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形图像艺术
- 格式:pptx
- 大小:5.59 MB
- 文档页数:46
现代图像学引论摘要:“图像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学科,它起源于十九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二十世纪前半叶迅速发展为国际艺术史研究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学科之一,现在已衍生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当代数字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视觉艺术创作形态正发生着又一场巨大而广泛的变革,令图像艺术与现代图像学在当代的境遇异常勃兴,传统分科方式的视觉艺术形式已无法与之比拟。
本文就这一历史进程做了初步的记叙和论述,旨在介绍图像学对于现代视觉艺术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表明作者对艺术理论构架的一种全新见解。
关键词:图像传统艺术史形式差异复制与传播作者:付爱民男1972年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博士email:fuaimin1972@一“图像”一词主要来自西方艺术史译著,通常指image,icon,picture和它们的衍生词。
后期图像学论著中表述“图像”的常用词是image,image的几种主要词意可借以理解图像学对“图像”概念的设定:①心像、印象,指图形在观看者心中构成形象认知的心理过程。
②塑像、肖像、圣像,也包含有图形程式的意义,与icon同。
③映像或翻版、复制、相似的形象,表明图像的传播性能。
④在心里对形象的描绘。
image的衍生词用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一层地理解“图像学”的概念:imaginable指可想象到的;imaginary指假想的;imaginative指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早期“图像”的常用词是icon,iconography为图像志;iconology为图像学。
icon的原意指希腊正教的圣像,所以作“图像”用的主体含义为图形程式,故现在多译为“谱像”,并将iconology译作“谱像学”【1】。
picture的名词原意为图画、照片、电影、映像等,指图像的具体物质性存在,如picture book为图画书;picture tube指显像管;picture window指看得见风景的窗子。
简析马蒂斯蜗牛图形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启示一、马蒂斯蜗牛图形的解读1.马蒂斯蜗牛图形的结构、造型、色彩特征《蜗牛》(The Snail)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代表人物亨利middot;马蒂斯创作于1953年,是马蒂斯的抽象艺术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在此之前马蒂斯对大自然中的蜗牛做了很多写生,在脑海中已经对蜗牛头伸出壳的瞬间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晚年的剪纸艺术创作上,瞬间想到了蜗牛伸出头的灵感,于是便有了这幅作品的灵感。
马蒂斯蜗牛图形从外形结构上看,是抽象的构成方式,由不规则的方块拼贴而成。
这些不规则的图形拼凑在一起就像悬浮于上层空间的灵魂。
画面仅仅使用块面拼贴,却给人一种诙谐、单纯、纯净的感受,仿佛身处大自然之中拥有一份宁静平和。
马蒂斯在反复的绘画大自然中的蜗牛之后,对蜗牛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后,他开始抛弃蜗牛本身的外形物象,开始减化蜗牛在纸上的表现,用最为简单的块面结构体现蜗牛在他心中的形象。
单纯、简化、简练有力而带有一点稚拙的块面结构,迂回旋转的方块仿佛把这幅画置入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
马蒂斯蜗牛图形的简化不是简单的减小,而是将图形运用一种最能表达物象特征和承载最重要的信息方式进行抽象画表现。
从马蒂斯的蜗牛看来,抽象画图形是一种表达内心的能力,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纯粹的力量、一种单纯表现世界万物微妙变化的艺术。
作品是围绕着二维的平面构成进行创作,在抽象的二维空间里,一组螺旋方块像螺旋梯般富有韵味和装饰意义,并追求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里用最简单的图形搭配,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感、对比的协调的感完整的画面效果,可以说是具有抽象风格特征的代表作。
画面结构的分割mdash;组合mdash;分割mdash;重组,使得画面极具丰富的剪纸拼贴艺术美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对物象的观察mdash;体验mdash;创作mdash;思考mdash;创新这样的循环中表达在抽象的形态纸上。
从马蒂斯的蜗牛图形分析看,我们能明白马蒂斯对于抽象艺术的表达有着炙热的情感,每一幅抽象拼贴剪纸艺术并非偶然形态,而是通过对物象的切身感受,感官体验和思维的分析之后对大自然的物象进行了科学的实验性绘画创作。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研究吕静平【摘要】The category of "TP39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some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5th edition),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classification questions of books about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such as the category of "TP391.41 graphics and image identification" couldn'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ontent of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Therefore,the revision of CLC(5th edition) should add a new category of "TP391.5 computer graphics and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in order to cover books about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5版)完善了"TP391信息处理"类目的设置,但在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的分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已不能准确反映"图形图像处理"的内容。
因此,《中图法》(第5版)在修订时应新建"TP391.5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类目,以涵盖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
【期刊名称】《图书馆建设》【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3页(P37-38,43)【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TP391类目;图形图像处理;编目【作者】吕静平【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4.2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于2010年9月出版,其修订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科与知识体系“吐故纳新”的特点,使编目人员更易操作,但仍未臻完善。
扎染图形创作的现代表现手法作者:魏琳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3期图形设计是扎染制作技艺中的关键工序,决定扎染作品的最终观赏效果。
现代扎染中的纹样设计更是涉及了目前时尚流行元素,它的表现手法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扎”和“染”的“防染”工艺。
在我国现代扎染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吸收借鉴国内外、尤其是日本的传统及现代纹样方式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数码工具进行创作,由此丰富现代扎染图形创造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语言。
扎染过程是:第一步:选好布料,通常是白色的棉布或丝绸。
第二步:在布面上画上设计好的花纹图样。
第三步:按照图样要求,将布用折迭、翻卷、缝线等方法捆紧扎结,用冷水浸泡脱浆。
第四步:染色,可根据需要调色。
第五步:自然冷却后固色。
第六步:晾干拆线后熨烫。
成品的花纹与底色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过渡性色泽,呈现出渐变的效果,形成以花形为中心,渐明或渐暗的多层次晕纹,古朴雅致,妙趣天成。
由此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至今仍有极大的魅力,扎染生成的图案是一般机器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由于扎染中各种捆扎缝合方法的松紧程度、煮染时间的不同,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具有一种神奇的艺术感染力。
除此之外,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以采用一些其它的手工艺,如:手绣、刺绣、挑花处理,还可以用画笔进行点染、刷染等等,由此可让作品的表现力更丰富。
由于多使用板兰根、寥蓝、艾蒿等天然植物染色,所以民间作品大多以蓝底白花为主。
扎染艺术起源于朴素的民间生活,在我国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工艺演变,扎染工艺的防染手段已有几十种,染色也除了单色外还演变出效果更丰富的多次浸染的复色效果。
而独幅性是扎染作品的主要特点,即每幅作品的不可复制性。
其纹样多取材于动植物、民族风情、山川风景形象及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布局严谨饱满,千姿百态,且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由于花纹在浸染过程中的边界受到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趣味。
图形图像处理
图形图像处理是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的分支领域,它主要涉及对图形图像进行各
种操作和处理,以提升图像质量、改变图像外观或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
在现代技术领域中,图形图像处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数字摄影、医学影像分析等。
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
图像特征提取与图像识别等。
图像获取是指通过各种设备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的过程,而图像预处理则是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去噪、尺寸调整、色彩校正等处理以准备进行后续处理。
图像增强是通过增强对比度、调整亮度等手段改善图像质量,而图像分割则是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或物体。
图像特征提取是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用于图像识别或分类。
图形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
图形图像处理在许多应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医学领域,图像处理被广
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病灶检测等方面;在自动驾驶领域,图像处理用于实现车辆的环境感知和行驶路径规划;在数字艺术领域,图像处理则用于创作出各种艺术效果的图像。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
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不断普及,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并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图像任务。
同时,随着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将更加高效、快速地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
总结
图形图像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当今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探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现代艺术设计趋势2024:创新、融合与可持续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
2024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设计师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并致力于推动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2024年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趋势,以期为设计师们提供灵感与方向。
一、新中式与国潮风的兴起在民族自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中式与国潮风成为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一股强劲势力。
新中式风格巧妙地将中式文化特有的深厚底蕴与典雅韵味融入现代设计之中,通过水墨画、书法、窗花、云水纹等传统图案的运用,结合淡雅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古朴典雅的氛围。
字体上,宋体等传统书法风格的字体被广泛应用,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阅读习惯。
国潮风则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创意性的设计手法,将中国特定的文化符号、传统工艺、经典人物形象等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服饰搭配、建筑装饰、艺术作品等各个领域。
这种风格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二、拼贴艺术与多元元素融合2024年的平面设计界,拼贴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
设计师们巧妙地将照片、生动的插图、丰富的纹理以及创意的排版等多元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既实用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这种风格打破了传统设计的界限,鼓励设计师们勇于尝试不同的材质、色彩和排版方式,以展现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三、艺术渐变与色彩创新艺术渐变作为平面设计中的流行趋势,到2024年将变得更加抽象、有趣和艺术化。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挑选的色彩搭配与渐变方向,营造出温暖、冷静、活力和神秘等多种不同的氛围。
这种渐变效果不仅应用于背景、边框、文字等元素上,还渗透到整个设计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四、像素风的复古与创新起源于电子游戏的像素风,在2024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设计师们通过像素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既复古又充满现代感的作品。
高职院校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素描教学方法探讨【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素描训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
【关键词】素描兴趣创造力评价图形图像制作是一门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创新能力和熟练的电脑软件操作能力,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基础训练,绘画基础几乎为零,这会严重影响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学科,是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其娴熟运用,可以进行艺术构思和作品创作。
培养好学生扎实的素描功底,在整个图像图形专业的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素描课程课时较长,再加上反复训练,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优秀作品赏析和教师即兴示范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开展优秀作品赏析,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优秀素描作品的赏析。
在学生欣赏作品过程中,教师讲述对素描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画家不同的修养和气质。
例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及强烈的生命张力,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其次,教师即兴示范。
要使学生产生兴趣,作为教师也要进入“状态”。
教师在短时间内正确示范构图、形体塑造、握笔姿势、线条排列、明暗关系等,可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学习。
真正做到教师示范,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浓厚兴趣。
二临摹、写生、默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素描水平在素描教学中,可以通过先临摹、后写生、再默写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也可以将三种途径结合到一起,保持三者之间的“协作”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欣赏篇:现代艺术作品欣赏推荐简介现代艺术是指从19世纪末到当代的艺术形式,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件具有代表性和独特风格的现代艺术作品,希望能够激发您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
1. "星空"(The Starry Night) - 文森特·梵高The Starry NightThe Starry Night这幅画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星空,色彩明亮独特,笔触粗犷而富有张力。
梵高在此作品中通过运用鲜明的色块和旋转的线条,展现出内心深处对自然与宇宙的情感体验。
2. "迷幻十年"(The Psychedelic Years) - 安迪·沃霍尔The Psychedelic YearsThe Psychedelic Years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使用大众文化图像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
其中《迷幻十年》系列是沃霍尔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些作品结合了流行文化、音乐和时装等元素,以独特的视觉风格展现了1960年代狂热和多样化的文化氛围。
3. "黄花"(Yellow Flowers) - 阿姆斯特朗·摩斯利Yellow FlowersYellow Flowers阿姆斯特朗·摩斯利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其作品中常以极简和几何图形为主题。
《黄花》是摩斯利创作中的一个典型例子,画面由大胆且平整的黄色组成,给人带来清新明亮的感觉。
这幅作品没有过多的细节,却能够激发观者对颜色本身的情感共鸣。
4. "黑洞"(Black Hole) - 加贝尔·里科Black HoleBlack Hole加贝尔·里科是西班牙当代艺术家,他以创造几何与空间共鸣的作品而著名。
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创建、处理和编辑图形图像,包括数字艺术、计算机动画、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
在现今社会,计算机图形艺术已经成为在电影、游戏、广告等各方面极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形式。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创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与艺术知识,它不仅需要使用现代电子设备来生成图案和影像,还需要通过艺术创作来完成作品。
因此,它是计算机技术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计算机图形艺术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文·萨顿(Ivan Sutherland)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 Sketchpad。
这个系统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概念,如双缓冲器等。
从那时起,计算机图形艺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衍生出了很多个分支领域。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有很多的应用领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游戏行业。
随着现代游戏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在游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游戏中,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用来设计游戏场景、角色、道具等,使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还可以应用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除此之外,计算机图形艺术在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电影中,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用来创造惊人的特效、构建逼真的场景,使电影更加震撼人心。
在广告中,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快速地制作效果图,给广告设计增加更多的动态感。
在网页设计中,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运用在页面排版、动画效果等方面,使网页更加生动有趣。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在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更精确地创造出形状、颜色等图形要素,创作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调整和修改作品,对作品的完善度和精度要求较高。
其次,计算机图形艺术可以创造出更具有表现力的视觉效果,可以呈现出基于数学计算的视觉效果,使得瑕疵很少,画面更加规整美观,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