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5.03 MB
- 文档页数:86
感觉统合训练82种方法统合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它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训练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其中82种不同的方法:1. 室内训练2. 室外训练3. 自由训练4. 记忆训练5. 逻辑思维训练6. 创造力训练7. 团队合作训练8. 沟通技巧训练9. 决策训练10. 问题解决训练11. 时间管理训练12. 压力管理训练13. 规划与目标设定训练14. 有效反馈训练15. 冲突解决训练16. 情绪管理训练17. 管理技巧训练18. 创业精神训练19. 领导力训练20. 团队建设训练21. 学习技巧训练22. 专注力训练23. 创新思维训练24. 反思训练25. 意识流训练26. 心理学训练27. 情商训练28. 智商训练29. 灵活性训练30. 表达技巧训练31. 听力训练32. 观察力训练33. 效率提升训练34. 自信心训练35. 自我管理训练36. 学习研究训练37. 创作能力训练38. 语言表达训练39. 身体语言训练40. 网络素养训练41. 思考训练42. 分析思维训练43. 统筹规划训练44. 数据管理训练45. 项目管理训练46. 报告撰写训练47. 回应能力训练48. 说服力训练49. 商业交流训练51. 领导力发展训练52. 人际关系训练53. 领导沟通训练54. 销售技巧训练55. 咨询技巧训练56. 团队协作训练57. 进修技能训练58. 学习方式训练59. 文案撰写训练60. 创造性思维训练61. 效率管理训练62. 情感管理训练63. 团队辅导训练64. 价值观培养训练65. 激情管理训练66. 社交技巧训练67. 活动策划训练68.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69. 决策力训练70. 信任建立训练71. 团队关系训练72. 创造性沟通训练73. 自尊心训练74. 感情表达训练75. 想象力训练76. 专注度训练78. 团队协作技巧训练79. 执行力训练80. 创业能力训练81. 决策分析训练82. 制定目标训练以上是82种方法的简要介绍,统合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障碍者的专门训练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感觉刺激,帮助障碍者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改善他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训练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感觉统合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训练目的:1. 提高感觉统合能力: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帮助训练对象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加强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改善感觉统合障碍:针对训练对象存在的感觉统合障碍问题,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逐步改善其感觉统合功能。
3. 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训练对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训练内容:1. 触觉训练:包括触摸、揉捏、按摩等方式的触觉刺激,以增强训练对象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给予不同压力的压力物品,帮助训练对象感知和适应外界压力。
5. 运动训练:包括平衡、协调、灵敏等运动训练,以促进训练对象的运动感知和动作控制能力。
训练方法:1. 渐进式训练:根据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采用逐步增加难度的训练方法,使其逐步适应各种感觉刺激。
2. 辅助器械训练:通过使用一些辅助器械,如感觉板、手指操、振动器等,帮助训练对象更好地接受和适应感觉刺激。
3. 游戏化训练: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挑战性的训练游戏,增加训练对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生活化训练:将感觉统合训练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训练对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和锻炼。
实施步骤:1. 评估和目标设定:首先对训练对象进行全面的感觉统合能力评估,确定其具体的训练目标和重点。
2. 训练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需求,设计一份详细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包括训练内容、方法、时长和频次等。
3. 训练师培训:对负责实施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技能。
感统训练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赐予儿童视、听、嗅、触、关节、肌肉、前庭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留意力集中程度、运动协调力气和提高学习成果等都具有明显效果。
一、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神经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通过改善儿童的手眼协调力气,使运动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力气增加。
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儿童精细操作力气、视觉辨别力气和反应力气均有明显作用。
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协调力气。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运动平衡力气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
对那些运动协调力气差的儿童,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
三、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儿童学习成果,改善其厌学心情。
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还涉及心理、
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儿童通过训练可增加自信念和自我把握力气。
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集中训练后,动作变协调,心情变稳定,留意力改善,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参加感统训练后学习成果会显著提高。
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的特点及其功能一、感觉统合训练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参与,让儿童感觉训练就如同玩游戏,进而丰富儿童的感觉刺激。
但这种游戏活动又有别于一般性游戏,它是训练者根据儿童的感觉和动作发展的不良状况,通过特殊研制、精心选择、调配器材,以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强化训练活动,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使机体能有效地运做,提高其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概念与推理能力等等,从而克服目前的困难。
二、感觉统合训练目标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2.帮助儿童抑制或调节感觉信息;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效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研究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三、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活动的指导原则1、找到儿童可以自己尽力、尽情玩的活动。
指导儿童进行感觉运动训练时,指导者一定要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既可以让儿童尽力、尽情玩,既容易做到、又愿意去做,并且又与感觉体系相关,能逐步培养儿童身体活动基础能力的游戏,使儿童的身体和大脑间的反应及协调能顺利发展。
2、用耐心培养儿童的兴趣。
觉得统合指导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想去做的兴趣。
当儿童感到有一定难度时,一定要有计划的、有系统的、耐心的引导,并采用儿童喜欢的游戏形式将那些不佳的觉得反应有效的加以组织剔除,进而养成儿童的兴趣,以积极介入觉得活动。
3、让儿童感到快乐。
感觉统合游戏最重要的是: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到快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是儿童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
指导者设计的游戏方案要符合儿童的年龄、个性等身心特点和运动能力,使儿童乐于参与;场所的布置要有趣;游戏教具要丰富多彩;让儿童在愉悦的气氛中,结合身体和大脑的协调反应,促进儿童运动感觉系统的健全发展。
4、辅佐儿童建立自然的情绪,培养儿童自信心的发展。
指导者在游戏中要多鼓励儿童,特别是儿童感到困难的游戏动作时,切不可用强制的方式,一定要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鼓励性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有效的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让儿童在举动中逐步能力的成长,以逐步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办法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周围环境接触的感觉信息,有效地组合起来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对于儿童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特定的训练活动来帮助他们改善。
以下是一些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办法:一、触觉训练1、触觉刷按摩准备一个柔软的触觉刷,让孩子穿上轻薄的衣物,用触觉刷轻轻刷孩子的手臂、背部、腿部等部位,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个部位刷 2-3 分钟。
这个活动可以刺激孩子的触觉感知,降低触觉敏感度。
2、玩沙游戏在一个大容器中装满干净的细沙,让孩子将手伸进沙中玩耍,可以用手挖沙、堆沙堡、埋玩具等。
沙的质地和触感可以丰富孩子的触觉体验。
3、触觉球按摩使用带有凸起的触觉球,在孩子的身体上轻轻滚动,重点按摩手掌、脚底、背部等部位。
这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触觉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二、前庭觉训练1、旋转游戏让孩子坐在旋转椅上,慢慢地旋转几圈,然后逐渐加快速度。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避免过度旋转导致不适。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旋转身体,如原地转圈。
2、荡秋千带孩子去公园荡秋千,让孩子在秋千上感受前后摆动的感觉,这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发展。
3、走平衡木搭建一个适合孩子高度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双手可以张开保持平衡。
这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三、本体觉训练1、俯卧撑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俯卧撑动作,开始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撑在地上,膝盖着地,逐渐过渡到标准的俯卧撑姿势。
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
2、拔河比赛组织孩子进行拔河比赛,通过用力拉绳子,让孩子感受身体的力量和肌肉的紧张与放松。
3、跨越障碍物在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凳子、枕头等,让孩子跨越这些障碍物行走。
这可以提高孩子对身体位置和动作的感知。
四、视觉训练1、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片的形状和颜色,将拼图拼完整。
一、实验背景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简称SIT)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简称SID)的干预方法。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个体在接收、处理和利用感觉信息时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和评估训练前后儿童在感觉统合能力上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2. 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儿童行为和学习表现方面的效果。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30名年龄在6-12岁之间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5名,女童15名。
所有儿童均经专业医生诊断为感觉统合失调。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30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2)实验程序:a. 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60分钟。
b. 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特殊训练,仅进行常规的日常活动。
(3)实验内容:a.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辨别、追踪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
b. 听觉训练:通过听辨、记忆、模仿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
c.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挤压、摩擦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
d. 前庭觉训练:通过旋转、摇晃、平衡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前庭觉感知能力。
e. 本体觉训练:通过拉伸、扭转、弯曲等方式,提高儿童的本体觉感知能力。
(4)实验评估:a. 采用感觉统合评估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Scale,简称SIAS)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
b. 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实验前后,两组儿童在SIAS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在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五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篇一:感觉统合训练方案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姓名: 学号专业:测评信息:小云,七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
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能够和人正常沟通。
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训练活动实施人:老师、父母物资准备:训练中心、家庭训练时间周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共三个月,每周三天训练。
训练项目:大滑板、蹦床、乌龟爬、大象爬、袋鼠跳、按摩大龙球等。
技术要素:采用游戏的方式,特定环境、特殊的器材与孩子的交互作用,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即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达到刺激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儿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来学习,促进他们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他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训练难点与应对方法:儿童可能会在训练中,产生反抗哭闹的行为,老师与家长要及时安慰,积极调整儿童心态,协助其完成训练。
(一)教学计划:第一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和触觉,训练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乌龟爬(5圈)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抛接球(20个)第一个月小结:平衡感稍微好了点,注意力慢慢在集中。
教学计划:第二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挺高注意力和触觉,加强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走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大象爬(10圈)晃动独木桥(10)对接抛球(20个)第二个月小结:平衡感开始正常,可以独立的做早操,认真的听别人讲话。
写字姿势稍微正确。
教学计划:第三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训练平衡感,注意力记忆力。
具体训练内容:按摩大龙球(200)对接抛球(30)大陀螺(20)脚步器(20)竖抱筒蹦床(200~300)S形垂直平衡木(10)第三个月小结: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许多,动作也快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感统(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帮助儿童发展感官系统并提高感官处理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方法。
以下是五个常用的感统训练方法:
1. 摇摆和旋转:通过让孩子进行摇摆或旋转运动,如秋千、旋转椅等,刺激平衡感觉和体感,帮助提高孩子的空间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压力和振动:使用压力垫、振动器等工具给予孩子适度的压力和振动刺激,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的觉知和认知能力,并缓解焦虑和过敏的反应。
3. 触觉刺激:提供各种触觉刺激,如触摸不同纹理的材料、玩具、手指按摩等,帮助儿童发展触觉系统,提高触觉敏感度和触觉觉知能力。
4. 各种儿童游戏:玩具磁铁、拼图、穿盒子等各种儿童游戏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感官和运动发展。
5. 音乐和声音刺激:通过聆听各种不同的音乐和声音,如单音乐器、舒缓的自然声音等,帮助儿童发展听觉系统和音乐感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感统训练方法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指导,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
1. 滑板爬:以腹部为中心,使儿童的身体紧靠滑板,头抬高,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双手同时撑地向前滑行。
2. 滑梯: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边,用力一拉俯冲下来,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头抬高目视前方,双手尽量朝前伸展。
3. 趴地推球: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4. 平衡台:通过练习儿童平衡反应,帮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儿童下肢力量,让儿童学习通过屈伸膝关节取得平衡的方法。
通过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让孩子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对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
并且实时跟踪,适时调整训练方式。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一)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以及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1.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阐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包括提高儿童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1.3 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介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如触觉训练、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嗅觉训练和味觉训练等。
1.4 感觉统合训练的适用对象说明感觉统合训练适用于哪些儿童,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自闭症、学习困难等。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二章:触觉训练2.1 触觉训练的重要性讲解触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如培养空间感知、触觉敏感度等。
2.2 触觉训练的活动提供一系列触觉训练活动,如沙浴、触觉板、按摩球等,以及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这些活动。
2.3 触觉训练的注意事项提醒在进行触觉训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确保儿童的安全、尊重个人隐私等。
2.4 触觉训练的评估与反馈介绍如何对儿童的触觉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以及如何给予积极的反馈。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三章:视觉训练3.1 视觉训练的重要性阐述视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如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空间概念等。
3.2 视觉训练的活动提供一系列视觉训练活动,如拼图、找不同、颜色识别等,以及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这些活动。
3.3 视觉训练的注意事项提醒在进行视觉训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确保儿童的安全、尊重个人隐私等。
3.4 视觉训练的评估与反馈介绍如何对儿童的视觉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以及如何给予积极的反馈。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四章:听觉训练4.1 听觉训练的重要性讲解听觉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如培养音乐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4.2 听觉训练的活动提供一系列听觉训练活动,如听力游戏、音乐欣赏、声音辨识等,以及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这些活动。
4.3 听觉训练的注意事项提醒在进行听觉训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确保儿童的安全、尊重个人隐私等。
4.4 听觉训练的评估与反馈介绍如何对儿童的听觉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以及如何给予积极的反馈。
感统训练目标感统训练目标感统训练,全称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和训练感觉系统,以促进感觉、认知和运动的综合发展的方法。
感统训练的目标是提高个体的感知、协调和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
以下将探讨感统训练的几个主要目标。
首先,感统训练的目标之一是促进感觉系统的发展。
感觉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的重要通道,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刺激和训练这些感觉系统,以提高感觉的敏感性和感知的准确性。
例如,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和眼球运动协调能力;通过听觉训练可以提高声音辨别能力和听觉处理的速度;通过触觉训练可以提高触觉敏感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等。
其次,感统训练的目标还包括促进感觉和运动的协调发展。
感觉和运动是紧密相关的,感觉提供了运动控制所需的信息,而运动则反过来影响感觉系统的发展。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提高感觉和运动之间的协调性,使个体更加灵活和准确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例如,通过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通过手眼协调训练可以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和眼球运动的准确性;通过空间定向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在空间中定位和导航的能力等。
此外,感统训练还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感觉系统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大量的输入信息,并与大脑进行交互。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例如,通过感官刺激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通过记忆训练可以提高记忆力和信息处理的速度;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和创造性活动可以提高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最后,感统训练的目标还包括提高个体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
个体的感知、协调和认知能力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
通过感统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使学习更加高效,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提高个体阅读和书写的能力;通过听觉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听讲和听写的能力;通过触觉训练可以提高个体手工制作和运动技能的能力等。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第1篇感觉统合训练方案一、方案背景感觉统合训练旨在提升个体在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对感觉信息的处理与整合能力,优化行为表现。
本方案根据相关法规及专业理论知识,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合法合规的训练计划。
二、目标人群1. 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2. 成人群体,因生活、工作压力导致感觉统合能力下降;3. 特殊需求群体,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等。
三、训练目标1. 提高个体感觉信息接收、处理和整合能力;2. 改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等认知功能;3. 增强个体在社交、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适应能力;4. 减轻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四、训练内容1. 触觉训练:通过接触不同质地、温度、形状的物品,提高触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2. 嗅觉训练:识别和记忆不同气味,提高嗅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3. 味觉训练:尝试不同味道的食物,增强味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4. 听觉训练:进行音乐欣赏、声音辨识等活动,提高听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5. 视觉训练:进行视觉追踪、图形辨识等活动,增强视觉专注力和辨识能力;6. 前庭觉训练:通过旋转、平衡等运动,提高前庭觉敏感度和调节能力;7. 本体觉训练:进行关节压缩、肌肉拉伸等活动,增强本体觉敏感度和控制能力;8. 综合训练:结合多种感觉,进行情景模拟、团队协作等活动。
五、训练方法1. 个别训练:针对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2. 小组训练:组织具有相似特点的个体进行集体训练,提高互动性和竞争性;3. 家庭训练: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4. 游戏化训练:采用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提高个体参与度;5. 线上线下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六、训练周期与频率1. 训练周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短期(3个月以内)、中期(3-6个月)和长期(6个月以上)训练计划;2. 训练频率:每周至少进行2-3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60分钟。
感觉统合训练一、感觉统合概述1.感觉统合疗法是指在艾尔丝博士感觉统合理论(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为基础活动)基础上,研发出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是以训练为主,依据儿童神经发展的需要,引导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的训练。
除了增强运动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改善脑信息的处理和组织能力。
2.感觉统合定义:是指脑神经系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感觉和本体感觉)整理及组织成有用的资料,使我们能够认识周围环境及自身的需要,继而有效地引发切合环境需要的反应,这些反应也被称为适应性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情绪控制、身体协调、动作计划及组织能力、专注力和自信心等,整个感觉统合的过程都会影响孩子在自我照顾、学习及游戏上的整体表现。
感觉统合的过程感觉输入视觉听觉触觉嗅味觉本体感觉前庭平衡觉适应性反应专注力自信心身体协调动作计划组织能力情绪控制感觉处理调节辨别姿势控制动作计划及组织感觉回输感觉统合过程示意图以上图为例:人体被蚊子叮咬后,会立即准确地把蚊子拍死。
当人体皮肤接受到“叮咬”的信息之后,这种感觉信息会传到大脑,大脑判断咬的部位是哪里,之后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就是,快速的动作和准确的定位把蚊子拍死了。
3.感觉统合涉及到的神经系统有哪些?(1)边缘系统位置:结构位于皮质的马蹄形区域,这个区域是大脑皮层和间脑皮层下结构之间的边界,有许多过程与边缘系统相关,但该系统最常见与情绪相关。
杏仁体:杏仁体是在颞叶中发现的一个杏仁形状的核集合体。
似乎与恐惧与焦虑相关。
情绪解读及引发情绪相关行为。
感统(防御反应负面情绪和行为)海马体:海马体紧贴杏仁体,并与之相互连接,更多与记忆相关。
感统形成相关的感觉记忆。
海马旁回:海马旁回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区域,围绕海马并且也在记忆方面起作用。
扣带回或扣带皮层:位于膑连体上方,产生情感、决策、调节攻击性行为,建立关系。
感统:感觉输入引起的负面情绪行为。
隔核:隔核与其他边缘系统结构相连,被认为对愉悦、奖赏和强化特别重要,抑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