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营课程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553字)(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计划(1692字)感觉统合就是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和大脑神经细胞的接触要求灵敏和确实。
所有感觉区对同时有感受,输入信息的协调和整和也必须完整,否则便会影响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成熟。
美国奥尼兹教授首先发现,自闭症儿童是生理学上的问题,他以自闭症儿童在旋转后眼球的严重振幅异常,解释自闭症儿童有感觉输入及运动指令输入上的困扰。
这种调节机能上的障碍应来自于脑干前庭核功能不佳,所以认为自闭症儿童有感觉统合失常的问题存在。
感觉统合训练同样可以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前庭功能,提高他们的平衡感、本体感、视听觉;起到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幼儿园感统训练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感统训练,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感觉秩序,训练他们的身体平衡、协调、灵敏性等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身体感觉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手指训练和视觉动作游戏。
具体分别如下:(一)身体感觉训练身体感觉训练是本课程的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感受自己的身体,建立正确的感觉秩序。
具体方法包括:1. 触觉训练:在幼儿的手、足底等部位做轻微的刺激,帮助他们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形态和位置,提高他们对触觉的敏感度。
2. 运动感觉训练:通过身体运动训练,帮助幼儿感受身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感觉,提高他们对运动的感知能力。
3. 深压力训练:用一些工具(比如大球、大海绵等)给幼儿施加适当的压力,帮助他们感受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肌肉和关节,提高他们的身体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帮助幼儿发展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具体包括:1. 单脚站立:让幼儿单脚站立,维持平衡,培养他们的平衡感和注意力。
2. 行走平衡训练:让幼儿在平坦的、有障碍的、屈起膝盖的等不同情境下行走,帮助他们发展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3. 平衡球训练:通过在平衡球上做各种动作,帮助幼儿提高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三)协调训练协调训练是训练幼儿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重要方法,具体包括:1. 扔接球训练:让幼儿掌握扔球和接球的技巧,提高他们手眼协调能力。
2. 爬行训练:让幼儿用四肢爬行,帮助他们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提高他们的整体协调能力。
3. 有节奏的运动训练:让幼儿跳绳、跳舞等有节奏的运动,帮助他们协调各部位的动作,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四)手指训练手指训练是帮助幼儿发展手指灵敏度和手眼协调能力的重要方法,具体包括:1. 按揉按压练习:让幼儿按揉、按压各种材料,比如抓土、玩沙子等,帮助他们练习手指力度和灵敏度。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计划表 English Answer:Week 1。
Gross Motor:Obstacle course.Trampoline.Swing.Fine Motor:Play-Doh.Finger painting.Cutting and pasting.Sensory Processing: Sensory table. Sand play.Water play.Week 2。
Gross Motor:Balance beam. Hopscotch.Jumping jacks. Fine Motor:Drawing.Writing.Building with blocks.Sensory Processing:Smell and taste exploration. Touch and feel exploration. Sound exploration.Week 3。
Gross Motor:Scooter board.Bike riding.Tag.Fine Motor:Writing in sand.Building with toothpicks.Origami.Sensory Processing:Vestibular stimulation (spinning, rocking)。
Proprioceptive stimulation (pushing, pulling)。
Interoceptive stimulation (deep breathing, calming music)。
Week 4。
Gross Motor:Team sports.Dance.Yoga.Fine Motor:Musical instruments. Cooking.Beading.Sensory Processing:Music and movement.Art and sensory play. Relaxation techniques.Week 5。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1. 介绍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是针对幼儿园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程。
感统,即感觉统合,是一种综合利用五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开发和提高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活动,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和学习能力提高。
2. 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感官发展和学习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提供各种感官刺激,促进幼儿的感官能力的发展。
- 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感。
-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 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 增强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3. 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感统训练活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3.1 视觉训练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视觉感知能力,包括: - 视觉追踪:使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引导幼儿进行视觉追踪练习。
- 视觉辨识:通过观察和辨认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训练幼儿的视觉辨识能力。
- 视觉关注:通过观察和关注特定的视觉刺激,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3.2 听觉训练通过各种听觉刺激,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听觉感知能力,包括: - 听觉追踪:利用声音的变化和移动,引导幼儿进行听觉追踪练习。
- 听觉定位:通过听到声音后准确指出声音的来源和位置,培养幼儿的听觉定位能力。
- 听觉辨识:通过辨认不同的声音和音调,训练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3.3 触觉训练通过不同的触觉刺激,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触觉感知能力,包括: - 接触不同材质的物体:提供多种不同质地的物体,让幼儿触摸并辨认不同的触觉感受。
- 手指和手掌的运动:通过各种手指和手掌的运动,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 触觉游戏:通过触摸和感受不同的物体,训练幼儿的触觉辨识和触觉注意力。
3.4 味觉和嗅觉训练通过不同的味觉和嗅觉刺激,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味觉和嗅觉感知能力,包括: - 尝试不同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提供各种不同口味和口感的食物,让幼儿尝试和辨认不同味道。
亲子感统教案课程安排日程 12篇第一课:感官认知与发展(60分钟)目标:通过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和发展,改善亲子感官沟通和协调能力。
- 活动1:认识五种感官(15分钟)- 描述: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进行简单的活动,帮助孩子认识不同感官。
- 资源:各种观察和感知材料,如颜色卡片、音乐播放器、触感球等。
- 活动2:感官对应游戏(15分钟)- 描述: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感官对应能力。
- 资源:色彩丰富的游戏道具、恐龙模型等。
- 活动3:感官协调训练(30分钟)- 描述:通过感官协调运动,如跳绳、扔球等,锻炼孩子的感官协调能力。
- 资源:跳绳、球等运动器材。
第二课:平衡感的培养(60分钟)目标:通过平衡感训练,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和自信心。
- 活动1:平衡感训练游戏(20分钟)- 描述:通过不同的平衡感训练游戏,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平衡感。
- 资源:平衡板、绳子、小球等。
- 活动2:平衡感协调操(20分钟)- 描述:进行平衡感协调操,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 资源:音乐、训练操等。
- 活动3:平衡器材活动(20分钟)- 描述:利用平衡器材进行各种平衡训练和挑战,培养孩子的平衡感。
- 资源:平衡器材,如平衡球、平衡梁等。
第三课:手眼协调发展(60分钟)目标:通过手眼协调训练,提高孩子的精确性和反应能力。
- 活动1:手眼协调游戏(20分钟)- 描述:进行各种手眼协调游戏,锻炼孩子的精确性和反应能力。
- 资源:小球、目标板等。
- 活动2:手指灵活性训练(20分钟)- 描述: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 资源:拼图、积木等。
- 活动3:精细动作练(20分钟)- 描述:进行各种需要精细动作的练,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发展。
- 资源:剪纸、绘画等。
... (继续编写剩下的课程安排)请注意,以上安排仅供参考。
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提高儿童的感觉处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感觉统合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感觉统合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感觉统合训练介绍视频。
2.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材料。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章:视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觉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视觉刺激,提高儿童的视觉处理能力。
2. 视觉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视觉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视觉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视觉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觉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视觉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视觉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视觉训练介绍视频。
2. 视觉训练游戏材料。
感统课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感统失调的类型及其表现。
2. 学生能描述感统训练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至少3种感统训练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感统训练方法,帮助同伴改善感统失调现象。
3. 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感统训练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感统训练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2. 学生在感统训练中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关爱他人、尊重同伴的情感态度。
3. 学生通过感统训练,认识到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特点,结合感统训练的学科性质和教学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基本概念:介绍感觉统合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感觉统合概述2. 常见感统失调类型及表现:分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感统失调的症状及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感统失调的类型与表现3. 感统训练方法:讲解并示范常用的感统训练方法,如旋转、平衡、触觉刺激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感统训练方法及技巧4. 感统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感统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感统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5. 感统训练活动设计:指导学生设计适合自己和同伴的感统训练活动,并进行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 感统训练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感觉统合基本概念及作用第二周:常见感统失调类型及表现第三周:感统训练方法及技巧第四周:感统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周:感统训练活动设计与实践本章节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感觉统合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感统机构策划书3篇篇一感统机构策划书一、策划背景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对于其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改善感统失调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我们计划成立一家专业的感统机构。
二、机构名称[感统机构具体名称]三、机构定位本机构致力于为 3-12 岁的儿童提供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服务,帮助他们改善感统失调问题,提高身体协调性、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城市名称]的感统失调儿童比例较高,但专业的感统机构却相对较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 竞争情况:目前,[城市名称]的感统机构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感统机构、儿童康复机构、幼儿园等。
我们需要在服务质量、课程内容、价格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提高机构的竞争力。
3. 市场优势:我们的机构将拥有专业的感统训练师团队、先进的感统训练设备和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感统训练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为家长提供专业的育儿建议和指导。
五、服务内容1. 感统训练课程: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感统失调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课程,包括触觉训练、前庭觉训练、本体觉训练等。
2. 儿童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家长培训:为家长提供感统训练的培训服务,帮助家长了解感统失调的原因和危害,掌握正确的感统训练方法。
4. 社交活动:组织儿童参加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营销策略1. 网络营销:通过建立机构网站、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机构信息、课程介绍、案例分享等内容,吸引潜在客户。
一、课程名称【感统训练课程】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员的感觉统合能力,包括前庭觉、本体觉、视觉、触觉、听觉等。
2. 增强学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提升学员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学习能力。
4. 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适用对象1.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及青少年。
2. 正常儿童,用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
3. 运动能力较弱,需要提高运动协调能力的儿童。
四、课程内容1. 身体感觉训练- 目标:增强身体感知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 项目:大滑板、蹦床、平衡台、按摩大龙球等。
2. 平衡训练- 目标:提升身体平衡能力,增强前庭觉。
- 项目:踩踏车、平衡木、四分之一圆等。
3. 协调训练- 目标:改善动作协调性,提高运动能力。
- 项目:抛接球、双人推球、定点推球、脚踏车拍球等。
4. 手指训练- 目标:锻炼手指灵活性,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 项目:串珠、捏塑、使用精细工具等。
5. 视觉动作游戏- 目标:增强视觉追踪能力和动作反应速度。
- 项目:拼图、手眼协调游戏、快速反应游戏等。
五、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 每周安排3次课程,每次课程60分钟。
-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调整训练方案。
2. 师资配置- 每班配备1名专业感统训练师。
- 每位学员配备1名助教,协助训练。
3. 训练环境- 确保训练场地安全、宽敞,配备必要的训练器材。
- 营造轻松、愉快的训练氛围。
六、课程评估1. 定期评估- 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评估学员的训练效果。
- 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
2. 家长反馈-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员在家庭中的表现。
- 收集家长反馈,不断优化训练方案。
七、课程总结1. 训练成果- 学员在感觉统合能力、身体协调性、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 学员在团队协作、自信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2. 课程反馈- 收集学员、家长及教师的反馈意见,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八、课程延伸1. 家庭训练- 提供家庭训练方案,帮助家长在家中继续对学员进行训练。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安排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安排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感统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训练方式备受瞩目。
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是在儿童的感知、感觉、动作和认知等方面展开的一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身体各部位的感觉,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协调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感统训练课程的安排。
一、开课时间感统训练应安排在每周一到两次,每次课时为45分钟,课程包括热身、训练和放松三部分。
尽量不要在午休后或接近下午放学时间时进行,不影响孩子午睡和休息。
二、课程设置1.感官调节训练:此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刺激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幼儿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感觉输入,提高其感知和觉察能力。
2.姿势控制训练:此部分主要是动作的控制和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体位,提高其动作的协调性和姿势的稳定性。
3.跳跃、跑步和投掷等大肌肉动作训练: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协调性是在这个阶段逐步形成的,跳跃、跑步、投掷等运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能。
4.平衡训练:平衡是幼儿运动时需要学习的基本能力,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姿势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5.围绕动作的认知训练:此部分包括位置、方向、形式等认知能力训练,帮助幼儿通过大肌肉动作学会正确的方向和位置,并提高其基本的认知能力。
6.深压力训练:深压试以给幼儿行使力量感和体感的训练,这种训练旨在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产生自我力量感并学会与周围参照物相互作用。
7.时间感训练:时间感训练包括时钟时间、间隔时间的概念训练,帮助幼儿学会对时间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三、课程实施1.灵活性在课程实施时应灵活多变,因材施教。
小班化授课可以更好的照顾幼儿的特殊需求,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化教学。
2.互动性教师教学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调整,以体现课程针对个体的差异无几的特点。
3.趣味性感统训练课程的本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興趣,课程设置应以学习和趣味相结合,注重素材的有趣和新颖性。
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内容与目标
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其注意力和专注力。
使用小乌龟和粮食模仿游戏,让幼儿通过动作和声音的协调来刺激前庭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第一周的活动名称是推球,旨在训练幼儿注意力和手、眼、脑的协调性,同时刺激前庭。
需要用到推球器材。
第二周的活动名称是小狗走路,通过模仿狗的走路姿势和声音,刺激前庭和手、眼、身的协调能力,需要使用小狗头饰和长方形积木。
第三周的活动名称是青蛙跳,通过模仿青蛙的跳跃姿势和声音,训练双侧肢体的配合,加强平衡能力和视觉动作的协调。
需要使用青蛙头饰和用绳子调起的虫子(可用硬纸板剪制)。
第四周的活动名称是走S型平衡木,旨在训练平衡感、动作
协调性及触觉,需要使用S形平衡木和小兔头饰。
第五周至第十五周的活动名称和目标分别为:传球(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趴、躺大笼球(刺激触觉、前庭平衡和本体感觉系统)、平衡台左右摇摆(训练身
体的协调性)、蹦跳床(训练身体平衡感和协调性、触觉)、钻(趴、站)(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能力)、滚桶(训练平衡能力、刺激前庭、注意力、触觉及身体协调性的练)、滑板爬(训练身体协调性、触觉及刺激左右脑发展)、大陀螺旋转(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对接沙包(刺激前庭、手脚协调及本体感训练)、袋鼠跳(使用滑板平衡步道、垫子、沙包等器材,发展幼儿平衡和协调能力)和小乌龟运粮食(通过幼儿快乐的游戏,发展其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其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周的活动都需要不同的器材。
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模板第1篇: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针对弱智儿童,脑瘫儿童根据病情也进行针对性的康复。
弱智儿童感统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四,每天两次(两个班),每次一个小时,每个小朋友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大的训练顺序为从简单项目到难度项目,从每个项目的低要求到高要求。
在一个小时的训练中,教师每天计划一个项目进行全班的感觉统合训练,要求按秩序及标准动作完成一定的量之后,再针对个别情况单独的给予训练,程度较好的的可以挑选另外项目游戏或训练。
例如滑梯,孩子滑梯时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性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度的变化,从而改变全身肌紧张作用的分布,引起一系列的反射,对头部,颈肌的同时收缩,及身体保护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帮助很大。
将孩子带到场地后,在滑梯前排好队,让孩子自己将滑板抱起,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身体俯卧在滑板上,头、手在前,脚在后,由教师协助轻轻推动滑板,使滑板由滑梯上自然的滑下,也可以孩子自己有双手抓住滑梯的两端,同时左右手均衡用力往后拉,借用反弹力使滑板往前滑行,较快速的从滑板的斜面滑下来。
进行训练时注意指导孩子滑行时双手向前平伸,手腕、手指尽量伸展,双腿向后伸直,尽量保持身体及四肢与滑梯平行,当滑板未滑过滑梯斜面时,双手千万不要与滑梯斜面接触否则会造成翻车的危险。
并随时提醒孩子要按秩序的完成训练,使其达到训练的效果及有序参加活动的观念,次数一般为每人二十次,之后根据个别情况进行单独指导与纠正练习,掌握正确的训练动作,在训练中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
结束后排队离开。
第2篇: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教学目标:1感觉统合适合的年龄,2感觉统合训练的依据——敏感期学说(为什么年龄越小,效果越佳)3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4感觉统合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5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
感统训练幼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掌握至少3种感统训练方法。
2. 学生能描述感统训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列举2个实际案例。
3. 学生掌握感统训练的分类及适应年龄段,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计合适的活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感统训练方法,设计并组织一堂幼儿感统训练课程。
2. 学生具备观察和分析幼儿在感统训练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针对幼儿在感统训练中的问题,给予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参与感统训练,增强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理解,树立关爱幼儿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在实际教学中观察、分析、设计及组织感统训练活动的能力,同时强化关爱幼儿、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理论- 感觉统合定义及重要性- 感觉统合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及影响2. 感统训练方法- 触觉训练- 前庭觉训练- 本体觉训练- 视觉、听觉及嗅觉训练3. 感统训练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原则与步骤-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设计- 活动实施与指导技巧4. 感统训练实践- 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 观察与分析幼儿在感统训练中的表现- 案例分析与讨论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方法与标准-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教学总结与分享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感统训练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营课程设置一、感统器材训练课程
课程说明:
1、这四个班为平行班,可同时开班。
如都想参加可按表上顺序依次升班;
2、分班依据为“感统评测表”中获得的评测结果;
3、班级人数控制在一个教师,六个孩子的比例;
4、每周每节课内容开展两到三次为宜,可根据园所及当地情况自行决定。
5、教学活动内容参见感觉统合教案中“感觉统合器材训练游戏室”。
二、万象组合训练课程
课程说明:
1、这三个班为升级班,也可同时开班;
2、分班依据为孩子不同的年龄段;
3、班级人数大约在5-10人为宜;
4、每周每节课内容开展一到两次为宜,可根据园所及当地情况自行决定。
5、教学活动内容参见感觉统合教案中“万象组合系列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