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周爱国
- 格式:ppt
- 大小:656.00 KB
- 文档页数:83
第23卷第4期2008年4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S I N EARTH SC I E NCEV o.l23N o.4A pr.,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4-0342-08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同位素测试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周爱国,李小倩,刘存富,周建伟,蔡鹤生,余婷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有机氯污染的研究中,氯同位素(37C l)的应用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识别污染源并研究污染机理,为更加有效地研究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综述了8种氯代VOCs氯同位素的测试方法与技术,论述了氯代VOCs氯同位素在识别地下水污染源、监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检验防治措施的修复效果、鉴别氯代VOCs的生产厂商、示踪氯代VOC s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和混合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认为应尽快在国内研制先进的测试流程,开展有机氯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加强应用C和C l同位素技术对氯代VOC s污染和检测修复效果的研究。
关键词: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 s);地下水污染;氯同位素;分析技术中图分类号:P595;P641.3文献标志码:A1引言卤代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氯代烃类)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金属脱油(如仪器制造、曝光、电子、印刷等行业)、干洗、油漆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等领域中,从而成为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1,2]。
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环境保护局首次在水中发现氯的衍生物以来,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氯代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持久性,使其成为美国环境保护局指定的重点研究对象,并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的地下水污染研究重点已从无机污染转向有机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和地下水污染研究。
郭永海等[3]研究了河北平原地下水有机物污染及其与防污性能的关系;吴玉成等[4]对地下水中苯的污染进行了研究;王焰新等[5]对武汉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作了分析;陈余道等[6]对山东淄博地下水苯污染进行了研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土资源部对娄底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研2 月18 日至19 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文冬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处处长李明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周爱国等在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到涟源市和娄星区就矿山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视察调研。
18 日下午2 时,文冬光一行径直驱车来到涟源市桥头河镇原桥头河煤矿矿区,深入到杉木村察看村民严重受损房屋、安全警示牌、地表凹陷等,并询问村民详细了解情况。
随后,文冬光来到涟源市龙塘镇金鸡村,步行崎岖山路300 米登上半山腰,实地察看岸坎上岩体大裂缝,据说该裂缝200 多米长,裂口宽度每年在增加,险情重重。
文冬光望着山下民宅,叮嘱身边的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等,要切实加强监测防治,时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午5 时,文冬光一行听取了涟源市市长谢学龙的专题汇报。
目前,涟源共查明各类地质灾害183 处,受隐患直接威胁人口12 万元,受直接威胁财产2.4 亿元。
矿山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影响范围达1019.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500 万元。
周爱国教授就如何做好国家防治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给予了专业指导。
文冬光指出,涟源要抓住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这一良好机遇,认真学好用好国家有关政策,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
他还对涟源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指导。
文冬光对娄底市矿区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对卓有成效的地质环境监管、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强调,娄底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要放眼长远,组织精干力量,保障专项经费,形成相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紧编制地质资料,详细掌握本地情况;。
泾县陈园山“边采边治”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分析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4期[关键词]矿山;地质;边坡露天环境下进行的矿山开采作业,会增加地质破坏性。
以露天开采为视角,研究采、防的联合整治措施,以此降低开采带来的地质威胁。
以泾县陈园山项目为视角,地质防护中,防护成绩为:土地整治、边坡整平2.03×104 m2;防护墙设计,铁丝编织网的防护用量约为5930 m2;项目全域地质监测,共设计8个监测点,每月监测3次,持续监测2年。
此项开采地质防护,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推广价值,可作为环保战略,在业内广泛使用。
1. 露天开采会带来的地质恶化风险1.1消耗较大数量的土地资源,受到开采破坏的土地资源,无法用于其他项目,致使初期生态秩序混乱。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防治,会逐渐削弱土地经济功能。
1.2开采活动会引起矿山边坡发生失稳问题,极易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
1.3开采形成的各类废弃物,会削弱矿山区域的地质生态性。
1.4矿山开采会引起地质结构改变,采剥施工会削弱边坡岩层的初期应力,转变成次生应力环境。
各类外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引起边坡岩层结构形变、结构平稳性不足等问题,演变成岩层散落、岩石滑落、岩体结构坍塌。
如果发生气候大幅度转变,比如降雨量较大、地震区域较广等,较高位置的边坡会在重力影响下,发生更为严重的地质问题,比如泥石流、滑坡等[1]。
2. 开采后地质风险可采取的整治方法2.1 场地修复露天采矿的作业区域,对其进行场地修复整治工作,可采取回填底层区域的方式。
回填材料的选用,多数为开采期间形成的废料。
回填高度的设定,需参照各矿区位置的地面坡度,保证矿区地质整体排水性能。
场地修复方法如下:(1)露天台阶位置添加排水沟,便于排出礦区地表水,有效输出台阶积水。
(2)选用矿山开采形成的废料,进行场地回填处理。
各采矿表层全范围以土覆盖,覆土厚度取0.3 m。
(3)回填土量主要参照废弃矿渣的数量,采取由上至下按次序回填的作业方式,配合碾压施工,保证回填质量,防止回填表层发生渗透。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采矿业的发展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成为矿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方法。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背景与意义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评估是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定量分析,为矿山企业提供合理的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这种评估对于促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指标1.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的基础。
该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土壤质量、水质和水体生态、空气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2. 矿山生态环境评估方法矿山生态环境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
这些方法结合矿山现场数据采集,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估。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案例研究1. 案例一:采用生态修复技术修复矿山区域一家采矿企业在矿山开采后,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废弃矿井区域进行修复。
通过对修复前后的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水质等指标进行评估,发现修复效果显著,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2. 案例二:矿山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一座重要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洁净生产技术、矿山排水处理等。
通过对矿山周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的挑战与展望1. 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目前,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领域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矿山之间的评估结果不可比较。
2. 研究深入不足在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中,对于不同类型矿山、不同修复技术的综合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6.09.20•【字号】鄂环发[2006]33号•【施行日期】2006.09.20•【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环保局关于成立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的通知(鄂环发[2006]33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要求,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我省土壤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湖北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一)人员组成组长:朱宪国湖北省环保局副局长副组长:李炜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李瑞勤湖北省环保局规划与财务处处长刘成付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成员:张志祥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程新华湖北省环保局科技标准处副处长(二)主要职责1.研究、布置土壤调查项目年度工作及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2.组织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3.审定土壤调查项目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二、湖北省环保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工作办公室(一)人员组成主任:李炜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副主任:张志祥湖北省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兰国桢湖北省环保局规划与财务处副处长张文漫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成员:沈帆湖北省自然生态保护处主任科员巫勇湖北省自然生态保护处主任科员肖锐敏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一室主任(二)主要职责1.组织拟定土壤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安排各项具体任务;2.组织编制土壤调查年度经费预算并对经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3.指导、监督、评估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工作;4.组织开展土壤调查相关培训工作;5.负责与国家环保总局、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及其他有关单位就土壤调查有关事宜进行沟通与协调;6.组织土壤调查项目总报告和各专题报告的专家咨询及审查;7.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