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

口迁移的特点及

其影响因素

1.能够通过人口迁移的图表和资料,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人

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综合思维)

2.对比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分析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和原因。

(区域认知)

3.通过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树立趋利

避害、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3)分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4)形式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其他因素:包括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欧洲殖民者及其从非洲贩运的奴隶移民到“新大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迁入美国的人数也超过了欧洲。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影响

①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2)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2.我国当代的人口迁移

阶段特点方向

20世纪

80年代

以前

组织性迁移为主,自发性迁移

一直比较少

方向: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

西北、东北、西南为主

20世纪

80年代

以来

人口流动日益活跃,组织性迁

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自发性迁

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

迁移的趋势扩大。一定数量的人口向北

美、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迁移[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图表点拨]教材第14页图1-10,该图展示出: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路线及原因。

(1)小王高中毕业后每年外出务工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收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属于政治因素移民。()

(4)人口迁入对迁入地来说都是有利影响。()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空前庞大,其主要目的是务工与经商。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

提示:(1)×小王每年外出务工属于人口流动。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

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收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属于文化教育因素移民。

(4)×人口迁入对迁入地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5)C[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世界移民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移民报告,美国仍是最大的移民目的国,2019年共接收了5 100万移民,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德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英国。其中超过40%的全球移民来自亚洲国家,而最大的移民来源国则是印度,其次是墨西哥和中国。据统计,超过一半以上的移民生活在北美和欧洲,约为1.41亿人。

问题1(综合思维)我国历史上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迁移方式的移民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

提示:“走西口”“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

问题2(区域认知)目前,墨西哥的国际人口迁移与其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

提示: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

问题3(综合思维)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归纳提升]

1.人口迁移的判断

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图示如下: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

(37°N以南)迁移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类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

淡水

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

而居

矿产

资源

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

业城市的形成

(2)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经济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

发展

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的改变,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

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尤其重要,如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

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1.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A.工资水平B.房价

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

A.北京B.上海

C.广东D.安徽

(3)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B(2)C(3)A[第(1)题,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较高,教育质量高,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人口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因此A、C、D都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城市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第(2)题,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

的情况。广东经济发达,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发展优势条件的丧失,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第(3)题,读图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省区,得益于青藏铁路的修建,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

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我国东部存在五个主要的民工吸引场,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问题1(综合思维)“支边支内、上山下乡”和“民工潮”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何不同?

提示:“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民工潮”是自发的。

问题2(综合思维)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经济因素,务工经商。

[归纳提升]

1.19世纪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

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变化原因

拉丁美洲由迁入变为迁出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拉丁美

洲国家的独立,人口增长较快,但经济发

展缓慢,欧美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发展中欧洲由迁出变为迁入

北美始终以人口迁入为主

国家人口迁入

阶段迁移方向原因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

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

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

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

到20世纪

80年代中

从东部向中部,从

东部、中部向西北、

东北、西南部

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

口迁移以行政导向为主

有组织、有计划地

进行,自发性迁移

20世纪80

年代至今

中部向东部,西南、

西北向东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人口迁移的流量

增大,自发性迁移

的比重迅速上升任何人口迁移都会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总结如下: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2.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据此完成(1)~(2)题。

(1)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人口规模B.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C.吸纳高端人才D.城乡均衡发展

(2)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②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C(2)A[第(1)题,留汉落户试行政策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故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吸纳高端人才。第(2)题,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主要是针对40岁以内的人口,能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带动消费和技术的进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①②正确;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较小,人口增加会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③④错误,故A项正确。]

地理实践力:认识人口迁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人口迁出为主的地区,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应该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问题;人口迁入为主的地区,劳动力的数量增加,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率的上升等;春运期间加大人口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之间的运力;人口迁移影响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人口问题。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植被D.河流

(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3)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改善交通条件③加快农业现代化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B(2)A(3)D[第(1)题,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第(2)题,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远距离流动人口少,从而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第(3)题,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可以拓展区域联系,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缓解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起重要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可能会出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留守儿童进一步增多;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思想问题,但并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素养立意]本题组通过对四川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考查了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题组1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B.②④

C.③④D.④⑤

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②B.③⑤

C.②④D.②⑤

1.C 2.A[第1题,读图,注意图例,P、Q表示两个国家,③④跨越国界线,由P国迁入Q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主要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读图可知为①②。] 题组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3~4题。

A.经济因素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

4.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开发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D.水源充足

3.A 4.C[第3题,从安徽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小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第4题,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气候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光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退休后移居此地,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优越的养老地区。]

题组3人口迁移的影响

(生活中的地理)读2000~20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表,回答5~6 题。

年份常住人口总数/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万人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

2000年 1 356.9 256.3 150.8

2010年 1 961.2 704.5 118.9

5.表中数据表明,2000~2010年北京市()

A.人口自然增长快于迁入

B.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

D.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小

6.外来人口对北京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②加剧人口老龄化③加重基础设施压力④就业压力减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C 6.B[第5题,从表中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在增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慢于外来迁入人口,外来人口小于本地人口,人口流动规模在增大。第6题,外来人口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也加重了北京基础设施和就业的压力;由于外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不会加剧人口的老龄化。]

教材P10探究

1.经纬的爷爷、奶奶属于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离开了原居住地,且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性变化。经纬的爸爸从贵阳到北京读书、从北京到深圳工作、从深圳到欧洲读博士、又回到深圳均属于人口迁移,因为跨越了一定的行政区,并且较长时间离开原居住地。经纬陪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因为虽然离开了原居住地,但由于停留时间过短,只能属于人口流动。

2.略。

教材P11活动

1.①否(时间太短);②是;③是;④是。

2.①国内迁移;②国内迁移;③国际迁移;④国内迁移。

教材P12活动

1.①自然环境因素;②自然环境因素;③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④经济因素;

⑤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核辐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居民被迫迁移。②自然环境因素——六盘山区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发展条件差,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③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俄、乌两国冲突引发乌克兰东部战乱,受战争和民族文化影响,俄罗斯族居民选择迁入俄罗斯,避免战乱和民族歧视的影响。④经济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大量汉族人不堪困苦,迁移到谋生条件更好的地方。⑤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严重的旱灾导致大面积土壤风化形成严重的沙尘暴,大量牲畜、动物死亡,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恶劣生存环境迫使居民外迁,这是根本原因。而选择到东部,或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是受经济因素影响。

2.(1)德国北部农业地区的人口迁出率更高,德国北部农业发展条件较差,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人们更难获得经济收入维持生活,因此人口迁出率比南部更高。

(2)上述材料中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如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走西口”“闯关东”等。

活动

教材P15

~16

1.(1)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驱动因素更为复杂,流动方向也更为集中。流动人口由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转变,人口流动方式由劳动力个体流动向举家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2)由于流动人口就业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一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归属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2.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边远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城市的发展。对迁入地的消极影响: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促进迁出地和外界的交流、减缓当地的人口压力、增

加当地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对迁出地的消极影响:迁出人口一般为青壮年劳动力,人才和资金外流对迁出地来说是一种经济损失,也会造成基础教育投入多而回报少的局面,影响迁出地的可持续发展。

3.略。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人口容量(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

戒线)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1.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 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 息交流相对发达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 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①人口密集地区;②沿河、湖、海地区;③交通运输枢纽; ④历史文化胜地、着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导语:期中考试将至,给大家汇总了必修二的知识点,请大家抽空读读背背,再配合作业本上的两套综合练习做做! 1.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补充: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

高中地理湘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 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下 3.太阳系组成: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②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③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 的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左右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3.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 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 4.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 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化学能(地热等);天体引力能(潮汐能)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最新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 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快,发展中国家增长慢 ●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影响人口增长根本原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 2、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1)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 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2)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3)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a.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 b 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 ●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 4、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政治制度、经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课程要求要点提示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分钟) 1、山地的类型有哪些? 2、山地的形成与发展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 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 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 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如,教 材“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地理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与此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围绕这一目标,正文教材组织的主要内容有:①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内力与外力;②内力作用(板块运动、构造运动和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③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对教材“地图”的剖析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校版

自用精品高一复习资料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导语:高一期末考试将至,我们高一地理组精心准备了这套期末复习资料,特别提供给大家!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1.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出现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和少数发展中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定居的现象;2)国迁移:是指一个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标注重点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标注重点版) 一、人口与地理环境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数/人口总数)×100%;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单位:人/km2)。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其他原因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洲是非洲,最慢的洲是欧洲;一年内人口增加最多的洲是亚洲,人口增加最少的洲是大洋洲。 (3)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世纪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长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迅速。 (4)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和地区分布: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社会,现热带原始森林中的土 著部落; ②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数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从“高低高”(传统型)向“低低低”(现代型)转变。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变更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欧亚非→美洲大洋洲)。 二战后:①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洲) 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北非埃及→西亚)。 (4)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是推力和拉力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①自然环境因素:如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造成的环境恶化,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 ②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等;交通运输业的改善促进了人口迁移。 ③政治因素:如国家政策,战争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民族等;其中,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我国的民工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流动,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引起的(经济因素);其主要流向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入城镇,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川、渝、贵、湘、鄂、皖、赣、豫→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 人口流动意义:对迁出地,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就业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对迁入地,促进经济繁荣,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6)人口迁移的影响: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其他影响: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缓解迁出地劳动力过剩问题,

新课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新课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 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 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 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 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 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自然增长率 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 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 些国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逐渐 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 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 快,世界新增 人口中,发展 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 趋于缓慢,很 多国家实施人 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特点 出生率高高高低 死亡率高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图2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1-3题。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 .33‰ B .43‰ C .27‰ D .15‰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年间 年间 年间 年间 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 A.人口总量逐渐增加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4.近30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5.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6.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面积占城市空间相当大的一部分 B.工业区自然团聚,不断向市中心迁移 C.住宅区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D.三种功能区相互交错,布局混杂,联系方便 7.由图3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① 8.读“攀枝花市略图”(图4),判断影响攀枝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铁路枢纽地区,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图5 图4 图3 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