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32
【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简介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
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古代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是信息比较闭塞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地方。
环境的艰苦,锻炼了人的坚强勇毅的性格。
环境的闭塞,培育了人的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
古人所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即此之谓。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属于楚国,楚人含有古蛮族的血统,后与炎黄文化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又保有楚人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
而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种独特的基因得以绵延不绝。
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一文化性格的人就在这一特殊的土壤中应运而生。
钱基博在《湖南近百年学风》中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
其地水少而山多。
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
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
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苦,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
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
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其然也。
”湖湘文化的内涵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学派,更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
关于湖湘文化的内涵,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
第二种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第三种认为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湖湘文化应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三个层次中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是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有机融合。
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关于源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它的直接源头。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
长沙为汉代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
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
其中一号墓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
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经典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
岳麓书院是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靖港古镇:靖港原名芦江,唐朝大将李靖曾在此驻军,因其治军有方,从不骚扰百姓,故后人将此地改名为靖港。
靖港镇自古得水运优势,座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跟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
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民间艺术丰富多样,香干及火焙鱼至今称奇,古镇现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独具江南水乡特色,蔚为壮观。
位于保健街的戏台,南临不河,系“中华民国十年乡八埠公建”,戏台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栏柱之间以花岗石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建于1861年。
其中经典景点有:恐龙化石馆、宁乡会馆、陶承故居、靖港民俗文物馆、族谱陈列馆、杨泗庙、锄禾源等。
湖湘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湖湘的演讲。
湖湘一词,指的是湖南和湖北这两个地区的结合。
这两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湖湘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充满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正因为如此,湖湘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大省”。
湖湘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山水画廊、水乡风情、丹霞地貌等等,每一个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
最经典的湖湘风光当属张家界,它以奇峰异石、深林溪谷、清澈湖泊而闻名于世。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
每年,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大自然的奇迹。
除了自然风光外,湖湘地区的文化底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湖南地处中原与南方的交界处,不仅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还融合了南方地区的多元传统。
湖南的特色美食更是令人垂涎三尺,辣椒、腊肉、米粉、豆腐等等,口味各异,让人欲罢不能。
湖南菜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更是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各地烹饪界的瑰宝。
湖湘地区的历史文化也是世界瞩目的。
因为湖湘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所以留下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物遗址。
例如岳阳楼、岳麓书院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举世闻名,例如楚剧、花鼓戏、醴陵剪纸等等,都代表了湖南文化的精髓。
湖湘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令人瞩目的。
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以稻米、茶叶、烟叶等农产品而闻名。
而湖北则是中国的工业大省,以钢铁、汽车、航天等工业产品为主导。
这两个省份的互补发展,使得湖湘地区成为了中国中部经济的重要引擎。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湖湘地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自然风光上,还体现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繁荣上。
湖湘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湖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湖湘的美继续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湖湘文化通论》第一至第三章教案2、秦汉时期,湖南农业继续向前发展,铁农具的使用以十分普遍。
3、隋唐时期,湖湘地区农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除了粮食作物外,此时的茶叶也成为湖南的重要经济作物。
...《湖湘文化通论》第一至第十四章教案绪论一、文化的内涵“文”字的意义最基本的义项有五种:1、纹理、花纹、纹路2、文采、辞采3、文字4、礼乐制度与教化5、礼仪法度“化”字的主要义项有三种:1、转移人心风俗,如:“潜移默化”等2、造化、自然的功能3、化生、化身之物文化是复合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
二、文化的诸现象什么是文化现象?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
文化包括两种形态类别:一是智能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物质文化(房屋、器皿、机械)二是规范文化(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语言、教育等)和精神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第一类属于子自然科学范畴,第二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
三、文化的多种划分1、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狭义文化-----指人类的精神产品,也就是指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
2、文化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文化Shiite变化的、迁移的和发展的将文化按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形态的划分、既有其阶级属性的一面、又有其时代新的特征。
文化的民族性产生于其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的地理环境、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文化制度等。
决定文化地域性的主要因素则是某一人群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渊源。
3、文化的结构层次4、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四、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是历代(包括现实)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