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走进我们的老师第二课时优秀课件ppt
- 格式:pptx
- 大小:68.54 MB
- 文档页数:23
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案)
主题:了解和尊重老师
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地叙述老师的日常工作内容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
•学生能够发现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材料:
•PPT,老师的照片等
教学流程:
1. 导入 (10分钟)
1.老师向学生介绍“走近我们的老师”的话题,并简单阐述本课的目标和重点。
2.老师请学生列举老师的工作有哪些,并提问学生老师是否做得好。
2. 观察 (10分钟)
1.展示老师的照片并请学生观察。
2.老师请学生围绕照片,从学生的角度去想象老师平时的工作内容。
3.学生需注意老师的表情、动作和环境等。
3. 分享 (20分钟)
1.老师请3-5名学生上台,分别发表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老师教我们知识,望我们健康成长。
2.老师请学生就上台发言的学生表扬和点评。
4. 总结 (10分钟)
1.老师让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2.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尊重老师,学习更上一层楼”,让学生对其进行背诵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结合学校课程表,观察老师每个教学时段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并尝试了解老师工作的酸甜苦辣。
2.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用一段话或一张图片来表达,并交给老师收藏。
总结: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帮助学生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发现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此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入沟通和相互尊重。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快乐学习:5,走进我们的老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1.师生情感建立: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与尊重,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
2.社交技能培养:通过互动学习,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习态度引导:认识到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以亲切的语气开场,讲述自己成为老师的初衷和与学生相处的温馨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展示一张班级合照,提问:“在这张照片里,除了我们同学,还有谁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看到合照后,积极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还分享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趣事。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教师的个人故事和班级合照,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3.1 认识老师的多面性教师行为:•播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展示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课后辅导、活动组织等不同场景下的工作。
•提问:“看了视频,你们发现老师们有哪些不同的角色吗?”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认真观察老师们的各种工作状态。
•讨论并回答,有的提到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有的说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有的说是“心灵的导师”。
过程点评:•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老师的多面性,增强了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3.2 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行为:•组织“真心话大冒险”小游戏,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老师的问题,老师现场回答,增进师生了解。
•分组进行“我心中的好老师”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认识和感激。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出各种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画作,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
过程点评:•互动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走近我们的老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的第五课,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第2条“尊重教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而编写的,本课和第四课《说说我们的学校》分别从教室层面和学校层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学校,理解学校的教师及工作人员,对学校形成全面的、立体的、深入的认识。
本课有两个课时——《我和老师的故事》、《老师,您辛苦了》。
第二课时《老师,您辛苦了》其核心主题是理解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辛苦,学会为教师分忧,珍惜和尊重教师与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小学生对老师工作了解的模糊化与碎片化问题而展开。
教材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涂一涂。
教材呈现的是老师的任课表。
此图包含着教学活动的暗示:1.可以先让学生采访某个教师,填写老师的工作时间表,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有哪些,感受老师的忙碌和辛苦。
2.一位老师日常工作上的辛苦是比较直观的,教师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了解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关心学生生活、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情况,体会教师在心理上、精神上的付出。
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使学生具体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全面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
第二部分:想一想。
教材呈现的是五位小学生围坐在一起交流讨论的画面,承接上一教学环节,正文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教师这么辛苦,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图中同学说的话给出两个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动性,用自己的方式为教师分忧减负。
教学本栏目我们还应让学生懂得,这些行为首先要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其次才是在客观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能把学生的表现都解释成了减轻教师负担。
第三部分:小小故事会。
教材呈现的是一份采访提纲。
正文部分指出这一环节的主题:指出教师不怕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