社会极度动荡不安。
建安前爆发的黄巾起义摧垮了东汉皇朝的腐朽统治,但接下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战火不停,生灵涂炭。
而上层统治者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生活在如此时代背景下的建安文学的主要作者们——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还有蔡琰——都饱尝了战乱的苦楚,目睹了百姓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凄惨场面。
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时代的烙印体现得尤为明显。
建安风骨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孕育了这种文学风格。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语文2024.11注意事项: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国庆假期功课(一)阅读下文,完成1~10题。
(20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
问之,那么曰: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似也。
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来源:ZXXK]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不及B.不耻相师耻:羞耻C.士大夫之族族:类D.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解析】选B。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2.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今之众人/郯子之徒B.其皆出于此乎/于其身也C.择师而教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师不必贤于弟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解析】选D。
于:介词,比。
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些。
B项,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他们。
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
3.以下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例:而耻学于师A.蚓无爪牙之利B.不拘于时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解析】选C。
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
A项,定语后置句;B项,被动句;D项,判断句。
4.以下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闻道也故先乎吾不足为外人道也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C、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圣人无常师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选C。
C项,均为名词,老师;A项,名词,真理/动词,说;B项,名词,疑惑、疑难问题/形容词,糊涂;D项,动词,传授/动词,流传。
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来源:学*科*网Z*X*X*K]例句:而耻学于师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是故圣益圣C.位卑那么足羞D.吾妻之美我者【解析】选D。
D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形容词作动词。
6.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C.道相似也D.吾从而师之【解析】选C。
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C项,〝相似〞古今义相同。
D项,从而:跟从而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7.以下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生乎吾前B.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惑之不解D.不拘于时【解析】选B。
B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A项,状语后置句;C 项,宾语前置句;D项,被动句。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那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⑥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A.①③B.⑤⑥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此题问的是〝择师原那么〞,②句说的是老师的职责,④句说的是不从师的害处,⑤句说的是古人从师的风尚,⑥句说的是士大夫不从师的理由。
只有①③两句是论述择师原那么的。
9.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选文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选文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那么,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选文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选文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解析】选D。
应该是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分)(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分)[来源:Z+xx+k](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3)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20分)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
先高祖①厚斋公多与唱和②,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尝倩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
〞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④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那么歘⑥隐。
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⑨〞(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
②唱和:以诗互相赠答。
③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
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④干:谋求。
⑤沟洫:沟渠。
洫(xù),田间水道。
⑥歘:同〝欻(xū)〞,火光一现的样子,形容忽然,马上。
⑦昀:作者本人纪昀,纪晓岚。
⑧〝神而〞二句:语出«周易»。
意思是说,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⑨〝能与〞二句:语出«孟子»。
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那么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是需要自己寻求的。
11.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尝倩董天士作画倩:请B.伏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C.自练乡兵与之角角:角色D.泥古者愚泥古:拘泥古籍【解析】选C。
角(jué):较量,打仗。
1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盖规之也/筋骨之强B.使试于一村/于其身也C.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其可怪也欤D.而不执旧谱/而致千里【解析】选D。
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A.之:代词,他/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于:介词,用/介词,对于;C.其:代词,他的/语气词,表示感叹的语气。
1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厚斋公用题画诗规劝过刘羽冲。
挺直独坐秋树下,手拿的不知是何种古书,孜孜死读书,须髯飘飘的那个人就是刘羽冲的写照。
B.刘羽冲试验失败后,总以为古人欺骗了他,整天抑郁寡欢,没多久就病死了。
他的魂魄仍如其生前一样,念念不忘那六个字。
C.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
因为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纯属纸上谈兵。
D.腹内全是书本知识会害人,胸无点墨也没有什么好处。
这既是作者纪昀对刘羽冲之流的评价,也是给我们今人的启示。
【解析】选D。
这不是纪昀的原话,而是纪昀转述何文勤教导他的话。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3分)(2)或笑之,那么歘隐。
次日伺之,复然。
(5分)(2)有人笑它,(鬼魂)就会马上隐没。
第二天再去那里看,(鬼魂)还是那样。
附【译文】刘羽冲,他的正名已经散失不为人所知了,是沧州人。
我已故高祖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以诗互相赠答,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理论。
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
〞这大概是厚斋公在用诗句规劝他。
他偶然得到过一部古兵书,年复一年地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大军了。
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
结果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儿被土匪捉去。
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再年复一年地伏案熟读,自己认为有能力使千里荒野成为肥沃之地。
就绘了地图去州官那里谋求试验。
州官也是个好事的人,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刚修造好,大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
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么可能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只有这六个字。
不久,刘羽冲就发病而死。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
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
有人笑它,(鬼魂)就会马上隐没。
第二天再去那里看,(鬼魂)还是那样。
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何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腹中一本书也没有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
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不会偏离古方。
所以说:‘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又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那么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