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最全
- 格式:doc
- 大小:830.50 KB
- 文档页数:16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整理大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分析,包括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家庭、企业、行业等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下面是一些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公式整理:1.GDP(国内生产总值)公式:GDP=C+I+G+(X-M)其中,C为个人消费支出,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
2.GDP平减指数(GDP现价与GDP平减指数的比值):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GDP现价/GDP平减指数)*1003.劳动生产率(每单位劳动的生产产出):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数4.失业率(总劳动力中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口比例):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5.通货膨胀率(物价的持续上涨率):通货膨胀率=(CPI本期-CPI上期)/CPI上期*100微观经济学:1.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边际收益=(单位增加产量)/(单位增加投入)2.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单位增加投入)/(单位增加产量)3.供求平衡(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Qd=Qs其中,Qd代表需求量,Qs代表供给量。
4.弹性(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弹性=(百分数变化量的比率)/(价格或需求的百分数变化量的比率)5.边际效用(消费者从额外消费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或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总效用的变化)/(额外消费的数量变化)总结:这些公式只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经济学公式。
经济学公式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境进行判断和选择。
同时,这些公式也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之一,不能完全代替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经济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1宏观经济学_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整体运行和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公式来描述经济现象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关系。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宏观经济学中的GDP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GDP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这个公式表示了一个国家的GDP是由个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组成的。
2.政府支出乘数公式: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每增加一单位支出,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单位。
政府支出乘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政府支出乘数=1/(1-MPC)其中,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个人消费增加的部分。
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MPC越大,政府支出乘数越大,即政府每增加一单位支出可以产生更大的GDP增长效应。
3.多重简单税收乘数公式:税收乘数是指在对经济进行税收调整时,最终使GDP发生变化的乘数。
多重简单税收乘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多重简单税收乘数=-MPC/(1-MPC)税收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相反,MPC越大,税收乘数越小,即税收的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小。
4.展望消费者理论中的边际效用公式: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时所产生的额外满足程度。
展望消费者理论中的边际效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U=Δ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
这个公式描述了消费者在面对更多的消费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5.财政部长模型中的投资函数公式:财政部长模型是描述投资对GDP的影响的经济模型。
在财政部长模型中,投资函数可以表示为:I=I0+aY其中,I表示投资,I0表示自主投资,a表示投资对GDP的敏感度,Y表示GDP。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描述了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s=Qs(P,Pₑ,Y,T,O)其中,Qs代表供给数量,P代表价格,Pₑ代表预期价格,Y代表收入,T代表税收,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2.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描述了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d=Qd(P,Y,Pₑ,O)其中,Qd代表需求数量,P代表价格,Y代表收入,Pₑ代表预期价格,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3.边际效用(MU):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通常表示为:MU=ΔU/Δ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Δ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
4.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可以通过边际效用公式来表示:MU=∂U/∂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U代表总效用的偏导数,∂Q代表消费量的偏导数。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
6.边际成本(MC):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增加产量时所需的额外成本。
通常表示为:MC=ΔC/ΔQ其中,MC代表边际成本,Δ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7.平均成本(AC):平均成本是指每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常表示为:AC=C/Q其中,AC代表平均成本,C代表总成本,Q代表产量。
8.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通常表示为:MR=ΔTR/ΔQ其中,MR代表边际收益,ΔTR代表总收益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市场行为和个体决策时提供量化的指导,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一)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值,我们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用公式表示就是:MPC=△C/△Y
当△C、△Y趋于0时,可表示为: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就是:APC=C/Y
(二)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就是边际储蓄倾向(MPS),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斜率,其公式是:MPS=△s/△y
或者当、趋于0时,边际储蓄倾向为:MPS=ds/dy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的比值。
公式:
(这里,△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y表示收入变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
)
(二)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化量的比值。
公式:(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的比值。
公式如下:
四)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变化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收入或者支出变动量的比值。
具体推导如下:
(5)在三部门经济中,若用t表示定量税,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则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是
相应地,在定量税情况下,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分别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kb=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简称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 Q-商品数量 P-商品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 e-弹性系数第三章消费者选择TU-总效用 MU-边际效用 I-收入 CS-消费者剩余MRS-边际替代率第四章生产函数Q-产量 L-劳动力 K-资本 N-土地E-企业家才能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第五章成本C-厂商既定成本支出 w-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r-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TC-总成本 STC-短期总成本 LTC-长期总成本VC-可变成本 TVC-总可变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FC-固定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 AFC-平均不变成本AC-平均总成本 SAC-短期平均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总成本 MC-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TR-总收益 AR-平均收益 MR-边际收益π-利润 PS-生产者剩余微观经济学第二至七章主要公式第二章需求、供求和均衡价格1.需求函数:Q d=f(p)=α-β•P(α、β为常数,且α、β>0)*注意与反需求函数区分:P d= - Q2.供给函数:Q d=f(p)=-δ+γ•P(δ、γ为常数,且δ、γ>0)3.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①еd= - = -•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 d= -•② e d===(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其中,是指Q对P求导•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e xy = =• (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e xy===(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①еs=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②еs==(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①еM= =• (商品需求的收入弧弹性)②еM=• =(商品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第三章消费者选择1.总效用函数: TU=f(Q) (Q为消费者的消费数量)边际效用函数: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即ΔQ→0时有:MU= =2.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公式(基数效用论):{P1X1+P2X2+…+PnXn=I}3.效用函数(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U=f(X1,X2)=U0(其中,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数量;U为效用水平)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MRS12=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即ΔX1→0时,有MRS12==-*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5.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U(X1,,X2)=ax1+bx2 →MRS12=(a、b>0)完全互补品的效用函数:U(X1,,X2)=min{ax1,ax2} (a、b>0)6.预算等式:P1X1+P2X2=I »» X2=-X1+由此可知,预算线的斜率为-,纵截距为7.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公式(序数效用论):MRS12=8.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Q=f(L,K) (其中,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Q为产量)2.短期生产函数:Q=f(L,) (K为固定值)劳动的总产量定义公式:TP L=f(L,)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公式:AP L=劳动的边际产量定义公式:MP L=或MP L= =3.长期生产函数:Q=f(L,K)4.等产量线对应的生产函数:Q=f(L,K)=Q05.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MRTS LK = - 当ΔL→0,有:MRTS LK = = - (对L求导)或MRTS LK= -6.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Q=aL+bK (常数a、b>0)7.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Q=min{(常数u、ν>0,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即劳动和资本各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此公式还可写成Q=A(λL)α•(λK)β=λα+βALαKβ ,因此,若α+β>1,则边际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边际报酬递减;若α+β=1,则为边际报酬不变。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
1. GDP(国内生产总值)= C(消费)+ I(投资)+ G(政府支出)+ (X-M)(净出口)。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它等于国内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的总和。
这个公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2. 消费率= C/GDP。
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
3. 储蓄率= (Y-T-C)/Y。
储蓄率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
4. 失业率= (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中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
5. 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率)×100%。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国家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
6. 边际消费倾向= ΔC/ΔY。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支出的变化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对收入变化的消费反应程度。
7. 边际储蓄倾向= 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当收入发生变化时,储蓄的变化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对收入变化的储蓄反应程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公式,它们在描述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公式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经济学宏观微观知识点巧记口诀导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学科,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巧妙的口诀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经济学宏观微观知识点的巧记口诀。
宏观经济学:1. G是总政府支出,T是总税收,I是投资,而C是消费,净出口记为X-M,这就是GDP的表达。
2. 稳定物价攸关CPI,货币政策控通胀。
通胀高,利率涨,投资低。
3. 国内生产总值记GDP,实体经济它代表。
GDP和GNP,增长率相等。
4. 税收=收入征,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是主要税收的代表。
5. 通货膨胀是价格上涨,通货紧缩则价格下跌。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和成本推动着。
6. 存款多就多货币,存款少就少货币。
调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平稳。
微观经济学:1. 需求曲线往下倾,价格涨,需求少,需求高。
需求不变是平行线。
2. 边际效用减少均衡价,供需相等,利润亏。
利润最大数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相等。
3.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效用观察要。
4. 企业行为最为理性,利润最大化是他的志。
5.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供需决定它的价。
劳动力供需失衡,工资变化呈现。
6. 垄断企业要当心,边际收益比边际成本。
不垄断是竞争,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结语: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深入理解其中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决策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巧记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希望以上的经济学宏观微观知识点巧记口诀对您有所帮助。
●微观(wēiguān)经济学部分一、弹性(tánxìng)的概念:需求的价格(jiàgé)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⑴点弹性(tánxìng):e x,p=其中(qízhōng):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时的变动率当e x,p=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当0<e x,p<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当e x,p=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 x,p<∞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当e x,p=∞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0:劣等品e m>0:正常品e m<1:必需品;e m>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e xy>0 为替代关系;e xy<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1. 效用λ=……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MU 1/MU 2=P 1/P 24. 消费者决策均衡(j ūnh éng)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j ūnh éng))——无差异曲线(q ūxi àn)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xi āngd ěng)。
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⑴公式(g ōngsh ì)表示 :px 1+px 2=m⑵图形表示:X ’2(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四、生产论——生产函数: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1X X 2 AB X 1 UE Oα+β>1 规模报酬递增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α+β<1 规模报酬递减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⑵弧弹性:e x,p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0:劣等品QPdP dQ Q P ⋅⇒⋅∆∆P Q 2121X X P P P X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2X X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⑴公式表示 :px 1+px 2=m⑵图形表示:)(P f y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即:GNP=GDP+NFP2.国内生产净值NNP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
公式为NNP=GNP-D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4.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6.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GDP=C+I+G+NX(其中NX表示净出口)B.收入法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C.增值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8.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或S=I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I+G=S+T即I=S+T-G。
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的循环流量模型:对外贸易的作用。
公式为Y=C+I+G+(X-M)其中X为出口,M为国外要素收入总和。
9.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10.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11.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12.消费函数为C=a+bYd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d为引致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
13.平均消费倾向(0<APC<1)APC=CY边际消费倾向(0<MPC<1)MPC=ΔC/ΔYd14.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1-b储蓄函数:S=Yd-C=-a+(1-b)Yd15.p42APC+APS=S/Yd+C/Yd=1MPS+MPC=ΔC/ΔYd+ΔS/ΔYd=116.使用消费函数Y=a+I/1-b17.储蓄函数Y=1/S(I-So)=(1/1-b)/(a+I)18.投资乘数K=ΔY/ΔI=1/1-b19.Yd=Y-T+Tr其中T表示税收,Tr转移支付20.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A定量税收:T=ToB.比例税T=To+tY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购买支出G和转移支付T.21.1)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收入:{Y=C+I+GI+G=S+T得:C=a+bY=a+b(Y-T) 2)三部门收入决定模型:{Y=C+I+G C=a+bYd=a+b(Y−T)T=To或T=To+tYG=Go由此三部门的均衡收入为:在此处键入公式。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通货膨胀率的计算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注意几年选择)失业率的计算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70法则的含义及公式:GDP翻一番的年数=70/GDP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用算术平均)总支出AE=消费C+计划投资及投资I+政府采购G+净出口NX(出口-进口)=Y(Y 为国民收入)决定消费水平的五个主要变量:当前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期望未来收入,价格水平,利率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变动/课支配收入变动国民收入Y=消费C+储蓄S+税收T决定投资水平的变量:预期的未来盈利能力,利率,税收,现金流(同决定消费水平的变量一样需要搞清楚投资水平和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投资水平和利率呈现反比例关系)决定净出口水平的因素NX=出口-进口:国家间的相互价格水平(国内物价高者进口多,净出口较低);国家间的相对GDP增长率(增长快者进口多,相对其净出口水平较低);国际间的货币汇率(汇率低者出口多,相对净出口水平较高)45度线的应用(考点)乘数效应(投资、消费、政府购买等对GDP增长所产生的超出本身额度的乘数效应)乘数的计算公式=1/(1-MPC)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简图辨析总需求曲线自身的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前者是总需求曲线的整体为位置的变动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变量:政府政策的变化,家庭和企业预期的变化,外贸变量的变化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态(LRAS),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上倾斜以及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量长期和短期内宏观经济的均衡需要考虑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需要通过长期总供给曲线供给冲击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货币的四大职能(高中你学文科的应该知道)货币的定义:M1,M2,M0银行的货币创造以及涉及的简单货币乘数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可能会出准备金计算问题,必须分清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政策,准备金政策货币数量理论:货币和物价的数量等式:M*V=P*Y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图,注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货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线确定的利率水平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图来分析,注意横纵坐标轴的表示意义)定理:通胀时紧缩货币政策,通缩时扩张的货币政策总续期-总供给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两个解释图)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反比例关系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线,其横坐标点为自然失业率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图真实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的价格水平)/(国外的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项目的关系:净出口=国外净投资国内投资、国内储蓄和国外净投资的关系:国内储蓄=国内投资+国外净投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微观经济知知识点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上的生产组合点为有效率的生产)图以及能达到的生产组合点边际机会承办递减规律和图专业分工后交易所带来的收益提高分析(计算题)导致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相关产品价格,收入,消费偏好,人口数量及人口特征,预期未来价格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需求曲线移动的需求量变化的异同导致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投入品价格,技术变革,替代品价格,预期未来价格,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眼供给曲线移动的异同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所决定的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以及供给曲线或者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的均衡条件的变化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需求弹性(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据定义来画出的消费者剩余三角形生产者剩余的定义及据此定义画出的生产者剩余三角形经济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无谓损失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以及对经济剩余的影响(价格上下限,税收。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公式如下:1、通用的四部门经济GDP 的支出表达式:GDP=C+I+G+(X-M ),X-M=NX 被称为净出口;2、通用的投资- 储蓄恒等式:I=S+ (T-G )+ (Kr -NX )=Sp+Sg+Sf 式中,Sp=S 表示私人储蓄、Sg=T-G (忽略国内转移支付tr )表示政府储蓄、Sf=kr -NX ,表示外国在本国的储蓄,Kr 代表本国居民给外国的转移支付;3 、重要的函数:消费函数Y= α+ βy 和y= α+ βyd,其中,yd=y-t+tr ,t 表示定量税;投资函数i=e-dr 进口函数m=m0+ γy ;4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支出表达式:y=c+i+g ;IS 方程:y= (α+ e +g- βt+ βt r -dr )或r= -y+ LM;5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以>0 为例)Δy=0 ≤kco ≤1 Δg ,充分有效时:Δy= Δm;6 、派生存款乘数k :k 表示全部活期派生存款D 与原始存款R 之间的倍乘关系:D=kR;7 、货币创造乘数k 和m 表示名义货币,供给M 与基础货币(也叫高能货币)H 之间的倍乘关系:M=kmH H=R+Cu=Rd+Re+Cu 。
公式中:Rd 是法定准备金率、Re 是超额准备金率,它们分别是法定准备金R 、超额准备金Re 和现金Cu 占全部派生存款D 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关于总量的变动而产生的种种现象,其中关键的变量是国民的收入,因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围绕这一中心理论,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以及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宏观经济学中包括宏观的经济理论,宏观的经济理论是用来讨论各项跟经济相关的理论,譬如经济中的投资理论,经济政策的效益;2、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各个国家的政策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国家调增经济的工具也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3、宏观经济中的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的计量模型有多种多样的模型,但是所有的计量模型都是按照宏观经济理论来建立出来的,这些模型能帮助建立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理论的实践等等经济的检验和参考。
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微观经济学的计算公式总结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edA③点弹性dQAPAdPAQAQ%Q2.需求收入弹性:EM%M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4.短期成本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②平均成本(AC)= TC/Q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6均衡条件Qd = Qs Y XMU1MU2MUn8总效用最大化= = ……= = λP2P1Pn7边际替代率MRS =预算线:I = P1Q1 + P2Q2 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9.边际产量:MP = d TP/d L平均产量:AP = TP L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MP=0,无穷大)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MPL/wL= MPK/r,wL+ rK=C捷径L=K=Q11.平均收益AR = TRPQTR= P 边际收益MR ==d TR /d Q QQQ1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 ,即MR=0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15.垄断厂商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MC=MR1=MR2 (Q=Q1+Q2)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 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 TR2 = P2Q2 总利润=TR1+TR2-TC 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什么是微观经济学效用:是指人们对商品或劳务满足其欲望能力的评价,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最全
1.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
GDP=C+I+G+(X-M)
其中,C代表消费者支出,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2.名义GDP到实际GDP的转换公式:
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
其中,GDP价格指数用于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3.失业率的计算公式: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4.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现值-物价指数上期)/物价指数上期×100%
5.边际消费倾向(MPC)的计算公式:
MPC=ΔC/ΔY
其中,ΔC代表消费的变化,ΔY代表收入的变化。
6.边际储蓄倾向(MPS)的计算公式:
MPS=ΔS/ΔY
其中,ΔS代表储蓄的变化,ΔY代表收入的变化。
7.边际效用(MU)的计算公式:
MU=ΔU/Δq
其中,ΔU代表效用的变化,Δq代表商品量的变化。
8.效用函数的公式:
U=f(X₁,X₂,X₃,...Xₙ)
其中,X₁,X₂,X₃,...Xₙ代表不同商品的数量。
9.边际替代率(MRS)的计算公式:
MRS=ΔX₁/ΔX₂
其中,ΔX₁代表消费者放弃的X₁的数量,ΔX₂代表消费者得到的X₂的数量。
10.市场需求计算公式:
市场需求=个体需求₁+个体需求₂+...+个体需求ₙ
这只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一部分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用于解释不同经济现象和理论。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预测经济走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汇总
货币供给曲线:M = kPY
通货膨胀率:π = (Pt-P0)/P0
M1货币供给:M1 = C + D
M2货币供给:M2 = M1 + St
货币外流量:X – M
M1/M2比率:M1/M2 = C/M2
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后货币供给:M' =M + kPY'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 (Pt -P0)/P0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 = (Rr1 - Rr0)/Rr0
存款准备金比率:r(货币稀缺指数) = S/(M/P)
货币需求曲线:M/P=kY
利率:i= (Ri1 - Ri0)/Ri0
货币市场均衡利率:i* = [(M/P)/S] –1
工资:W = W0 * (1 + w)
成本收益率:ROI = (P1-P0)/(C+D)
储蓄率:S = 1-MPC
资本收益率:i = (Ri1 - Ri0)/Ri0
投资:I = S + ΔI
贸易账户:X – M
国内生产总值:Y = C + I + G
实际利率:r* = r - π
心理汇率:Ee = Et/Ep
汇率:e = Ep/ Et
当期账户:CA = NX + ΔA
消费支出:C=C0+cY
投资支出:I = I0 + iY
政府支出:G = G0 + gY
进出口差额:NX = X-M
增长率:g = (Y1 - Y0)/Y0
私人消费:C=Y-T-I-G
宏观经济学历史利率:i = (Ri1 - Ri0)/Ri0 货币稀缺指数:M/P
税收:T=T0 + tY
收入分配比率:Gini系数=Σ(Xi-Xj) / 2Σ Xi。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字母定义:X:出口 M:进口 NX=X-M:净出口C:消费 I:投资 G:政府购买性支出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 T政府净收入 T=To-Tr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Y=C+I (支出)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 I=S 投资=储蓄恒等式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Y=C+I+G (支出)Y=C+S+T (收入) I=S+T-G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Y=C+I+G+(X-M)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二、产品市场消费函数 :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税收乘数:kt=-β/(1-β)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 m=mo+ry ;出口函数x=Xo-ryy=1/(1-β+r)*(α+i+g-βt+βtr+x-mo)对外贸易乘数:k=1/(1-β+r)三、货币市场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两部门经济中:1、货币需求Y=(α+i)/(1-β)= (α+e-dr)/(1-β)r=(α+e)/d-(1-β)y/d IS曲线2、货币供给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 m=ky-hr实际货币量则有 y=hr/k+m/kR=ky/h-m/h LM曲线2。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最全1.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2. 支出乘数(Multiplier)公式:ΔY=(1/(1-MPC))*ΔX其中,ΔY表示总产出的变化,ΔX表示支出的变化,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 Consumption Propensity)。
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4.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率=((当前年度CPI-前一年度CPI)/前一年度CPI)*100%5.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公式:M2=(1/RR)*MB其中,M2表示货币供应量,RR表示准备金率,MB表示基础货币。
微观经济学公式:1. 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公式:Ep=(ΔQ/ΔP)*(P/Q)其中,Ep表示价格弹性,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ΔP表示价格的变化,P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
2.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公式:MR=ΔTR/Δ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ΔTR表示总收益的变化,Δ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
3.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公式:MU=ΔU/ΔQ其中,MU表示边际效用,ΔU表示总效用的变化,ΔQ表示消费量的变化。
4. 成本最小化(Cost Minimization)公式:MC=w/MPL其中,MC表示边际成本,w表示工资,MPL表示劳动边际产出。
5.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公式:Qs=Qs0+bP其中,Qs表示供给量,Qs0表示自然供给量,b表示供给弹性,P表示价格。
这些公式只是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式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经济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能仅仅依靠公式来解决问题,还需要结合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T S C M X G I C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APC =边际消费倾向:YCMPC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⑵储蓄函数:)(Y S S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S Y S C Y++=+=βα ∵0I I S== (I 0为自主投资)于是0I Y Y ++=βα ⇒ βα-+=10I Y ——(Ⅰ)YC βα+=)]([Y C C =即S I =SI Y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Y Y Y C Y S )1()(βαβα-+-=+-=-= 又∵)(0I I S==∴0)1(I Y =-+-βα βα-+=⇒10I Y ——(Ⅱ)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0, T=T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d=Y=T0,于是有:)(0T Y Y C d -+=+=βαβα于是:000)(G I T Y Y GI C Y ++-+=++=βαββα-++-=10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β-=11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111II Y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β-=11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111GG Y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β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βββ-∆-=--⋅∆=∆11TT Y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
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1)1(11=--+-βββ,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1。
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 (或ΔT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11T G TG Y ∆=∆=-∆--∆=∆βββ三、IS -LM 模型:1.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IS 曲线⑴投资函数:I=I(r) ——比较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⑵两部门的IS 曲线:由均衡条件 I =S 即S(Y)=I(r) ⇒ 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IS 曲线⑶包含政府部门的IS 曲线:00)()()(G r I Y T T Y S +=+-2.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LM 曲线⑴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凯恩斯陷阱①公式表示:PM L r L Y L L =+=)()(21②LM 曲线的推导图示:3.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⑴均衡条件的公式表达:PMmrLYLrIYS==+=)()()()(21⑵均衡条件的图示:解释LM曲线的三个区域的含义:四、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需求函数(也即总支出函数):)(PfY=——支出总量和价格P的关系公式:AD=C+I+G+(X-M)图示: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如下图所示:2.总供给函数:fY(P)AS=C+S+T图示如下: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三章 效用论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 y 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xxy P P Q Q e ∆∆=Q 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4) 等产量线: ()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 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L L=∆∆=()0,Q K L f Q ==(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 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第五章 成本论dLdKL K MRTS L =∆∆-=→∆0lim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c r w K rK wL c +-=+=rwMP MP MRTS K L ==rw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fp K w L 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4)长期总成本函数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K L f Q ,=)()(1Q f Q L -=()bQ K r Q wL Q STC +=+=)()(φTVCTFC TC +=()Q TVC TVC =()()Q AVC Q AFC AC +=QTFCAFC =()()Q Q TVC Q AVC =()dQdTC Q Q TC MC Q =∆∆=→∆0lim ()()()LMP wMC TFC Q wL TFC Q TVC Q TC =+=+=L AP w Q L w Q TVC AVC 1⋅===()Q LTC LTC =(1)厂商的收益总收益(TR ):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TR=P•Q 平均收益(AR ):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AR=TR/Q边际收益(MR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上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MR=ΔTR/ ΔQ =dTR/dQ(2)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均衡的必要条件:(3) 生产者剩余(如图)另外,由于TFC 不变,即MFC=0总边际成本等于总可变成本,所以PS=TR-TVC=P0Q0-0G·Q0(4)厂商对最优规模的选择(短期在Q1点生产,长期在Q2点生产)(5)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市场价格为Pe 行业长期均衡、市场价格为P2有PQ 0MG PP e A BQ 1 Q 2QE FF’SMC LMCLACSACd(AR=MR=P)()()()Q TC Q TR Q -=π()()()()()0=-=-=Q MC Q MR dQQ dTC dQ Q dTR dQ Q d π()()Q MC Q MR =()dQQ f Q P PS Q ⎰-=0000厂商进入业、市场价格为P3行有厂商退出行业。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AR=MR = SMC=LMC =LAC= SAC=P (简记aracmrmcp)(6)成本递增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7)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8)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反需求函数:P=a-bQ,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平均收益函数:AR=a-bQ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且MR 曲线的横截距是d 曲线横截距的一半。